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3種「怪癖」,是「天生」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扼殺

2020-12-16 騰訊網

根據科學家研究,人的智商有50-60%都來自於父母的遺傳。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都盼望著自家孩子是個小天才,但你知道嗎?其實寶寶智商高不高,早就通過一些「小怪癖」悄悄告訴你了。

家長千萬別傻傻的去糾正孩子,扼殺寶寶的「天才」基因。

寶寶大鬧天宮要拆家

圓圓的兒子從小就特別「淘氣」,這淘氣倒不是像別的孩子一樣,成天往外跑或者總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而是一個怪癖——「拆東西」。

原來寶寶從小就特別喜歡拆各種東西,而且破壞力驚人,她常常都感覺非常詫異,這孩子到底是怎麼拆的呢?

寶媽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教育了好幾次,但孩子依然沒有收斂。看著家裡破東爛西的家具,寶媽暗自叫苦,這孩子可「真敗家」,這是要拆家啊。

但寶寶的爺爺卻不這樣想,他覺得孫子拆東西是「本事」,一看就知道是個聰明的小傢伙。

天才寶寶專屬的3種怪癖

1)容易溜號

生活中總有一些寶寶是特別喜歡「溜號」的,父母面對這樣的寶寶常常是非常頭大,想盡辦法提高寶寶的專注力。但其實寶寶溜號也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

溜號其實證明寶寶的觀察力非常好,並且寶寶願意主動去觀察新事物,面對這樣的寶寶,家長一定不要責備,而是要細心的引導,儘可能發揮出寶寶的「好奇心」。

2)經常發呆

根據研究,人在發呆時大腦並沒有停止運行,反而會進入一種高速運行的狀態,屬於高度集中的一種冥想。

一些寶寶經常會發呆,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都很擔心,覺得寶寶「呆呆」的。但其實當寶寶發呆時,其實也在思考問題,尤其在盯著一個東西發呆的時候。

3)愛拆東西

還有一類寶寶和圓圓的兒子一樣,喜歡拆東西,其實這也是寶寶高智商的表現。

根據研究發現,孩子手部運動和大腦發育息息相關,手部運動越是精細,大腦中神經細胞連接就越緊密,寶寶也越聰明。

拆東西用到的手部動作,可以說非常精細了,而且寶寶能拆東西就證明他的求知慾很強,能想到了解事物的內部結構,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1)不要阻止孩子的小怪癖

如果你發現了寶寶有這樣的怪癖,那麼一定不要阻止寶寶,尤其是在3歲以前,要多鼓勵做寶寶這些「怪癖」。

留給寶寶一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空間,為其想像力和創造力搭建一個自由的平臺。

2)多帶孩子嘗試新鮮事物

當寶寶發現孩子有這些怪癖後,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例如寶寶喜歡拆東西,就給他買一些可拆卸的益智玩具,讓寶寶更好的探索。

也可以多帶寶寶出門,科技館、動物園都是滿足寶寶求知慾好地方。除了引導孩子外,家長也要經常陪伴孩子,給孩子肯定。

擴展閱讀:寶寶智力發育的6大黃金階段

1)0-3個月

這個階段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在這3個月,家長應該多給孩子看一些照片或色彩鮮豔的東西,可以從黑白一點點向彩色轉換。

2)4-6個月

這個階段是寶寶唇齒發育的關鍵期,寶寶通過咬東西,來探知世界,開發大腦。

3)3-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建立立體感覺,家長順其自然的讓孩子運動就可以了。

4)5-12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學會如何分辨情緒,家長可以經常模仿寶寶的表情,讓寶寶對情緒加強認知,建立高情商。

5)1-2歲

很多家長都聽說過,2歲的寶寶最可怕,這其實是因為寶寶1-2歲時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所以常常表現的不聽話,這時候家長可以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

