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強不強?丘成桐:大陸數學家水平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

2020-12-16 不二書

今天為各位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推薦一套書,這套書叫做《寫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這套書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孩子們學習數學像學習語文那麼充滿趣味,且真正意義上在小學時期就鍛鍊出數學思維。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這本書的作者叫做劉薰宇,他是一名民國時期的數學家,曾執教於春暉中學,西南聯大。這兩所學校當時都非常有名,西南聯大不用說,是由清華、北大和南開組成,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牛大學,且沒有之一。

而春暉中學當時也盛名在外,素有北南開,南春暉一說,在裡面執教的幾乎都是那個時代的大師、比如朱自清、豐子愷、李叔同都在這個中學執教過。

而作為該校的數學教師,劉薰宇在數學領域是非常專業的,他的許多數學文章吸引了許多大師趨之若狂。

比如豐子愷先生就曾這樣評價道:

我小時候要是看了劉薰宇的數學文章,那麼肯定不會荒廢數學這門這麼重要的科目了!

而在數學家的身份上,劉薰宇還是一名教育家,所以他當時一直在思考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讓下一代的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學習數學。

因為數學給人的觀念一直都是枯燥的,很多孩子也是因為這一點,在一開始就喪失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

沒有興趣,是學不好東西的,這是劉薰宇先生一直堅持的想法。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孩子學習數學都是強迫性學習法,通過不斷刷題來加深印象,進而達到獲取分數的目的。

這樣的學習是否有效呢?對於只為獲取分數的孩子而言,可能會暫時有效,但從長遠來講,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變得越來越辛苦。

因為小學到高中,題量是越來越增大的,而科目也變得越來越多,且中考、高考時題目是千變萬化的,這也是很多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還可以,但到了最後的考試裡卻拿不到高分。

因為平時的刷題只是解決了常見的題型,最終沒有很好的鍛鍊出數學思維,從而跟不上數學題的變化。

當然,還有很多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的孩子,我們可以看到,歷屆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我們也出了許多全滿分的金牌的得主。

這到底是不是證明我們的數學就非常強了呢?

丘成桐先生就對此怒批過:

整個美國,國際一流水平的數學家大概有三百多,其中華人數學家,不超過十個,而大陸數學家的水平又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

所以我們數學強,這是一種錯覺,我們的學生會考試,這也是一種錯覺,因為真實情況是,我們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還沒有完成高質量數學家的集群。

而真正窺探原因可能就是,我們沒有將興趣融入到學習當中。

可能很多人會問:興趣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嗎?

當然,就像我們為什麼會認為語文比數學帶有更大的趣味性?

因為小學的語文是一個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組成的,如果讓孩子們一開始就接觸文言文,那麼孩子們也會感到困難不是?

那麼數學可不可以像語文那樣通俗易懂,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有趣呢?

普通人說不能,數學的結構讓它與有趣無緣。

但劉薰宇先生卻可以很認真的告訴你:可以!

劉薰宇先生除了是一名數學家外,他還是一名作家,他常年寫數學文章,特別善於數學題轉化為一個個孩子們能夠很容易懂的故事,孩子們通過閱讀這些故事,進而將數學知識融入到腦海裡!

在1983年的時候,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做公開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他的數學能力時,他就專門介紹了劉薰宇。

他說:

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可見,一篇好的數學文章,是可以改變一個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的,而興趣的建立,可以讓我們學習起來更為輕鬆,更加有效!

最後,我們回到《給孩子的數學四書》上,這套書到底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呢?

大家不得不承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很多孩子小學數學很好,但往深一點,他們會學的非常艱難,因為小學大量靠著記憶加深來做題,根本沒有學到真正的數學思維。

我們經常說小學實際上就是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比如小學數學上的思維能力,將決定初高中的邏輯能力!

這點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因為小學基礎沒有打好,初中是跟不上的,初中跟不上就別提高中了!

所以這套書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讓孩子們能夠在建立興趣的情況下獲得數學思維。

我有個侄女剛剛上五年級,女孩子一般對於數學都不太喜歡,但自從給她看了《給孩子的數學四書》這套書之後,她開始覺得數學原來這麼有趣,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劉薰宇先生經過多年的教學,總結了很多心得,他認為數學其實也可以很有趣,所以他寫下了許多數學文章,將數學上的難題寫到故事裡,讓孩子們通過閱讀故事的方式學習數學!

