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何裕華、實習生張君宇報導:為免做生意時收取假幣,必須先繳納「反假幣宣傳費」?近日,白雲區棠下村裡上演了一出荒唐鬧劇。當地商戶反映,有「身穿制服的人」,上門送上兩張反假幣宣傳材料,然後開出一張10元金額的「反假幣宣傳定額票據」,向他們討要宣傳費。
9日-10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棠下村,發現村內林立的商鋪大多數繳納了「反假幣宣傳費」,有商鋪老闆表示,收費者正是治安聯防隊員。
阿龍遇到想不通的事
阿龍在棠下村開店已經十多年,自稱見過不少風浪的他,在前幾天還是遇到了一件想不通的荒唐事。「4日早上,有兩個身穿不同制服的男人來敲門,其中一個進來向我宣傳反假幣的意義。幾句話後,那男人就向我亮出兩張反假幣宣傳材料,讓我貼到醒目的地方,加大宣傳力度,」阿龍回憶道,「然後,他迅速開出一張票據,要我交10元宣傳費。」
阿龍表示,雖然進店收費的人他從沒見過,但站在店外的人倒是「熟口熟面」。「店外那男的我認識,是棠下街治安聯防大隊的一名隊員。」他說,當時也想到不配合繳費,但看到該名治安聯防隊員後,就猶豫了,「感覺這樣的收費是被聯防隊默許的,如果不交,以後被他們找茬穿小鞋,就不好在街道做生意了」。
阿龍「糊裡糊塗」地交了10元,從陌生男子進店到其收款離開,前後不到三分鐘。
記者從阿龍出示的宣傳資料看到,兩張塑膠印刷的資料各約為一張A3型號紙張般大小,印有國徽,但並沒有日期和公章等。其中一張「發現假幣、立即報警」的宣傳單張更是語句不通,錯字百出。
大多數店鋪乖乖繳費
走出阿龍的店鋪,記者繼續往棠下村裡走。街道兩旁矗立著一幢幢「握手樓」,「握手樓」下是各式小店,餐飲、零食、香菸、電話卡、髮廊等等,城中村裡能有的買賣,這裡都齊備。
記者陸續問了十餘家商鋪,檔主們大多表示已繳納了「反假幣宣傳費」,繳費過程與阿龍遭遇的幾乎無異。店主徐一(化名)告訴記者,進門收費的男子身上所穿制服寫有「司法」字樣,「他自稱是『社會反假幣宣傳隊』的」。
據記者了解,也有個別商戶認為收費不合理,並沒有交納這筆宣傳費。一家小型超市的老闆對記者說:「當時那個人要我交錢,我覺得像是亂收費,便質問他。他可能心虛吧,也沒反駁很快扭頭走掉了。」
收費票據上漏洞百出
雖然,阿龍「順從」地交了10元「反假幣宣傳費」,但交費後,那種莫名其妙的感覺縈繞心中,揮之不去。「反假幣宣傳不應該是公安部門和銀行系統的義務麼?為什麼要向我們收費?而且兩張塑料傳單的價值有10元嗎?」阿龍十分不解道,「雖然,10元錢不是什麼大數目,但以此收費,我感覺很彆扭。」
記者留意到,「制服男」向店主開具的收費票據上,並沒有稅務局的專用印章,只有落款為「社會反假幣宣傳隊」的收費專用章,記者在多家被收費商戶那裡看到的收費票據連序號都是統一的「2011」。
治安中隊否認亂收費
隨後,記者來到棠景街治安聯防大隊棠下中隊,求證此事。棠下中隊一張姓負責人在查看了記者出示的收費票據和宣傳單後,否認曾收取「反假幣宣傳費」。張先生對記者說,他們中隊搞治安宣傳從來沒有收取過任何費用,宣傳費用歷來都是派出所下撥。「每年所裡給的宣傳費有好幾十萬,我們有必要再去收這些費用麼?」
張先生表示,不排除有某些違法犯罪法子穿著制服,冒用他們的名義實施詐騙斂財,「我們的宣傳單上列有報警電話,而這個宣傳單上沒有。」當記者問道,會否某些中隊成員與外人合謀、私自做出這樣的行為時,張先生搖搖頭,說「不可能」。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館老闆告訴記者,治安聯防隊並非沒有收取過宣傳費用。「5月份的時候,他們到店裡要求我們掛了兩個宣傳牌,每個十元。這次又收傳單錢,我也不覺得奇怪。」記者看到,那兩塊宣傳牌一左一右掛在店內的牆上,內容是提醒市民注意各種類型的詐騙,落款單位則為棠景派出所。
何裕華、張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