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之驅誰不怕死?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曾與鍾南山團隊並肩作戰的「抗非」英雄,中山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兼廣東赴松滋醫療隊隊長袁小玲,在出徵湖北臨行時留下如此肺腑之言。
英雄歸來,已是白髮滿頭。
從湖北抵達中山那個晚上,經歷長途奔波而略顯憔悴的這位58歲老將,代表馳援歸來的醫護人員發言時卻鏗鏘有力:「抱著抗疫必勝、怪獸盡除、隊員一個不少地平安回來的信念,我們按照廣東省援卾醫療隊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奮力拼搏,取得了荊州各縣市區中最早實現四個集中、第二個雙清零城市、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好成績。」
4月3日下午,中山57名支援湖北醫療隊員結束了14天的集中休整,回歸家庭,與家人團聚。
黃埔人民醫院唐新鳳:「很久沒見過孩子了,終於能好好抱抱她了。」
「休整了這麼長時間,我希望能夠快點回到崗位上,留在中山的同事們這段時間壓力也很大。」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小組的護師趙自勇說。
「我很期盼、很期盼、很期盼見到家人。」中山市博愛醫院援鄂隊員、重症監護室護士李景姍連用三個「很期盼」來描述自己的急切心情。
一大早兒子就催促爸爸趕緊去接媽媽。景姍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這53天,是他們分別最長的日子。
她說:「終於可以回家了,給自己愛的家人一個大大的擁抱,安心吃一頓家人的愛心大餐,最美好的事情如期而至。」
「回家後希望把自己這兩個月的經歷告訴家人,與家人分享。有很多話想跟家裡人說。」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醫生的黃小強說。出徵前,他瞞著妻子赴湖北「抗疫」。
「回家後,我就想跟家人吃一頓團圓飯,還想看看我出生剛滿百日的孩子。」中山市中醫院重症科護士王仁坤說。出徵前,王仁坤的孩子才剛出生不過數十天。
「雖然離開了,但在松滋的日子這一輩子都難以忘記。」離別時,中山市博愛醫院兒科重症監護室護士胡玉霞說,忘不了那些堅強的松滋同胞,忘不了荊州這座勇敢的城市。
在醫護人員休整期間,中山關愛一線醫務防疫人員「暖心政策」正加速落實。針對馳援湖北醫務人員中的編外人員,中山市啟動了招聘「綠色通道」,通過考察招聘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人員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中山市馳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的15名編外醫務防疫人員順利辦理了事業單位入編聘用手續。15名入編醫護人員來自中山市古鎮人民醫院、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中山市坦洲醫院、中山市橫欄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黃圃人民醫院、中山市東升醫院、中山市港口醫院、中山市板芙醫院、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
細雨綿綿,擋不住迫切回家的路。
1
中山醫護進入方艙醫院第一人
2月8日晚,中山市衛健局接到省衛健委通知,要求組建一支醫療隊伍馳援武漢。接到通知後,中山市衛健局工作人員迅速聯合中山各鎮區醫院,在短短2小時內,組建了這支15人的醫療隊伍。
自2月9日下午1時許,一輛載著15名醫護人員的大巴車緩緩駛出中山市人民政府大院,這裡,剛剛為中山首個馳援湖北醫療隊舉行了簡短的出徵儀式。
中山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周再生擔任中山市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長,醫療隊成員主要來自全市6家鎮區醫院: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中山市古鎮人民醫院、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中山市三鄉醫院、中山市坦洲醫院和中山市橫欄醫院。
2月12日,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護士王巖成為中山「入艙」醫護第一人,首次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照顧30個病人,不吃不喝10小時。
作為中山市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周再生不僅是一名有經驗的腎內科主任醫師,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隊員們的「周大哥」。
「隊員們都和我的孩子般大小,我最怕孩子們看我時那雙無助的眼睛,來到這裡我的任務不僅是幫助當地救治患者,我也知道我要對得起14名隊員的家人和中山交給我的任務,把他們平平安安帶回去。」抵達武漢剛好一個星期,周再生在電話裡鄭重承諾。
2
「廣東速度」與「松滋速度」
