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 布魯斯
01歐盟展開物聯網反壟斷調查:Siri、Alexa在列
7月16日,歐盟委員會在一份對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進行調查的聲明中稱,有跡象表明,科技巨頭可能會限制數據的訪問或製造其他公司無法兼容的產品的可能,因此將對蘋果Siri、亞馬遜Alexa 進行調查,來挖掘這些科技巨頭如何通過數據掌握高度成長的物聯網市場。
據彭博社報導,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語音助手通常是家用設備的中心,未來幾年,智能互聯設備及相關生態市場將呈現顯著增長,由於這些產品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監管機構必須確保公平競爭。
「訪問海量用戶數據是這一領域的成功關鍵,所以我們要確保市場參與者不會利用他們對數據的控制或其他方式來扭曲競爭,甚至是對競爭者關閉市場。」維斯塔格說。
歐盟委員會表示,偏好自家產品、或訂立嚴苛產業標準的企業,可能為產業發展帶來巨大風險。歐盟委員會計劃針對全球約400家公司進行資料搜集,預計2021年春季發布初步報告,並在2022年夏季發布最終結論。(綜合澎湃新聞、鉅亨網)
02安踏重組迪桑特在華業務,迪桑特中國持有90%智慧財產權權益
7月15日晚,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布附屬公司迪桑特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重組的信息,稱安踏體育及其附屬公司、Descente Global及伊藤忠已就迪桑特中國及中國智慧財產權權益的擁有權的建議重組訂立若干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將中國智慧財產權注入新成立實體(「IP SPV」),該實體由Descente Global全資擁有;由Descente Global向迪桑特中國注入IP SPV 90%權益;以及增加Descente Global於迪桑特中國的股權。
在此重組之前,安踏體育及其附屬公司擁有迪桑特中國60%股權,Descente Ltd.全資附屬公司Descente Global Retail Limited擁有30%,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全資附屬公司Itochu Textile Prominent (Asia) Limited擁有10%。迪桑特中國控有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經營迪桑特品牌業務的實體。
上述重組完成後,迪桑特中國的股權架構及中國智慧財產權權益的擁有權將會呈現如下狀態:安踏體育及其附屬公司擁有迪桑特中國54%股權,伊藤忠擁有6%,Descente Global擁有其餘40%;迪桑特中國擁有IP SPV的90%股權;此外Descente Global還直接持有IP SPV的10%股權。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迪桑特中國在中國大陸經營136家零售店,零售銷售(含增值稅)接近10億元,且實現盈利。
迪桑特中國董事會認為,包括向迪桑特中國注入IP SPV及中國智慧財產權權益的建議交易將能夠促進迪桑特品牌業務在中國加速及擴展。
安踏體育方面表示,該等交易須待若干條件達成後,包括將中國智慧財產權注入IP SPV方告完成,預計將於2020年年底完成。(綜合安踏體育自願性公告、北京商報報導整理)
03蘋果與LBS就蘋果地圖專利侵權案達成和解
據AppleInsider報導,蘋果近日已經與LBS Innovations公司達成和解。雙方此前因一起專利侵權案而訴諸法院,該案涉及蘋果地圖中導航技術的使用。
2019年4月,LBS在美國德克薩斯東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聲稱蘋果地圖侵犯了其專利授權公司擁有的專利。
LBS認為,蘋果地圖和包括該應用程式的設備侵犯了其在美國擁有的名為「情景信息系統」的專利(6,091,956號美國專利),該專利申請於1997年,涵蓋一種「向移動計算機及其用戶提供有關地點和事件的服務和時間關鍵信息的無線系統」,並特別提到了旅行和過境時間、交通狀況、附近景點和用戶的當前位置。此外,LBS強調蘋果至少從2009年起就意識到了這件專利的存在。
