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交集宣 章娟)11月11日上午,為期10天的河惠莞高速黃村服務區第一期「育嬰師」免費培訓班成功落下帷幕。
58名學員獲發證書
本次培訓由河惠莞高速、碧桂園物業聯合開展,是助力地方脫貧攻堅的一次探索創新。免費培訓既能幫助村民提高工作技能,也為合作企業的發展儲備了人才,利用服務區開展培訓也成為積極推動融合發展,延伸高速公路配套設施新功能的一次嘗試。
本次「育嬰師」培訓招聘的學員均為河惠莞高速沿線的黃村鎮、鶴市鎮、麻布崗鎮的村民。第一期學員共計60人,順利結業的58人,在一個月後可獲得由國家培訓網頒發的《高級育嬰早教師》證書,該證全國家政行業均認可,含金量高。
培訓老師從嬰幼兒日常護理知識、要點、護理技能實操、生長發育監測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講授,目標是培育具備良好職業水準與操守的育嬰員,熟練掌握嬰幼兒日常護理技能、輔食添加與餵養、安全防護與急救等實用技能。據了解,結業學員中已有20名學員準備在育嬰、早教相關的家政行業尋求就業。結業後的學員均被納入碧桂園物業的人才庫,根據河源地區市場需求,就近推薦就業機會。
聚焦就業扶貧提高競爭力
據了解,今年7月,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與黃村鎮黨委籤署「結對幫扶共建」合作協議書,通過合作,整合雙方有效資源,在「就業、產業、消費」上助力地方扶貧。
要做好精準幫扶,就要在村民最迫切的地方下功夫。經過調研,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了解到缺少勞動技能是導致當地困難群眾就業難的一大痛點。「在和當地政府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都因為沒有一技之長,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而且學習技能的意識缺乏,也缺少培訓的機會。我們為村民提供培訓平臺的同時,也在努力向群眾宣傳提高技能增強競爭力的理念。」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蔡佳欣介紹說。
在開班前夕,河惠莞管理中心黨支部積極與沿線鄉鎮扶貧辦聯繫,組織群團志願者,向沿線群眾派發招生宣傳單,積極宣傳通過技能培訓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很感激為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平臺,現在家政行業競爭挺激烈的,能夠通過專業的培訓獲得證書,以後找工作就更有底氣。」參加培訓的學員小黃高興地說。
按照計劃,第一期「育嬰師」培訓班順利結業後,第二期家政類培訓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