豐子愷曾經說過:

要是小時候他能夠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文章,那麼一定不會荒廢掉這麼重要的科目。

劉薰宇先生的文章,每次一發表,豐子愷先生都會閱讀。

而如今我們有幸看到劉薰宇先生的文章被集結出版,就是這套《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這套書一共四冊,第一本是《馬先生談算學》

這本《馬先生談算學》是劉薰宇先生以第三人稱——「馬先生」的口吻進行書寫的:

主要圍繞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裡面收集了100多道題目加以解釋,這套書是以故事為框架書寫完成的,讓小孩子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裡弄懂算數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

這本《數學趣味》所收錄的都是劉薰宇從日常生活中隨處拾來的數學文章。

這些文章裡的內容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枯燥、繁難、令人頭痛的數學題材,但經過經過劉薰宇的巧妙書寫,枯燥的算術都變成趣味豐富、令人愛讀的文字了,可以說能讀懂字的人都可以看懂。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

《數學的園地》這本書比較系統地說明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

這些抽象、枯燥的高等數學內容,經過作者巧妙的手法寫出來,只要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就會很輕鬆、毫不費力讀完並掌握。

第四本是《因數和因式》。

這本是把算學中有關因數的部分和代數中有關因式的部分抽取出落,加以整理和綜合,集中而有系統地說明其基本形式,總結有效的思考與演算方法。通過幫助孩子融會貫通,從根本上理解和掌握因數和因式這個理論體系。

可以說通過這四本書,可以讓小學到初中的孩子打下一個紮實的數學基礎,數學和其他科目不一樣,像語文、英語基礎沒有打好,還可以惡補回來,但數學基礎沒有打好,過渡到高中就很難扭轉過來了。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谷超豪就說過: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劉薰宇的《數學的園地》。它介紹的微積分和集合論的初步思想,把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所以我建議家裡面有孩子的親們,如果數學成績不理想,可以給孩子買一套回去看看,只要用心讀完這四本書,相信他對數學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成績提升也會慢慢顯現出來的。

這套《給孩子的數學四書》原價是148元,現在出版社給我們的折扣價是99元,99元也就是一張電影票,一桶爆米花的錢,現在電影院不能營業,正好把錢省下了。用這99元為孩子購買這樣一套數學寶藏書,怎麼都是值得的。

畢竟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年代,成績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成績卻能在決定之外有更多的選擇性,這非常真實。

