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632m!刷新天際線的上海中心大廈幕牆是怎麼設計建造的?

2020-12-11 騰訊網

本文來源:土木論壇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上海中心大廈以632米的高度

刷新了上海天際線

成為中國最高的建築

它融合了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底蘊

將上海這座傳統城市的豐富內涵

以垂直的形態重新詮釋

不對稱形體、錐形建築輪廓圓角設計

有利於抵禦上海常見的颱風

01.

設計靈感

設計團隊充分利用蜿蜒的黃浦江勾勒出的城市線條,和不對稱布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將上海市的城市肌理融入設計。

垂直空間規劃來源於中國人生活中緩衝室內與室外的「朦朧空間」,這是在上海特有的石庫門建築常見的元素。長長的裡弄和庭院是上海社交生活的背景,上海中心的設計將這種裡弄的布局垂直呈現。

▼從上海中心大廈俯瞰黃浦江 Connie Zhou

▼建築立面 Connie Zhou

上海中心大廈的旋轉形體讓建築帶有幾何規律的緩緩自地面延伸向雲端。而螺旋所隱喻的宇宙間的旋轉,正是萬物生命的起源,比如最小物理單位——原子的運動和結構。

▼旋轉形體 Blackstation

▼向上旋轉攀升,象徵著超脫時間與空間 Blackstation

02.

垂直城市

上海中心是一座垂直的城市,由九大分區組成,每12至15層為一個分區。每個分區都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社區,滿足用戶的日常所需。

創新的空中花園,使上海中心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座超高層建築。通過強調公共空間,在空中大堂設置文化、商業、餐飲等配套設施,上海中心大廈提供了全新的超高層建築生活和工作體驗。

▼樓層分區示意 Gensler

▼室內環境 Connie Zhou

03.

外型解讀

Gensler設計團隊運用三大關鍵設計策略——不對稱形體、錐形建築輪廓和圓角設計——有利於上海中心大廈抵禦上海常見的颱風。

Gensler和結構顧問(Thornton Tomasetti)合作,在加拿大實驗室進行風洞試驗,進一步優化大樓外立面,使建築風荷載減少了24%,成就了更輕量的結構,並為業主節省了3.6億人民幣的材料開支。

▼設計示意 Gensler

▼不對稱形體、錐形建築輪廓和圓角設計有利於抵禦上海常見的颱風 Connie Zhou

設計團隊運用參數化設計技術深入研究不同的立面方案,精準規劃兩萬多塊幕牆組合,製造七千種不同規格的玻璃面板

不同於傳統建築,上海中心大廈的玻璃外牆是分別在各層分區由上往下施工的。獨特的懸臂吊掛著鐵桿的外牆系統,克服了一個極大的設計挑戰。

▼獨特的懸臂吊掛著鐵桿的外牆系統 Connie Zhou

▼建築外觀-塔頂 Connie Zhou

V字形的凹槽凸顯了外牆的螺旋幾何形體,同時緩減了建築周邊的風力。

▼外牆的V字形凹槽 Blackstation

04.

外幕牆系統的參數化設計研究

上海中心大廈創造性地設計了從未在超高層建築中大規模使用的內、外分離的雙層幕牆系統,在雙層幕牆之間形成環境緩衝區,雙層幕牆的外表皮成逐層旋轉並逐漸向上收分的形態,這意味著大樓的每個樓層均保持了幾乎相同的幾何外形,但是逐層旋轉縮小。

為了達到設計目標,確定外幕牆的最佳形態,設計團隊制定並遵循一套嚴謹的參數化設計流程,從幾何學的角度對塔樓的扭轉和收分這兩種主要的運動方式進行準確的描述,其幾何生成的過程理論上可以被稱為生成算法(Generative Algorithms)。

根據設定的算法在參數化軟體中建立關聯性模型,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複雜的運算,創建起一個整合了建築結構和表皮的關聯模型 。

這一步的工作包括定義二維幾何、三維幾何的生成規則。在參數化軟體裡,算法本身不斷被優化,直到快速,最直接的找到需要的信息。

輸入參數也被限定在最小範圍,比如最主要的旋轉、收分等,通過這些關鍵參數就可以對模型進行從總體到局部的動態調整。

模型調整完畢之後,設計團隊將設計結果提交給風工程顧問公司進行風洞實驗,以驗證和確定最終的外幕牆形態。

▲外幕牆參數化設計

在整個外幕牆的選型設計中,主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確定外幕牆水平向基準平面,確定外幕牆豎向旋轉角度和縮放比例。

