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的名字據說是清同治時,從大陸來了一批壯丁到現在這個臺灣最南部的地方開墾,這裡便被後人稱為「墾丁」。 墾丁位於臺灣省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墾丁地屬熱帶氣候,年平均24度。地質以珊瑚礁為主,在三面環海北依山巒的地形下,加上長達半年的落山風吹拂,造就了墾丁特殊的地形風貌。這裡的景觀具有多樣性,有沙灘貝殼,崩崖、沙瀑、群裙、鐘乳石洞,有熱帶雨林稀有植物、種類繁多的昆蟲蝴蝶,長達半年的候鳥遷徙落腳地。 來到臺灣的最南端,恆春的古城風光延續著古老的歷史,墾丁的碧海藍天搖曳著熱情的南國風光。 在臺灣的「天涯海角」,純淨的海景、潔白的沙灘、熱帶的風情,還有刺激的遊樂項目,絕對讓你不舍離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臺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是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陸地範圍包括龜山至紅柴臺地崖與海濱地帶、龍鑾潭、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等區域;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 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裡內海域等區域。 墾丁國家公園具有奇特的地理景觀、豐富多變的生態、特殊罕見的海岸林帶的植物群,故依國家公園法規定墾丁國家公園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 墾丁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為臺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墾丁國家公園分為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原始珊瑚礁雨林帶等三區域,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帶並未對外開放,遊客切勿自行闖入。
墾丁大街
傳說中的「墾丁大街」,是由"墾丁國家公園牌樓"到"墾丁凱撒大飯店"之間的「墾丁路」。這段短短不到兩公裡的「墾丁路」每到夜晚就會搖身一轉變成為熱鬧繁華的「墾丁大街」,同時也把墾丁的夜晚點綴成一片繽紛,目前已是來墾丁遊玩的遊客傍晚必逛的景點。 這裡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店。除了一般夜市也有的各式趣味遊戲,大街上還流行一種彩繪紋身,利用藥水的暫時性效果讓紋身的花樣停留在身上約7-10天,而且街上還有許多間PUB,有時表演秀還會從店內跳到馬路中間,每次都會引起路人騷動,相當特別。「沿途也有許多充滿海洋風味的個性商店,從花色繁多的海灘鞋、款式琳琅滿目的海灘短褲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美食特別多,五花八門的小攤子,品當地美食,以及各式異國、南洋料理,較特殊的是這裡每一家餐廳裝潢都特別具有風情。
鵝鑾鼻公園
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前身為海底礁巖,故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象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勝。 以燈塔馳名,為臺灣八景之一。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步道縱橫交錯。