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槓精」,也許並非天生愛「槓」,是因為邏輯思維能力差

2020-12-13 陪寶寶寫日記

01、生活中的「槓精」,大多是因為邏輯思維有問題

記得之前看過郎鹹平做的講座,他提到中國的企業不要追求做大做強,當時有一個學生提出,難道不做大做強,還要做小做弱不成!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這個孩子是個「槓精」?其實並不是他願意「槓」,而是他的邏輯思維有問題,難道企業除了做大做強和做小做弱,就沒有其它發展的方式了嗎?難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嗎?

還有就是,社會學家李銀河曾經提到同性戀的問題,網上很多人看到就抨擊她,說她傳遞非正常價值觀,曾有一個大學教授就說:我是醫學院的教授,我認為,同性戀不易提倡。

僅僅看他這樣說,你是不是覺得他只是在表達個人觀點?但其實這裡就有個嚴重的邏輯錯誤,李銀河提同性戀不代表他提倡同性戀,而是她看到了同性戀在我國是一個廣大的群體,這些人受到了社會和政府不公正的對待,所以作為社會學者的她才提出這個問題。

但那個醫學院教授卻以教授自居,錯誤地認為李銀河是在提倡、鼓勵這種文化!

由此可見,邏輯思維強和弱的人,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差別真的很大。

然而,邏輯思維這個東西,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依靠後天培養的,邏輯思維越強的孩子,不易浮於表面,更容易地透過表面看清複雜事物本質,往大了說,看待生活比較透徹,不易鑽牛角尖,往小了說,在學習上更容易舉一反三。

02、我們作為家長,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蒙特梭利關於孩子能力培養「機會窗口」的報告中曾說:

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這個時候孩子的特點是就是愛不斷追問「為什麼」,比如「天為什麼會黑」、「為什麼會下雨」、「媽媽為什麼要上班「 、」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他們急切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邏輯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兩三歲的娃就認得很多東西,這是鍋、這是碗,這是勺子,但娃不明白這幾個東西之間是有聯繫的,只是憑家長告訴他們的「用鍋燒飯、用碗盛飯、用勺子吃飯」。

而有了邏輯思維,娃會明白,這幾個物品之間是有聯繫的:我們吃的飯需要用鍋來燒熟,然後我們需要用碗來裝飯,需要用勺子來盛裝在碗裡的飯。

這個時候的孩子,只是具備了形象思維,且正在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邁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進行邏輯思維訓練,使得孩子從小就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03、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針對3-4歲的孩子,最省事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通過書籍來實現,推薦大家一套十分實用的早教書,名字叫《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為什麼我推薦這本書呢?

1、內容豐富《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全套共八冊,分別是:《嗨,色、形、數!》、《哇,我的家!》、《嗚,去遠方!》、《喂,大自然!》、《數與量》、《形、色與空間》、《觀察與記憶》、《推理與發展》,可以說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範圍也是非常廣。

八冊一共96個遊戲,涉及到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遞推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因果思維七大實用邏輯思維方式。鍛鍊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想像力、思維能力、記憶力。

2、跟生活強相關通過還原孩子生活場景的小遊戲,讓孩子從形象思維順利過渡到邏輯思維,從孩子身邊事物開始,居家飲食、交通常識、行為習慣涉及到孩子生活方方面面,在對生活的感知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孩子捕捉平時沒有意識到的「邏輯思維」。

比如在《推理與發現》這本書裡,會要求小朋友按照圖畫上的人物特點,根據職業分類,把圖畫上的人物跟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比如醫生、警察、廚師、運動員等職業,與之相對應的物品有聽診器、鍋、警車、籃球等,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推理完成相應的任務。

3、知識點全面、涵蓋範圍廣泛除了日常的邏輯思維訓練之外,這套書還附帶有自然科普和生活常識:比如河豚受到驚嚇會鼓起來、在強光下貓咪的瞳仁會變細、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會合攏葉片、章魚遇到危險會吐出墨汁、烏龜在遇到驚嚇時會縮進殼裡等等。

4、培養孩子較強的歸納能力,為上小學做好充足準備我們都知道,孩子上小學之後,對歸納能力有很強的要求,孩子歸納能力強,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學習才能有條不紊,歸納能力弱的孩子,不光生活自理能力差,學習上也是亂七八糟。

在《哇,我的家!》這一冊中,就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牙膏牙刷、上衣褲子、拖鞋鞋架等等。這裡會讓孩子思考,牙刷和牙膏應該放在哪?衣服和褲子應該收在哪?鉛筆應該放在哪?小拖鞋應該擺在哪?讓孩子在日常常見的物品中找到收納的樂趣,激發他的動手能力。

