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毒警察的真實經歷 比想像中更觸目驚心

2021-01-22 中國嘉興

  N晚報記者 韓瑜超 通訊員 陳 曉 照片由秀洲公安提供

  「不許動,趴下!」姚佩龍閃電般衝進人員嘈雜的汽車客運中心候車室,用肘部死死地抵住販毒分子的脖子和腦袋……這不是緝毒電視劇《破冰行動》的某個劇情,而是真實發生在姚佩龍參與的一次抓捕行動中的驚心動魄一幕。

  「60後」姚佩龍1989年從警,2014年擔任秀洲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副大隊長,現為嘉興市公安局秀洲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他時常參加危險的抓捕行動,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膽識屢破大案要案,是販毒分子的「剋星」,是領導和同事心中的「泰山石」。

  讓毒販聞風喪膽的緝毒警察

  冰毒,18.75公斤!發生在2015年的這樁嘉興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販賣冰毒案件,在姚佩龍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順利查獲,販毒分子最終被執行死刑。

  「得知販賣冰毒的楊某(化名)將在王江涇出現,我和同事提前在高速口設卡攔截,但他不顧性命瘋狂衝卡,在4個車輪都被割破的情況下繼續行駛。」姚佩龍回憶道,這個亡命之徒最終將車子開到田邊,棄車而逃。

  之後,楊某一兩個月都沒有任何外出活動,警方陷入困局。姚佩龍如鯁在喉,他的心裡始終沒有把這個案子放下。大概過了半年,通過偵查獲得線索,姚佩龍獲悉楊某將從廣東運毒到重慶奉節,欣喜之餘,他馬上冷靜下來,等待時機成熟將毒販一網打盡。

  抓捕地點在奉節汽車客運總站,那裡往來人員眾多,環境嘈雜,姚佩龍和同事經過漫長的蹲點和等待,目標終於出現!「當時,楊某是翻圍牆到候車室的,我們迅速將他制服,從他的行李箱中發現了18.75公斤純冰毒。」姚佩龍說,將毒販收網後,還順藤摸瓜在嘉興餘新鎮等地抓獲10多名楊某的下家。

  從偵查、審訊到取證,姚佩龍憑藉紮實的功底和匠人精神,將此案件辦得鐵板釘釘,為民除害,大快人心。

  2016年,姚佩龍還偵辦了嘉興查獲的最大的海洛因案件。貴州人王某(化名)常在王江涇宇四浜村活動,「嗅覺」敏銳的姚佩龍查到常有人向他買毒品,而反偵查意識極強的王某將所住之處與藏毒、售毒地分離。

  通過偵查,姚佩龍鎖定了王某的藏毒窩點在嘉興經開區長新公寓,「我們十幾個民警分成3組,協同作戰,抓捕行動可謂驚心動魄。」事情過去將近4年,可姚佩龍的記憶宛如昨日般清晰。

  「我在車庫走廊內擒住主犯王某,他反抗激烈,屢次試圖與警方同歸於盡。」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姚佩龍終於將毒販當場制服。然而,後面的審訊進行得並不順利,毒販王某極度不配合,不願交代任何與本案相關的信息。

  姚佩龍打算採取「曲線救國」的方法,從王某的共犯唐某(化名)處尋找突破口,「當時被執行監視居住的唐某住在一家賓館裡,已近年關,我上門4次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談心,案件終於獲得了突破。」在姚佩龍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唐某指證王某販毒事實成立。最終,王某被判處死刑。

  據了解,經姚佩龍之手研判的販毒人員有近200人,經驗豐富的他考慮問題全面、細緻,「穩」字當頭是他的工作作風,他也成為領導和同事心中的「泰山石」。

  嘉興唯一一人

  參加全國緝毒實操比武

  今年7月,姚佩龍代表嘉興參加了國家禁毒辦組織的為期15天的「紅藍對抗」毒品查緝技能大比武,他作為我市公安機關唯一代表參加了這場真刀真槍的實操大擂臺。

  聊起這段特殊的經歷之前,姚佩龍給記者看了一篇《雲南邊境緝毒記》,這位「鐵漢」是個有心人,他用文字將半個月的緝毒經歷記錄了下來。

  查緝點在杭瑞高速保山芒顏邊境檢查站,該站是全國唯一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的固定檢查站。由於芒顏邊境檢查站地處怒江峽谷,氣候炎熱,蚊蟲多,許多同隊的年輕民警都難以承受這惡劣的氣候和巨大的比賽壓力,姚佩龍不畏困難,主動扛起隊伍中的重任。

