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機械翻頁時鐘,秒秒測時鐘溫溼度計體驗

2021-01-1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十八線老編

回看整個歷史長河,能夠打動男生的時鐘真不多(售價平民級),例如觀看Zealer王自如視頻後才知道的「機械翻頁時鐘」,以及米家的電子溫溼度計Pro。

前者憑藉復古和機械元素恰好命中男性審美,但功能相對單一;後者則走向了簡約風,在時鐘基礎上增加溫度和溼度兩個測量維度,同時依託於小米強大的智能家居生態而強勢吸粉。機械翻頁時鐘重在設計,但遺憾的是設計已經相當成熟,改進空間渺茫;而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重在顏值和功能,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還是有迭代空間。

也許秒秒測的PM和我保持著同樣的產品思路,在8月份推出了一款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在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的基礎上加入了鬧鐘、計時器、番茄工作法等,在功能上做加法。而我最近也入手了這款產品,所以接下來又到了體驗分享時間。

開箱曬物:保留經典,熟悉的味道

雖說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這次沒用上米家品牌,但作為生態鏈的一員,在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身上依舊能夠看到許多米家的影子,保留了經典的設計。

包裝上延續了米系產品的設計風格,白色硬紙殼材質,正面是產品的渲染圖和對應產品名稱,左側的「已接入米家」標誌意味著可以在米家APP直接操控。

背面是產品的詳細參數,產品具體型號是MHO-C303,由兩節7號電池供電,這與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由兩顆紐扣電池供電有所不同。從續航上來說,顯然7號電池要優於紐扣電池。

配件上除了紙質說明書和快速使用手冊外,還有兩節7號電池以及兩張雙面膠,用於粘貼在任意位置。

在外觀上,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與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有了細節上的改變,一改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的圓潤設計,變為了類似iPhone12的垂直邊框,四角分明。設計感更加突出,喜歡硬朗風的小夥伴應該會愛不釋手,而我個人更偏向於圓潤造型。

配色上依舊是討喜的白色,在與其它家居用品搭配時,不喧賓奪主,卻又能起到點綴,和周圍環境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觀大方的感覺。

在三圍尺寸上依舊保持著小巧便攜,僅為110.7*50.7*17.2mm。正面依舊是一塊3.7寸電子墨水屏設計,表面覆蓋有PMMA材質,在光線下會形成透明狀效果,造就了紙質般的顯示質感,同時可以保證多角度查看依舊清晰,使眼睛更加輕鬆。

在默認狀態下,屏幕主要顯示當前時間、溫度和溼度,以及以表情來指示當前的環境狀態,笑臉則表示環境狀態良好。

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內置有高精度RTC時鐘晶片,這就意味著通電便能準確的顯示時間,當然默認顯示的是北京時區,如果身處其它時區則可以通過連接米家APP進行設置。

為了獲得更好的擺放傾斜角,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背面增加了可抬合的支撐板設計,收納時可以收起支撐板以節省空間,放在桌面使用時便可抬起,一方面能夠獲得更好的觀看角度,另一方面增加穩定性。

在支撐板上方有兩個矩形畫框,則這兩個位置恰好就是用來粘貼雙面膠,這樣就可以粘貼在任何牆面或者物體表面,讓產品能夠隨心擺放。

除了粘貼、擺放外,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背面其實內置有軟磁鐵,也就意味著可以吸在任何金屬表面,家中最常見的便是冰箱門了。

電池倉隱藏在支撐板下方,從體驗來看,電池倉還有優化空間,一方面打開有點費力,同時內凹深度不夠,導致在安裝電池時輕微晃動電池便彈出,希望秒秒測後續改進。

由於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身兼多職,所以在機身頂部設有一排觸控鍵,從左到右分別是鬧鐘鍵、倒計時小時設置、倒計時分鐘設置和計時開始關閉按鍵(長按可進入番茄工作模式)。

