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首次收穫新鮮蘿蔔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最近拔出了在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研究人員稱,這一成果為較長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產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NASA發布的一份說明書介紹,蘿蔔是首次在零重力環境下成功種植並收穫,此前成功收穫的農產品包括紅色長葉生菜、綠色生菜、大白菜、扁豆和芥菜等。據悉,太空人已在國際空間站上種植了15種植物,包括8種綠葉植物。NASA還在地球上測試了100餘種農作物,以確定下一步將在太空試種的候選農作物。
-
國際空間站首次收穫20根新鮮蘿蔔,網友:吃起來會不會甜一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最近拔出了在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研究人員稱,這一成果為較長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產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
國際空間站上種出蘿蔔,失重狀態下蔬菜怎麼長?
這不,據美媒報導,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收穫了人類在太空中種植的第一批蘿蔔,共有20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派遣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近日收穫了在站內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看上去這些蘿蔔和在地球土地上種出的蘿蔔沒什麼兩樣。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國際空間站首次收穫新鮮蘿蔔
讓更多人看到未來,讓更多人用上未來。印度尼西亞希望成為 SpaceX 新火箭發射地據報導,印度尼西亞希望成為埃隆·馬斯克旗下的 SpaceX 的火箭發射地。這個東南亞國家此前已經與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就潛在的電池合作進行過了談判。
-
太空人星際航行有新鮮菜吃了!空間站種出大蘿蔔,太空農場不是夢
這不,據美媒報導,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收穫了人類在太空中種植的第一批蘿蔔,共有20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派遣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近日收穫了在站內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看上去這些蘿蔔和在地球土地上種出的蘿蔔沒什麼兩樣。
-
零重力環境下,火焰是個什麼樣子?實驗結果顯示出圓形或橢圓形
趣味探索訊 在2019年裡,頻繁爆發的野火將數千平方公裡森林化為灰燼,無情的野火已成為了21世紀人類最棘手災難之一,不過這些火災都發生在地球上。那麼火焰在零重力環境下,是個什麼樣子,零重力環境下發生火災,結果又會怎樣呢?
-
零重力環境下,火焰是個什麼形狀?實驗結果顯示出圓形或橢圓形
趣味探索訊 在2019年裡,頻繁爆發的野火將數千平方公裡森林化為灰燼,無情的野火已成為了21世紀人類最棘手災難之一,不過這些火災都發生在地球上。那麼火焰在零重力環境下,是個什麼樣子,零重力環境下發生火災,結果又會怎樣呢?
-
國際空間站噴墨印表機:惠普如何完成任務?
馬斯克的Falcon9火箭4月2日的發生為空間站送去了貨物,包括一臺印表機NASA負責ISS計算機資源的經理史蒂芬·亨特負責監督機載計算機網絡以支持太空站的任務,包括印表機和網絡設備等外圍設備,他表示,在零重力下,你必須考慮你不必擔心的事情在地球上。
-
國際空間站迎豐收:太空人兼職菜農拔蘿蔔,運回地球還要等到明年
近日,國際空間站迎來了豐收。 這次種植源於一項名為植物棲息地-02(PH-02)的植物實驗,也是NASA首次在軌道實驗室種植蘿蔔。 選擇蘿蔔是科學家對其的研究已經相當透徹,並且其成熟期也短,只需要27天就可以收穫。這些模式植物也營養豐富、可食用,在基因上與擬南芥相似,擬南芥是一種小型開花植物,與研究人員在微重力條件下經常研究的捲心菜有關。
-
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網友好奇:啥味兒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成功收穫了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並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報導稱,NASA之所以選擇種蘿蔔,是因 原標題: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網友好奇:啥味兒啊?
-
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不知道和我們平時吃的胡蘿蔔有啥區別?
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不知道和我們平時吃的胡蘿蔔有啥區別?時間:2020-12-09 18:58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不知道和我們平時吃的胡蘿蔔有啥區別?
-
零重力環境如何影響大腦?顱內壓升高、視力模糊
現在,重力仍舊是他們的首要議程,但側重於研究微重力或零重力環境如何影響太空人的健康,尤其是大腦。畢竟,人類是在地球的重力環境下逐漸進化,而不是零重力的太空或者微重力的火星。人類的大腦如何應對微重力環境?
-
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明年將送回地球 網友好奇:啥味兒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飛行工程師成功收穫了國際空間站高級植物培養環境中種植的20根蘿蔔,並用錫紙包裹好,以便冷藏至明年送回地球。報導稱,NASA之所以選擇種蘿蔔,是因為科學家對它們的屬性已相當了解,且不需要特別照顧,只要27天就能發育成熟。
-
國際空間站種出了安全可食用的蔬菜,為遠距離太空旅行鋪平了道路
最近,來自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用行動告訴你,在太空這種低重力,強輻射的條件下種植出來的蔬菜,安全可食用。因此,《火星救援》中的土豆同樣也是可以吃的。在3月份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種出了萵苣,儘管這種色拉的生長環境不同於地球上的植物,例如較低的重力和更強烈的輻射,但太空種植的萵苣作物是安全的,至少和地球種植的作物一樣營養豐富。
-
國際空間站上的第五種物質狀態
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在國際空間站上完成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製備和觀測,《自然》雜誌6月11日刊發了這一研究的論文。
-
誕生二十周年,國際空間站的那些難忘時刻(下)
2012年3月眼睛被壓得看得不太清楚了 推動國際空間站計劃的目標之一,是要了解當一切,包括太空人體內的一切,都漂浮在空中時,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哪些長期影響 但是2012年時,科學家發現一些太空人出現了視力上的變化,眼球變平了,或者視神經出現了腫脹。人類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這個問題,更不用說解決了。最近的研究表明,顱骨內的流體壓力並不比零重力環境下高多少,但是在地球上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躺下睡覺時讓大腦得到休息。這也許是執行遠距離的火星任務面臨的主要問題。
-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NASA將人類精子送上國際空間站 2018-04-16 10:28: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玩出了新花樣:他們與堪薩斯大學以及科羅拉多大學合作開展一個名為Micro-11的科研項目,將冷凍的人類精液送上了國際空間站。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 據報導,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是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的約瑟夫•塔什(Joseph Tash)。
-
國際空間站將於本周首次獲得BBC在線直播
(原標題:國際空間站將於本周首次獲得BBC在線直播)
-
雙語:科學家在南極溫室首次收穫蔬菜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雙語:科學家在南極溫室首次收穫蔬菜 2018-04-12 11:05 來源:VOA 作者:
-
國際空間站生菜豐收 太空人嘆「味道好極了」
國際空間站通過特殊的植物生長系統,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他們首次品嘗太空種植的新鮮生菜。這些菜一半將被吃掉,另一半將被冷凍並送回地球分析。(阿南) 首次嘗太空菜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0日上午11時15分至12時,美國航天員凱利等3人品嘗了太空種植的紅蘿蔓生菜,整個過程通過電視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