還有《喂,大自然》這一冊中,給孩子呈現出不同的昆蟲、植物、鳥類等等,還會通過找到相同品種和數量的昆蟲和植物,來增強孩子對各種動植物的認識和提升歸納能力。

我們現在的孩子,並不缺少學習知識的途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學習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課外時間,導致他沒時間睡覺、沒時間玩,然而很多孩子的結果卻是——學的太多、太雜,什麼都沒學好。

其實,在面對強大的作業和所需學的知識的同時,孩子首當其衝所要做的,就是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最無關緊要的,而想要理清這些,正需要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您家裡有學齡孩子,趁著還沒有步入小學,抓緊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吧,只有這樣,孩子在步入小學的時候才能從容應對。

相關焦點

  • 請問槓精的表現是什麼?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成為槓精
    靜靜想了想,其實那些槓精也是很可憐的(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們極想表現自己、找存在感,究其本因,也許是缺愛(父母照顧沒到位),亦或是自尊心過強(太敏感,別人說點什麼就會對號入座,以致去抬槓),或過於想展示自己......
  • 槓精到底是什麼意思?生活中這樣的人是不是很多呢?
    槓精是什麼意思?你身邊有槓精嗎?「槓精」是近些年才流行起來的詞語。是用來形容那些特別愛抬槓,非得無理爭三分,糾結於一些無意義的小事,把別人說得啞口無言的人。這樣的人通常標榜自己心直口快沒壞心。其實,就是一種情商低,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表現。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槓精的誕生出處介紹
    槓精的誕生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普通人長得都很像,奇葩們卻各式各樣。科學精神式  開場白加持:難道只有我……  槓精最大的特徵在於:理解能力不好,嘴炮力爆表;表達能力不好,表現力爆表。芝麻大的小事,他們也能從中抓出一些「槽點」,動用搜索知乎、果殼、百度的能力,然後在大家面前說出正確解答糾正你。他們就像黑化版的謝爾頓,畢生致力於在別人身上糾錯,不僅完全避開招人喜歡的所有特點,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開場白永遠都以「難道只有我覺得/認為……」句式刷存在感,吃相難看。
  • 槓精是什麼意思什麼梗出處在哪裡?槓精是什麼樣的人介紹
    槓精的誕生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普通人長得都很像,奇葩們卻各式各樣。科學精神式開場白加持:難道只有我……槓精最大的特徵在於:理解能力不好,嘴炮力爆表;表達能力不好,表現力爆表。芝麻大的小事,他們也能從中抓出一些「槽點」,動用搜索知乎、果殼、百度的能力,然後在大家面前說出正確解答糾正你。
  • 「槓精」用英語怎麼說?
    文中提到的「槓精」也迅速躋身主流詞彙的行列。所謂「槓精」,就是熱衷抬槓,或者說抬槓成精的一類人。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能找到突破口跟你槓,似乎天生的使命就是給你添堵。《人民日報》給了個簡單的例子:你發個微信朋友圈說熊貓好看,他偏偏評論說難道斑馬不好看?這種人就是槓精。
  • 遇到槓精怎麼辦?
    有三類不招人待見的人群——噴子、鍵盤俠、槓精,這三類人不僅存在於網絡之中,甚至生活之中也無處不在。這三類人群誰是最討厭的呢?那肯定是非槓精莫屬。噴子和鍵盤俠的意圖很明顯,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在瞎噴,所以遇到這兩類人時你往往不會多想,你一般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選擇一笑了之。但是槓精就不同了,這類人群隱藏性很強,他們表面上是跟你談論這件事,實質上就是想噴你。
  • 槓精:沒有人可以逼我講邏輯
    面對令人頭疼的槓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中這些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即槓精的邏輯;而後,深挖槓精何以成為槓精;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槓精。槓精的邏輯一個神奇的事情是,槓精並非是沒有思想的存在。相反,他們是神出鬼沒的哲學家,是最不受歡迎的辯手。他們往往熟練掌握各類邏輯謬誤的應用,在他人每一段普普通通、平淡無奇的話中,都能迅速、準確地找出一個以上的「槓點」,從而站在制高點上,使用極具攻擊性的語言,指點和審視他人。
  • 槓精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當你看到這個標題是否有點疑惑「槓精」是個什麼物種?槓精簡介一種神奇的新新物種在21世紀10年代,人們把喜愛在網絡上「抬槓」,並以此為主要消遣娛樂方式的人統一尊稱為「槓精」。他門身體力行,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抬槓」中去,並用行為藝術無聲地訴說著網絡時代對於「反語言暴力」的深層欠文明訴求。
  • 職場槓精大賞,如果遇到槓精,你就這麼懟回去!(建議收藏)
