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啦!
預計到2020年元旦
除個別橋梁外
廈門健康步道將對外開放
先來看看視頻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有人已經搶鮮體驗了
12月7日,「2019年廈門健康步道體驗季」活動拉開帷幕,部分人群率先體驗了局部路段。主辦方通過收集體驗者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設施,為全面開放做好準備。
在健康步道上逛走逛走
是一種什麼樣的feel?
在哪裡拍拍拍才能收穫超多點讚?
日報君這就帶你提前感受一下↓↓
這條步道顏值高
360°飽覽鷺島美景
廈門健康步道項目
起於郵輪碼頭,止於觀音山夢幻沙灘,串聯了廈門島中北部重要的生態節點,包括篔簹湖、狐尾山、仙嶽山、園山、薛嶺山、虎頭山、金山、湖邊水庫、五緣灣、虎仔山、觀音山等「八山三水」,將充滿活力的城市景觀與寧靜的自然風景無縫對接,形成一條山海步行通廊,將給廣大市民遊客提供集休閒、健身、旅遊、漫步等功能於一體的場所。主線段總長約22.2公裡,其中新建高架步道10.1公裡、新建貼地步道3.2公裡、保留現狀地面步道5.3公裡、改造現狀步道3.4公裡。節點橋梁(人行)共7座,總長約1.7公裡。
這裡有山野趣味
廈門健康步道林中段依山就勢,因勢利導
在設計和施工時
儘量保留原有植被,彰顯自然野趣
成為一條探索廈門山林之美的生態之路
這裡能俯瞰廈門美景
站在健康步道上
你可以換個角度俯瞰廈門
換個方式體驗廈門
廈門健康步道全線設置了
16個景觀打卡點
12個特色景觀園區
還有多個觀景平臺
狐尾山觀景平臺
可鳥瞰篔簹湖、白鷺洲等公園景觀,遠眺海滄新城、東渡郵輪港等城市景觀。
仙嶽山觀景平臺
北可鳥瞰杏林大橋、廈門大橋、集美大橋等跨海工程,遠眺杏林灣商務區、廈門高崎機場等城市景觀。觀景平臺區域內懸掛風鈴,隨風而動,優美動聽。
這裡處處是景
廈門健康步道特色景觀之一「流光花徑」
就位於仙嶽山土地公廟附近
到了夜晚可是會自帶光芒哦
元旦TA也將開放
健康步道建設還結合景觀提升
對步道視線範圍內的單一林相進行改造
增加季相變化
將呈現「春花浪漫、夏花熱烈、
秋葉浸染、冬葉飄飛」的景觀效果
到明年春天時,市民可在健康步道上欣賞狐尾山櫻花谷櫻花盛開的美景
走到仙嶽山靠近文化藝術中心附近
你還能看到一個玻璃地面的觀景平臺
敢來挑戰嗎?
廈門健康步道全線還有7座重要節點橋梁
其中1座為跨山谷橋梁
6座為跨道路橋梁
一橋一景
有望成為城市新地標
這條步道人性化
無障礙通行+智能設備
這是一條走著舒服的步道
健康步道的鋼格柵很有彈性
坡度也很平緩
走起來很舒適
為了保證市民行走舒適性
廈門健康步道的路線做了特別的選擇
林中高架橋面高度總體位於樹木冠幅下
兩側樹木可提供遮蔭
在林中段每600米設置1處休憩點
結合觀景平臺、驛站、
主線加寬段、出入口坡道等處
設置休息駐足的空間
這是一條設置貼心的步道
廈門健康步道在建設時
充分考慮了與現狀步道或主要城市交通節點的銜接
市民遊客可通過沿線設置的
52個接駁出入口上下健康步道
註:圖中黃點為44個步道出入口,其餘8個出入口與公園相接,市民可通過公園進入健康步道。
出入口的平均間距約280米
出入口設置方式主要有坡道、普通梯道、
橢圓形樓梯、橢圓形電梯、
垂直電梯、直接平接等方式
步道全線設置14個驛站節點
服務半徑為500-700米
配套服務房、公廁、自動售賣機等服務設置
滿足市民需求
驛站效果圖
殘障人士也可以靠自己劃著輪椅登上步道
和正常人一樣
在山上俯瞰這座城市
這是一條「充滿智慧」的步道
步道將實現從市民體驗到日常管理的智慧化
包括智能運動、語音/趣味互動、
客流/環境/設施運行監測等功能
市民通過手機關注「廈門健康步道」微信公眾號,就能查詢「步道地圖」並導航到最近的出入口,在不同地點打卡可以看到「燃脂指數」;
對著AR互動教學設備,還能隨屏幕內的教練學打太極拳等。在健康步道沿線驛站,將安裝智慧語音交互設備,市民遊客在設備前說出「喚醒詞」,即可實現互動功能,如查詢步道情況、天氣、周邊推薦等。
步道上每隔300米左右有一個攝像頭
還可以一鍵報警
連接到監控中心
這些行為不能有!
廈門健康步道僅供行人通行,共享單車、各類機動車和助動車不得進入步道。
禁止使用滑板、溜冰鞋、獨輪車、平衡車、自行車等代步工具;穿高跟鞋的女士建議換平底鞋、防滑鞋進入步道。
禁止在步道上進行器械運動,禁止在高架步道上開展如快走、「暴走」等形式的群體性運動。
太期待了有木有
記得提前約好小夥伴
元旦走起咯~~~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 記者:吳海奎 通訊員:薛榕 洪揚揚 攝影/攝像:王協雲 李振龍 胡雪晴 楊啟翔 視頻編輯:陳毓璇
編輯: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