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0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村民在扶貧車間忙碌
駕車出嵩縣縣城向九皋鎮駛去,40多分鐘後,蜿蜒的水泥路盡頭豁然開朗,幾棟白牆紅磚的農家小樓映入眼帘——馬溝村到了。這個曾經讓人提起來直搖頭的貧困山村,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鄉親們都說,縣裡菸草局派來的四任駐村第一書記個兒頂個兒能幹、「三步走」幫扶計劃落實到了他們的心坎兒上。
兩任駐村第一書記接力幹,村容大變樣
嵩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張治國,是單位派駐馬溝村的首任駐村第一書記。2014年他報到時,村幹部拿出一份全村基本情況表:近200戶村民住在不足百米寬、幾公裡長的山溝中,有85戶是貧困戶,其中38戶家裡有殘疾人;村民主要經濟收入是種地……
「得趕緊拿個主意。」張治國向扶貧工作隊建議,抓緊向上匯報情況的同時,立即走訪摸情況,然後「按方抓藥」。有了前期的摸底和單位的支持,隊員們制訂「三步走」幫扶計劃——改善村中基礎設施,讓大家看到變化;引進產業項目,讓大家拿到好處;改變精神面貌,讓大家得到轉變。關鍵是,駐村第一書記要一任接著一任幹。
十幾公裡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和田間地頭,100多盞太陽能路燈豎了起來,結實漂亮的新房多了起來……從2014年10月到2016年5月,張治國和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趙輝接力完成了村中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夜間亮化、人畜飲水和環境改善等項目,開了一個好頭。
引進項目助致富,貧困戶成了養殖大戶
「這是我們共同出資建起來的,有4000多隻蛋鴿。」馬溝村後山上有個800多平方米的養鴿場,是脫貧戶馬天栓、馬安娃、馬漢鋒和劉小平的共有項目,一年能盈利七八萬元,他們還僱人管理養鴿場,自己做起了老闆。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王少毅除了引進產業項目,還搞起了合作社。馬溝村有多年菸葉和皂角樹種植傳統,但苦於技術和資金等問題發展勁頭不足,王少毅便辦起合作社,將所有貧困戶吸收進來,通過單位爭取技術和資金支持。如今全村菸葉和皂角樹種植面積有千餘畝,貧困戶可以通過合作社勞務輸出,合作社還爭取到一筆專門資金用於對外投資,最終盈利歸貧困戶。
扶貧先扶志,90後駐村第一書記擔重任
「車間離家也就幾百米,照顧家人方便得很。」馬溝村的扶貧車間業務以加工成衣為主。脫貧戶韓利娟說,她2018年9月進入車間上班,每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
現任駐村第一書記90後王姚林是一名轉業軍人,他除了要繼續引進扶貧車間等項目,鞏固產業扶貧計劃成果,還肩負著全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
「目前主要是在發展桑蠶養殖項目和進行孝道文化建設。」王姚林說,現在村裡的煙田進入調茬時期,因此村裡決定發展500多畝桑樹和8畝蠶棚;他和同事們要在全村開展孝道文化建設,讓傳統文化成為家風家訓,讓大家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
「馬溝村2018年脫貧,目前剩餘貧困戶7戶9人,『三步走』幫扶計劃基本完成。工作隊不僅要幫鄉親們摘掉貧困帽,還要帶領大家奔小康。」張治國說。(記者 趙碩 通訊員 蔡璐 文/圖)
來源:洛陽網
原標題:《嵩縣菸草部門扶貧工作隊進駐九皋鎮馬溝村 全力實施幫扶計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