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欒曉娜
2020-12-15 10:59 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新版「限塑令」即將施行。
12月1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公共機構高效綜合節能及健康運營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啟動會議上獲悉,目前,市級黨政機關已率先停用了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等塑料製品。
今年9月底,上海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了《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提出「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範一批」,對不同類別塑料製品分類施策、循序推進。其中,「禁限一批」主要是針對使用量大、洩露風險高、再利用價值低、難以回收或清理的品種。
「比對2020版的塑料製品禁限清單,市級黨政機關早在7月1日開始,就已提前停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一次性筷子等。」上海市機管局節能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1月,市機管局又對市級機關集中辦公點進行了全面清理,主要是檢查重點環節還有沒有塑料製品的使用情況,如小賣部、洗衣房等,「我們的方案比上海方案更嚴,實施得也更早更快。」
澎湃新聞記者同時了解到,當天啟動的上海市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公共機構高效綜合節能及健康運營管理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示範」由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指導,上海市綠色建築協會牽頭,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市政府秘書長陳靖出席項目啟動。
該項目主要針對上海公共機構面向建築環境健康需求的高效運營管理問題,在保證信息安全前提下,構建基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智能化運維與管控模式,建立公共機構高效綜合節能及健康運營管理複雜適應系統,實現系統學理論在公共機構運營管理中應用的創新。形成健康建築環境態勢仿真、高效綜合節能自動駕駛艙、智能運營管理數字孿生、既有設備設施一網統管四項關鍵技術。
上海市機管局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市公共機構深入推進節約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揮在節約型社會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公共機構綜合能源消費總量,水資源消費總量預計均低於原定控制目標。2019年,單位建築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人均水耗較2015年分別下降了12.17%、21.83%、20.95%,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節約資源能源總體目標。
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上海有76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建築由於歷史和投入效益等原因,仍有部分單位能耗處於不合理區域。另外,建築內部環境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需要深入貫徹落實。
從2018年開始,上海市機管局攜手市綠色建築協會、上勤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開展了基於BIM的機關辦公建築全生命期創新管理研究,以市級機關集中辦公點局部樓宇為試點,建立統一技術標準的建築大資料庫,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此基礎上,次科研項目將完成在市級機關集中辦公點的示範應用,實現「能源控制+環境控制+智能控制」綜合調適協同決策的技術和管理突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塑料汙染治理,限塑令,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