使用體驗:自由選擇屏幕凸顯內容

在時鐘、溫度計和溼度計方面,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延續了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的配置,內置有高精度RTC時鐘晶片和備用電池,通電即顯示正確時間,更換電池後依然正確;溫溼度上有Sensirion溫溼度傳感器的加持,從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的用戶反饋和口碑來看,不僅沒翻車反而成為了一大優勢,可見用料貨真價實。

下面重點來說說鬧鐘,在機身的觸控按鍵上,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通過長按鬧鐘鍵來實現開啟/關閉鬧鐘,輕按任意觸摸按鍵可讓鬧鐘提醒結束。而設置鬧鐘需要在米家APP中完成,最多可以自定義設置18組鬧鐘。一旦開啟鬧鐘,那麼在屏幕右下角會出現一個鬧鐘圖標。

計時方面,提供了正計時和倒計時兩種方式,在工作場景下使用則可以開啟番茄工作法功能,同時在APP中可自定義工作時長和休息時長,提高工作效率。

功能上都屬於日常使用類,這裡也就不做過多介紹。但有一點值得單獨拿出來說下,那就是用戶可根據自身的需求自由選擇屏幕凸顯內容。例如默認狀態下,屏幕主要顯示時鐘、溫溼度參數在屏幕底部;但如果需要將溫溼度參數作為主要顯示,那麼只需要在APP進行更換即可,例如在恆溫恆溼大棚下使用。

米家生態:智能聯動

作為米家智能家居的一員,聯動才是靈魂。好在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並沒有缺席。在米家APP除了查看時間、溫溼度歷史曲線、鬧鐘等常規操作外,還能與其它米家設備進行聯動。

從實測來看,目前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只能作為觸發設備,並且觸發條件只有溫度或者溼度兩項,而聯動設備就有無限空間。例如我設置為當溫度低於19℃時,則關閉窗簾。

更多的聯動功能希望後期秒秒測官方能夠豐富,讓可玩性更高。在體驗中還是發現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目前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只能依靠手機藍牙連接,而不能與家中的藍牙網關進行連接,這就意味著沒法遠程操控,希望官方儘快優化。

總結:能者多勞,殺入工作場景

有了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的成功先例,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在功能上做加法,可謂是輕車熟路。憑藉簡約外觀、靈活的使用環境與安置方式,以及集成了日常用到的常用功能,實現了多維打擊,真正做到了能者多勞。

從秒秒測近期的多款產品來看,幾乎每一款產品都集成了番茄工作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番茄工作法是一個很好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這點毋庸置疑。秒秒測之所以多次集成,一方面對用戶確實有用,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秒秒測進軍工作場景的決心。吼了家居環境的成功經驗後,期待秒秒測後期在工作場景中為我們帶來更多出色的「小產品」。

寫在最後

其實此次我除了入手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外,一同入手的還有秒秒測的抗噪睡眠耳塞,經過這些天的使用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不管是用料的柔軟度、回彈效果還是降噪效果都比較出色,如果有類似需要的小夥伴也可以試試,一盒10隻裝,每一對都有獨立包裝哦。

