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春節前在雲南某地遊玩,在市場看見很多農民一早趕來賣東西,他們是想抓住年前最後的幾天,賣一點自己結餘的東西,然後去買所需的年貨過年。
山裡的農民收入不多,普遍不富裕,但大山裡有藥材、野菜和菌類,還有許多外界看不到的好東西,這些山民的文化不高,不會網上賣,只能背到縣城或附近鄉鎮的集市上賣,有些好東西也賣不到好價錢。
這些農民是在賣自己種的糧食,想想他們辛苦了一年,就是想多收一些,能賣個好價錢,但現在種地真的收益不多。
集市上還有很多賣豬頭的,這裡的白族習俗是年三十要吃豬頭和豬尾,預示著一年日子過得有頭有尾、順順噹噹。在這裡賣豬頭的人,家裡應該還有富餘吧,但過年能殺兩頭豬的人家也不多。
這個包頭巾的人應該是彝族兄弟。這裡的彝族大部分生活在都在深山裡,交通非常不便,日子過得一般,很多村寨也是政府扶貧的重點對象。
這位老爺爺賣的蜂蜜是野蜂蜜,就是山裡的土蜂,這裡大山裡有很多野蜂,但採蜜是辛苦而又危險的事。
這個老奶奶賣的這些好像是柴胡,這裡海拔高,種植藥材質量很好,不知道是她是自己種的?還是家裡人種的。
這位婆婆賣的幾樣東西量都不多,小編認識的只有野蜂蜜和土豆,最外面的是否是「夫子」?這些東西加一起其實也不值幾個錢。
這個老奶奶賣的是一小包一小包的,東西都不多,小編僅認識山藥。
這個老奶奶賣的專一,自己種的胡蘿蔔。這種胡蘿蔔生吃非常好吃,營養價值高,可惜外界知道不多。
這位大姐在賣自己編的草鞋,只要4元錢,買一雙回去做紀念了,人類穿草鞋的歷史遠遠大於穿布鞋加穿皮鞋的時間。
這種樹上長得像樹掛一樣的寄生「草」當地人叫「樹胡」,是長在野生的大樹上的,只有環境好才能生長,做涼拌菜非常好吃,幹透的只要40元一斤,20元買一大包,回去同東北木耳一起拌著吃。
這裡有很多老人在賣這種霜打過的菜葉其實是蠶豆葉子,據說很好吃。
這個披羊皮的白族老奶奶用小車推來她的「商品」,幾個雞蛋、一點小菜,還有一罐鹹菜,看了心情很難受,這能賣幾個錢啊?但奶奶的家當只有這些了。
市場上還有賣布鞋的,開始沒有留意,但拿起來一看都是自己做的,純正的手工鞋啊,每雙要40元。
這些菜板子應該是鋸了一棵樹,現在這麼浪費木材的不多了,沒有問樹的來歷,但看看大小,年頭可不短了,不會是自家院子裡種的樹吧。
集市上看到這些山民的東西雖然賣不了幾個錢,依然熱情的推銷,對趕集的人滿是期盼的目光,心裡不免有些酸楚,希望他們儘快找到買家,儘快賣出現金好去買自己需要的年貨回家過年,也希望他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能拿出更多、更好的東西來市場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