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人稱腦猝死,是指腦血管發生意外的破裂出血或急性閉塞對大腦造成嚴重的損害,平時大家聽到的「腦溢血」和「腦梗死」都屬於腦卒中。而腦卒中的黃金救助時間僅 4.5 小時,能夠造成一分鐘190萬的細胞死亡!
有調查顯示,我國有80%的白領正處於過度疲勞狀態,在30歲到50歲英年早逝的人群中,有96%死於過度疲勞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其中有80%屬於心源性猝死。
慢性疲勞應激,不僅是中青年人早發冠心病的病因,同時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的重要誘因。
前不久男星高以翔去世的新聞就是典型的例子。愛健身、愛籃球,如此健康的人說走就走。據病情研究報導,高以翔可能是由「心源性猝個死」長期勞累過度早就是身體處於高壓的狀態,再加上夜晚高強度的極限運動,帶病連續工作,最終引發猝死,造成不幸。
那麼猝死到底是怎麼引起的?
猝死分為內外因。內因的心源性猝死症狀比較常見,佔61%,其中冠心病是猝死常見的原因。據外國統計,冠心病患者猝死佔心源性猝死的70%,由於大多數冠狀動脈阻塞心臟系統,引發心臟嚴重供血不足,導致急性衰竭猝死。猝死的外因是因為麻醉管理不善、以及手術意外事故,都會導致猝死的可能。
如果我們心臟發出求救信號時,一定要重視。
當出現這些症狀,是心臟向你求救!
乏力疲憊:很多心臟病患者發病前會出現「睡眠紊亂」,前一周會感到身體乏力疲憊,不少患者突然格外疲憊或者失眠,就該考慮是否是心臟出現了異常。當心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感到疲憊,還是要儘早就醫檢查。
心慌:這種現象產生有可能也是心臟病變的表現,心臟功能降低,因此會有心慌的感覺。心臟出現疾病時,身體發出最常見的求救信號就是心慌。
雙腳腫脹:腳步的腫脹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比如靜脈曲張,但也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標誌。與心臟相關的手腳腫脹會伴有其他症狀,比如呼吸短促、乏力,有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導致腫脹。
頭暈:頭暈可能是血管堵塞引發的徵兆。當快速站立出現頭暈,就可能是心臟發生異常的提示信號。如伴有心悸必須當心。
胸悶:覺得胸部肌肉有扯動,就是說明潛在心血管疾病,如果胸悶伴有放射到頸部、手臂、肩膀等疼痛時,一定要及時告訴醫生。如果感覺胸口仿佛壓著一頭大象時,最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腹痛:倘若出現腹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想到的是闌尾炎或者是腸胃問題,但這種情況,我們也要考慮可能是心臟病所引起的。尤其是腹部出現持續性疼痛,一定要給予重視。
心絞痛:很多患者由於心臟病變導致心臟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以及血液無法及時提供,心臟部位可能就會出現隱隱作痛的情況。心臟出現健康問題,都會有心絞痛的感覺。這是心臟發生病變後最常見的信號。
4個誘發猝死的壞習慣,對照自己看看
缺乏鍛鍊,久坐不起:如果長期久坐室內,人體的血流量就會減慢、甘油三酯積累在血管中以及血液粘稠度升高,引發神經血栓或者肺梗塞,病情嚴重的情況是會導致猝死的。現在的上班族主要在辦公室工作,整天就坐在辦公室,很少出門活動,所以一定要增加活動量,就算下班回家走路回家也算是運動。
焦慮:在長期不良情緒的影響下,同樣是會導致交感神經功能出現失調,若情緒浮動太大,還會刺激身上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血壓波動、心臟壓力驟增、甚至導致突然猝死。據數據顯示,焦慮會加速心血管疾病,形成威脅因素。
熬夜:心血管健康與心情有很大關係,如果你長期處於焦慮,神經緊繃的狀態下,就會導致失眠。而心情如果長期抑鬱,則會導致心臟損害,都會導致猝死的風險。
抽菸酗酒:抽菸酗酒與心肌梗死有著密切關係。因為香菸中含有尼古丁,會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統疾病。年輕男子如果過分吸菸,那麼患上心梗的風險就會很大。並且還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這些都是心梗發生的重要病因。
雖然說生活中的壞習慣不會導致人突然猝死,但不好的習慣仍然會威脅人體健康、造成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問題出現,久而久之猝死的概率也會上升。想要身體健康一定要改善這些壞習慣。大家一定要重視調整飲食和生活狀態,避免出現猝死的現象威脅到人體的生命健康。
實踐表明心跳停止4分鐘內,快速進行心臟復甦。是公認的」黃金搶救4分鐘「,患者被救活的概率可以達到一半,超過這段時間,能被救活的概率就很渺茫了。每延遲1分鐘,搶救成功率同樣也會下降7%左右。
參考資料:[1]楊曉麗,金玉蓮,張崇麗,林小雷,林小容.猝死風險量表對精神病患者夜間猝死的評估價值[J].上海預防醫學,2015(10):49-51.[2]段玉慧.心源性猝死誘發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醫藥雜誌,2012(01):50-5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