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需求分析常用的3個理論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能否準確地判斷出用戶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關係著產品的成敗,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也是設計產品的第一步,為此,筆者整理了3種用戶需求理論,希望能夠幫大家更好地把握用戶的真實需求。

1、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

老馬的這個理論都快被用爛了,多數產品分析報告在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時都會使用老馬的層次需要理論,該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動機與個性》中提出來的,但我們多數人所熟悉的是老馬的五層次需求說,即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

  1. 生理需求(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求);
  3. 社交需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4. 尊重需求(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 自我實現需求(發揮自身潛能,實現一定的目標)。

除了老馬的五層次需求說,老馬在晚年還提出過一個七層次需求理論,見圖1。相對五層次需求理論,老馬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之間增加了認知和審美兩個需求。七層次需求理論的具體內容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認知需求、審美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 認知的需求,是指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有所理解的需求,例如閱讀書籍了解未知的事物;
  • 審美的需求,是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例如聽音樂。

筆者認為,相比五層次需求理論,七層次需求理論更有助於大家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準確的把握,也更貼近於大家對現實需求的感知。

圖1馬斯洛七需求層次模型

老馬的需要層次理論有助於產品經理從一個宏觀的層面把握用戶的需求以及產品本身功能可能滿足的用戶需求,具體產品的體現:生理需求,例如購物類、外賣類產品等;安全需求,例如理財類產品、支付寶等;歸屬和愛的需求,例如社交類產品、微信、陌陌等;尊重需求,例如遊戲裡面的排名,微信裡面的打賞、點讚等;認知需求,例如各種內容付費產品等;審美需求,例如音樂類產品、視頻類產品等;自我實現的需求,例如寫作類產品。

當然,有時一款產品也可以同時滿足用戶的多方面需求,例如大熱的網易運音樂,音樂產品本身只是滿足用戶的審美需求,但是網易雲音樂通過歌曲評論這一功能,讓用戶在聽歌的同時,找到情感上的共鳴,獲得歸屬感,甚至用戶可能因為評論的精彩獲得別人的點讚而收穫尊重感。

2、KANO 模型

用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但資源和條件的限制決定了單個產品不可能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為此,我們需要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排序,集中資源解決用戶最急需滿足的需求。那麼,怎樣才能更恰當地對用戶需求進行排序呢?Kano模型能夠幫我們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Kano模型是由東京理工大學教授狩野紀昭(Noriaki Kano)發明的用於對用戶需求分類和優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戶需求對用戶滿意的影響為基礎,體現了用戶需求滿足程度和用戶滿意之間非線性關係,見圖3,縱坐標表示用戶的滿意度,越向上越滿意,越向下越不滿意;橫坐標表示某需求的存在程度,越向右邊表示存在程度越高,越向左邊表示存在程度越低。

根據不同需求與用戶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可以將用戶的需求分為五類:

  1. 基本型需求:產品功能必須滿足的用戶需求。當該需求滿足不充足時,用戶很不滿意;當該需求充足時,對用戶滿意度沒有多少影響,用戶充其量是滿意。例如社交產品的加友功能;音樂產品的聽歌功能。
  2. 期望型需求:用戶滿意度隨著此類需求的滿足程度而線性提升或下降。當此類型需求越得到滿足則用戶滿意度越高,反之則用戶滿意度越低。例如,音樂類產品的歌曲越多越好。
  3. 興奮型需求:是一種完全出乎用戶意料的屬性或功能。如果提供此因素,用戶會感覺驚喜,滿意度大幅提升,但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也不會隨之降低。例如微信的搖一搖
  4. 無差異型需求:這類需求無論滿足與否,用戶滿意度都不會受其影響,用戶對此因素並不在意。例如產品的簡介
  5. 反向型需求:用戶沒有此需求,提供後滿意度適得其反。例如產品付費功能。

圖 2 Kano 二維屬性模型示意圖

kano 模型並非直接測量用戶滿意度的定量工具,而是對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區分處理。根據kano 模型的原理可以最大限度幫助我們了解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是識別用戶需求、設計產品功能至關重要的切入點,通過對用戶的深度了解和對產品的主動把控進全面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