點擊上面橫條便可參與購買,現在下單,我們明天就安排發貨,爭取早點把書送到孩子手中。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學強不強?丘成桐:大陸數學家水平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
    ,國際一流水平的數學家大概有三百多,其中華人數學家,不超過十個,而大陸數學家的水平又整體不如北美華人數學家。所以這套書就是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讓孩子們能夠在建立興趣的情況下獲得數學思維。我有個侄女剛剛上五年級,女孩子一般對於數學都不太喜歡,但自從給她看了《給孩子的數學四書》這套書之後,她開始覺得數學原來這麼有趣,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 丘成桐:華人數學家的領袖
    「當代國內外華人中最偉大的數學家有兩個,一個是已去世的陳省身,另一個就是丘成桐。陳省身、丘成桐是世界數學界的領袖,更是華人數學家的領袖!」國際著名數學家劉克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成為世界級「數學巨星」20世紀70年代末,丘成桐在數學領域不斷取得成功,解決了一系列世界難題。1981年,美國數學學會授予丘成桐世界微分幾何最高獎維勃倫獎。1983年,他獲得菲爾茲獎,這是世界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
  • 工科強校清華大學看不起應用數學家?國際數學競賽人才都去了哪?
    中國數學人才外流2015年在第56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美國隊以總成績181分的成績力壓老牌勁旅中國隊獲得世界冠軍,然而帶領美國隊獲勝的卻是一位華人數學家,雖然這名當時在中國不出名的數學科學家,但是在2003年出任美國奧數國家隊教練,幫助美國建立起系統的奧數培育體系
  • 丘成桐質疑華為真有700名數學家,他們最多只能算是數學工程師!
    除了考生抱怨今年高考數學難,任正非也因數學成為了熱門話題。近日數學家丘成桐質疑華為有700名數學家的真實性,認為任正非所說的數學家應該只能算數學工程師,而不是真正的數學家。那麼丘成桐究竟是誰,他為何敢質疑任正非和華為呢?
  • 數學家丘成桐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丘成桐教授獲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3月28日,華人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因在世界數學、物理學等諸多科學研究中作出的卓越貢獻,以及對中國數學研究發展的推動與付出,由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任正非回應丘成桐關於華為沒有數學家的說法:他們也叫數學家!
    前段時間,任正非在多次採訪中提到華為有700多個數學家,800多個物理學家,120多個化學家,還有6000多位專門在基礎研究的專家,再有6萬多工程師,構建這麼一個研發系統。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說華為沒有數任正非回應丘成桐關於華為沒有數學家的說法:他們也叫數學家!學家,最多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這個說法引起了爭議。
  • 孫武:中國數學實力超美國?看國際數學家大會請誰做報告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孫武】 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是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的全球性數學學術會議,是數學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會。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
    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公開回應任正非:華為是數學家還是數學工程師?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華為有700多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而華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成就,跟這些領域專家也是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國際有名的數學家丘成桐卻不認可,他說華為大多數學家只能算是應用數學的工程師,並不能稱為真正的數學家!
  • 數學家戳破彌天謊 華人數學世界第一是一廂情願
    在學校招生方面,丘教授提出,不贊成高校招怪才。[哪國數學最好]  新快報記者 文安 通訊員 段燕 沈衛紅  國外數學最好的,並非華人。昨日下午,應省僑辦邀請,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與暨南大學教師及20多名華僑學生座談。
  • 華人數學家排行榜
    最近最熱的一個話題是中國企業華為被美帝國主義制裁, 雖然面對美帝的全力打壓, 但是華為依然能夠風輕雲淡地應付自如。讓人想起九陽神功的口訣,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 中國需要數學家
    工程可以砸出來,但數學家砸不出來。中國現代數學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到底如何?諾貝爾獎是沒有設立數學獎項的,但是數學界有自己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與諾貝爾獎一樣,菲爾茲獎的華人獲得者也是屈指可數,目前僅有2位。
  •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中國數學,必須強大
    見此形勢,原先就在幫助培養中國大學生出國留學的丘成桐,考慮設立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一方面為華人學者搭建起學術交流舞臺,另一方面也可以給經濟條件限制無法出國的國內學者、學生提供機會和窗口,接觸國際前沿學術動態。⑧1998年,首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正式開幕。
  • 數學家丘成桐講中美教育,為什麼中國數學非常好的孩子不多?
    數學家丘成桐,他有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之稱,33歲就獲得素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此後,幾乎拿遍了數學界所有的大獎。她說很多人以為中國孩子的數學更好,那是因為很多人很少看到美國數學很強的孩子有多強。丘教授講到,俄羅斯有數學非常好的學生,很多孩子十幾歲就能寫很有深度的論文。美國也一樣,真正數學學的好的孩子,在十一二歲或者十五六歲都能寫幾篇很有深度的數學文章,他在哈佛大學就見到過。但中國學生他至今沒有看到。
  • 著名數學家談中國數學落後原因:很少涉及新領域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談中國數學落後原因  30年來很少涉及新領域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第五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17日在北京開幕。大會主席、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數學與世界高水平有較大差距,原因就是30多年來中國數學界很少涉及數論、幾何等數學新領域。  丘成桐是世界著名華人數學家,曾獲得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重視基礎科學別停留在口頭
    但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也指出,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目的並非直接為經濟和技術服務。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這一盛會。「很多人以為,基礎科學指的是技術上的原理和方法。」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金羊網  作者:蔣雋;高焓  2020-12-01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當代十大著名華人數學家
    )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二、陶哲軒(1975.7.17~現在)當代最年輕的著名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 磯分校(UCLA)數學系,是澳大利亞唯一榮獲數學最高譽「菲爾茨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也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美國出版的《探索》雜誌評選出美國20位40歲以下最聰明的科學家,有兩名華裔科學家入選。
  • 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開幕三大獎項全部揭曉
    來自世界各地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清華園,共同探討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的最新研究進展。開幕式揭曉和頒發了世界華人數學家聯盟三大獎項:2019年ICCM數學獎、陳省身獎和ICCM國際合作獎。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教授,大會主席、著名數學家丘成桐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高鴻鈞院士等到會並致辭,全球華人數學家代表,海內外高校及院所領導、知名學者、學生代表等一千餘人出席開幕式。
  • 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陸琦攝   科學網北京8月6日訊(記者陸琦)8月6日-11日,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隆重召開,會場設在人民大會堂和中關村地區。大會主席是著名數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先生。
  • 數學家丘成桐:「華為說有700名數學家,但有多少純理論數學家?」
    但數學家丘成桐也指出,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目的並非直接為經濟和技術服務。丘成桐說,他不反對數學家投身工業界,解決實際問題,只是,「我們還需要保留一小群做基礎數學研究的純數學家,把他們養起來,哪怕就幾百個。」他強調,如果沒有這麼一批人,中國科技的發展仍會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