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可是今年的雨水是真頻繁!一天兩場雨……呃,入秋之後,尤為明顯。
天氣轉涼,樹上的葉子就呆不住了。要是稍微再刮點小風,地上就會落下薄薄的一層。樹葉子黃了,攝影愛好者是不是應該挑個好天氣去踏個秋?
今天的攝影口訣包括靜物、人像、風景,總共5組60個字。侍墨姑娘就喜歡從實際拍攝的角度出發寫分享。因為我親自拍照嘛!
第一條,是講怎麼拍風景的——小樹林,引導線,曲徑通幽找亮點。
拍葉子首先得找到有樹的地方。如果是想多拍些葉子,就得找樹木扎堆的地方……也就是小樹林咯!
▲示例圖1:你見到的小樹林是這個樣子的吧?樹木筆直的一排排。近大遠小,林間小路看上去就像是一條梯形的引導線。
▲示例圖2:然後你怎麼拍?按照鍵盤攝影師所說的,三分法構圖?用中間的小路作為分界線,左邊多一點,右邊少一點?還是右邊多一點,左邊多一點呢?
▲示例圖3:按照鍵盤攝影師的說法,見到小樹林,除了用三分法構圖,還可以用對稱構圖——左邊和右邊的樹木,數量大致相等。可是,你覺得按照鍵盤攝影師提供的套路這麼拍……好看嗎?
▲示例圖4:侍墨姑娘從來也沒有否定過三分法構圖,和對稱構圖。侍墨姑娘一直否定的是光說不拍的鍵盤攝影師。拍小樹林,用對稱構圖也好,用三分法構圖也好,都不能只拍小樹林。你拍的照片裡面,應該有一處「點睛之筆」。
▲示例圖5:在小樹林裡人為放置「點睛之筆」,無論你放置的是什麼東西,一定要選個頭大的、顏色鮮豔的……因為你不可能把東西放在自己眼前,由於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小物件,放遠了,找不著。不信?你把鞋脫了扔出去試試!
▲示例圖6:拍小樹林的曲徑通幽,能逮住一個妹子作為「點睛之筆」是上上之選。當然,這個妹子你也可以自己帶。用妹子作為畫面亮點的好處不止是「點睛」,還能給照片增加靈氣。畢竟,東西是死的,妹子是活的。
另外,再重申一下上一條的「扔鞋梗」——要是你不想扔自己的鞋,就仔細瞅瞅,妹子的鞋有多大。近大遠小,反正扔誰的鞋,畫面佔比都不會很大。所以,要找大一點的物體當「點睛之筆」。
第二條,是講怎麼拍葉子的——少重疊,減枝幹,逆光通透拍質感。
進了小樹林,我們就要找葉子了。時間有的是,葉子也有的是,所以別著急摁快門。在給葉子拍照之前,我們要先琢磨琢磨,用什麼光線,怎麼拍,能把葉子拍好看。
▲示例圖7:你看到的葉子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呼啦啦的一樹杈子,看著滿眼都是葉子。而且這些葉子,不是準備從綠色變成金色的,就是準備從金色變成紅色的。然後……你就直接摁快門啦?哎,侍墨姑娘告訴你,這麼拍,不好看喔!
為啥這麼拍不好看呢?因為你的攝影主體選得太多——葉子越多,枝條就多。而且你的攝影主體,和你的攝影背景,顏色相近,重疊在一起啦!
▲示例圖8:那麼,如果我們減少畫面中樹枝的數量;再把攝影背景,換成是和葉子們顏色不一樣的呢?
這張照片也不怎麼好看。為啥呢?因為你的攝影主體,也就是葉子們……相互之間,還有重疊呀!
在同一個枝頭的葉子們,因為營養供給是一致的,正常情況下,顏色不會差得太多。當然被蟲子啃了的,被冰雹打了的,另當別論。所以我們在尋找攝影主體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葉子太多的樹枝,因為葉子越多,重疊率越高。葉子們疊在一起,光線打不透,拍出來顯得厚重。
▲示例圖9:在用葉子作為攝影主體的時候,我們可以挑個二三片長得好看的樹枝,當做攝影主體。
另外,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採用逆光拍。因為,逆光下的葉子紋理更清晰,更容易拍出質感來。
第三條,是講怎麼拍靜物的——葉鋪墊,大光圈,單色背景求簡單。
鍵盤攝影師通常會這麼說:「今天老師給你們講怎麼拍葉子……看好,這麼構圖!好啦,收工。」
但是,實打實拍照的攝影愛好者,沒有一個人,是去拍葉子,就只拍葉子的——拍完葉子就收工?那根本不可能!
試問哪一個攝影愛好者,在拍照片的時候不會「摟草打兔子」,順手再拍點其他的景致?我們拍照片可都是會把想到的、能拍的題材,全都拍一遍的!當然,不拍照的鍵盤攝影師就另當別論了。
▲示例圖10:用葉子當作攝影背景拍靜物,最常見的套路是,用大光圈縮小景深範圍,把攝影背景虛化處理——這麼做是對的。
但是吧,在實際拍攝當中,我們還要注意,用葉子鋪墊成攝影背景的時候,葉子的顏色不能差得太多哇!要是你找的攝影背景裡,葉子有綠有黃還有紅……就算你虛化了,那背景也是花枝招展的嘛!那誰還會關注你的攝影主體……讀者的大部分關注度都被花花綠綠的葉子背景給搶走了嘛!
