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非洲灰鸚鵡,智商高會說話但千萬不要養
英國《鏡報》報導了一則有趣的新聞,使得5隻「非洲灰鸚鵡」走紅網絡:今年8月中份,英國某野生動物園新收養了5隻非洲灰鸚鵡,特殊時期遊客稀少,每天5隻鸚鵡非常無聊,誰也沒想到它們竟開始教彼此罵髒話。
更頭疼的是,動物園開放遊玩後,它們一興奮就對著遊客說髒話……
園方不得不暫時關閉鸚鵡場館,並將這5隻鸚鵡分開飼養,不讓它們繼續交流,希望它們能受到其他鸚鵡的影響,表現得更得體一些。
怎麼樣,這則新聞很有趣吧,大家是不是對非洲灰鸚鵡很好奇呢,今天靈語園長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這種有趣的鳥類吧!
★天生的攀爬高手
非洲灰鸚鵡(Psittacus erithacus)通體灰色,頭頸部帶有淺灰色滾邊,而腹部則帶有深色滾邊,眼睛周圍有一片白色裸露的皮膚,體長33~41釐米,體重400~490克,體型較大,屬於「攀禽」,顧名思義,攀爬能力很強。
它們的腳趾構造特殊,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非常適合抓握,喜歡攀爬,但不善於長時間飛行,喜歡吃堅果、水果、漿果、花、樹皮以及各種昆蟲,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
★其貌不揚但智商很高
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少數幾種能夠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
非洲灰鸚鵡在野外群居時,往往能在附近聽到各種各樣不同動物的聲音,這些聲音都是它們平時模仿學習的「成果」,群居時就拿出來「炫耀」,甚至相互學習,所以那5隻動物園裡的鸚鵡真的只是「天性使然」而已……
在一些科學研究種表明,非洲灰鸚鵡能夠學習近百個單詞,還能區分出不同對象、顏色、材質和形狀,並可以將人類的聲音與面孔聯繫起來,而這是4~6歲兒童才具備的認知水平。
★一夫一妻制的楷模
非洲灰鸚鵡為一夫一妻制的楷模,3歲左右開始找尋另一半,在隨後的50年裡互相不離不棄。
它們喜歡把築巢在離地面10~30米高的樹洞內,一窩產卵2~3枚,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孵化幼鳥出生,再經過80天左右羽毛長成後,離巢結群生存。
★非洲灰鸚鵡那麼突出,我可以養一隻玩嗎?
非洲灰鸚鵡是典型的「牢底坐穿鳥」,它們被收錄在CITES公約附錄Ⅰ中,等同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我國,如果沒有林業局的許可,飼養非洲灰鸚鵡是違法行為,事實上,我們生活中可以養做寵物的鸚鵡只有3種:虎皮鸚鵡、桃臉愛情鸚鵡和玄鳳鸚鵡這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