相關焦點

  • 秒秒測新品:智能時鐘、鬧鈴、溫溼度計一個功能都不少
    提到小米的溫溼度計,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大家用過之後說沒有僅有溫溼度計沒有時間顯示等功能吐槽,後續小米發布過一款電子溫溼度計Pro,大家用過後又認為其時鐘功能過於單一,今天這款產品的製造商發布了一款升級產品——秒秒測溫溼智能時鐘,在前代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智能鬧鐘、一鍵計時、番茄工作法等新的功能,那麼到底有什麼變化呢,還請大家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智能時鐘、鬧鈴、溫溼度計一個功能都不能少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二當提到小米的溫溼度計,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大家用過之後說沒有僅有溫溼度計沒有時間顯示等功能吐槽,後續小米發布過一款電子溫溼度計Pro,大家用過後又認為其時鐘功能過於單一,今天這款產品的製造商發布了一款升級產品——秒秒測溫溼智能時鐘,在前代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智能鬧鐘
  • 小米有品上架智能時鐘:電子墨水屏 還是溫溼度計
    8月29日,小米有品上架了一款秒秒測智能時鐘溫溼度計,售價149元。其採用電子墨水屏,具備溫溼度監測,智能鬧鐘,一鍵計時器,健康番茄工作法等多個賣點。秒秒測溫溼智能時鐘採用E-ink電子墨水屏作為顯示屏幕,接近紙質般的顯示質感,保證超低功耗。
  • 隨時掌握溫溼度,秒秒測讓你安心!
    根據科學的研究表明,最佳的室內溫度在20-26攝氏度之間,舒適的相應溼度在25-75%RH,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身體感覺是最舒適的。那怎樣才能了解到我們居住的環境是否合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下由秒秒測科技研究並發布的一款溫溼度計:秒秒測溫溼度計。秒秒測溫溼度計採用了E-lnk電子黑水屏做為顯示屏,全視角清晰可見。
  • 好看又實用的桌面溫溼時鐘,助你高效的學習辦公
    我可能已經被秒秒測的精緻慣壞了。因為它家的溫溼度計系列產品真的太好用了,上個月秒秒測新出的溫溼智能時鐘開售了。可能有些人就會說了"這不就是溫溼度計家裡時間顯示麼?和之前出的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一樣啊!"。看似有相同的功能,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
  • 家中好伴侶—秒秒測溫溼度計
    當第一手拿到產品小體積的包裝確實驚豔到我,與傳統機械式溫溼度計相比體積不是小一點點,打開包裝看見實物,雖然我不是米粉但是對於小米系列產品印象還是不錯的。秒秒測溫溼度計不管包裝還是實體確實在身上可以體會到什麼叫極簡設計。3D曲面顯示面板,與傳統「大老粗」的溫溼度相比,更讓人感覺輕薄而圓潤,淺色系運用更有一種簡約的美感,這也是同款產品缺少的。
  • 小米有品每日上新 秒秒測溫溼度計LCD版49元
    小米有品每日上新,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秒秒測溫溼度計LCD版!它可以快速告訴你家中的溫度、溼度,也可以為你展示時間。超大LCD屏配合靈活的擺放方式,讓它足以成為你家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小物件!秒秒測溫溼度計LCD版售價49元,目前已在小米有品、京東等渠道開售,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右側連結快速下單哦!
  • 大玩家 青萍藍牙溫溼度計開箱測評體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kasles_xK[前言]:最近入手了幾款家電,本來想買個溫度計來做一下測評,不過抽獎中了這款青萍藍牙溫溼度計,剛好可以拿來做數據測評。志高本身是做空調和各種大家電的,所以對於溫溼度監控這一塊也有一定的技術沉澱,價格不會太高,不過在設計造型上比較偏商業。要說到溫溼度計這一塊,賣得最好的應該就是小米了,一來在價格上平易近人,而且作為小米生態產品可以接入小米的生態家居,而且簡約的設計比較討年輕人歡心,而且還有情緒表情系統,人機互動體驗好。
  • 極簡風格設計,溫度溼度實時監測--秒秒測溫溼度計評測
    對於家裡有寶寶的家庭來說,溫度溼度要實時監控給寶寶一個安心舒適的環境生活才是更美好的。說到這裡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能夠實時監控室內溫溼度的小玩意--秒秒測溫溼度計。秒秒測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小米生態鏈的產品也是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的產品,簡約大方,貼近生活,方便實用。秒秒測溫溼度計的外盒方塊設計,上面帶有溫溼度計的效果圖,一目了然。