▲示例圖11:用葉子作為攝影背景時,我們最好是找一堆落葉,把它們鋪攤開來。不用太厚,只要能蓋住地面,顏色一致就可以。
顏色一致的攝影背景,虛化處理之後是不會搶鏡的。無論你用什麼東西作為攝影主體——隨身小相機?布娃娃?甚至是一些大東西。單一的攝影背景,更容易襯託出攝影主體。
第四條,是給人像模特的——妹子靚,主體鮮,撞色搭配是關鍵。
人像攝影,從來都不是人像攝影師自己的事兒——這裡面還有人像模特的事兒呢!所以接下來的建議,是給人像模特的。
▲示例圖12:帶著妹子出去拍照,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歡樂的事情。妹子高興,攝影師也高興。但是呢,如果總的工作做得不充分,拍出來照片的效果不好,妹子可能就沒那麼高興了。
就比如上圖這張照片,妹子是挺高興的。可是,妹子穿的衣服顏色和攝影背景中葉子的顏色相同。就算是攝影師把攝影背景虛化處理了,妹子卻依然不那麼突出。
▲示例圖13:秋天的葉子,顏色無非就是綠的發黃、黃的發紅、純黃或者純紅這幾種。既然攝影背景的顏色可以預測,那麼,我們只要讓妹子穿著跟攝影背景顏色相悖的衣服,就可以突出攝影主體了。不過,灰暗的顏色會顯得沉悶,鮮豔的顏色會顯得活潑。所以,紅色、白色、粉色、藍色的衣服,是首選。
第五條,是給攝影師的——有手、有腳、有膝蓋。「切忌斷肢」……敲黑板!
敲黑板,劃重點!
給模特拍照,無論是特寫、半身、還是全身,都不能出現「斷肢」的現象。不然,照片就毀了……這一條,是人像攝影的重中之重!攝影新手,要拿個小本本記下來!如果記不住就圈起來,抄十遍!
▲示例圖14:這張構圖挺大膽的,妹子從樹幹後面探出頭,畫面中只有妹子的頭和手臂。不過,因為露出的手臂是完整的,並不存在「斷肢」現象。
▲示例圖15:同樣是依託大樹。這張背靠大樹的姿勢,很多攝影師都用來引導過模特。點擊率應該是挺高的。但是吧,這張照片拍得確實不咋好。因為攝影師在取景的時候,直接把模特給「腰斬」了……臀部以下全都看不著。如果模特不彎腿,估計連膝蓋的邊緣都沒有。
▲示例圖16:這張照片裡的妹子應該是坐在臺階上拍的。妹子笑得很開心,攝影師拍得也挺開心。但是這個拍攝效果……看著可不怎麼開心。
首先,模特的頭和攝影背景當中延展的臺階重疊了,頭頂有黑塊,不美;其次,雖然這張照片裡有膝蓋,但是模特只有一半屁股和一半小腿,腳脖子以下因為取景不全的原因「被截肢」了。
▲示例圖17:其實讓模特坐下來拍照呀,最合適的姿勢,就是讓模特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兩條腿都彎曲的姿勢雖然讓模特比較舒服,但是攝影師拍著並不舒服。因為兩條腿都彎曲,就會重疊在一起,很容易把兩條腿拍成一條腿。
另外,攝影師一定要和模特說,就算是坐著,也要把腰杆挺直了!駝背沒有精氣神。
第六條,是請怎麼拍文藝風格的——手好看,葉好看,拿著葉子找光源。
手好看,指的是模特的手;葉好看,指的是攝影師得挑一片好看的葉子給模特;拿著葉子找光源,是指拍攝時,攝影師要確保有合適的光線。「攝影攝影,玩轉光影」嘛!
▲示例圖18:這張小逆光,光線還行,但是葉子不好看;而且,攝影背景裡的樹幹和樹枝子太多,構圖也不怎麼好。這兩隻拿著葉子的手指頭……如果你仔細看,這是一個糙老爺們兒的手指頭。
▲示例圖19:這張葉子不錯,攝影背景也夠簡潔,有對比。不過……這隻手,不好看。
這隻手,雖然指甲縫裡挺乾淨,但一看就不像姑娘的手。你不染指甲油也就算了,手指頭還這麼粗——所以說,沒毛大叔扮蘿莉,總有一天得穿幫。
▲示例圖20: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來,讓你們看看姑娘的手……就算我們不染指甲油,我們的手指也比「扮蘿莉的沒毛大叔」更細瘦。而且我們的指甲縫裡乾乾淨淨的!
▲示例圖21:讓姑娘把葉子拿在手裡,擋住一隻眼……很文藝,很溫婉。不過,也要注意攝影背景當中不能有其他幹擾物喔!
上圖這張照片,姑娘的表情和神態一百分,攝影師的取景構圖五十分——姑娘帽子後面那一長條深色的是神馬?矮灌木?為啥要蓋頂?
▲示例圖22:用葉子擋住臉,是一個不錯的拍攝思路。葉子小沒關係,可以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讓葉子離鏡頭近一點,讓妹子離葉子遠一點——葉子不就能擋住臉了嘛!然後再用大光圈虛化一下,增加一點朦朧美感。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人家羅敷就是不露臉,不也被流傳了千年嗎?
第1條,拍風景:小樹林,引導線,曲徑通幽找亮點。
第2條,拍葉子:少重疊,減枝幹,逆光通透拍質感。
第3條,拍靜物:葉鋪墊,大光圈,單色背景求簡單。
第4條,給模特:妹子靚,主體鮮,撞色搭配很驚豔。
第5條,劃重點:有手、有腳、有膝蓋。「切忌斷肢」……敲黑板!
第6條,文藝風:手好看,葉好看,拿著葉子找光源。
後排的童鞋把口水擦一擦,侍墨姑娘終於講完啦!
這74字6組攝影口訣,涵蓋了人像、風景、靜物等等一系列拍攝重點。
墨粉們要轉發、收藏喔!拍照的時候,記得翻騰出來,看一看。
才看了一半就睡著了的,還有沒看明白的,先抄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