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5日,山西省太原市龍泉寺僧人在挖建一個蓄水池時,意外挖開了一座地宮的入口。
聞訊趕來的太原市文物局考古人員對地宮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並出土了一些佛教的銀質祭器以及一些玉佛像。除此之外,他們還清理出了一個很大的石函,這石函蓋得嚴絲密縫,現場難以打開,考古隊就把它運回了太原博物館的實驗室,想等到適當的時候再把它打開。
7月18日,博物館的專家決定對龍泉寺地宮中挖出的石函進行開啟,看看裡面究竟埋藏著什麼寶貝?
經過一番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之後,考古隊終於把石函打開了,並且從中清理出一個金棺銀槨來。
專家翻閱史料知道,「金棺銀槨」是一種中國古時佛教徒安葬的儀式,就是把德高望重的僧人圓寂火化後的遺骨放在用金銀製造成的棺材裡面進行埋葬的一種方式,是佛教裡面最高級別的一種安葬形制。
當專家把銀槨打開之後,看見了裡面的金棺,這個金光閃閃的小棺材表面沒有懸掛任何的飾物,只用一條長約18釐米的黃色綢帶圍著棺材繞了一周緊緊的捆綁著,並在棺蓋上打成了一個非常雅致的蝴蝶結。
專家推測,這個金棺內部安放的應該就是佛祖火化之後的舍利子。
當太原市博物館的專家準備打開這個金棺的時候,國家文物局的幾位專家風塵僕僕地從北京趕到了現場,並且及時阻止了博物館開棺驗「骨」的工作。
原來,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在看過這個金棺銀槨之後,認為它是稀世文物,屬於國家一級甲等文物。而綁在金棺上的蝴蝶結也同樣是國寶級的文物,如果把這個蝴蝶結解開或者剪斷,那就不能再恢復回原狀;又或者在解開蝴蝶結的時候,導致了它粉碎性的解體,那就更造成不可以遞轉的重大文物損失,這是誰也承擔不起的責任,因此他們及時喊停了現場的開棺工作。
當時,國家文物局專家要求在開啟金棺之時不能把蝴蝶結弄斷,也不能解開;就算能夠將蝴蝶結整個脫落下來,也絕對不能改變它原來的絲綢材質,更不能造成它碎裂。
從2007年到2018年這11年當中,國家文物局先後五次派出了故宮博物院最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到龍泉寺協助和指導解開這個難題,但是他們研究了11年也始終無法成功打開這個金棺和蝴蝶結。
在這漫長的11年當中,太原市博物館通過官方的途徑,先後邀請了德國、英國、義大利、法國、日本、美國等12個國家的最頂尖考古專家前來觀摩切磋,並協助他們解開這個蝴蝶結和金棺。
但是這些在當今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考古專家在認真的察看了這個蝴蝶結之後,都搖頭嘆息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們所提的要求太高了,就算是使用時光機返回到1300年前金棺埋入地宮的那個時間,也無法把這個蝴蝶結成功打開!」
就這樣,這一條用只有短短的18釐米長的絲綢帶子打成的蝴蝶結,竟然一下子就考倒了12個國家的權威頂級考古專家,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成功打開這個千年之結。
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在評論區裡暢所欲言,留下你們的真知灼見,好讓專家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