  他的主要任務是對途經檢查站的過往車輛進行初查,此項工作的工作量極大,並且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以發現有用的線索。「我們這個站基本上一天要檢查車輛800多輛,行人200多人,累到嗓子失聲、雙腿浮腫是常事。」姚佩龍告訴記者。

  7月15日零點,姚佩龍上崗。他在檢查一輛小客車時,通過警務通查詢車上人員信息,突然跳出被查詢人騰衝人李某(化名)為網上逃犯,系廣東東莞上網的一名運輸毒品逃犯。經驗老到的姚佩龍不動聲色,引導李某到重點檢查區,與其他隊員合力將其擒獲。

  功夫不負有心人,姚佩龍和隊友們默契配合,最終總共查緝毒品500多克,在這場全國性的實戰比武中名列前茅。雖然年過五十,自律的姚佩龍在艱苦比賽之餘,還通過慢跑、徒步等進行自我加壓。

  除了在禁毒工作中辛勤耕耘,姚佩龍還幹過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國保,也做過內勤,作為公安戰線上的「老兵」,他在日常工作中不吝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年輕民警。原秀洲區公安分局新塍派出所副所長、現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潘永光就發自肺腑地對記者說:「老姚就是『定海神針』,他這個人做事穩當,跟他一起出任務心很定,誰都喜歡與他搭檔。」