6)1-3歲

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準備期,家長一定要多和寶寶說話,給寶寶打下一個好的語言基礎。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這些怪癖嗎?你覺得這些怪癖是高智商的表現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的3種「怪癖」,是「天生」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扼殺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都盼望著自家孩子是個小天才,但你知道嗎?其實寶寶智商高不高,早就通過一些「小怪癖」悄悄告訴你了。家長千萬別傻傻的去糾正孩子,扼殺寶寶的「天才」基因。天才寶寶專屬的3種怪癖
  • 有這3種「怪癖」的孩子,往往代表高智商,家長不要隨意扼殺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小孩,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很高的智商。但是事實上寶寶的智商有一半是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如何分辨自己家寶寶的智商高不高?可是這些小動作往往都會被家長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很多的天才小時候都有很多「怪癖」行為,可能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甚至還抱怨自己的孩子缺點多,但是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接受的「怪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糾正,沒準你能培養出一個小天才呢!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家長從孩子小時候的特徵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偉大的科學家們,小時候都有些「怪癖」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家、發明家小時候都有一些「怪癖」,常常難以被正常人理解,但正是因為這些人的獨特之處,才成就了偉人的一生成就。
  • 這些行為不是孩子的"怪癖",是智商高的體現,家長千萬不要扼殺了
    那麼高智商的孩子通常有哪些表現呢?家長要做的事情是挖掘這些表現,而不是誤認為這些表現是&34;。比如說,如果孩子在學校發生了矛盾,家長就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一定不能吃虧的,要讓他以牙還牙。但是有一些智商高的孩子則覺得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需要太過計較。
  • 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娃可能是天才
    當了父母以後就會常常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對比,總是羨慕別人的娃聰明可愛顏值高,雖然家長們都喜歡口頭上嫌棄自己的娃,但是內心也是非常疼愛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就會糾正孩子,希望他們能夠表現「正常」。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愛因斯坦成名後,在一次採訪中回答了關於自己記憶力差的問題。
  • 不要扼殺小天才,高智商孩子有3個「怪癖」,父母卻傻傻地糾正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高智商,孩子的智商有遺傳因素,也有後天培養的,並且只要後天好好培養可以彌補天生的不足,但如果後天錯誤培養,也會導致淹沒先天的才智。許多父母不知道的是,有些孩子其實天生帶有著&34;,此時千萬別將其「扼殺」。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於是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商,比如給孩子吃健腦的食物、上早教班、胎教等等,俗話說,三歲看老,其實孩子智商高不高,從小時候就能看出來。智商高的孩子往往跟普通孩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玩遊戲的時候,智商高的孩子就喜歡制定規則,再比如,孩子的專注力很強,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家長們平時都看不到的細節,孩子卻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都是高智商的表現!
  • 孩子有這4種「怪癖」,是高智商的表現,爸媽小心別扼殺
    不得不承認,現如今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表現都極為敏感。如果哪個孩子與其他孩子的表現不太一樣,或是喜歡的東西沒有那麼大眾化,就可能會被貼上「另類」、「怪癖」等標籤。然而許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眼中的那些孩子的「怪癖」,雖然表面看上去有些另類,實際上卻是隱藏著極大的天份,也就是我們說的高智商表現。
  • 6歲前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智商高,家長別盲目去管教
    而在孩子6歲前,若是智商高的話,其實是會有一定的表現,不過這些表現在我們家長的眼中很有可能就變成了「怪癖」,像這4種「怪癖」其實是暗示孩子智商高,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管教。怪癖一:小手閒不住眾所周知收拾人體的「第二大腦」,每一根手指其實都對應著大腦的一個區域,而6歲之前孩子的智商若很高,那麼就會通過手來展現出來,例如孩子手總是要抓一些東西或者亂扔東西,其實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千萬不要盲目制止。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其實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在某些方面特別擅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了出來。可惜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更沒有好好加以培養,所以他們的天賦往往被埋沒了。擁有天賦和利用好天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孩子有這3 個「怪癖」,說明智商高,家長別「瞎」糾正
    我們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有著家長看不慣的「怪癖」,而每次家長看見孩子這樣的行為,都會忍不住讓孩子改正,要是孩子始終不改正過來,家長就會罵孩子,甚至還會打孩子,其實,當孩子有這些「怪癖」,實則是孩子是天才的緣故,家長別去「瞎」糾正,那麼有可能一代天才就「消失」在了你的手上。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孩子的這三個"怪癖",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指教
    有的家長,總以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喜歡給孩子隨便的發號施令,認為孩子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笨。但其實有一些孩子的行為在家長眼裡可能是怪癖,但這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如果胡亂指教,就會害了他們。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怪癖」,家長不要亂糾正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怪癖",家長不要亂糾正:喜歡發呆當然不是所有喜歡發呆的孩子都是智商高,智商高的孩子喜歡發呆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他們經常會對著某個東西陷入沉思,其實這並不是他們在發呆,而是在很專注地思考,所以他們沒有注意力去顧及旁邊的人
  • 美國心理學家:孩子有這3種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隨便糾正
    還有很多的寶爸寶媽在抱怨他們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怪癖」,他們舉得孩子這樣很難讓他們接受。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被認為的難以接受的「怪癖」正是孩子具有很高智商的表現,這些表現被成人的不理解去制止或者指責,使得孩子錯過了智力發育最好的時機。
  • 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家長先別急著糾正
    而當我們去評價一個孩子優秀與否的時候,往往會習慣性的從智商這個方面來考量。有不少人認為孩子的智商是先天註定的,但實際上這種看法過於絕對,因為孩子在出生後,智力發育有兩個「黃金期」,家長只要抓住機會,也能讓孩子成為高智商人群的一員。而智商高的孩子,在小時候多半會有這些「怪癖」,來看看你家娃佔了幾個呢?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有這些「怪癖」,父母別急著糾正,引導才是關鍵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因為智商高除了聰明,在很多方面都比較有優勢,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學習時要比普通孩子輕鬆很多。也許不能像科學家一樣,但在人群中也是名列前茅。而且,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如果父母不擅長去發掘,反而把孩子的這一怪癖當作缺點,給孩子糾正過來,才導致孩子的高智商頭腦被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