  • 實時時鐘計時精度提高方案
    中國最新的電能表標準Q/GDW 357-2009規定,在-25℃至+60℃的溫度範圍內,實時時鐘每天計時精度必須在±1秒(即±12 ppm)內。考慮到這個標準,普通實時時鐘(RTC)無法滿足這個應用要求。本文將論述多個提高計時精度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論述一個最佳的參考方案。
  • 小米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一年體驗小結:室內舒適,幫你感知
    今天跟大夥聊的,就是小米推出的米家電子溫溼度計Pro。這貨還有個別名叫「米家溫溼檢測電子表」,不管用哪個名字,功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字體顯示時間(時鐘功能),小字體顯示實時溫度和溼度,同時有個表情提醒「舒適度」。整機薄如手機,大小也類似小屏手機,可粘牆、磁吸掛起,也可配合自帶支架立於桌面。
  • 超級性價比的小米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搶先體驗評測
    這不繼69元的小米米家藍牙溫溼度計一代之後,小米又給我們帶了更具性價比的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眾籌價49元3個包郵。那麼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究竟如何呢?我們馬上開箱評測。一、開箱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的外包裝。
  • 【分享】軟體翻頁時鐘專業版內購分享
    今日分享翻頁時鐘專業版
  • 變小了但更智能:米家藍牙溫溼度計2代對比評測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本地妖王在此購買理由家裡臥室缺個溫溼度計,因為此前買過小米的米家藍牙溫溼度計1代,覺得用得還不錯,準備再買一個,一搜才發現都出第2代了,而且更便宜。開箱很簡單,就一個溫溼度計,一個使用說明書保卡。以及一片雙面膠,用來將溫溼度計粘在需要用的地方。根據購買頁面宣傳,它內部採用的是瑞士高精度傳感器,0.1°的溫度和1%RH的變化精度顯示。初見米家溫溼度計2代其實我是震驚的,因為真得是……挺小的,至少相比1代是明顯小了一號。
  • 清邁工業溫溼度計時間校準說明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溫溼度計,其中最熱門的搭配就是溫溼度和時間了。
  • 桌面時鐘,一款時間管理類的寶藏APP
    翻頁桌面時鐘,是一款時間管理類的寶藏APP,擁有極簡且實用的翻頁時鐘功能,自帶勵志語錄,並且擁有白噪音、番茄鍾專注、正計時、倒計時、數據統計功能,能幫助你更加專注工作學習,養成好習慣的效率工具。翻頁桌面時鐘更是一款超勵志且個性化的桌面時鐘,擁有各種酷炫的主題及動畫背景、字體效果、時鐘樣式等,更支持自己上傳背景圖片,編輯勵志語錄,讓你在感受時間流逝的同時激勵自己不斷向上!
  • 家用體溫計首選就是它!米家定製版秒秒測醫用電子體溫計
    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之一的秒秒測科技,研發成員絕大多數出自原諾基亞創新團隊,2015年加入小米生態鏈後,主要從事醫療器械與母嬰類產品的開發。前面推出的秒秒測智能體溫計、溫溼度計、醫用雙面膠等等產品都是主打實用,安全和舒適,力求給大家帶去智能化的健康舒適生活。而今,新品秒秒測醫用電子體溫計推出,既是秒秒測自身專業的發揚和延續,也是造福我們生活健康的舉措。
  • 末日時鐘再次調整: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
    【ALENG 自媒體】1月24日午間自媒體專稿,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有100秒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一個由科學家和相關人士組成的科學團體對於人類文明即將毀滅的一個判斷。這個被稱為末日時鐘的組織剛剛更新了時鐘的指針,數據顯示,人類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100秒時間,這是自1947年該時鐘設置以來,其顯示值最小的一次。
  • 可提高實時時鐘長期計時準確度時鐘程序算法
    時鐘源的頻率通常為幾十kHz乃至幾十MHz,而常用時鐘的最小計時單位一般在0.01s~1s。高頻的時鐘源脈衝通過分頻器後產生基本定時脈衝。電子計時器的計時部分就是對基本定時脈衝進行累加,產生秒、分、時等時間信息乃至日、月、年等日期信息。
  • (新品試用)第147期眾籌:秒秒測女性基礎體溫計
    為了讓你更舒適的測溫,特意在外觀設計時進行了仿壓舌板設計,圓潤的感溫探頭在舌下測溫,光滑舒適,無「刺痛」感。還細心為你設計了蜂鳴提醒,當你聽到一聲蜂鳴後,表示測溫結束。溫度會在體溫計上顯示,亦可自動同步到APP,讓體溫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