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郎朗教呂思清(呂思清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兒子彈鋼琴的視頻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在印象中,大家本以為像郎朗這樣大師級別的鋼琴家應該是仰望的,沒想到在生活中還這麼可愛,一嘴的東北話,搞笑又接地氣。
郎朗一邊行雲流水般瘋狂彈奏,一邊用東北話對著呂思清兒子說:「要這聲兒,你要咣咣咣砸得我腦袋都得掉」,不管是表情管理還是教學過程都過於魔性。
至此也打破了很多人對音樂家的想像。好像在大家的印象裡,藝術家、音樂家都是很高雅的,一本正經,不苟言笑,但其實現實生活裡的他們可能個個都很「可愛」。
網友們評論:「一個禮拜以後,小孩學會了東北話「、」關鍵這小孩兒也學得快「、」學鋼琴都是大師,實名羨慕「、「教的和學的也太魔性了,輕點我肉疼」。
然而還有一些網友的關注點在讓郎朗教學一節課多少錢?名師教出來的就是不一樣!我們該如何提高音樂方面的能力?我該怎麼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興趣?
對此郎朗之前就表示過「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去設法多了解一下時下年輕人喜歡什麼,我很樂意去嘗試探索音樂從生產到欣賞的各種可能,打破大眾對於古典音樂的刻板印象,更希望能被時下的年輕人更好的欣賞,二次元要從娃娃抓起 ( _)。」由此可見,郎朗非常注重當下孩子對音樂、鋼琴的教育。
郎朗系列的視頻對有一定鋼琴基礎的學生是十分有幫助的,雖說一個老師一種方法,但是通過觀察,總會得到一些程度不同的啟發。
一些人在考級的路上狂奔,沒日沒夜背同一首曲子,考一首背一首,背一首忘一首。還有一些鋼琴專業的學生,技巧還行,但是彈琴沒感情,一曲下來,跟喝涼白開一樣沒感覺。
有一個好的老師帶你系統性地理解古典音樂、學習音樂理論是比單純學習技巧更重要的,這是發展你個人對音樂理解的基礎。最終都是服務於我們對於曲子的理解,和如何通過曲子表達內心的情感。
我們隨著芬享藝術一起學習古典音樂,一起鑑賞古典音樂。鑑賞音樂不僅僅是聽那動人的旋律,還要了解音樂創作的背景,音樂創作者的感情,以及他要表達的效果,透露出的思想感情。一首好的音樂,或者說一首好的歌曲的判定已不僅僅是從它的樂譜,旋律,感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