3、Censydiam用戶動機分析模型

在闡述Censydiam用戶動機分析模型前, 本文希望通過對比兩個從中國發展起來的奢侈品品牌,NE·TIGER和上下,來幫助大家認識到理解用戶動機的重要性。上下是一個由愛馬仕注資,創立於2008年的當代中國高尚生活品牌,致力於恢復中國優秀傳統手工藝。上下品牌所出售的上萬元的服裝,幾十萬元的家具顯然將定位放在了經濟精英這類高端消費群體上。但是品牌運用的某些材料,如竹子,薄胎瓷等並沒有觸及經濟精英追求豪華,期望享受他人驚嘆和敬畏目光的神經。瑪瑙、玉、紫檀也是上下常用的材料,但整體的裝飾語言過於傳統內斂,也不符合經濟精英張揚炫耀的消費心理。所以它連續四年虧損,只能退去歐洲開店也不足為奇了。NE·TIGER 則是一個相反的例子。它是目前中國頂級奢侈品牌的象徵。以皮草的設計和生產為起源迅速崛起,並開創性地推出高級定製「華服」——華夏禮服。這種用料昂貴,設計華貴張揚的風格,才是符合經濟精英的消費動機。

面對著具有同樣需求的用戶,兩家公司都設計了用於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卻有著不同的結果。其根本原因在於產品能否誘發用戶的需求動機。用戶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根據老馬的層次需求理論,我們也能夠了解到用戶可能存在的需求類型,但是決定產品能否實現價值的關鍵,則是產品能否誘發用戶滿足需求的動機。需求是動機的根源,動機是造成行為的原因,由此可知,在設計產品時能否準確地把握用戶的動機,直接關係到產品的日後表現。通過定性、定量、座談會或者諮詢等研究方法,Censydiam模型可以有效地發現用戶行為、態度背後更為深層次地動機,進而有助於產品開發者更好地將產品與用戶的內在動機進行結合,開發出能夠誘發用戶動機的產品功能。

Censydiam用戶動機分析模型是由思緯市場研究公司的Censydiam研究機構提出來的,主要用於研究用戶行為、態度或者目標背後的動機。該模型的基本邏輯是:用戶的需求存在於社會和個體兩個層面,面對不同層面的需求,用戶會有不同的需求解決策略,通過研究用戶採取的需求應對策略,我們可以透視用戶內在的動機。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維度」、「四策略」和「八動機」,見圖3。

「兩維度」是指用戶的需求存在於社會和個體兩個層面。社會層面,用戶經常需要在尋求群體歸屬和保持自我獨立之間進行權衡,即群體是個體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根本來源,同時,個體又需要在社會交往中充分展現自身的個性和能力,以及在與他人比較下獲得自尊感和成就感,這個維度可以很好地幫助產品經理理解自己的產品將如何幫助用戶塑造自身與周圍社會之間的關係。個體層面,一個人產生需求欲望時,可以壓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將其釋放出來。壓制往往是由對需求的必要性或是滿足需求的能力的質疑或不確定而導致的,而釋放則是來源於自信開放的心態。這個維度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用戶對產品滿意的潛力。

「四策略」是指個體面對自身客觀存在的需求時,可能採取的四種滿足策略:

  1. 在集體中尋找到快樂,從眾和諧;
  2. 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克制欲望;
  3. 表達成功自我,得到他人的讚許;
  4. 釋放內心欲望,積極享受,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通過用戶滿足需求的策略可以透視用戶的四種最基本的行為動機,即享樂/釋放、順從/歸屬、理性/控制和能力/地位,分處於模型的四個端點上。除這四種基本動機外,Censydiam 研究所還分析和總結了這四個象限之間人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動機,分別是:

  1. 活力/探索,該象限的用戶對花花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擁抱一切新奇的東西,渴望新的情感,以及挑戰自我,自由、激情,冒險,速度總是他們的代名詞;
  2. 個性/獨特,該象限的用戶則總是表現得非常理智,他們也希望自己被他人注意到,眾人的關注使他們有一種優越感,但相比於希望體現能力的人,他們還缺少強勢和對他人的控制力;
  3. 舒適/安全,該象限的用戶總是關乎內心世界的,需要得到放鬆和寧靜,希望被保護被關心,有時候會從童年或過去美好的時光中尋找依賴;
  4. 融合/溝通,該象限的用戶總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希望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分享友好,易於相處是他們經常得到的稱讚。由此,得到用戶的「八動機」

圖3 Censydiam消費動機分析模型

4、三者之間的關係

(1)  需求是動機的根源,動機是造成行為的原因,而行為則讓需求得以滿足。

(2)從圖4中可知,相比需求本身,動機更能夠預測用戶的行為。

(3)產品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誘發用戶的需求動機。

(4)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產品經理要慎重選擇用戶的需求予以滿足。

圖4用戶需求、動機發展過程

 

