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一早,吉林金域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檢驗所)院內,前往醫院取採集樣本的車輛整裝待發,「5時41分,8號核酸專線車出發」「7時07分,2號核酸專線車出發」……伴隨著核酸專線車一輛輛開出院內,金域檢驗所一天忙碌的工作也隨之展開。
作為長春市首批22家
新冠病毒核酸採樣機構和檢測機構之一,
金域檢驗所自3月7日以來,
一直奮戰在吉林省新冠病毒篩查第一線,
至今已檢測了4.2萬份核酸樣本。
那麼,
金域檢驗所是如何在保障檢驗人員的安全下,
把新型冠狀病毒「揪」出來的呢?
29日,
長春晚報記者探訪了金域檢驗所。
每天有3000餘例樣本待檢測
金域檢驗所總經理王雙閣介紹,4月24日之前,金域檢驗所只接收疾控中心採集送檢的新冠病毒核酸樣本,但4月24日,他們接到了上級部門的通知後,現在也開始接收通過醫療機構進行採樣並由衛健委準許運輸的市民個人的樣本。
「24日之前,我們的檢測量是逐漸減少的,但24日之後,檢測量逐漸遞增,現在每天有3000餘例樣本等待檢測。」
經過三層包裝才能裝上車
長春晚報記者了解到,醫療機構所採集的樣本也是由金域檢驗所自己進行運輸的,而在整個檢測過程中,運輸採集樣本也是風險最高的工作。按照統一標準,每個醫療機構的採集樣本都需要經過三層包裝才能放到運輸車上,而病毒採樣管的包裝由內到外分別是帶有生物危險標識的樣本保存袋、UN2814樣本運輸罐、UN2814樣本運輸箱和外包裝。
王雙閣介紹,病毒採樣管要求無菌、不透水、防洩漏;在UN2814樣本運輸罐外還要包裹足夠的樣本吸收材料,如果洩漏,可以將所有樣本完全吸收;而UN2814樣本運輸箱是在主容器之外結實、防水和防洩漏的安全保障,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護UN2814樣本運輸罐,以防在運輸過程中受外力影響導致容器破損、浸水等。
「每層包裝完畢後,我們的運輸人員都要對容器進行消毒,其實三層包裝後相對來說就已經很安全了,但是我們的運輸車還是需要人和樣本分離,畢竟樣本還是有活性的。」王雙閣說,運輸過程中,運輸人員還會在裝有採集樣本的盒子裡面放上冰排,而放冰排的目的是要在低溫狀態下進行樣本運輸,以保證檢測結果的質量。
樣本進實驗室前要先滅活
王雙閣說,樣本運輸到金域檢驗所後會第一時間放到滅活室,「在滅活室中,我們會打開運輸箱和運輸罐,然後在生物安全櫃內打開樣本保存袋,最後將病毒採樣管放到56℃的溫水中放置30分鐘進行滅活。經過這樣的處理,樣本中的病毒會被殺死,之後我們才會把裝有樣本的病毒採樣管拿到實驗室。」
都用雙靶標進行檢測
樣本運送到實驗室後,檢驗人員首先要做的是從樣本中提取出需要檢測的核酸,然後對核酸進行擴增再上機檢測,「一般我們3.5個小時就能完成一批次的樣本檢測,最終的檢測結果會在實時螢光定量PCR儀上直接顯示。我們還會通過信息系統,將檢驗結果反饋給樣本採集送檢的醫療機構。」王雙閣表示,在核酸檢測中,他們都用雙靶標進行檢測,「這就相當於是上了雙重保險,如果兩個靶標顯示的結果不一樣,我們會更換試劑重新檢測。」
長春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金域檢驗所參與核酸檢測的一共有20餘名檢驗人員和10名輔助人員,「我們的這些人員都是100%具有PCR上崗證的。現在,我們還是24小時進行檢測,我們的檢驗人員,每次進入到實驗室之前,都需要測溫、消毒,我們還會定期為他們做核酸及抗體檢測和CT檢查,確保我們檢驗人員的安全。」王雙閣說。
◆來源:長春晚報記者 王娜 實習生 撒元明 攝影 王強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謝謝
本期編輯:洋子值班主任:梁爽、杜蕾娜 監製:鄒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