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報記者 韓瑜超 通訊員 陳 曉 照片由秀洲公安提供
「不許動,趴下!」姚佩龍閃電般衝進人員嘈雜的汽車客運中心候車室,用肘部死死地抵住販毒分子的脖子和腦袋……這不是緝毒電視劇《破冰行動》的某個劇情,而是真實發生在姚佩龍參與的一次抓捕行動中的驚心動魄一幕。
「60後」姚佩龍1989年從警,2014年擔任秀洲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副大隊長,現為嘉興市公安局秀洲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他時常參加危險的抓捕行動,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膽識屢破大案要案,是販毒分子的「剋星」,是領導和同事心中的「泰山石」。
讓毒販聞風喪膽的緝毒警察
冰毒,18.75公斤!發生在2015年的這樁嘉興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販賣冰毒案件,在姚佩龍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順利查獲,販毒分子最終被執行死刑。
「得知販賣冰毒的楊某(化名)將在王江涇出現,我和同事提前在高速口設卡攔截,但他不顧性命瘋狂衝卡,在4個車輪都被割破的情況下繼續行駛。」姚佩龍回憶道,這個亡命之徒最終將車子開到田邊,棄車而逃。
之後,楊某一兩個月都沒有任何外出活動,警方陷入困局。姚佩龍如鯁在喉,他的心裡始終沒有把這個案子放下。大概過了半年,通過偵查獲得線索,姚佩龍獲悉楊某將從廣東運毒到重慶奉節,欣喜之餘,他馬上冷靜下來,等待時機成熟將毒販一網打盡。
抓捕地點在奉節汽車客運總站,那裡往來人員眾多,環境嘈雜,姚佩龍和同事經過漫長的蹲點和等待,目標終於出現!「當時,楊某是翻圍牆到候車室的,我們迅速將他制服,從他的行李箱中發現了18.75公斤純冰毒。」姚佩龍說,將毒販收網後,還順藤摸瓜在嘉興餘新鎮等地抓獲10多名楊某的下家。
從偵查、審訊到取證,姚佩龍憑藉紮實的功底和匠人精神,將此案件辦得鐵板釘釘,為民除害,大快人心。
2016年,姚佩龍還偵辦了嘉興查獲的最大的海洛因案件。貴州人王某(化名)常在王江涇宇四浜村活動,「嗅覺」敏銳的姚佩龍查到常有人向他買毒品,而反偵查意識極強的王某將所住之處與藏毒、售毒地分離。
通過偵查,姚佩龍鎖定了王某的藏毒窩點在嘉興經開區長新公寓,「我們十幾個民警分成3組,協同作戰,抓捕行動可謂驚心動魄。」事情過去將近4年,可姚佩龍的記憶宛如昨日般清晰。
「我在車庫走廊內擒住主犯王某,他反抗激烈,屢次試圖與警方同歸於盡。」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姚佩龍終於將毒販當場制服。然而,後面的審訊進行得並不順利,毒販王某極度不配合,不願交代任何與本案相關的信息。
姚佩龍打算採取「曲線救國」的方法,從王某的共犯唐某(化名)處尋找突破口,「當時被執行監視居住的唐某住在一家賓館裡,已近年關,我上門4次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談心,案件終於獲得了突破。」在姚佩龍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唐某指證王某販毒事實成立。最終,王某被判處死刑。
據了解,經姚佩龍之手研判的販毒人員有近200人,經驗豐富的他考慮問題全面、細緻,「穩」字當頭是他的工作作風,他也成為領導和同事心中的「泰山石」。
嘉興唯一一人
參加全國緝毒實操比武
今年7月,姚佩龍代表嘉興參加了國家禁毒辦組織的為期15天的「紅藍對抗」毒品查緝技能大比武,他作為我市公安機關唯一代表參加了這場真刀真槍的實操大擂臺。
聊起這段特殊的經歷之前,姚佩龍給記者看了一篇《雲南邊境緝毒記》,這位「鐵漢」是個有心人,他用文字將半個月的緝毒經歷記錄了下來。
查緝點在杭瑞高速保山芒顏邊境檢查站,該站是全國唯一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的固定檢查站。由於芒顏邊境檢查站地處怒江峽谷,氣候炎熱,蚊蟲多,許多同隊的年輕民警都難以承受這惡劣的氣候和巨大的比賽壓力,姚佩龍不畏困難,主動扛起隊伍中的重任。
他的主要任務是對途經檢查站的過往車輛進行初查,此項工作的工作量極大,並且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以發現有用的線索。「我們這個站基本上一天要檢查車輛800多輛,行人200多人,累到嗓子失聲、雙腿浮腫是常事。」姚佩龍告訴記者。
7月15日零點,姚佩龍上崗。他在檢查一輛小客車時,通過警務通查詢車上人員信息,突然跳出被查詢人騰衝人李某(化名)為網上逃犯,系廣東東莞上網的一名運輸毒品逃犯。經驗老到的姚佩龍不動聲色,引導李某到重點檢查區,與其他隊員合力將其擒獲。
功夫不負有心人,姚佩龍和隊友們默契配合,最終總共查緝毒品500多克,在這場全國性的實戰比武中名列前茅。雖然年過五十,自律的姚佩龍在艱苦比賽之餘,還通過慢跑、徒步等進行自我加壓。
除了在禁毒工作中辛勤耕耘,姚佩龍還幹過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國保,也做過內勤,作為公安戰線上的「老兵」,他在日常工作中不吝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年輕民警。原秀洲區公安分局新塍派出所副所長、現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潘永光就發自肺腑地對記者說:「老姚就是『定海神針』,他這個人做事穩當,跟他一起出任務心很定,誰都喜歡與他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