2月10日晚,中山市衛健局接到省衛健委通知,將於11日即刻派15名醫護人員再赴疫區,支援前方抗擊新冠肺炎。第二批中山馳援湖北荊州市醫療隊由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和中山市陳星海醫院,共5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構成,中山市人民醫院醫學高級專家委員會委員袁小玲擔任隊長。
2月11日上午8時左右,中山市各大醫院也在院內舉行了歡送本次醫務人員的出徵儀式。馳援醫務人員家屬也到場歡送家人。
2月12日,隊伍抵達荊州松滋市人民醫院,開啟了39天的抗疫之旅。次日,她又被任命為廣東赴松滋市醫療隊隊長,帶領著來自中山、肇慶等地的37名醫療隊員共同抗疫。袁小玲每日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她率領的廣東馳援松滋醫療隊率先完成了「四個集中」,將當地原本分散的6個新冠肺炎救治點統歸到一處。
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松滋市人民醫院外科大樓5至8層已全部用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重新改造的隔離病房融合了科學的院感指引,並按照患者的病情輕重嚴格分區,這被稱為「廣東速度」「松滋速度」。
2月18日以後,松滋市人民醫院就沒有再出現死亡情況。「醫療隊員們有了成就感,有了希望!」袁小玲表示,分批分次轉運患者集中救治,實現了全市「一盤棋」管理,既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提高了救治效率。
3月7日,松滋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雙清零」。
3
「有主意」的小姑娘,長大了
2月14日,中山市將派出第三支18人醫護隊伍馳援湖北。醫療隊的隊長和副隊長來自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智偉和護士長吳文平。
中山市西區醫院護士冼素芬瞞著家人報名支援湖北,出徵當天,她媽媽知道後第一時間便因擔心女兒哭了。但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是醫務人員的緣故,媽媽還是非常支持她!冼素芬哥哥也來為她送行,他認為這個「有主意」的小姑娘,這次真的長大了。
中山市西區醫院院長謝潤森表示,西區醫院已經有6名醫護人員支援中山市定點救治醫院。這次醫院將唯一的呼吸科醫生派去湖北,也是從人力上給到了最大支持。「我們再難肯定也是沒前線難的。」他說。
來中山市西區醫院的黃文豪和妻子都是一直堅守在一線的醫生,在春節前就把不滿三歲的孩子送回老家,昨晚在上夜班前突然接到需要出徵的通知,當即接下了任務,「從業已經20年了,雖然那邊情況比較嚴重,但是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他說。
中山市東升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麥學東工作近30年。麥醫生的爺爺、父親都是醫生,作為家裡的第三代醫生,麥學東表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本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一定會迎難而上的。
南朗人民醫院分院的護士蔡桂蘭收到通知後,剪去了自己一直留著的長髮,從業10年的她早在疫情發生之初就報名做後備軍。
4
「等我回來就娶你」
2月17日晚上,中山市人民醫院接到請求援助的電話後,半小時內就組建起一支9人的ECMO團隊,全力支援湖北荊州開展危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此次派出的ECOM團隊有4名醫生和5名護士,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及副主任護師1名。在專業分布上,重症醫學2名醫生、重症護理人員3名,麻醉醫生1名、血管外科醫生1名。這支特殊的團隊的加入後有利於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力降低病死率。醫療隊此行還攜帶一臺ECOM儀器及兩箱專用藥物。
ECMO研究室副主任廖小卒擔任隊長,本來即將舉辦婚禮,因一場疫情擱置的護師張露臨危受命披掛上陣,與未婚妻依依惜別,張露和女朋友郭蘭芳是同一科室的,這次都報名出徵了,但只有張露選上了。「等我回來就娶你」!
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表示,本次省衛健委派ECMO小組主要負責協助荊州搶救危重患者。該院ECMO團隊共有3個小分隊,目前,一支分隊已在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救治,這一支即將奔赴荊州。另有一支後備隊伍繼續待命。
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斌飛表示,ECMO主要用於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終極武器。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曾豔春 羅麗娟
【作者】 曾豔春;羅麗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