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記錄一線故事,匯聚抗疫正能量,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推出《戰疫·杭州日記》專欄,銘記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講述人:淳安縣疾控中心檢驗科主管技師餘紅女
85後的餘紅女,是淳安縣疾控中心檢驗科的科員,一直從事病原微生物檢測工作。1月30日,她主動報名抗擊疫情,隨後被抽調至杭州市疾控中心,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
在這個離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在這個緊張忙碌的戰疫間隙,她用一篇篇日記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
回到家時,父子倆已經睡熟了
15時22分,我們剛完成一輪疫情相關知識培訓,辦公室的電話鈴聲就急促地響起。「定點醫院接診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我們帶上應急採樣箱,即刻出發!」疫情就是命令,作為應急小分隊的成員,每個人時刻處於備戰狀態,火速出發。
1小時後,我們抵達70公裡外的定點醫院,穿戴好二級防護裝備,按照預案開始採樣。標記編號、流程複述、採集樣品、回收樣品……隊長鮑慶漢兩眼緊盯著我們的每一個動作,不允許出一點差錯。
18點25分,我們完成採樣。
為了儘快出結果,我和駕駛員餘漢文一起趕往杭州市疾控中心,驅車4小時,將樣品交到實驗室進行檢測。
1月22日凌晨1點,我終於站在了家門口,習慣性地躡手躡腳走進房間。哈,這對父子果然等不住了,已經進入了夢鄉。
「親愛的寶貝,晚安!早上見!」
「媽媽是超人,陪媽媽打病毒,很開心」
七點的鬧鐘準時響起,睜眼第一件事:翻看疫情新聞,數據又是倍增的一天。
今天是除夕,孩子他爸同為醫務人員,輪到他值班,爺爺奶奶有事回老家了,孩子怎麼辦?
我只好帶著「拖油瓶」去單位上班,這讓我心生一絲愧疚。疫情當前,我帶著小孩就相當於去不了前線,就意味著,今天是「我主內,同事主外」的日子。
8點到崗,扔給孩子一堆吃的和玩具,囑咐他不要影響媽媽工作,也不能亂走動。隨後,我馬不停蹄地整理送樣數據、收集結果、反饋信息、總結採樣……一整天,我在實驗樓裡跑上跑下。
天已黑,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回家路上,兒子哼起了「新年好……」
我問兒子:「天天,你今天開心嗎?」
兒子說:「媽媽是超人,陪媽媽打病毒,很開心,我不吵媽媽,嘿嘿嘿……」
看著兒子呆萌的笑容,瞬間,我心酸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多懂事的娃娃呀,媽媽給你一個大大的「贊」。
回到家中,娘倆自己動手。「年夜飯來了!好吃的速凍水餃一盤。」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水餃!」早已餓了的兒子大聲誇著桌上的速凍水餃。
聽著他的話,我的心再一次化了——娃娃,雖然這頓餃子不是那麼可口,但我相信今天你一定明白:醫生打病毒的辛苦。
一封臨時的「調令」
早上,單位突然轉發了一份杭州市衛健委「關於抽調檢驗人員集中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的通知」。
杭州疾控微檢科是全市疫情標本檢測的中心實驗室,檢驗壓力非常大,每天要檢測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樣品超300份,實驗室必須24小時不間斷工作,所有檢驗人員每天都在超負荷地加班加點。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十年的核酸檢測工作經驗,雖然只是短暫地加入杭州市疾控微檢科,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不僅可以學以致用發揮所長,也可以實現我當初入黨的錚錚誓言。
我立即向領導請求,批准我儘早支援杭州市疾控中心檢驗科。
時間:2月6日
「此刻,我想你們了!」
從1月30日開始,我在杭州市疾控中心和本單位分別排了班:在市疾控,與市裡的老師搭班做核酸檢測;在本單位負責樣品的採集、接收、送檢,以及信息的整理。
19點05分,杭新景高速,雨很大。這會兒,是在去杭州市疾控中心送樣品的路上,到了杭州市疾控中心後,我還得接著上明天的白班。
每天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路上這段時間不轉了,我反而有些疲憊,有些傷感。
因為工作原因,兒子被送去了臨安的爺爺奶奶家。兒子不在身邊的夜晚,顯得路特別漫長,我掏出手機,跟兒子視頻。
這個調皮搗蛋鬼,接起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你要來接我了嗎?」
這一句話,就把我的心打倒了,我的臉轉向一側,沒敢看手機。我不是一個堅強的人,怕兒子看見我掉眼淚的樣子。我給他解釋:「媽媽的仗還沒打完,因為病毒很強,路也封起來了,車子開不過去了。」
兒子明顯有些失落,但強作精神轉換開心的話題:「我們今天晚上吃麵條,我自己吃的哦,用筷子吃的,沒有餵…….」最後,他還不忘給我加油鼓勁。
掛了兒子的電話,我開始回復爸爸發給我的信息。爸爸不太給我打電話,怕打擾我,只是留言:「吃了嗎?睡了嗎?在哪裡?今天哪邊上班?到家了嗎…….. 」我知道,爸爸一直牽掛著我們。
車窗外,雨還是很大,此時此刻,我也想你們了!
時間:2月7日
我祈禱每一份樣本都是陰性的
今晚有些興奮和小緊張,我要正式進入杭州市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檢測的核心區了。
核心區是離新冠病毒最近的一個地方,一輪實驗10-12個小時,全程需要三級防護,期間不允許喝水、進食和上洗手間。
穿戴好三級防護裝備後,我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信息核對、編號、登記、加樣、上機……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仔細仔細再仔細,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容許有半點紕漏。
晚飯後5點進的實驗室,凌晨3點30分實驗結束,我總共檢測了144份樣本。
一輪實驗下來,我非常疲憊,但我祈禱每一份樣本都是陰性的。待到春暖花開,我期待看到病人和家屬臉上燦爛的笑容。
徵集疫情防控的一線體悟、遠離人群的心路歷程、思念親人的等待心情,日記、隨筆、口述……形式不拘,只為記錄這段「戰疫」中的真實故事。歡迎大家在文末點擊「寫評論」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