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活中的「槓精」,大多是因為邏輯思維有問題
記得之前看過郎鹹平做的講座,他提到中國的企業不要追求做大做強,當時有一個學生提出,難道不做大做強,還要做小做弱不成!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這個孩子是個「槓精」?其實並不是他願意「槓」,而是他的邏輯思維有問題,難道企業除了做大做強和做小做弱,就沒有其它發展的方式了嗎?難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嗎?
還有就是,社會學家李銀河曾經提到同性戀的問題,網上很多人看到就抨擊她,說她傳遞非正常價值觀,曾有一個大學教授就說:我是醫學院的教授,我認為,同性戀不易提倡。
僅僅看他這樣說,你是不是覺得他只是在表達個人觀點?但其實這裡就有個嚴重的邏輯錯誤,李銀河提同性戀不代表他提倡同性戀,而是她看到了同性戀在我國是一個廣大的群體,這些人受到了社會和政府不公正的對待,所以作為社會學者的她才提出這個問題。
但那個醫學院教授卻以教授自居,錯誤地認為李銀河是在提倡、鼓勵這種文化!
由此可見,邏輯思維強和弱的人,在看待問題的角度上,差別真的很大。
然而,邏輯思維這個東西,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依靠後天培養的,邏輯思維越強的孩子,不易浮於表面,更容易地透過表面看清複雜事物本質,往大了說,看待生活比較透徹,不易鑽牛角尖,往小了說,在學習上更容易舉一反三。
02、我們作為家長,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蒙特梭利關於孩子能力培養「機會窗口」的報告中曾說:
邏輯思維的敏感期在孩子3-4歲時就會出現,這個時候孩子的特點是就是愛不斷追問「為什麼」,比如「天為什麼會黑」、「為什麼會下雨」、「媽媽為什麼要上班「 、」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他們急切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邏輯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兩三歲的娃就認得很多東西,這是鍋、這是碗,這是勺子,但娃不明白這幾個東西之間是有聯繫的,只是憑家長告訴他們的「用鍋燒飯、用碗盛飯、用勺子吃飯」。
而有了邏輯思維,娃會明白,這幾個物品之間是有聯繫的:我們吃的飯需要用鍋來燒熟,然後我們需要用碗來裝飯,需要用勺子來盛裝在碗裡的飯。
這個時候的孩子,只是具備了形象思維,且正在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邁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進行邏輯思維訓練,使得孩子從小就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03、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針對3-4歲的孩子,最省事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通過書籍來實現,推薦大家一套十分實用的早教書,名字叫《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為什麼我推薦這本書呢?
1、內容豐富《一玩就會的邏輯思維遊戲》全套共八冊,分別是:《嗨,色、形、數!》、《哇,我的家!》、《嗚,去遠方!》、《喂,大自然!》、《數與量》、《形、色與空間》、《觀察與記憶》、《推理與發展》,可以說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涵蓋範圍也是非常廣。
八冊一共96個遊戲,涉及到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遞推思維、逆向思維、比較思維、因果思維七大實用邏輯思維方式。鍛鍊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想像力、思維能力、記憶力。
2、跟生活強相關通過還原孩子生活場景的小遊戲,讓孩子從形象思維順利過渡到邏輯思維,從孩子身邊事物開始,居家飲食、交通常識、行為習慣涉及到孩子生活方方面面,在對生活的感知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孩子捕捉平時沒有意識到的「邏輯思維」。
比如在《推理與發現》這本書裡,會要求小朋友按照圖畫上的人物特點,根據職業分類,把圖畫上的人物跟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比如醫生、警察、廚師、運動員等職業,與之相對應的物品有聽診器、鍋、警車、籃球等,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推理完成相應的任務。
3、知識點全面、涵蓋範圍廣泛除了日常的邏輯思維訓練之外,這套書還附帶有自然科普和生活常識:比如河豚受到驚嚇會鼓起來、在強光下貓咪的瞳仁會變細、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會合攏葉片、章魚遇到危險會吐出墨汁、烏龜在遇到驚嚇時會縮進殼裡等等。
4、培養孩子較強的歸納能力,為上小學做好充足準備我們都知道,孩子上小學之後,對歸納能力有很強的要求,孩子歸納能力強,生活才能井然有序,學習才能有條不紊,歸納能力弱的孩子,不光生活自理能力差,學習上也是亂七八糟。
在《哇,我的家!》這一冊中,就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牙膏牙刷、上衣褲子、拖鞋鞋架等等。這裡會讓孩子思考,牙刷和牙膏應該放在哪?衣服和褲子應該收在哪?鉛筆應該放在哪?小拖鞋應該擺在哪?讓孩子在日常常見的物品中找到收納的樂趣,激發他的動手能力。
還有《喂,大自然》這一冊中,給孩子呈現出不同的昆蟲、植物、鳥類等等,還會通過找到相同品種和數量的昆蟲和植物,來增強孩子對各種動植物的認識和提升歸納能力。
我們現在的孩子,並不缺少學習知識的途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學習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課外時間,導致他沒時間睡覺、沒時間玩,然而很多孩子的結果卻是——學的太多、太雜,什麼都沒學好。
其實,在面對強大的作業和所需學的知識的同時,孩子首當其衝所要做的,就是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最無關緊要的,而想要理清這些,正需要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果您家裡有學齡孩子,趁著還沒有步入小學,抓緊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吧,只有這樣,孩子在步入小學的時候才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