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由莫三比克共和國前總統若阿金希薩諾親筆籤名的郵票和紀念封,是我應外交部集郵協會的委託,請希薩諾籤的。每當回想起莫三比克、莫三比克人民以及與希薩諾總統交往的情景,我就難以平抑自己內心的激情。
莫三比克(曾譯作「莫三鼻給」)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國家。它位於非洲的東南角。國土南北長(最長處達1800公裡)東西窄(最窄處僅有47.5公裡)。在莫三比克東北部沿海有許多小島,像一串珍珠飄灑在西印度洋上,在藍天碧水之間,晶瑩剔透,十分優美。在這些島嶼中,最值得介紹的是莫三比克島,莫三比克的國名就源於此。莫三比克島與非洲大陸近在咫尺,處於印度洋西部航道的交會點。島嶼周圍氣候宜人,很少發生風暴,對當年的帆船出海十分有利和安全。阿拉伯人最早在莫三比克島上設立倉庫,代往來的商人存放貨物。印度人、中國人、印度尼西亞人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商人也到過這裡。頻繁的通商活動,給島上帶來各國文化的影響。後來,葡萄牙人入侵,趕走了阿拉伯人,在島上建立了定居點,並陸續建起了要塞、城堡和宮殿,並一度把這個島和莫三比克的克利馬內作為奴隸販賣中心。目前,島上仍可以看到許多歐式風格的建築。島上的居民不少以打漁為生,還有人務農,也有人製作手工藝品出售給遊客。清晨,島上的婦女在海邊悠閒地梳理自己的頭髮,周圍的一切十分恬靜。從前,島上的飲水主要靠收集雨水,現在已經有管道直接從大陸向島上輸送淡水。島與大陸之間也建起了橋梁。由於莫三比克島的獨特歷史和文化,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三比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主要民族有馬庫阿族、紹納族、馬孔德族、尚加納族等,各大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絕大多數屬班圖語系;但莫三比克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居民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莫三比克人民熱情好客,從呀呀學語的兒童到花甲老人都喜歌喜舞,再加上有歡快激烈的鼓點相伴,十分震撼人心,充分展現了莫三比克人民純樸、熱情、奔放的民族風格。他們用歌聲和舞蹈迎送來客、參加集會、自娛自樂。在我出任駐莫三比克大使期間,曾有機會到各地參觀訪問,均受到這樣的禮遇,令人難以忘懷。
莫三比克有其獨特的文化和傳統,馬孔德族的藝術雕塑是其傑出的代表。馬孔德族聚居在莫三比克的北部和坦尚尼亞東南部。馬孔德雕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是與他們的民俗、婚禮、葬禮、割禮、豐慶、祭奠等密切相關的。由於在這些紀念活動中使用大量的雕塑品,造就了馬孔德人生活中的雕塑藝術。馬孔德族的男人幾乎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在當地,有一種烏木,又名黑檀,木質優良、防蛀,打磨後十分光滑明亮,是製作藝術品的好材料。如今,他們的藝術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他們刻出的自由戰士肖像威武雄壯、勞動婦女形態逼真、舞蹈者熱情奔放、各種動物栩栩如生。馬孔德雕塑品在世界上享有美譽,許多國家包括中國的博物館都有收藏。在莫三比克首都馬普託的海邊有許多地攤,琳琅滿目的木雕手工藝品吸引人們駐足觀看。每到周末,市中心的勞動者廣場還專門開設手工藝品集市。不少遊客抵禦不住誘惑,與攤主一番討價還價後,滿意地帶著心儀的物件離開。
莫三比克人民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民族。他們自己獲得獨立後,就全力支持南非以及辛巴威(原南羅得西亞)人民反對種族主義政權的鬥爭,結果招致南非和南羅得西亞種族主義政權的報復。但是莫三比克政府和人民毫不畏懼,義無反顧,直至辛巴威實現獨立和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垮臺。
莫三比克人民是一個知道感恩的民族。漫步在馬普託市,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用外國領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凡是幫助、支持過他們民族解放鬥爭的國家,他們就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感謝。據說,設在列寧大道上的某個西方國家大使館,曾經提出希望更改路名。但是,他們被告知,使館可以遷址,然而路名不能改。我覺得,一個知道感恩的民族是值得欽佩的。
