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風格切換了麼?」已成為近期A股的熱門話題之一。
的確,最近市場震蕩輪動得很快,前期表現迅猛的醫藥、消費、科技出現回調,而以金融、地產為代表的板塊則迎來估值修復。據Wind數據顯示,自11月初至12月3日,有色金屬、鋼鐵、農林牧漁、採掘等漲幅均超12%。
數據來源:Wind,2020.11.1—2020.12.3
面對翻臉比翻書還快的行情,不少粉絲後臺諮詢手裡的基金該怎麼辦?是繼續堅守前期的熱門主題,還是轉戰周期主題?今天給大家撥開迷霧。
為何會有風格周期?
所謂市場風格,指某類個股的表現明顯強於另一類個股,一般分為價值股和成長股。從A股歷史看,價值股和成長股較少能夠同步,往往表現為你方唱罷我登場,於是產生了風格切換的現象和風格周期的說法。
事實上,A股市場風水輪流轉的背後,跟經濟周期、政策、技術等緊密相關,多種因素驅動下造成了企業盈利波動。賺錢效應驅使下,資金追逐強勢風格,從而造成風格分化。
根據經濟學研究,經濟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周期,復甦周期中,一些受惠於經濟回暖的行業通常會表現不錯,這就是順周期行業,如銀行、房地產、建材和基礎設施等。反之就是逆周期,如白酒醫藥等。
那麼,此輪順周期「真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其一,如今我國疫情控制情況良好,經濟正處於復甦期,受惠於經濟復甦的順周期板塊受到內資外資的青睞;其二,年底資金偏向保守,醫藥科技等處於歷史高位,順周期的低估值此時成為保守資金首選。
如何應對風格切換?
作為普通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風格切換呢?順周期這麼搶眼,要跟上嗎?此前的醫藥科技還要不要繼續持有呢?建議大家先弄明白以下兩點,後市配置的思路可能更清晰。
1
做好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精準踏中市場節奏是非常困難的,投資也並不是必須在「0和1」之間二選一,all in單一行業板塊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風險太大,咱們可以做投資組合。
前邊說過了,風水輪流轉才是A股常態,不要單一投放在該板塊,最好做到保持冷靜、合理配置資產,這樣無論市場輪動到哪個板塊,都能及時抓住機會,不至於踏空。具體搭配比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市場行情偏向哪種風格,可以適當增配。
雖然當前順周期板塊正在「風口」上,但醫藥、消費、科技板塊作為我國經濟轉型之後的重要黃金賽道,仍然不可忽視。
2
選擇信任的基金經理並長期持有
市場短期充滿了變化和幹擾,只有選擇理念正確、並長期堅守的基金經理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因此,基民在選擇產品時,不妨看其背後的基金經理是否做到了以下兩點:
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方法論是否長期有效
基金經理有沒有長期恪守原則的寶貴品質
選擇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無論牛熊如何切換,長期來看都能給持有人帶來良好回報。
基金可關注:工銀瑞信文體產業(001714) 、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001224)、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002121)……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