本文由 @大風起兮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項目需求分析:了解需求理論是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的基礎
    怎麼理解「需求」?需求分析涉及哪些內容?本文將從需求定義、需求分類、需求分析的概念、需求分析的流程四個方面來介紹需求分析的基本理論。但通常情況下,需求分析師需要和每個角色都保持無縫的溝通,最大程度地減少需求失真!那麼怎麼理解「需求」?需求分析涉及哪些內容?本文將從需求定義、需求分類、需求分析的概念、需求分析的流程四個方面來介紹需求分析的基本理論。
  • 產品經理必備之常用需求挖掘的7個方法
    解決用戶的問題就需要進行需求分析,在上一篇文章《產品經理必備之如何進行需求分析》中我們將需求分析分成需求收集、需求分類、需求挖掘、需求分級四個階段。需求挖掘,又可理解為需求深挖、需求思考、需求評估等,是產品經理進行需求分析時的最重要的階段。
  • 需求分析丨「Y」理論的深入探討
    一個好的思維理論,能夠幫助你快速地去學習融入,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理解,探討關於「Y」理論,enjoy~需求分析Y理論「1」是用戶需求場景或是一個點子,可以理解成各部門提出的初始需求,是需求的起點。這裡可以理解成需求的第一層深度——觀點和行為。
  • 用戶的需求分析:有效的搜集信息並從中找到用戶價值
    產品經理在做需求收集和分析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通過網絡等渠道去收集各種信息和需求,所以今天我們來討論下如何有效的搜集信息並從中找到用戶價值。01 如何成為搜集信息的達人搜集信息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從通用像專業逐步深入的過程。
  • 36氪APP用戶需求分析
    3. 需求目標化通過形成活躍的用戶互動交流生態,以滿足用戶自身參與互動、自我表達的社交需求。目標定為提高互動活躍用戶數10%,互動活躍用戶以一周互動次數至少7次、文字評論互動內容為測量指標。4.需求方案化我們主要從話題區優化、增加文章獲取渠道以及激勵機制完善這三個方向進行迭代和優化,通過話題區優化,打造活躍的用戶互動生態;通過增加文章獲取渠道,增加文章曝光率,促進用戶和專欄作者互動;通過激勵機制完善,引發用戶參與互動。以這三個方面的功能優化以達到增強用戶互動的目的,滿足用戶自身參與互動、自我表達的社交需求。
  • 3個步驟,快速分析toB產品需求
    拿到tob產品需求時,你一般會如何進行分析呢?你的常用分析方法是什麼呢?如果你不知從何下手,那通過本文,你可以快速掌握三個分析方法,解決這一難題。但我發現簡化了其中的理論後用來做需求梳理也很好。具體做法就是:a. 拿到系統需求先抽象其中涉及的實體;b. 找出實體和實體間的對應關係,並繪圖。那麼接下來您可能要問:什麼是實體?實體的官方解釋:實體是客觀存在並可相互區別的事物。
  • 需求分析:用戶需求研究四要素
    真正的用戶研究應該建立在以用戶為中心的邏輯上,對於用戶的每一個確定要做的需求都能形成一個閉環,回到產品需求上。產品經理應該據有透過表面挖本質的能力,接下來我就對如何處理用戶需求,做一個簡單的方法總結。用戶需求研究應該從以下4部分展開,用戶需求調研,競品分析,情節體驗,整合為一。用戶需求調研當面對用戶需求時,我們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 白皮書 | 智能照明與物聯網的用戶需求分析
    用戶需求的分析有多種方式。     其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英文名: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曾提倡通過 needs 和 Wants 的倒三角方式來分析預判用戶需求;但有人(吉爾特·霍夫斯塔德)批評這種需求層次的排列(例如自我實現為最高需求)已經成為一種種族優越的表現,並指出需求層次理論無法進一步描述社會與思想的需求,特別在同時存在個人與集體利益的社會中
  • 如何分析用戶滿意度?這4種常用滿意度分析模型,一定要學會
    比如醫院需要了解患者對醫護人員服務的滿意程度,企業需要了解顧客對自家產品的滿意程度及需求,政府需要了解公眾的的服務需求等等。本文將介紹4種常用的顧客滿意度模型,以及如何使用SPSSAU進行這些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用戶需求分析工具有哪些?如何有效的進行用戶需求分析?