據報導,雙方已於7月6日達成了和解並籤訂許可協議,並提出了撤回訴訟及相關上訴的動議。7月13日,法院批准了這項動議並允許撤訴。
目前尚不清楚蘋果和LBS 之間的和解和授權協議的具體條款。
04豐田的抗指紋專利被維持無效
豐田汽車公司申請了一件有關防止車窗玻璃上留下指紋汙漬的專利,然而該專利被美國專利商標局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駁回,豐田因此起訴至法院。
7月10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駁回了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rp.)的訴訟請求。法院維持了PTAB此前的裁定,即豐田專利基於顯而易見性而應宣告無效。
涉案專利為第8,394,618號美國專利。豐田為該專利的共同權利人,該專利旨在利用脂肪酶通過汽化去除表面可見的指紋。618號專利教導了,如果脂肪酶被包括在施加於諸如觸控螢幕顯示器之類的表面的塗層或基底中,則這些酶可以將放在塗層上的指紋中的脂質降解成更小、更不穩定的分子,使之比指紋中的原始脂質更易汽化,從而使指紋不那麼明顯。
2013年3月12日,該專利獲得USPTO授權。2016年9月30日,Reactive Surfaces Ltd., LLP提交了雙方覆審(IPR)申請,Reactive Surfaces主張該專利權利要求1-11基於不同現有技術組合具有顯而易見性。PTAB於2018年3月1日作出決定,認定權利要求1-11因顯而易見而不可專利。
豐田起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認為,PTAB錯誤地認為其中一件現有技術是類似的現有技術;即使其是類似的現有技術,PTAB認定另一現有技術根據前一件現有技術本來教導了去除指紋,是錯誤的。然而,法院仍維持了此前的PTAB決定,認為豐田的主張不具有說服力,該專利具有顯而易見性。
05隆基、REC等不服德國法院一審判決 將針對與韓華專利訴訟提起上訴
韓華與晶科、隆基、REC之間的專利糾紛仍在繼續。上周,REC Group針對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法官就韓華Q-Cells(下稱「韓華」)訴晶科能源、REC和隆基股份侵犯專利權案進行的一審判決作出回應。REC表示對一審判決感到失望,將會提起上訴。
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在2020年6月16日的判決中認定,REC公司的TwinPeak太陽能電池侵犯韓華歐洲專利EP2 220 689。REC表示,杜塞道夫地區法院的判決僅對REC在德國的子公司REC Solar EMEA GmbH具有約束力,且僅限於德國。REC將提起上訴。
同樣作為一審敗訴方的隆基股份日前發布公告稱,已於當地時間7月7日收到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臨時強制執行令送達函,韓華已繳納75萬歐元保證金申請臨時強制執行一審判決,要求公司子公司LONGI Solar Technologie GmbH在德國境內停止提供、投放市場或使用與專利技術相關的產品,銷毀直接佔有、間接佔有或所有的相關產品,並通知商業客戶召回相關產品。
隆基股份表示將儘快提起上訴,此前隆基股份也表示,如果最終敗訴,本次專利訴訟結果預計對公司經營情況不產生重大影響。(來源:集微網)
06AbCellera起訴Berkeley Lights專利侵權
加拿大生物技術公司AbCellera Biologics當地時間7月10日宣布,已在美國德拉瓦地區聯邦地區法院對Berkeley Lights,Inc.提起訴訟,指控其侵犯了第10,107,812、10,274,494、10,466,241、10,578,618、10,697,962、10,087,408、10,421,936和10,704,018號等8件美國專利。
涉案專利涵蓋AbCellera的專有平臺,該平臺尤其涉及使用微流控技術進行單細胞抗體發現、細胞克隆培養和選擇以及使用納升容積室進行基因組測序。AbCellera正在請求法院宣布被告直接或間接侵犯AbCellera的專利,並進一步請求判給損害賠償金以及授予永久禁令,以防止被告將AbCellera的專利發明用於內部發現項目以及在美國銷售或許諾銷售任何實施了AbCellera專利發明的儀器或設備。
