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有這7種症狀,預示著寶寶要生病了

2020-12-20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睡眠時,一般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水,呼吸均勻而無聲。有時,寶寶臉上呈現出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尤其愛笑),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如出現下列情況,寶寶可能得了不同的疾病,媽媽們要多加留意哦。

1.夜驚

寶寶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目坐起,煩躁不安,面呈恐怖狀。有時喊叫。夜驚並不一定只是發生在夜晚,白天也會有此種現象。

如果偶爾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視其為疾病。可能與孩子睡前聽到緊張和興奮的故事,觀看緊張、興奮、驚險、恐怖的影視劇,或因初次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等原因所致。但如果發作頻繁,或出現「夢遊症「則很可能是早期癲癇症狀之一。

2.流口水

1歲以內的寶寶口水較多,可在睡眠時弄溼枕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7—8個月口水會逐漸消失。這是正常的現象。

如果孩子口水一直不斷,或孩子過往並未有流口水的現象,突然流了起來。可能是慢性鼻炎或感冒的前兆。少數因先天發育不全而導致的流口水則另當別論了。

3.斜頸

寶寶睡眠頭往右偏,下巴則轉向左側。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往往用枕頭、衣物把右側墊高,迫使孩子改變體位。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2個月後,孩子一側頸部會出現明顯疙瘩,醫學上稱之為「斜頸症」。