鵝鑾鼻燈塔為公園標誌,高18米,周長110米,以炮臺為塔基,圍牆上設有槍眼,四周更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鐵塔內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炮,三層為洋人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炮,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毀,後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臺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享有「東亞之光」美稱。此外在塔旁還有巨像一座,供遊人瞻仰。巨像前有「臺灣八景」紀念石碑一座,供旅客照相留念。
南灣
南灣是臺灣最南端兩陸岬的行界點,原本是個小漁村,古時稱為「大板埒」,大板埒就是「大石陷落」的意思;南灣因海水清澈透藍因此又名「藍灣」,美麗細緻的灘長約600公尺,是墾丁國家公園最寬闊的沙灘,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早年以「金沙白浪」被列為恆春八景之一,如今已成為墾丁水上新潮活動的大本營。 寬40餘公尺、綿延達600公尺的細白沙灘,以優美的孤度,迤邐在眼前,襯著藍澄的海天,是墾丁最著名的代表景觀之一。南灣海岸平坦、波浪適中,不論在海域遊泳、滑水、駕帆船,或在沙灘上打排球,漫步、日光浴,均十分適合;每逢颱風過後,波浪較高時,可又見到許多好手,踩著衝浪板馭浪而行。海灣兩側的珊瑚礁區,地形極富變化,盛產熱帶魚、貝類、海百合等生物,景觀非常豐富;南灣還成立了規模龐大的「人工魚礁區」,更吸引著潛水愛好者前來;而業者新近自日本引進的「海底漫步」,更可讓不會遊泳的旱鴨子,在毫髮不溼的情形下,一覽海底世界的奧妙。
船帆石
船帆石位於墾丁與鵝鑾鼻之間,為附近臺地所滾落下來的巨型珊瑚礁巖。由於它遠看似揚帆進港的船帆,因而得名。石頭上長滿了野草花卉與灌木,成為鳥群棲息的窩巢。另有一說其像美國前總頭尼克森人頭像。
墾丁海水浴場
墾丁海水浴場位於墾丁公園牌樓大門正對岸,屬於南灣海岸線的一段,隸屬林務局管轄,面臨巴士海峽,背向大尖山,是臺灣數一數二的美麗海水浴場。海岸綿延千餘米,砂質細白,海水相當清澈,海岸深度達50米,沒有驚濤駭浪,也沒有危險的暗礁,適合遊泳、拾貝、弄潮,故有大灣之稱。海水浴場的戲水期很長,連冬季都可見戲水的人潮。
貓鼻頭公園
位於恆春半島西南頂端,距白沙灣約3.5公裡,全長5公裡,寬3.5公裡,為恆春半島向巴士海峽延伸而出的突兀點,因其外形狀如蹲伏的貓,而取其名為貓鼻頭。是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分界點,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的兩端。
龍鑾潭
龍鑾潭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西部,地處恆春鎮南郊,屏鵝公路與關山之間。地勢低洼,為區內最廣闊之淡水水域,滿水面積可達175公頃。潭水不僅幫助農田灌溉,更是水域生物之棲息天堂。堤外多水田及人工池塘,面積137公頃,是恆春半島唯一的水利設施,擔負半島灌溉用水重任。潭西丘陵上另有草潭,面積約為龍鑾潭的三分之一。 龍鑾潭自然中心內設有室內觀察室,並提供10餘部望遠鏡和2套播放監視系統,並有4處自然鳥類展示區,是目前島內設備最佳的鳥類觀察站。
墾丁牧場
墾丁牧場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屏鵝公路約33公裡處,牧場佔地1,149公頃,是目前臺灣最大的肉牛繁殖場,牧草如茵,採取放牧方式,舉目可見到一群群牛羊徜徉於遼闊青青大草原,風景極為優美。在此還可遠望標高 318米的大尖石山。
阿嘉的家
