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寫了一篇「有故事」的文章

2020-12-17 浙江微一案

在全媒體時代,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閱讀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大家都希望通過一篇文章學到很多新的知識。但為什麼你寫的「乾貨文」總是沒人看?

因為,你寫的真是「幹」得難以下咽啊……

首先想辦法講好故事,讓乾貨不「幹」,再通過故事傳遞觀念,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俗話說「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可見,人物故事在所有文章類型裡舉足輕重的地位,so~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故事」。

1.

做好鋪墊,提高人物的形象和價值

比如最近央視熱播的《歡樂中國人》,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引入了「中國故事講述人」這個概念,再通過當事人和嘉賓們的演繹,更生動鮮活地傳遞故事本身的內容和精神內涵。同時,借力媒體,用情景演繹的表演方式生動再現人物傳奇。

其中,在寫多年來堅持陪「摔」教練劉磊磊的故事時,如果只單方面強調劉磊磊每天的刻苦訓練、多年的不懈堅持,很難讓這個故事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而如果在寫主人公劉磊磊的付出與艱辛之前,先用「奧運冠軍」的成功做一層鋪墊,簡單介紹一下奧運冠軍的成功之路,再過渡到這些英雄背後的劉磊磊。比如「奧運冠軍的背後,其實是做到極致的隱形冠軍——陪練劉磊磊」。這樣的故事架構,讓讀者能在最開始就提起興趣,且對這個背後的英雄劉磊磊,產生更崇高的敬意。

最近在微博上成為熱點的「腦洞」劇《淑女的品格》,主演俞飛鴻近期一直處於時代浪尖上,但很多觀眾依然對她並不熟悉。一篇介紹俞飛鴻的文章便用了一個標題《王菲+高圓圓=俞飛鴻?她的人生太「狂妄」!》,就讓讀者迅速get到了俞飛鴻的特點。因為標題裡把俞飛鴻與王菲、高圓圓相提並論,大家可能不認識俞飛鴻,但在多年媒體的轟炸下,大家早已經對王菲和高圓圓的故事耳熟能詳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讀者看到這個標題,就有一種親切感,並且好奇結合王菲和高圓圓特點的俞飛鴻是誰。同時,在讀者在潛意識裡,已經認可了你要寫的人物圈子了,對人物產生了好感。

2.

挖掘其對行業的理解,加強品牌意識

很多對人物故事的描寫都是淺嘗輒止的,沒能深入到人物所處的行業。結合行業的大環境,才能更加深化人物的中心思想。

比如,前不久豆瓣的生日,有人寫了一篇其創始人阿北的人物故事。除了寫阿北對豆瓣的影響,豆瓣在其領導下如何成長之外,作者還寫到網際網路文化行業的現狀:「現今中國網際網路文化公司大部分朝生暮死,在坐擁流量時通常選擇拼命賺快錢,不斷做彈窗廣告、醫療廣告動態圖、Flash等」。而文章後面,就轉折到豆瓣這麼多年來嚴選廣告,不在網際網路行業現狀裡「同流合汙」,於此,其創始人阿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的形象就被樹立了,同時,讀者也對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的現狀有了深入的理解。

記得一篇微商故事《誰說帶娃又上班做不好微商?》,在寫這個寶媽的曲折艱難的勵志故事時,不忘描寫微商行業內的一些真實現狀,比如很多微商代理們每天喜歡複製粘貼商家的廣告,在售後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完善。

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不僅每天自己走心編輯朋友圈,還用親自上門的方式,給每一個需要售後服務的同城顧客解決難題。這個故事整篇讀下來,讓很多對微商行業不理解的讀者,也能轉變其思考模式,加深了其對微商品牌的印象,同時記住了這個故事。

3.

充足的細節給人以真實感

因為人物傳記是紀實性的,發生在其身上的客觀事實決定了作者不能胡編亂造,所以要寫得生動,就需要從客觀事實上想辦法,可以主動問對方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如果有的話,馬上問細節,何時何地何人,發生了何事,對當事人造成的影響(如心理上的激勵或摧毀,對事業發展的起承轉合),好的人物故事一定是有細節的

還是以剛才提到的微商代理的故事舉例。在這篇文章中,處處充滿了細節:「在她做微商代理的前期,兩個月來每天很晚睡覺,白天在家裡有時不敢拿手機,因為孩子天天放學回來寫作業,拿著手機孩子會時不時來看她在玩什麼。」、「有一周,沒貨了,就直接選擇跨越2級,直接升4000盒的鑽石級別。」在人物故事裡,增添這些非常清楚的細節描寫,都能增加文章說服度。

總之,寫出一個讓人感同身受,讓人能產生情緒的人物故事,同時,用這個人物故事來傳遞思想,塑造團隊形象,是一件看似簡單其實不易的事。需要勤思考多寫寫~

總結一下,寫好人物故事的關鍵點在於:

