這兩天,當大部分的學生都沉浸在返校的痛苦中,老師投身於報名、檢查作業的繁忙工作中時,有一部分人,卻非常的開心,甚至可以說是歡呼雀躍,喜上眉梢
他們就是廣大家長
一年一度大型「災難片」《開學》終於首映,小時候每次開學都傷心欲絕,但是看著家長們很高興,老師們也很高興,以為只有自己這根祖國的小草感覺不開心
長大後發現,老師們其實也哭嚎著不想上班
而家長們,是真的開心
小朋友們三五成團開啟暴風哭泣又怎樣,撒潑打賴不願意去學校又怎樣,只要上學模式開啟,家長一句「走你」!假期所有的陰霾一掃而光
而接下來的魔鬼體驗,就煩請老師多多擔待了
「我不想去學校。」
「可你是老師啊。」
以前不知道這個笑話有多殘酷,現在才明白老師在學校所要面臨的,是來自家長和學生的雙重暴擊
對於學生,老師尚且可以獎懲雙管齊下,實在不行就罵,但面對家長們的迷惑行為,這就有些難辦了
首先,可能是來自溝通上的壓力
從新生家長進群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這種窒息的壓力感再也不會停止
via@機智的何先生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爹進群十六把火
這把火燒的太旺,到底把老師點著了
得知此事的張星皓離家出走了,據悉是罵罵咧咧連夜走的,嫌火車走的慢,邊跑邊鋪鐵軌
張星皓:還沒開學我已一戰成名,誰能想到戰火竟是我親爹燒起來的
而這樣一言不發悶頭幹大事的親爹,還不在少數
via@午間新蚊(下同)
孩子在學校打架,爸爸在峽谷打架,不愧是兩父子,非常同步
但為了及時溝通孩子的情況,老師家長間的日常尬聊卻還得繼續
95後女教師與70後中年男家長尬聊示意圖:
鄭老師您好,這些截圖很有說明意義,感謝鄭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怕三十晚上的祝福太多,就提前祝鄭老師元宵節快樂吧。
不難發現,年輕老師和新生代父母之間的代溝,有著比馬裡亞納海溝還寬的距離
其中最基礎的表現形式,就是表情包
歡迎/祝福/感謝老師+握手錶情包+玫瑰花表情包*N,應該算是家長群常用句式標準模板
再深入點的溝通場合,就該談論一下笑臉.jpg的使用方法了
這是大笑,
這是偷笑,
這是禮貌性抿嘴笑
學會了,讓我們一起抿嘴微笑
學會的朋友舉起你們的雙手
但要說到家長迷惑行為,在班級群裡誇/謝/祝福老師才是不得不提的迷惑之最
大多數時候,家長們和老師尬聊,對老師尬吹,其實都是基本的禮貌,為了進一步拉近關係,好儘量清楚及時的溝通孩子的情況
但是隨著家長群的用途越來越多,這種溝通就變得不再真實
老師說了什麼我不管,先謝了再說
via@午間新蚊
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個班級裡都會有一兩個像模像樣的彩虹屁選手,附和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圍在老師身邊討老師歡心,剩下我們這些不善言辭的吃瓜同學,就只好靜靜坐在角落看他們表演
而如今,這種現象蔓延至學生家長群,讓每一次開學,變成一場大型的家長命題作文大賽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這不,大賽拉開了帷幕
先是引用孩子的話,對老師一通誇
via@青菀啊
用最樸實無華的字眼,重複表達最深的感謝
然後越說越激動,作文越寫越長
幼兒園今日開業酬賓,但凡參加體驗者點亮五星並附加500字好評,即可參與返現並贈送蘭博基尼100元優惠券一張
一種新文體由此誕生——開學體
指的是一到開學,學生家長彩虹屁技能即刻點亮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給老師問個好
老師發照片,誇!
老師分享好消息,誇!
老師什麼都沒說,誇!
在社畜們紛紛吐槽微信辦公群滲透進生活的每分每秒,讓人在下班時間也無法完全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時,老師們其實也被微信家長群支配著恐懼
大部分老師對於這種令人尷尬到雙眼抽筋的奉承,其實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而部分家長們,也很不適應這樣的溝通方式
誠然,學校中不乏一些「孩子能不能當班幹部,給老師的打點說了算」的現象,讓家長們不得不防患於未然,先將老師巴結好
但大多數時候,家長一頓猛誇,老師小心閃避,雙方你來我往地奉承吹捧,本身卻又已經偏離了孩子上學本來的目的
曾經,我們在往期推送中談論到過關於老師與家長間的博弈,評論區也常有做老師的讀者留言告訴我們「家長不要把孩子送來學校就覺得一切都靠老師,配合學校管好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學生群體過來人,我們也想說,如果自己因為家長給老師打點而得到優待了,是會被同學們看不起的
畢竟,在學校這片「淨土」中,我們還是更希望靠實力說話
不跟你們說了,我憑實力考上了霍格沃茨,我要去上學了,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