    槓精發言:我都忙得快虛脫了,你幫我代個班怎麼了?有同情心的人都不會像你這樣,你太殘忍了。正確回懟:如果你不這麼道德綁架,興許我會考慮幫你代個班。(4)謬誤謬誤因為別人的論述水平低,或者論述中有謬誤,就認為觀點也一定是錯誤的。槓精發言:小莉說我發燒了需要隔離,因為發燒說明感染了病毒。
  • 我的生活只有抬槓 | 自我防禦視角談槓精
    抬槓本來是單純的一種爭辯的行為,但被貼上「槓精」,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有人說槓精「刷存在感」、「雞蛋裡挑骨頭」,大眾對於槓精的認識有幾個共同點:1.非理性比如辯論本身是要講究邏輯的,但是槓精的邏輯就是不管怎樣就是要槓,比如第2條新聞中能否成為專業健身運動員跟生沒生過孩子沒有因果關係,但是槓精的邏輯就是生過孩子就不能當專業運動員
  • NMN遇到槓精怎麼辦?小心挨板子
    NMN槓精往往手握真理,是網絡的鍵盤俠和生活中的「勝利者」,罵架和胡扯是他們的主戰場,缺少裡子,所以面子大於一切,一切都是為面子。初遇槓精,對槓精說,我用了赫曼因NMN腸溶感覺年輕了好幾歲,槓精說,1929年的諾貝爾獎在今天已經過時了,你的感覺不準,年輕都是錯覺。後來陸陸續續我發現了一系列的NMN槓精特徵,對槓精的系列騷操作漸漸無語無視。
  • 論一個槓精的自我修養,天下事皆可槓,槓盡天下事
    請珍惜生命,遠離槓精。如果不幸遇上了,敬而遠之,恕不奉陪;如果跟一個槓精槓上了,,,那結局,就怕是槓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爛山無稜天地合,也無法與君絕。來看看一個槓精的段子:高考了要給考生們加油為什麼是高考加油 中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不用加油了嗎?小學考試中學考試不加油了嗎?
  • 社交規則:別做一個槓精,槓贏槓輸都沒人喜歡你
    在生活中,總會時不時遇到一種叫「槓精」的人。這種人最大的特點是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要和你抬槓,在激烈的辯論中找到存在的感覺。如果他的觀點真的對,符合大眾的認知,那可以算是對觀點的堅持。如果是沒有什麼根據,不管別人說什麼都喜歡槓一下,這就不讓人喜歡了。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別做一個槓精,槓贏槓輸都沒人喜歡你。
  • 「槓精」是怎樣練成的?
    「槓精」,是這兩年快速流行起來的一個網絡用語,大意指抬槓成精、抬槓過癮的一類群體。不管別人說什麼,上了就是一頓炮擊,不真正關心事實的觀點,只對人不對事,為了反對而反對,通過反駁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刷足自己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優越感。
  • 如何科學地回懟槓精,優秀的槓精與鍵盤俠有何區別
    生活富足了,肚子吃飽了,槓精就多起來了,生活中槓精不少,網上尤其多。槓精是真的很討厭,但是槓精也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學識淵博的槓精。今天我們就認認真真地從科學角度探討一下槓精的本質,以及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槓精。
  • 【乾貨】一個「槓精」的自我修養
    會議進行中,悶悶構思:「要是讓我發言我就這麼說,blablabla~~」,結果呢?自己僅僅是《會議紀要》中的一個「參會人員」,屁點兒的動靜都沒留下。以上場景,你是不是面對「務虛派」和「槓精」常常力不從心,比太監的腎都虛?除了性格軟弱外,你實際是缺乏「槓精」的思維養成!
  • 遇到槓精怎麼辦?教你識破十種槓精常用手段
    肯定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壞事!」5.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使用一連串連續 的因果關係,卻又誇大每個環節之間因果關係的強度,進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工作 你就只能掃大街,你難道想一蜚子掃大街嗎?」6.
  • 吳謹言:你這個天生脾氣暴,不好惹!還槓天槓地的磨人小槓精!
    很小的時候吳謹言就非常喜歡跳舞,看不出來吧,你們超喜歡的槓精原來竟是舞蹈小精靈,而且還是芭蕾舞蹈。年僅10歲的吳謹言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芭蕾舞,學習舞蹈長達7年時間之後在2007年被分配到中央芭蕾舞蹈團工作!我滴個娘唉!想當年我十七歲的是時候~算了,好漢不提當年勇!
  • 槓精是什麼意思出處在哪 身邊有個槓精是種什麼體驗?
    槓精可以說是繼鍵盤俠之後,社會上又多了一個新群體,許多人還不是很熟悉,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來看看吧!  新物種槓精是什麼意思  「槓」是指抬槓的意思。而槓精是指那種抬槓成精的人,非常喜歡和別人抬槓,什麼都要槓上一筆。抬槓成癮的一類群體。
  • 為什麼你罵不過槓精?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麼一種人,他們不管你說的是什麼,開頭一個「不是」先反駁再挑刺,通過反駁別人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感覺他們應該是土木工程畢業的,不管什麼都能跟你抬槓。他們還會加上一句「只有我一個人覺得xxxxxx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