    對於企業和運營來說,用戶需求分析是必不可缺的,而分析結果的精準度也影響著後期產品的運營和營銷效果,想要獲得這些用戶需求信息,需要專業的用戶需求分析工具,比如說Mob AnalySDK用戶行為分析系統,對用戶在
  • 案例分析: UML大戰需求分析
    本文會借著一個小的案例分析,來簡單的說明下會常用到的幾個UML圖,主要包括順序圖、用例圖、活動圖以及狀態機圖,另外文章的最後部分會將這些UML的圖例和我們平日工作裡用到的泳道圖、流程圖做一些簡單的對比總結。
  • 深層次挖掘用戶需求,馬斯洛理論再進階
    但是想要更深層次地了解用戶需求,產品經理需要對其進一步分析和學習,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產品經理要進行產品需求分析、調用用戶需求,離不開對人性的把控和理解。而我們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馬斯洛需求的5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但很遺憾,這個需求只是人性裡的一部分。真的理解需求,我們需要對其進一步分析和學習。
  • ...心理動力學:用戶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浮出水面(萬字長文,附實例分析)
    2個微博帳號中的3條轉發量較大的微博進行了微博傳播分析,用到的是微博大數據分析工具—微分析(http://apps.weibo.com/5749860995/QozsgdY),它具有刻畫傳播路徑、洞察關鍵人物、解讀用戶畫像、分析傳播質量等功能,本文用到的是其中的解讀用戶畫像功能。
  • 盯住產品目標,做好需求分析的5個階段
    需求管理是一個產品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直接關係到產品最終交付的成果和質量。產品經理在面對用戶的時候,還面對著一群人:技術/開發。如何在接觸用戶需求到技術實現過程中做好需求分析,提高產品需求的交付質量?本文將從5個階段理解需求,細化需求分析全過程。
  • 用戶的伺服器需求分析及伺服器選擇技巧
    一、用戶對伺服器的需求要素分析1、對空間需求如果企業或政府的機房空間位置有限,為了節省成本,因此,佔用空間越少的伺服器所需的費用也就越低,於是在這些用戶來說,伺服器採購多數採用1U、2U機架式伺服器產品,隨著刀片伺服器的推出,其密度高的特點可以較好滿足這類用戶的需求,比如在網際網路託管行業是對空間需求最為明顯的用戶群
  • LED 常用鋁基板軸嚮導熱率的理論計算與分析
    LED 常用鋁基板軸嚮導熱率分析南京熱鏈研習社 南京熱鏈研習社 2019-10-24電子產品散熱理論設計與ICEPAK
  • 丁香醫生產品分析:針對用戶需求,完善現有功能
    文檔屬性文檔名稱:丁香醫生APP產品分析文檔版本:7.9.4體驗環境:iPhone 6,iOS12.2撰寫人:小鹿撰寫時間:2019年5月18日目的:鍛鍊自身的產品分析與文檔撰寫能力3. 需求場景整理(2)開放性、智能性、快速迭代性較強的「網際網路」行業,和私密性、倫理性、嚴謹性較強的「醫療」行業,這兩個屬性不同的行業的高效融合之道,尚在摸索中,尚未建立一個有效的理論模型。(3)存在醫療糾紛的潛在隱患。(4)競品實力不相上下:春雨醫生、阿里健康、快速問醫生……三、產品結構分析1.
  • 長尾理論,需求覆蓋
    且搜索詞分析這一件事情,貫穿於SEO的始終。但是,在具體的搜索詞分析之前,還是先需要進一步了解我們應該分析什麼樣的搜索詞、分析了又有什麼用。本文也可以順帶初涉一個問題:如果說SEO行業裡面最大的誤解,那必然是大多人都覺得SEO以提高排名為重。然而,這是大錯特錯的,導致大多數人把SEO從一開始就做錯了。
  • 產品經理常用分析方法
    這時候,總結常用分析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分析體系,就顯得尤其重要。下文列舉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供大家參考:一、PEST分析P:政治(politics)E:經濟(economy)S:社會(society)T:技術(technology
  • 需求分析篇|報表分析的三個關鍵要素
    面對客戶各種複雜多變的報表需求,我們如何能快速抓住要點,梳理出清晰的報表邏輯,從而設計出滿足用戶需求的報表,是產品人員在需求調研和分析中很重要的工作,本文把報表分析過程拆解成三個關鍵要素,幫助產品人員快速理解和掌握到報表分析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