1.做好鋪墊,才能提高人物的形象和價值。

2.讓讀者理解人物所處的行業,幫人物樹立個人品牌。

3.注重細節,營造真實感。

趕緊寫一篇人物故事,學起來吧:)

相關焦點

  • 該如何明確自己寫的是「作文」,還是「文章」?
    好幾年前,請教過語文老師一個問題:一篇作文怎麼才能成為一篇文章?就是,「作文」和「文章」有什麼區別嗎?記得老師回復的是:只要這篇文章有體現出你要表達的一個明確觀點,就算是一篇文章了。幾年之後的一天,看見微信群裡也有人請教類似的問題:作文與新媒體文有什麼區別?有人回答:作文是為了應試,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而新媒體文是為了迎合用戶的需求。兩者本質屬性不同。一個為了達到要求,一個為了迎合需求,要說真的有區別的話,那大概就在於前者被動,而後者相對而言更主動一些。這又不禁讓我想起「上學」和「讀書」的區別來。
  • 我是如何使用 Mac 寫作發布一篇文章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日常中我是如何在這臺 Mac 上完成一篇公眾號文章的。選題有時候臨時想到一個選題,或者從大家的留言評論中,覺得值得寫一篇文章就會記在 Mac「提醒事項」App 裡。確定寫的日期也會加上。
  • 我與「改變自己」的故事,我與寫作的故事
    如果希望和這些朋友一起,加入「改變自己」,請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會員。@會員      Daisy汪巧麗一段關於改變自己與我的故事2015年初就訂閱了改變自己的每周語音,那應該是朋友推薦給我改變自己不久後的日子吧。
  • 今天是兒童節,我不想再當「無聊的大人」
    有人小時候喜歡寫文章、寫詩、寫科幻小說,初二時文章就發表在雜誌上,拿了人生第一筆稿費。長大之後,寫文章的習慣保存下來,成了愛好,近幾年還會手繪製作年曆送給朋友們,夏天會寫扇面,畫扇子,做好玩的周邊。也有的人覺得「長大之後還保存有想像力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他來自上海,小時候會操作著玩具、或者鉛筆橡皮演一整天的故事——長大之後他依然做著類似的事情,只是顯得高端了一些。
  • 這個夏令營裡,我見證了孩子的「偉大」與「卓越」
    在小時候,我們的周記被要求禁止寫流水帳,我們偷偷寫的日記被媽媽發現後沒收,我們QQ空間和人人網裡寫的文章早就被自己打上「幼稚」的標籤……慢慢地,我們離開了自己的故事,覺得自己的生活無趣而平淡,開始對別人的故事心馳神往。
  • 如何在「高杉LEGAL」發表文章?
    經常有讀者問,如何在「高杉LEGAL」發表文章? 答案非常簡單。
  • 如何寫好文章中的故事?我總結了3個方法
    如果你經常看公眾號文章,應該能發現閱讀量高的文章,裡面都有一個或多個故事素材。那你有沒有想過,為啥寫文時要講故事,以及怎麼講故事呢?別急,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了。1.故事比道理更有說服力羅振宇說:笨拙的人說道理,聰明的人講故事。因為道理聽上去像說教,而人性是反說教的。
  • 如何寫好一篇優秀的Common App Essay
    比起冰冷的數字,生動的文字更能看出申請者的個人特質,因此一篇好的Essay將為學生奪得錄取先機。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如何寫出一篇可以扭轉乾坤、立馬抓住招生委員的眼球,錄取非你莫屬的essay!Essays的目的是什麼?
  • 「情侶送禮研究」寫一篇博士畢業論文,到底有沒有發表價值?
    最近,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研究」的博士畢業論文火了,原因說來也有些好笑,就是因為這個論文題目:情侶關係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相反,高考數學的討論熱度就低一些,原因我就不說了~論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屆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叢日飛,該篇論文有121頁篇幅,接近20萬字,詳細闡述了情侶送禮和其他關係送禮之間的不同,最終得出結論:「如果收禮人具有低依賴程度,且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較低,送禮人應該最大程度投其所好,以避免使收禮人失望。
  • 從小學到初中的作文故事寫作方法,一篇文章學會寫出好文章
    作文為何寫不好從一年級看圖寫話開始,我們就進入了一種怪圈。明明知道孩子寫得不好,可是又說不清楚孩子到底哪裡差。沒有一個標準衡量孩子的寫話作文情況,如何提高寫作從此成為了家長們的心頭病。孩子寫不好,家長教不了。寫不了的原因有:不懂方法、不懂結構、不懂寫作原理、詞彙量不夠、句子承接不恰當等等。一到三年級看圖寫話只要注意:什麼人、什麼地方、做什麼。
