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網站出現故障(由於點擊量太大,網站是會崩潰的)
在同時段查詢高考成績的考生非常多,考試院伺服器載荷過多會導致崩潰,所以還請廣大考生耐心等待,最後祝願所有考生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小編在這裡提醒考生及家長,高考期間查詢分數人數眾多,如果網站打開速度慢或者打不開請多刷新幾次,耐心等待。
隨著2020年高考結束,志願填報成為家長考生們的重要任務。高考成績公布,如何在短短幾天裡利用好分數考上理想的大學和專業?為此,高考志願團隊推薦使用
2020高考志願填報大數據(excel表格),可通過輸入成績、位次、線差等快速篩選出理想的大學和專業。
高考怎麼查自己的成績高考成績查詢的方法一般都有好幾種,第一種是官網查分,需要大家了解本省考試院網址;第二種是電話查分,需要知道查分電話;第三種是簡訊查分,需要知道查分簡訊及發送什麼信息;其他的方式還有官方微信、微博等,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查詢高考成績。高考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查詢自己的高考分數,但需要提前知道本省的查分號碼。其中最便捷的方法是網站查分,只需要輸入準考證號和姓名即可。當然,某一時間點查分人數過多,可能導致暫時打不開或者電話佔線等情況,此時還需要耐心等待。高考查分一般不僅能查到本省的高考各批次錄取分數線,部分地區還會公布成績排名(一分一段表),這些基本數據公布後,再過幾天就要填報志願了,時間非常緊湊,大家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供浪費,所以還需成績公布後第一時間查分,然後準備報考。志願填報時間也很短,同學們最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高考查分之後考生應該做哪些準備1、考生應該查找自己中意的學校和專業,根據自己的分數進行初次篩選。2、在帥選出來的學校和專業中,查找先關資料了解學校和專業的發展前景,進行二次篩選。查到高考成績後,最重要的事是給自己一個合理且相對準確的定位。根據自己的分數,找出自己的分數在自己所在科類、所在批次中的相對位置,然後給自己定位。對照招生高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找出自己所在科類、所在批次和自己位置相當的分數,在這一分數附近,把自己感興趣的學校找出來,記錄這些院校的錄取分數。還要看這些院校年與年之間的變化情況,分析其變化趨勢。最好做一個詳細的表格,記錄相關信息。想必高考結束後這段時間,考生和家長已經開始研究自己感興趣高校的招生簡章。那麼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與意願高校面對面:參加招生諮詢會。此外,考生還可以直接撥打高校招辦的電話進行諮詢。5、最後就是在自己不斷篩選之後的結果中選擇進行高考志願填報。
高考查分需要注意什麼高考結束後,查分前建議大家根據考試後公布的試卷答案預估一下自己的最高分數和最低分數,這樣在真正的分數出來後,我們就會做到心中有數。而且如果感覺分數有問題,後面還可以採取措施進行彌補。高考結束後,大家不要只顧得放鬆,一定注意本地高考分數查詢時間。以免影響後期的高考志願填報事項。查分前,我們需要準考證,身份證號,考生號,考生姓名等信息,有的地區還需要準考證密碼等,在考試後要妥善保管這些信息,查分前我們應提前準備好。查分後,若感覺高考分數有誤一定要申請複查,即在規定時間內到招考辦申請複查並繳納一定的查分手續費。查分後如果有錯誤的話,會核實真正的分數。如果沒有錯誤的話,至少自己不會因為沒有查分而後悔。確定自己的分數無誤後,就要著手準備高考志願的填報工作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前準備,充分做好志願的填報工作。投出去後又被學校退檔,若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如「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受限」等原因。表明考生電子檔案已經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沒下載考生電子檔案,考生要注意查詢檔案所投學校。意味著院校已經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將根據招生章程公布的錄取規則,確定「預錄取」或「預退檔」考生名單,但尚未確定是否正式錄取。表示院校按學校錄取規則錄取時,對成績偏低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或體檢、單科成績等原因不能錄取的考生,做出「預退檔」,即準備退檔處理,並已向省高考錄取場提交「預退檔」考生電子檔案等待錄檢審核。處於「院校在閱」和「預退檔」狀態時,如有需要,高校或省高考錄取場可能會與考生聯繫。因此,考生一定要留意自己在高考報名時所留的聯繫方式是否暢通。即院校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專業安排之後,已下載擬錄取考生名單及錄取專業。處於「預錄取」狀態並不表明正式被錄取,須經省高考錄取場錄取檢查組審核通過後方為正式錄取。「預錄取」考生經省高考錄取場錄檢審核,審核通過後即變為「錄取」。處於「錄取」狀態的考生,已經被高校正式錄取。高考成績只是一種檢驗人生在學生階段學習成績的一種形式,並不是決定一生的唯一一次考試。應當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成績,坦然接受結果,規劃好下一步。在當今這個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社會,並不是「一考定終身」,只要有夢想,通過努力,成才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因為高考中只有做出那些有一定難度的試題,才有可能取得高分,所以各個名校的教師們絞盡腦汁,反覆研究歷年來的考題,試圖尋求突破的契機。應考的教師和學生作為攻擂的一方,只有將學生平時訓練的難度提高,以至於超過高考的難度,才能確保在高考的攻擂中取勝。
高考成績將陸續出來了!經過了近半個月忐忑不安的等待,相信到了現在,同學們即使看到了成績後難免會興奮或是失落,但都已經做好了直面分數的準備,而現在匯聚於心的只有一個想法:我能上哪些大學?
無論我們對高考有多少抱怨,但不得不承認它的評價大體上是符合我們的努力程度的。不過,這畢竟只是一場考試,其中充滿著變數——本來還能勉強達標的學科卻倒黴地遇到了不擅長的題目;原本在歷次模擬考中都發揮很好的同學卻在高考時由於過度緊張而打了折扣…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作為一個即將步入大學的「準成年人」,我們不該再像小時候一樣因為一場考試的失誤就一蹶不振,也不應因為考試成績好就忘乎所以,提早正視自己的這一次高考,把精力投注在如何挑選到能力範圍內最合適的高校,才是一個真正走向成熟的年輕人應該有的作為。
現在各個省市的高考分數以及各省市分數線都已陸續公布,我的高考成績能上哪些大學?怎麼樣可以查到?
只要輸入省市學科以及分數,就可以查詢到自己能衝刺以及保底哪些大學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打開
以廣東理科535分為例,對應排名為全省3萬9千名左右,根據大數據系統,可以推薦出112所院校。
這112所院校,是系統根據高校2019年、2018年在廣東省的錄取排名進行匯總統計後推薦出來的院校。其中,系統會根據往年數據,結合考生成績,分三個維度進行推薦院校:可衝擊院校、較穩妥院校、可保底院校。
在大數據系統中,系統推薦院校的依據是數據,是高校往年的錄取數據。凡是在數據上看有報考希望的院校,系統都會給考生和家長做精準推薦。
在系統推薦的基礎上,考生和家長還可以根據對大學、地區、專業的考量,在系統推薦的多所院校中做減法。有些院校地域太偏,可以去掉;有些院校專業不是很滿意,可以去掉;有些院校實力不是很強,可以去掉..以此為據,做減法,篩選學校。
為更好地解決考生和家長的個性化需求,系統也推出了「一鍵填報」功能。在此,只需要勾選出對於大學地區、大學屬性特色、專業意向、報考意向等條件,系統即可推薦出最滿足考生和家長意向的院校。
長按識別二維碼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