我本人與莫三比克以及希薩諾總統也十分有緣。早在1975年6月,由時任交通部部長葉飛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應邀出席莫三比克獨立慶典。我有幸被指定擔任葉部長的翻譯,陪同參加了慶典並見證了葉部長與莫三比克領導人的重要談話。當時,希薩諾由過渡政府的總理改任新政府的外交部長。希薩諾為人溫文爾雅,謙和、幹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6年10月,首任總統薩莫拉不幸遇難。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一致推舉希薩諾接任總統。2000年9月,我出任駐莫三比克大使,與希薩諾總統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和多次交往。
記得到任後不久,希薩諾總統就邀請我隨同到莫三比克中部省份視察。在烈日炎炎下,他向民眾發表了長達4個多小時的演講,介紹國家的形勢,宣傳政府的政策,要求大家搞好團結,努力建設國家,甚至還用通俗的語言講解如何防止愛滋病。老百姓靜靜地聽著,不時爆發出一陣笑聲和掌聲。可以看出,他在莫三比克民眾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希薩諾總統是中國的老朋友,對中國十分友好,他總是說「中莫兩國人民是兄弟,是一家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之際,他特地邀請我和使館的主要外交官到總統府,表達他對我黨生日的熱烈祝賀,祝願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取得更大的進步。我在任期間,中國政府援建的軍官住宅竣工,希薩諾總統親自率領莫議會議長、最高法院院長和政府各部部長去參加儀式。參觀了軍官住宅後,他又帶領大家參觀中國援建項目組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的臨時宿舍,還看了項目組的菜地。他對莫方陪同人員說:你們現在明白為什麼中國援建項目造價低了吧?為了支持莫政府籌備第二屆非盟首腦會議,中國政府決定向莫援建一座會議中心大廈。對此項工程,希薩諾十分關心,指示莫政府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在施工過程中,他親臨現場指導。在兩國工程技術人的密切配合下,會議中心在非盟首腦會議前夕順利剪彩。希薩諾特別高興,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盛讚兩國的友誼,真誠感謝中國政府的無私援助。會議中心的落成為首腦會議的成功舉行提供了物質保障,也給莫政府和人民增了光、添了彩。會議一結束,希薩諾就邀請我和夫人以及部分外交官到距首都馬普託100多公裡的比蘭尼海灘(相當於中國的北戴河)去度假。我們和總統夫婦及其家人在一起用餐,聊家常,敘友誼,還一起參觀了他家的私人腰果園。說到在他家做客,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參觀腰果園前,我對總統夫人說,請讓廚師準備三條魚,洗好了放在那兒,由我們負責做。回來後,我和夫人拿出預先帶去的生薑、醬油、料酒、糖,做了一道紅燒魚。魚做好端上桌後,希薩諾先把一個魚頭裝在自己的盤子裡,然後問:還有兩個頭呢?原來,莫三比克的習慣和我們一樣,把魚頭給尊敬的人吃、給客人吃。我們開始不知道這個習慣,做好後就把那兩個魚頭給總統的廚師吃了。我趕緊一語雙關地說:總統,只能有一個「頭」,不能有兩個「頭」啊。他一聽就樂了,大家也都跟著笑起來。他吃得特別高興,把魚湯和著米飯吃得精光。他的夫人也很開心,說要到我們使館去學做魚。
我與希薩諾的感情很深,快要離任時,想請希薩諾總統吃飯。他說,那麼多使館,我去你那兒,不去別人那兒,怎麼辦呀?後來他就出主意說,就說你夫人請我夫人,我作陪。他夫人也是個老戰士,身體不太好,一般是不參加對外活動的。後來他們夫婦帶著幾個孩子,在使館呆了3個多小時。他夫人說,真可惜,我剛跟你們熟了,你們又要走了。
2004年4月初,希薩諾總統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我全程陪同。他這次訪問既是為了深化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同時也是一次告別旅行,為了向中國政府和領導人對他就任總統16年多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中國是他第一批要訪問的國家之一。雖然莫三比克人民和解陣黨的很多人仍然希望希薩諾繼續領導國家,但他決定效仿坦尚尼亞前總統尼雷爾、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不再連任總統了。對希薩諾總統的高風亮節,我從內心感到欽佩。
其實,希薩諾是退而不休。卸任後,他成立了一個基金會,仍在為非洲的和平與發展事業到處奔走。聯合國秘書長也經常委託他對非洲的事務進行斡旋。2010年,希薩諾來北京參加世界氣象大會,我和夫人還專門去他下榻的香格裡拉飯店去看望,互致問候,相談甚歡。
(本文節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外交封雲》一書,本文作者:中國前主莫三比克、東帝汶、巴西大使 陳篤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