在水平外形設計上,由於外立面45m以下區域基本上被周邊建築遮擋,為此以45m標高處的圓角三角形輪廓作為建築表皮的基準平面沿高度方向逐層扭轉、收分形成整個光滑、連續的流線形建築表皮。

圓角三角形由兩段半徑分別88.38m 和19.453m的大小圓弧圍繞建築的幾何中心交替銜接重複3次,並在其中一個圓角開95°的V形口。

其中大圓弧圓心距建築幾何中心47.565m,圓心角46.6°,小圓弧與大圓弧在端部相切連接,圓心角73.4°。

▲外幕牆設計理念

在外幕牆的豎向設計上,為了讓建築形態更加優美、輕盈,在方案設計早期,建築師從數學和美學的雙向角度,對建築扭轉角度進行了反覆論證和優化。從90°開始按10°量級遞增,一直到180°,每個遞增角度分別輸出模型進行比較。

通過比較發現,旋轉角度越大,建築體量動態效果就越強烈,但過於強烈的動態感將破壞上海中心和陸家嘴超高層建築群體之間的和諧關係。為確保建築幾何造型的最優化,最終藉助風洞實驗對大樓外形進行空氣動力學優化。

▲外幕牆旋轉角度

相較於外表皮的線性旋轉,其收分並不是一個線性過程,收分表現在樓層平面上即為相對於基準平面的縮放比率。

為了最大化外層表皮所能覆蓋的內層圓柱空間的使用面積,即實現最大體表比,收分按冪函數ex 的方式進行,整個外表皮的幾何可由下述公式準確描述,頂部相對基準平面縮小了45%。

▲外幕牆收縮比例

通過進行許多參數建模研究和物理測試所建立的原型後,設計團隊選擇一個從底部到頂端旋轉120°及縮放比例為55%的原型,該設計模型發給風工程顧問公司進行風洞實驗後,最終確定了幾何造型。

同時,設計團隊以底傾覆彎矩為比較指標,與最初的設計旋轉100°造型相比,設計風荷載降低了約24%,等效體型係數僅為0.95,節省結構造價約3.5 億。

▲BIM幕牆安裝

上海中心大廈幕牆方案確定之後,所設計的外立面共計約13萬平方米,19317個單元,以每個單元中平均包含30個不同種類的主要構件(不包括螺栓/釘等標準件)計算,約為58萬個主要構件。

面對如此海量的設計數據,幕牆設計團隊必須用BIM技術代替傳統的設計手段,完成幕牆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以及加工圖設計。

在初步設計階段,幕牆設計團隊採用Rhino與Grasshopper軟體,通過程序模塊驅動設計出初步的建築外皮模型,建模精度達到LOD100,初步設計模型經由建築師確認後,幕牆工程師將該模型導入REVIT軟體,繼續完成幕牆的施工圖設計。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設計師團隊以REVIT軟體作為主要建模軟體,通過數據接口將REVIT模型與綠建分析軟體、結構設計軟體等進行模型對接,完成幕牆的性能設計、結構計算、系統構造等設計工作,並不斷與各個專業協調設計問題,經過多輪的「設計——審核——調整」,幕牆施工圖BIM模型逐漸豐滿與完善,建模精度達到LOD300;

▲BIM幕牆深化設計

審圖通過之後,幕牆設計團隊在LOD300精度等級的基礎上,再對BIM模型進行深化,增加開孔、端切、板材與龍骨具體尺寸等加工數據,此時的BIM模型精度可達到LOD400,模型中包含的加工數據可以自動提取,為後續的幕牆加工深化奠定了基礎,大大提高了後續幕牆加工圖設計的準確率與工作效率。

▲BIM全程預控建造實錄

05.