  • 如何寫一篇文章的大綱?7個步驟解決!
    以下即將開始的大綱教學,你可以依據你的喜好交換其中的步驟,但要記得你的大綱需要有整合性及邏輯性,而你的最終目標,就是完成一個詳細且完整的大綱。以下是我們「撰寫文章大綱」時的7個步驟與順序,歡迎參考:步驟一:有個殺手級的文章標題設定標題是這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因為在撰寫之前,你必須要有個清楚明白的方向。
  • 用Word 寫文章怎麼分開加頁碼?| 有輕功 #265
    今年的第一學期就快要結束了,又到了複習背書、寫課程論文的「旺季」,你是不是也在苦苦掙扎呢?但就在寫論文這件事情上,不少小夥伴都犯了難,因為按照學術論文的標準,摘要、目錄和正文部分是分開標頁碼的,甚至單雙頁的頁眉和頁腳也要不一樣,聽起來就很複雜。
  • 再陷爭議:關於曾經的「今夜九零後」,如今的「青年大院」系列
    再一次,曾經的「今夜九零後」、現在的「青年大院」團隊在業內引發巨大爭議。一位新媒體從業者今日發朋友圈表示,未來如果有廣告主投放過「青年大院」團隊旗下微信公眾號,「那對不起,我拒接」。當然,與此同時,也有一眾表示支持「青年大院」團隊的讀者在他們的文章中留言,稱「有污衊就要反擊」。
  • 如何寫好一篇新媒體文章
    他們如何寫出優質的新媒體文章?這是個問題。傳統的高校教育顯然不能適應新媒體寫作的需要。中文系在教修辭,說概論;新聞系在教採訪規則,節目策劃。年輕人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新興領域,但他們在學校裡學的東西卻用不上。作為一個寫過長篇小說、做過網絡編輯、在公號上寫過千萬級爆款、最近打籃球韌帶撕裂躺在床上沒什麼事做的人。我覺得有必要停下腳步,來為行業做點貢獻。
  • 手把手教你寫「學八股」
    於是國內期刊論文寫作的一些風氣也大有向國際英文期刊蔓延之勢。李院長說「拖家帶口都不易,殺人不過頭點地」。今天就在百忙之中跟大家分享一個抗震工程試驗類文章的「學八股」模板。1試驗介紹這自然不可少,略去不談。
  • 高考常客「李華」給我寫了一封信
    下面是我想對知友說的話:在 2019 年 6 月 5 日給你們寫下這封信,因為我們曾經在過去的日子裡偶有照面,又或許我們將要在 2 天之後的高考落筆時分,宣布「分手」。 過去長長短短的時間裡,可能因為我,「害的你」在放學的時候久候自習室,和英語老師過招切磋,還老是「麻煩你」把來自我的消息,傳遞給我四散在天涯的朋友、筆友,也不知道沒有回信的他們收到與否。
  • 「數字故事講述」應用紀實
    其實叫作顧問也是名過其實,我在學習組最早的工作就是與學員們一起學習這門課程,然後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隨著幾個假期對於課程的不斷熟悉,再幫助新加入學習的同學掌握課程的內容。在數位學習組課程的宣傳過程中,筆者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學習慕課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很多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我能有多少機會講述一個數字故事。
  • 「我,莫裡康內,去世了」|百家故事
    他總愛強調,「我首先是一名作曲家,然後,才是電影配樂師。」他要求所有來採訪他的人都稱呼自己Maestro(大作曲家),不管電影導演名氣多大,只要想讓他為電影配樂,都必須親自來羅馬請他,登門詳述自己對音樂的想法。這是莫裡康內的工作原則——「貝多芬如何寫一部交響曲,我就怎麼寫電影配樂。」
  • 李斌們的「情懷」到底有沒有卵用?
    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News每天打卡閱讀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早上看到一篇刷屏的文章——「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大概梳理了李斌從畢業到創業,從頂點到谷底,幾起幾落的人生故事。趁著如廁的時間把文章讀完,略有感慨,但一切又在預料之中。△蔚來李斌趁著今天有閒工夫,鬥膽蹭個熱點,嗶嗶幾句。估計這是一篇招恨的文章,好在我的公眾號沒有留言功能,為微信點讚!文章可以說寫的有血有肉,行雲流水,不失文採。
  • 【佛光快訊】「貧僧」有話三十八說(之一) 我寫作的因緣
    而今,我那位朋友的兩本書,也不知道到了什麼程度,但是貧僧在無意中,因緣假予我,現在寫了也不只兩百本以上的書了。 記得初時摸索寫作,也有一段令人難忘的心路歷程。有一回,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是〈以菩提無住直顯般若論〉,雖然當時連題目都看不懂,還是非常用心地寫了好幾張作業紙。老師閱畢發回,評語欄中寫著一首詩:「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