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家研究,人的智商有50-60%都來自於父母的遺傳。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都盼望著自家孩子是個小天才,但你知道嗎?其實寶寶智商高不高,早就通過一些「小怪癖」悄悄告訴你了。
家長千萬別傻傻的去糾正孩子,扼殺寶寶的「天才」基因。
寶寶大鬧天宮要拆家
圓圓的兒子從小就特別「淘氣」,這淘氣倒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成天往外跑或者總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而是一個怪癖——「拆東西」。
原來寶寶從小就特別喜歡拆各種東西,而且破壞力驚人,她常常都感覺非常詫異,這孩子到底是怎麼拆的呢?
寶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教育了好幾次,但孩子依然沒有收斂。看著家裡破東爛西的家具,寶媽暗自叫苦,這孩子可「真敗家」,這是要拆家啊。
但寶寶的爺爺卻不這樣想,他覺得孫子拆東西是「本事」,一看就知道是個聰明的小傢伙。
天才寶寶專屬的3種怪癖
1)容易溜號
生活中總有一些寶寶是特別喜歡「溜號」的,父母面對這樣的寶寶常常是非常頭大,想盡辦法提高寶寶的專注力。但其實寶寶溜號也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
溜號其實證明寶寶的觀察力非常好,並且寶寶願意主動去觀察新事物,面對這樣的寶寶,家長一定不要責備,而是要細心的引導,儘可能發揮出寶寶的「好奇心」。
2)經常發呆
根據研究,人在發呆時大腦並沒有停止運行,反而會進入一種高速運行的狀態,屬於高度集中的一種冥想。
一些寶寶經常會發呆,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都很擔心,覺得寶寶「呆呆」的。但其實當寶寶發呆時,其實也在思考問題,尤其在盯著一個東西發呆的時候。
3)愛拆東西
還有一類寶寶和圓圓的兒子一樣,喜歡拆東西,其實這也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
根據研究發現,孩子手部運動和大腦發育息息相關,手部運動越是精細,大腦中神經細胞連接就越緊密,寶寶也越聰明。
拆東西用到的手部動作,可以說非常精細了,而且寶寶能拆東西就證明他的求知慾很強,能想到了解事物的內部結構,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1)不要阻止孩子的小怪癖
如果你發現了寶寶有這樣的怪癖,那麼一定不要阻止寶寶,尤其是在3歲以前,要多鼓勵做寶寶這些「怪癖」。
留給寶寶一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空間,為其想像力和創造力搭建一個自由的平臺。
2)多帶孩子嘗試新鮮事物
當寶寶發現孩子有這些怪癖後,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例如寶寶喜歡拆東西,就給他買一些可拆卸的益智玩具,讓寶寶更好的探索。
也可以多帶寶寶出門,科技館、動物園都是滿足寶寶求知慾好地方。除了引導孩子外,家長也要經常陪伴孩子,給孩子肯定。
擴展閱讀:寶寶智力發育的6大黃金階段
1)0-3個月
這個階段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在這3個月,家長應該多給孩子看一些照片或色彩鮮豔的東西,可以從黑白一點點向彩色轉換。
2)4-6個月
這個階段是寶寶唇齒發育的關鍵期,寶寶通過咬東西,來探知世界,開發大腦。
3)3-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建立立體感覺,家長順其自然的讓孩子運動就可以了。
4)5-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學會如何分辨情緒,家長可以經常模仿寶寶的表情,讓寶寶對情緒加強認知,建立高情商。
5)1-2歲
很多家長都聽說過,2歲的寶寶最可怕,這其實是因為寶寶1-2歲時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所以常常表現的不聽話,這時候家長可以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
6)1-3歲
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準備期,家長一定要多和寶寶說話,給寶寶打下一個好的語言基礎。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這些怪癖嗎?你覺得這些怪癖是高智商的表現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