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已經學習完了EXCEL中的邏輯函數,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始學習查找與引用這一系列的函數。
今天的標題有點變動,是的,把「教學」去掉了。通過這幾天做文章發現EXCEL博大精深,大家共同學習進步吧。
今天我們學習上次提到的VLOOKUP函數。
上圖中EXCEL告訴我們該函數用於搜索表區域首列滿足條件的元素,確定待檢測單元格在區域中的行序號,再進一步返回選定單元格的值。這個解釋裡面的重點已經用粗體標註出來,等下會集中解釋。
該函數語法為: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該函數參數說明如下:
lookup_value:要查找的值,也被稱為查閱值。
table_array:查閱值所在的區域。請記住,查閱值應該始終位於所在區域的第一列。對的,就是上面加粗的首列的解釋。
col_index_num:區域中包含返回值的列號。對的,就是上面加粗的返回選定單元格的值。首列用於查找,返回後一列的值則填2,返回後兩列的值則填3,以此類推。注意是相對的,選定區域的首列和第幾列,不是EXCEL單元格絕對最標值,即A1/A2等。
range_lookup:邏輯值,指定希望Vlookup查找精確匹配值(0)還是近似值(1)。這一點很多地方講這個函數都沒有說清楚,也是新手用這個函數容易出錯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可選項,不填默認為true,即近似值。大部人都是在一類的一個數據區域內查找精確的值,如果在一堆訂單號中查找相應的訂單,使兩個表對應起來。訂單號格式都是一樣的,默認或者填了TRUE,系統查找近似結果,訂單格式一樣所以很容易就被近似值取代了,然後這個公式就用錯了。講的再直白一點就是,你希望查找的值是等於(則填0或FALSE)還是約等於(則填或TRUE)。這是我指導很多不熟悉EXCEL的同事說的最多的地方。前面幾個點他們自己大概也能摸索出來,但是就是不知道最後這一點,所以總是出錯。
下面是這個函數應用的案例,已經有網友做了動圖,水平比我高多了,當然直接拿過來用了。
我不是盜圖,我只是圖片的搬運工。
另一個網友也做了圖,也能說明vlookup函數的使用,當然拿過來用了。為啥這個函數我不做圖了,因為vlookup被稱為萬人迷函數,這個函數的使用實在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用不到,所以我舉多少慄子也涵蓋不了所有的應用情形。另外也因為是萬人迷,所以網上用法也是最多的。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vlookup函數是在查找區域內依次查找,找到一個就結束的,最後一個邏輯值為true/1的情況下為模糊查找即約等於,找到類似值就不進行查找了,就返回模糊值。最後一給邏輯值為FALSE/0的情況下為精確查找即等於,但是查找區域內有重複結果的時候,返回結果是第一個,因為找到了一個就不繼續查找了。比如重名的,小明,一個北京的一個南京的,查找小明返回結果是在前面的一個。想要每一個都要返回的,必須人為去掉重複,所以很多公司有小明1,小明2,小明A,小明B等等。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電腦畢竟不是人腦,它只會按照人的指令行事,還沒有達到跟人的大腦一個智能水平。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吧。
我是封面,好吧,我是全文最沒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