這兒是因為電影《海角七號》走紅而被改成民宿供影迷參觀的阿嘉的家,房間仍保留了電影中的所有場景,連床單也一模一樣。 失意的阿嘉回到老家當郵差,每天不是騎車到處閒逛就是在家睡大覺。這座水泥老宅,讓電影情境立即浮上心頭 這幢老宅目前已經改為「阿嘉家」民宿,以包幢的形式開放預約住宿。房間裡面有電影的原來場景,他特別保留了阿嘉睡過過的雙人床,鋪上他睡過的床單,牆上有海角七號的電影海報,書柜上有一瓶小米酒,床邊擺了一把阿嘉在戲中使用的吉他,這把吉他其實是屋主小孩所有,上面還有男主角的籤名喔,簡直讓影迷開心到爆。
出火
出火謂移動神位,「火」指「香火」而言,又名鬼火。位於恆春東門城外往佳樂水途中的公路左側。出火是恆春半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天然氣由地底泥巖裂隙溢出,點火後燃燒猶如噴火,因此造成出火現象。泥巖層的裂隙多,火苗會到處遊移,若是下雨時還會看到這些火苗澆不熄滅,且終年不滅,故名「出火」。 目前,出火已被規劃為特別景觀區,隸屬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但常傳出旅客或小販利用出火烹煮食物,往往觸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禁止事項所規範之行為。較適合夜晚前往觀賞。
臺灣最南點
鵝鑾鼻公園往龍坑方向,直行到底就是鵝鑾鼻露營區,從這裡沿著鋪著磚塊的林蔭小徑步行約十分鐘,可看見一高臺,這就是臺灣最南點的標誌。最南點為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分59秒。 由平臺望出去可看到太平洋與巴士海峽的交界處,受洋流的影響,時常波濤洶湧。周圍是海天一色望不到盡頭的壯闊景像,讓人感懷。
關山風景區
屏東關山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西南方,以前叫「高山巖」,海拔甚高,視野良好,由上往下俯瞰景色極美,能把整條紅紫坑海岸線盡收眼底。因為地處西邊,居高臨下,很適合欣賞日落景色。夕陽西下時,海面翻起霞光,襯託珊瑚礁景觀,別具美感,因此有關山夕照之名,列入南臺灣八景之一,其中一福德宮旁一座雙層涼亭為最佳觀賞點,視野遼闊。 關山上有一座廟——高山巖,高山巖雄峙在關山的據高點處海拔152公尺,廟是坐正西朝正東,很奇怪的格局,從廟前的廣場可以俯瞰整個墾丁半島風光,一眼望至鵝鑾鼻,大有一廟收萬山,一覽眾山小之勢,高山巖是供奉土地爺的福德宮,相傳建廟已有200多年歷史,廟門口有一口洞叫『智慧洞』,從智慧洞看不到洞底,不過卻讓人清楚了解,原來整座福德宮是建在珊瑚礁巖石上,當地的廟祝說,高山巖有五條脈,分別通往五個地方,而會合點就是福德宮,這裡的脈可能指的就是珊瑚礁裂隙,下大雨時還會短暫形成水道。
墾丁石牛溪農場
墾丁石牛溪農場,是南臺灣屏東縣距離海洋最近的一座山海農場,坐落於墾丁大街及南灣的中央,開車至墾丁街僅需三至五分鐘。在墾丁石牛溪農場放眼一望無際的草原、舒適的度假木屋、自然的神態環境,擁有一萬多坪廣闊的草原,以及數十公頃的模樣,此外還擁有無數種新鮮遊記的蔬果和天然香草。
萬裡桐
萬裡桐位於恆春西側,是在石珠和蟳廣嘴間的一處小村落,海岸線長約一公裡,由於礁石區珊瑚礁巖平坦而形成廣闊的潮間帶。潮間帶豐富的生物群,加上乾淨美麗的海底景觀,吸引眾多遊客到此浮潛。海面10公尺以下就可見到石穴、石洞、礁石丘等特色地形景觀,上面滿布著各類珊瑚群:軟珊瑚、石珊瑚、海扇等與色彩繽紛的珊瑚魚群在其中穿梭悠遊,可說是南臺灣珊瑚礁生物相最為豐富的地方,現已規劃為海域生態保護區。
青蛙石
青蛙石高61公尺,從墾丁森林遊樂區的觀海樓遙望,好似一隻正要跳躍下海的大青蛙,栩栩如生,因而得名。青蛙石及其四周為帶有小圓礫的火山巖所形成,可見到海蝕凹壁及珊瑚、貝殼化石等地形景觀。海邊生長許多瓊崖海棠,烏頭翁喜愛在此築巢,隨時都可聽到它們悅耳的叫聲。烏頭翁是臺灣特有種,世界上其它地區少見。
後壁湖
後壁湖名稱,系來自航道東側的瀉湖區,於退潮時呈現瀉湖型態,就如同大光地區居民住「家屋後的湖」,故稱「後壁湖」。 後壁湖有著恆春最大的漁港以及最大的遊艇碼頭,可供120艘遊艇泊靠。每年4~7月以旗魚、雨傘魚、鬼頭刀、10月至翌年3月以黑皮劍旗魚、白皮魚獲量最豐,每當黃昏漁船返航後卸下新鮮魚貨,常可見當地民眾、觀光客爭購海鮮,景象極為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