相關焦點

  • 音樂劇《重生》:揭下「馬賽克」 走進緝毒警察的真實生活
    難以看到爸爸的勳章,不能在公眾場合叫「爸爸」,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只盼著負傷的爸爸能夠醒來……取材於緝毒警察真實故事所創作出的「我的馬賽克爸爸」條漫以生動真實的細節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也讓很多人從中感受到了愛和堅守的力量。
  • 音樂劇《重生》:走進緝毒警察的真實生活
    音樂劇《重生》的故事取材於緝毒警察的真實經歷。《重生》製作人兼藝術總監李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重生》裡的英雄是溫暖的,是鐵漢柔情的,創作《重生》不是只表現羅金勇、羅映珍這樣一個英雄、一個英雄的妻子,而是想以此象徵他們身後千千萬萬的緝毒警察以及其家人群體。據悉,音樂劇《重生》即將在今年下半年與觀眾見面。
  • ...破冰行動》背後的真實「破冰者」|緝毒警察:現實比劇中更危險...
    《破冰行動》從珠海、中山、佛山、廣州,到中國香港、澳門及日本、法國取景,最大程度還原了整個真實大案。其中,《破冰行動》有近八成在中山取景。一位是曾參與「12·29專項行動」的中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的老緝毒警察,另一位則是參與《破冰行動》花絮拍攝的年輕緝毒警察,作為現實中真正的「破冰者」,向記者講述了「破冰」背後的故事。
  • 左瑋:聽緝毒警察講述刀尖上的故事
    「我們就是警察裡面最『不要臉』的一群人,見不得光。」小楊笑起來,臉上有兩個梨渦。有緝毒警出現的視頻中,我們看到的總是馬賽克。他們手機裡沒有漂亮帥氣的自拍,朋友圈沒有光鮮亮麗「後浪」式的生活,甚至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說出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用詞,都得經過深思熟慮、層層篩選。我看著他們的警官證,照片上的他們沒有笑容,莊嚴肅穆。
  • 一位緝毒警察的最後6640步
    今天早上起床習慣性的瀏覽朋友圈,被一位好友的一張圖片輕輕的觸動了一下眼帘、重重的擊打了一下心臟,這是一個警察、一個緝毒警察生命的最後6640步……然後,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從朋友的敘述裡我知道,這名緝毒警察名叫何世林,46歲。
  • 臥底歸來 是一個由劉光導演 張嘉譯主演的歌頌緝毒警察的電視劇
    "每次我讀這句話,我都覺得很深刻,但是當我把它放在戲劇《臥底歸來》中時,我覺得很合適。《臥底歸來》是一個由劉光導演,張嘉譯主演的歌頌緝毒警察的電視劇。這個電視劇不是關於普通意義上的緝毒警察,而是關於臥底警察,他們在毒販中傳播各種社會角色以贏得信任,從而贏得販毒集團。不要看小編談到的風輕雲淡。事實上,瓦解販毒集團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在劇本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 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在京上演 緝毒警察真實故事令人落淚
    昨晚,國內首部禁毒題材音樂劇《重生》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把緝毒警察羅金勇的故事搬上音樂劇舞臺。熱血男兒的理想與妻子深情的苦苦等待相互交織,賺得觀眾一把熱淚。音樂劇《重生》改編自真實事跡,講述了雲南緝毒警察羅金勇在與毒販搏鬥時重傷昏迷,在妻子羅映珍日以繼夜的守護下,重新醒來的動人故事。《重生》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騰訊影業出品,李盾擔任製作人兼藝術總監,周可擔任導演兼編劇,韓國作曲家張少瑛擔任作曲兼音樂總監。2020年該劇於深圳首演,隨後一路巡演來到北京。舞臺上,充滿野性和原始氣氛的山歌響起,抽象的布景勾勒出雲南邊陲的風光。
  • 回顧臥底大戲《臥底歸來》,劉光導演致敬中國緝毒警察
    通過對警察這個職業不一樣的認知和對同事的尊敬,劉光導演從38個現實案例中選取一部分內容作為劇情來展示給觀眾,通過這些案例,講述了緝毒臥底警察出生入死的悲壯情懷。劉光導演是中國唯一一個穿著警服的導演,他比大多數導演、編劇都了解這個行業的艱難和無從選擇。也許有的人會說他完全可以選擇放棄警察這個職業,那麼在劉導看來,警察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份責任!
  • 北京警官根據真實經歷創作,禁毒公益歌曲《還好嗎》全網上線
    這首由北京市公安局代雁警官依據其真實經歷創作的歌曲,旋律舒緩中帶著激昂,歌詞充滿情感,深切表達了對犧牲戰友的緬懷。代雁錄製《還好嗎》這首由代雁創作並演唱的禁毒題材歌曲,有別於以往由音樂人創作的公益歌曲,從一線警官的視角,用真實的經歷、真實的情感,讓我們看到那些為了屹立背後的山海家園而投身黑暗烈火的緝毒警察們,是多麼的可貴可敬可愛。
  • 緝毒警察的工作危險難以想像
    富豪明星們在「痛快」吸毒時,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吸毒警察的工作有多危險呢?緝毒警察是最危險的警種之一,平均犧牲率在警察系統裡排名第一。其中,辦案抓捕過程中犧牲10人、受傷796人,日常工作中因公死亡50人、過勞死34人,另有33名禁毒民警病逝。從死亡的禁毒民警死因看,因公犧牲10人,過勞死亡34人,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17人,97名民警因車禍不同程度受傷。其中,35名重傷或致殘,重傷致殘率為36.08%。