據稱,AbCellera是高通量微流控技術用於納升量單細胞分析的市場領導者,其專利申請可追溯至2010年。AbCellera最近利用其開創性技術發現了針對COVID-19的全球範圍內首款可在人類患者中測試的人類單克隆抗體。
07谷歌不顧CNCF自建開源組織 Istio商標轉移引爭議
近日,Google 宣布將旗下三個重要的開源項目(Istio、Angular、Gerrit)的商標所有權轉移至一個新的中立組織 Open Usage Commons(OUC) ,並稱該組織將為開發人員提供處理和使用這些品牌商標的建議。這一看似進一步擁抱開源的舉措,卻也引發了業內的一些爭議。
Istio 基於 Apache 2.0 許可發布,這意味著人們可以複製、修改、分發、製作、使用和出售其源碼,但是無法隨意使用 Istio 的名稱與其 logo,也就是商標。
Google 是 Istio 最初的創始成員,目前是其商標的所有者。一直以來關於誰可以使用 Istio 商標以及如何使用造成了一些困惑和不確定性,這可以說成為了 Istio 社區發展的障礙。通過將商標轉讓給中立開源組織的方式,Google 與 Istio 認為這可以讓 Istio 的商標得到更加中立的監管。
Open Usage Commons 是一個新組織,致力於以與 Open Source Definition(OSD)一致的方式提供開源項目商標的管理和指導。商標對於開源項目,特別是具有強大生態的項目很重要,它可以允許維護者使用該名稱來發展社區,同時生態合作夥伴在項目之上可以創建服務,並使開發人員能夠創建引用該項目的工具和集成項目。
Istio 表示,Open Usage Commons 將與 Istio 指導委員會一起制定商標使用指南,目前的 Istio 使用指南不會立即更改,當前如果正在按照現有品牌指南的方式使用 Istio 商標,可暫時保持不變。(來源:開源中國)
08歐洲法院:不要求YouTube上交發布盜版影片的用戶信息,需平衡個人隱私與版權保護
據路透社消息,歐洲法院7月9日裁決,不要求YouTube上交在其平臺非法上傳影片的用戶的郵箱或IP位址。歐洲法院表示,必須要平衡個人隱私保護與版權保護。
此前,德國一法院就涉及德國電影發行公司Constantin Film Verleih的一起訴訟向歐洲法院尋求法律指引,即視頻平臺應為打擊盜版電影採取何種措施。
Constantin Film Verleih擁有《驚聲尖笑5》和《帕克》兩部影片在德國的發行權。該公司要求YouTube提供於2013至2014年間在其平臺非法上傳發行影片的用戶的郵件地址、電話號碼和IP位址。
在谷歌和YouTube拒絕提供用戶信息後,Constantin Film Verleih上訴至德國法院。歐洲法院表示,歐盟國家可為智慧財產權提供更多保護,但要確保多種重要權利之間公平的平衡。(來源:界面新聞)
09美國版權局:短篇網絡文學作品將可批量登記,只需一份申請費
據美國版權局近日披露,美國版權局將建立一種新的版權登記選項,允許申請人批量登記一組短篇網絡文學作品(例如博客文章、社交媒體帖子和短篇線上文章),而只需提交一份申請和支付一份申請費。該選項預計將於2020年8月推出。預計該選項將為尋求保護創意作品的多產作者、博客作者和其他網絡內容創作者節省大量成本。
據了解,許多網絡文學作品往往因不符合投稿條件沒有資格進行批量登記。但是,考慮到許多作者不是通過傳統的期刊方式,而是經常通過網絡發布他們的作品,因此美國版權局增加了新的規則以適應這些常見的做法。
據悉,根據該政策規則,每個申請人一次最多可以批量申請登記50篇網絡文學作品。要符合資格,每篇作品必須包含至少50個、至多17,500個單詞;這些作品必須由同一個人創作,或者由同幾個人共同創作,並且每位創作者必須是每件作品的著作權人;所有作品必須是在一個三個自然月的期間內在線發布。如果版權局對主張準予登記,則該登記行為將把每件作品作為單獨的著作權來覆蓋到。
美國版權局提示登記申請人稱,要使用該選項登記作品,申請人必須通過電子註冊系統(eCO)提交專屬於短篇網絡文學作品的在線申請,並為每個作品上傳一個包含單獨數字文件的ZIP文件。美國版權局表示,當此選項可用時,其將在網站上提供說明來幫助申請人完成申請。
圖片來源 | 網絡
#科技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