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伴隨小孩一生的人文名片,也正因為如此,爸爸媽媽們在為小孩取名字時,都十分慎重。
車爸爸在35歲之前一直在外地漂泊,35歲才回到家鄉,經介紹認識了妻子並且一見鍾情,用心追求了半年終於抱得美人歸。
結婚2年後,夫妻兩生下了寶貝兒子,雙方的家長知曉後都欣喜雀躍,買了不少營養食品來家中探望母子兩。
車爸爸的兒子濃眉大眼,孩子的姥姥特地請了村裡德高望重的算命先生來看相,先生看了後,連連誇讚稱小孩是帝王之相,前途一片光明。
車爸爸很是驕傲,在翻閱了古代帝王的名錄,以及網絡推薦排行榜中最霸氣的男孩姓名排行榜後,果斷的選擇了"震"字作為小孩的名字,寓意威震四海,頗有王霸之氣。
確認名字後,車爸爸迫不及待地帶上辦理戶口所需要的具體材料,到行政機關以"震"字為兒子辦理相關手續。
提交材料後,負責錄入名字的工作人員確認小孩姓"車"後,上戶口時忍不住偷笑,感嘆道這怕是父母喝酒後取的名字吧?
像車爸爸一樣取名字時,忽視了姓氏對姓名含義的影響只關注名字部分的家長不在少數,為了避免給小孩造成負面影響,家長取名時還是應該慎重,多對比,多思考。
1、筆畫繁複的名字
家長應該避免為小孩選擇筆畫過於繁複的名字,部分筆畫難寫的名字選取於中國古代漢字。
不少家長認為,古漢字既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又別具一格,體現了小孩超凡脫俗的氣質,又能給他人留下獨一無二的深刻印象。
2、有負面詞義的名字
具有負面詞義的名字千萬不要給小孩取來作為名字使用,小孩年紀還小,一旦名字過度貶義,在學校期間就容易引起同齡人的嘲諷譏笑,極易損害小孩的自尊心。
家長在為小孩取名字時,還是需要多用心斟酌,參考身邊人的意見,儘量為小孩選擇簡潔易讀,並具有文化內涵的好名字。
那麼,給孩子取名還有哪些好辦法呢?
1、 參考父母姓氏
運用父母姓氏給孩子取名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很多家長都這樣做過,比如說爸爸姓張,媽媽姓陳,於是孩子取名為張晨,只不過這樣的名字重名機率實在是太大了。
那麼家長不如在其中增添一個字,比如說張紀晨,這樣的名字又獨特,還有父母兩人的姓氏,意義非同一般,而且重名的機率也更小了。
還有一個辦法也很不錯,可以將媽媽的姓氏拆分開,利用偏旁部首來取名,比如說爸爸姓王、媽媽姓李,但是如果叫王李就不怎麼好聽了,那就換個辦法,取名為王木子,這樣就沒什麼問題了。
2、 參考古詩詞
古人留下了那麼多的詩詞瑰寶,其中許多意境優美而辭藻華麗的詩句,家長可以從中選擇一個寓意美好的詞來給孩子取名,比如說冰心的名字就來源於"一片冰心在玉壺",一般從古詩詞中選取的名字都會更加優雅大氣,有一種古風在裡面,這樣也給孩子的名字增添了一次與眾不同的風採,想必孩子長大也會覺得非常滿意。不過在選取詩詞的時候,家長最好先搞清楚詩詞的整體含義,不要因為無知而給孩子惹來麻煩。
3、 參考成語
有的家長覺得詩詞還是有些複雜,擔心因為自己的失誤犯下大錯,如果是這樣,家長不如嘗試參考成語來取名,成語要比詩詞更加簡單,而且好理解,家長可以從兩個成語中各自選擇一個字,也可以運用一個成語來取名,比如說爸爸姓吳,孩子可以取名為"吳宇倫",取自成語"無與倫比",這樣一來這個名字不僅獨特,而且寓意也非常好,聽起來也非常順耳好聽,簡直是一舉多得。父母想要運用成語可以多找一些,也可以根據姓氏來選擇。
此外,除了名字,孩子健康最重要,補充四種營養,助力寶寶成長!
1、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促進智力和視力發育的營養元素。不僅能提高神經系統功能,還對學習記憶和行為活動有明顯促進作用,在人體代謝出DHA和EPA。
DHA又被稱為「腦黃金」,在大腦和視網膜等神經系統中含量極其豐富,研究顯示,如果孕期充分補充α-亞麻酸,孩子的將能提升20%-30%,且寶寶視力發育也會更加成熟,後天形成的機率將大大降低!
研究認為,蘇子油α-亞麻酸含量為66.7%以上,孕媽可每天食用5ml來補充所需的α-亞麻酸,既能幫助提高寶寶的智力和視力,同時又有助於提高寶媽的身體免疫力。
此外,蘇子油有殺菌抗炎的效果,可對過敏皮膚進行外敷塗抹,對減輕妊娠紋也有不錯的幫助。
2、補充卵磷脂
卵磷脂被譽為與蛋白質、維生素並列的「第三營養素」,它對促進大腦發育,益智健腦,增強記憶力有很大幫助作用。
所以為了促進胎寶的大腦發育,孕媽們可以適當吃一些含有卵磷脂的食物。
·含卵磷脂的食物:核桃、芝麻、五穀雜糧、花生、南瓜子、玉米油、山藥、蛋類、黑木耳、蘑菇。
新生兒從出生後的第三周開始,要每天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D製劑。
維生素D有助於人體對鈣等礦物質的吸收,還可增強免疫力,調節細胞生長,並有助於胰島素的產生,可促進骨骼健康發育。
如果新生兒屬於早產、雙胎、人工餵養或冬季出生的特殊情況,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最好是在寶寶出生後二周就開始添加維生素D。
建議用量:0-1歲,400IU或10mcg/天;1歲以上,600IU或15mcg/天。
4、補鋅
鋅是人體內70多種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酶是新陳代謝,消化及生長發育的必需因素。
孩子每日所需鋅量:1-3歲,3mg/天;4-8歲,5mg/天。富含鋅的食物:動物肝臟、牡蠣、魚、蛋、奶、肉及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