  • 真實緝毒警察演繹原創歌曲《緝毒警察》MV首發!實拍鏡頭驚心動魄!
    他們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選擇無畏感謝每一位奮戰在禁毒一線的英雄們謹以此歌向全國緝毒警察致敬
  • 原緝毒警察墮落成毒販 以身相教勸遠離毒品(圖)
    原緝毒警察墮落成毒販  記者韓景瑋通訊員劉瑞芳文圖  他曾是一名邊防緝毒警察,曾多次獲得嘉獎。洪水衝斷橋梁,他因在洪水中救出一名歸國華僑,成為媒體追捧對象,他因此立功受獎。面對榮譽,他無法擺脫虛榮,最終走向沉淪,甚至成為毒販,被判無期徒刑。
  • 看完這部國產劇超心酸,跪求給緝毒警察漲工資
    當然,本劇最重要的看點就是真實,相比於其他電視劇,沒有各種奇奇怪怪的濾鏡和磨皮效果,演員的臉顯得更加真實,皮膚問題真是無所遁形。同時,片子真實的展示了緝毒警察自身的矛盾與掙扎,做到「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真是千難萬難。
  • 《善始善終》今日結局 秦俊傑精彩演繹致敬緝毒警察
    2019年緝毒案件刑偵大劇《善始善終》今日收官,在播出期間,該劇到位的節奏把控、跌宕起伏的劇情線索、震撼的實景拍攝以及演員們精彩絕倫的打戲場面,收穫一眾觀眾的好評。秦俊傑展英雄本色 細節到位直擊人心在電視劇《善始善終》中,秦俊傑飾演的特警方寒為了剿滅毒梟,裝扮成臥底去到敵人內部,一步一步摧毀毒品犯罪團夥。在剿滅毒梟的道路上,方寒歷經艱辛,被懷疑、被拷問,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臥底身份,深入毒梟內部,將毒梟勢力瓦解。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方寒在一次兩方毒販交易的過程中,被迫注射毒品從而染上毒癮。
  • 國產經典緝毒劇前十名排行榜!致敬前方浴血奮戰的緝毒警察
    上半年,由黃景瑜、吳剛、任達華等人主演的緝毒劇《破冰行動》可謂是今年的爆款,這部根據2013年廣東「雷霆掃毒」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視機,自開播之日起就備受網友關注,在更新期間,這部劇的話題熱度更是居高不下,劇中王勁松、任達華等一眾老戲骨的的加盟讓這部劇的質量更上一層樓,通過這部劇,
  • 破冰行動:緝毒警察、毒販的家人殊途同歸,于慧蔡小玲誰更慘?
    《破冰行動》顯而易見是部男人戲,但拋開陳珂這個雞肋的女主角不說,大部分女性角色即便戲份沒那麼重,但無論是人設還是演技,也都可圈可點,比如沉穩幹練的左蘭,英姿颯爽又超能打的馬雯,比當警察的老公更有血性的林蘭……大部分時候,她們只是輔助劇中的男性角色,還有一些是作為「家屬」出現的,比如馬雲波的妻子于慧,和林勝武的妻子蔡小玲。這兩對夫妻,原本是完全不同的。
  • 雲南緝毒警察李敬忠不幸犧牲後發生了什麼?
    在雲南,禁毒鬥爭形勢一直十分嚴峻,警方每一次禁毒戰鬥都是生與死的較量,每一次任務都有可能是參戰民警的最後一次執行任務,緝毒民警用鮮血和生命守衛祖國的西南大門。由於緝毒警察工作的特殊性,網民認為在鏡頭前都需要打碼以保護其安全,對此,部分網民對媒體報導的照片中未對民警的照片進行保護表示不能接受,質疑媒體「重保護兇犯而忽視對警察的保護」。趙鈺瑾:可不可以刪了打上碼重發,好擔心家屬的安全啊!舒雍:【真實往往比影視劇中更殘酷】看《湄公河大案》,特知道緝毒警察真是太危險了。
  • 最悲壯的緝毒警,死前被凌虐不寒而慄,涉毒之人不能被原諒
    我們身處一方淨土,一片光明與安寧,背後卻是無數的,在邊疆與內陸冒著生命危險與毒販玩命的緝毒警察換回來的結果。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緝毒警為我們付出了什麼!2016年數據,362名緝毒警察執行任務時犧牲,也就是說,幾乎每天要犧牲一名緝毒警。其中年齡最大的68歲,而最小的僅18歲。緝毒警察的平均壽命是41歲,比全國人均壽命低32.5歲。看看這份數據,就知道我們的緝毒警有多玩命。
  • 緝毒警察有多危險?電視劇的情節並不誇張,他們是英雄!
    緝毒警察有多危險?網友:電視劇裡的情節有時並不誇張,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和平的背後是多少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緝毒警察的危險性其實是不言而喻的,他們不能和家人在外面肆無忌憚的打招呼,不能發有關家人的任何信息,他們是英雄,是無名英雄。
  • 早fun | 12次打入販毒集團臥底 雲南這位緝毒民警的真實經歷比「無...
    12次打入販毒集團臥底 雲南這位緝毒警的真實經歷比「無間道」更殘酷獲取有價值線索132條,繳獲各類毒品1.5噸,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50餘名……在雲南邊境緝毒鬥爭第一線,雲南保山邊境管理支隊民警安曉華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他曾12次打入販毒集團內部臥底偵查,最長一次與毒販同吃同住40天,在三支手槍指著頭的情況下,憑藉過人膽識冷靜應對,最終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