可持續設計

上海中心大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可持續高層建築之一,採用各種綠色技術和策略展現了對於城市環境的承諾。

Gensler設計中的一個核心元素,是包裹建築的雙層透明幕牆減少了制暖和製冷的能源消耗

建築設計充分利用最先進的節水措施、高效建築管理系統和提供大廈部分能耗的發電系統。

▼首層空間外觀 Connie Zhou

日光利用- 玻璃幕牆最大幅度地利用自然光,降低了對電力照明的需求。

▼觀光層 Connie Zhou

▼玻璃幕牆外觀 Connie Zhou

景觀設計 – 三分之一的空間培有綠植,大面積景觀綠化讓場地更加清爽。

綜上,上海中心的幕牆參數化設計與BIM設計,在5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幕牆設計中,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

· END ·

文章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建 築 有 點 料

最新建築 丨 建築資訊

優秀案例 丨 方案解析

築 龍 室 內 設 計

室內設計 丨 家具配飾

裝修輔料 丨 室內施工

築 龍 園 林 景 觀

景觀設計 丨 庭院植物

軟體操作 丨 景觀小品

建 造 師 學 習 聯 盟

一建二建 丨 備考乾貨

建築新聞丨考試資訊

相關焦點

  • 上海中心大廈攻略 上海中心大廈怎麼玩
    在陸家嘴核心地區,上海中心大廈可以稱得上是上海的地標性建築,而從這個大樓的外觀上看,外形類似一個吉他的撥片,每上升一層扭曲近1度,成螺旋式的外觀。那麼,遊玩上海中心大廈的最佳攻略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上海中心大廈登頂632米最高點 內設108部電梯
    東方網8月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上午11時15分許,隨著最後一塊圓形梁安裝到位,上海中心大廈勝利登頂632米的最終高度,刷新上海城市新的天際線。大廈將於2005年年中投入運營,將成為小陸家嘴地區最後一幢完工的超高層建築。
  • 上海中心塔冠結構封頂 632米改寫"申城之巔"新紀錄[圖]
    上海中心遠景。青年報記者 常鑫 攝  東方網8月4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2014年8月3日上午10點59分,上海的天際線被改寫了。隨著塔冠結構中最後一榀鰭狀桁架緩緩起吊並安裝到位,歷時近6年建設的上海中心按計劃順利達到設計高度632米,刷新了「申城之巔」的新紀錄。
  • 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就像一條螺旋上升的龍,寓意挺好!
    比如說你一說起杜拜,就會想到杜拜塔;當你談論臺北時,你會想到101大樓;當你談到深圳時,你會想到地王大廈;當你談論上海時,你會想到環球金融中心。但是目前中國最高的建築是誰呢?中國第一高樓是上海中心大廈,下面一起去了解下吧。上海中心大廈,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高度632米,東超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2米,北超金茂大廈420米。
  • 上海中心:豎起來的外灘綠色的垂直城市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上海中心大廈,一座矗立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2008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2014年8月3日全面結構封頂,建築主體119層,順利到達632米最高點,刷新申城天際線,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綠色、智慧、人文,上海中心大廈以其建築理念的創新,獨步上海之巔。2020年1月6日,上海中心大廈入選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
  • 青島第一高樓:刷新天際線,樓高超700米
    當前,中國第一高樓為建設中的上海中心,主體建築結構高度為580米,總高度達632米,建築層數為127層。計劃建設的青島之星,樓高超過700米。已經遠遠超過目前中國第一高樓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4000萬平方米相當於四個海洋活力區,20個維多利亞灣,25個錦繡城的建築規模,這麼大的一個新城,對於西海岸城市發展和樓市供應的影響絕對是空前的。
  • 高632米的TA,有大智慧
    上海中心:豎起來的外灘 綠色的垂直城市上海中心大廈,一座矗立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2008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2014年8月3日全面結構封頂,建築主體119層,順利到達632米最高點,刷新申城天際線,成為中國第一高樓。
  • 身高632米的TA,有大智慧「而立...
    上海中心:豎起來的外灘 綠色的垂直城市 上海中心大廈,一座矗立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2008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2014年8月3日全面結構封頂,建築主體119層,順利到達632米最高點,刷新申城天際線,成為中國第一高樓。綠色、智慧、人文,上海中心大廈以其建築理念的創新,獨步上海之巔。
  • 深圳平安大廈設計_2020年深圳平安大廈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目錄  1.項目概況 2.設計理念與特色 3.空間構成合理性分析 4.建築與周邊環境關係 5.結構體系與工作性能解析 6.垂直交通疏散系統 7.設備設施系統 8.立面、細部解析 工程概況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6日競得深圳福田中心區一商務地塊,這個項目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建築主體高度588米,塔頂高度660米,建成後總高度將超越上海中心大廈的632米的高度,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
  • 成都天府熊貓大廈將建中國第一高樓677米,地震來了怎麼辦
    成都是個好地方,有利條件是成都平原的優勢,四川省會中心,建造第一高樓會給四川帶來一定的影響力……11月28日,中海地產中標位於成都市天府新區秦皇寺板塊的299畝地塊。土地出讓方案明確了其建築制高點為677米,這一高度將超越已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廈(632米),將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
  • 我國第一高樓,高度有632米,其底部地基的建造讓人讚嘆不已
    我國第一高樓,高度有632米,其底部地基的建造讓人讚嘆不已,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非常有實力,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影響力很大的建築物,例如,我國的上海中心大廈現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廈,雖然比世界第一大廈差得多,但能建造這麼高的建築物已經使我們國家的實力非常豐富。
  • 2020年國內十大高樓排名,第一仍然位居上海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房地產行業的迅猛發展,比肩林立的寫字樓和商業中心拔地而起,逐漸成為中國各大城市興盛繁榮的標誌。這些高樓鱗次櫛比,高聳入雲,使得城市的天際線被一次次的不斷刷新。那麼在我國位居前十的寫字樓和商業中心,你知道是哪些嗎?
  • 我國最高的大樓,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高度達到632米!
    我國目前最高的大樓就是上海中心大廈,高度高達632米,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第一高樓,況且位於寸土寸金的「魔都」上海,可想而知這座大廈的價值有多麼高,該建築在建設之初就打算建造一座巨型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代表城市的形象,成為城市與世界連通的窗口,上海中心大廈建成總面積為433954平方米,建築層數為118層,中心大廈的地下停車場最多還可以停放2000輛車。
  • 珠海天際線新高度!配套旋轉餐廳、無邊際泳池等
    珠海最高建築的紀錄即將刷新! 11月30日,國維中央廣場A地塊「鑽石大廈」揭幕。據了解,鑽石大廈規劃高度達到350米,比當前最高的橫琴國際金融中心還高13米!
  • 上海中心大廈高度,超過臺北大廈,而它卻被時代淘汰
    現在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快了,中國人民的發展速度也可以看到,無論是高層建築還是交通線,都給人們帶來了更好的感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體驗。說起城市的發展,最直觀的地方就是高樓的數量和高度,好像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上海中心大樓,上海中心大樓632米,這座建築代表著中國的發展,上海是中國最好的城市,所以這個建築物在這裡。
  • 世界建築高度排名前五名,高度不夠的,天線來湊,第五名有點潦草
    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100臺起重機和4000名工人,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606米的地方,打破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建造時的492米的紀錄,最終使用了33萬立方米混凝土,14.2萬平方米玻璃,6.2萬噸強化鋼筋,總共花費高達15億美元。
  • 上海中心大廈工程高度已突破200米
    大廈。近日,經過建設者的連續奮戰,建成後總高度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主樓核心筒高度已突破200米,開始向44層以上高度攀升,預計年內將完成48層、高224.35米的節點目標。與此同時,大廈裙房大底板混凝土澆築工程目前也正在進行中,預計將於年內全面完成。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     這是12月9日拍攝的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廈。
  • 上海中心大廈「落選」的18個設計方案
    來源: 哥德式建築上海中心大廈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區,主體建築高632米,地上121層,地下5層,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巨型地標式摩天大樓。
  • 世界上最高的塔,東京晴空塔,僅比我國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高2米
    世界第一高塔,有634米高,僅比我國最高的建築上海中心大廈高2米,它不在杜拜,你能猜到在哪嗎?全塔高度為634米,全世界最高的電波塔,也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於杜拜哈利法塔,僅比我國最高的建築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高兩米。如果你站在上海中心大廈樓頂舉起手來,這時上海中心大廈的高度就能超過東京晴空塔了。建造東京晴空塔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東京市中心內因為高樓林立而造成的電波傳輸障礙。取代原日本第一高建築高333米的東京鐵塔,作為無線電視的訊號發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