斜頸易被忽視,若家長發現晚了,不利於治癒。頸部疙瘩雖能消失,但肌肉卻變成一條無彈性的纖維帶,頸部活動會由此受到限制,造成終生遺憾。

4.面部潮紅

若寶寶入睡時煩躁、磨人、入睡後全身乾澀、面紅、呼吸粗且快,脈搏超過了正常寶寶預示著孩子即將發燒。

各年齡段寶寶脈搏,家長可作為參考

新生嬰兒:140次/分

3—4歲:105次/分

5—6歲:95次/分

7—8歲:85次/分

5.大汗淋漓

不論白天或夜晚,寶寶入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滷門不按時關閉,便是患了佝僂病。

6.哭鬧抓耳

夜間睡覺時哭鬧,時常搖頭,用手抓耳朵,有時還伴有發燒。此時,寶寶不是患了溼疹、外耳道炎,就是得了中耳炎。

7.搔抓臀部

孩子入睡後,不斷用手去抓撓自己的小屁屁,而肛門周圍可見到白線頭樣樣的小蟲在爬。無疑,寶寶得了蟯蟲病。

有的寶寶甚至到5歲之前,由於不會說話或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語言表達不完整,再者由於貪玩,致使有的寶寶身患疾病父母還不知道,貽誤了治療。有的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寶寶睡眠中觀察到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得病。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願我們做父母的對他們多一點留意,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愉悅地成長。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媽媽要重視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媽媽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媽媽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生病前有徵兆,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寶寶很可能生病了
    有時候,家裡的小寶寶生病了,大人都會特別著急,覺得孩子生病遭罪還不會表達,大人干著急卻不知從何下手。其實,小寶寶生病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平時密切關注孩子的動態,尤其睡覺的時候,很多病症都可以在睡眠中顯現出來,如果家長能及時關注到,防患於未然,那麼就可以減少孩子的病痛了。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
    琪琪家的寶寶剛剛5個月大,一直喜歡趴著睡,聽醫生說趴著睡雖然寶寶比較舒服,但卻容易讓他發生危險。如果寶寶睡覺時被枕頭或者被子堵住口鼻,很有可能會窒息。因此,寶寶睡覺時,媽媽一定要注意他的睡姿。此外,醫生還告訴琪琪,寶寶睡著之後是觀察他身體狀況的好時機,如果寶寶具有這幾種症狀,很有可能是他的健康出現了問題。總是翻來覆去在睡覺的時候,如果寶寶經常翻來覆去,情緒還煩躁不安,媽媽摸著他的肚子有些脹脹的,那他可能是積食了。說明媽媽的餵養方法出現了問題,要及時調整寶寶的飲食,尤其注意不要過度餵養。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睡覺時,這4種症狀是在向媽媽「求救」,可別忽視了
    其實,只要寶寶的身體健康,寶寶睡覺的時候一般都比較安穩,但是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哭鬧,滿頭大汗等,說明寶寶即將要生病或者寶寶已經患上了某種疾病了,媽媽可千萬不能忽視,不然影響寶寶的健康,甚至會導致寶寶患上嚴重的疾病,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是寶寶在向媽媽「求救」,媽媽可千萬不要大意,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寶寶。
  • 孩子睡覺時如果有3種反應,預示著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更聰明
    孩子睡覺時如果有3種反應,預示著大腦發育快,將來會更聰明為人父母,都憧憬自己的小孩能夠成長得更為聰慧、學業成績更為優異,因而絕大多數父母親從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極為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大家都知道,小孩在睡覺的時候,是身體生長發育更快的時候,其實,孩子睡眠的時間和質量,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 寶寶睡覺時出現4種徵兆,可能是生病了,90%爸媽經常忽視
    充足的睡眠對寶寶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月份小的寶寶,每天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睡覺。可是睡覺媽媽也不能忽視或著放鬆,寶寶睡覺時候如果寶寶出現以下症狀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生病了!睡覺出汗小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推陳出新快,因此簡單出汗。正常的生理性出汗通常在孩子剛入眠時呈現於頭頸部,進入熟睡狀況後就不再發作。若寶寶常在後半夜出汗,多由疾病致使,如維生素D缺少致使的佝僂病、肺結核染等,需及時去醫院查明因素。
  • 寶寶睡覺出現這3種行為,可能是生病了,月嫂要多個心眼
    有寶寶的家庭都知道,寶寶平時哭鬧很多,只有在睡著之後,家長也能得以安靜和休息。寶寶在睡覺時的3種行為很萌,但是醫生卻提醒:寶寶可能生病了。1、寶寶睡覺流口水寶寶睡覺流口水這種現象,相信很多家長都碰到過。看著寶寶微微嘟著小嘴,流出口水的畫面確實很萌,也有很多家長趁機給寶寶拍下這萌萌的畫面。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小動作,媽媽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小動作,媽媽千萬要重視!③ 注意睡覺時的小情緒若寶寶睡覺時老是哭鬧,時常搖頭、抓耳,有時還發燒,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溼疹或中耳炎。若寶寶睡覺時四肢抖動,則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如果寶寶有出現四肢抖動,並且伴隨有大哭的現象,那一定是驚嚇過度了。家長需避免寶寶在白天疲勞過度,另外也不要給寶寶看有恐怖鏡頭的電視。
  • 孩子睡覺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生病的表現
    睡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孩子睡覺時是很安靜的,但是有些家長說自家的孩子睡覺時不安穩,這是為什麼呢?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者喜孩子推車提醒父母,孩子睡覺有這幾種情況一定要警惕,很可能是孩子生病了。
  • 睡覺時寶寶出現這5種現象,說明孩子生病了,爸媽千萬別忽視!
    寶寶睡覺時會出現出汗、踢被子等情況,很多家長都以為是正常的事情,其實睡覺時寶寶出現下面這5種現象,爸媽千萬別無視,這表示孩子生病了,趕緊一起來看看怎麼解決吧。1、抱著毛巾睡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寶寶不願意一個人獨處,毛巾給了孩子很強的安全感,甚至有的寶寶還會出現咬指甲、吃手指等等,這些行為讓寶寶很有安全感,尤其是他們兩歲的時候表現的最為明顯。
  • 寶寶睡覺時3個動作,看起來可愛,其實在對媽媽喊話「我生病了」
    尤其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身體弱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然而寶寶還不會表達,也不能告訴媽媽「我現在很不舒服」,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靠媽媽們主動發現了。除了白天寶寶明顯的不適,媽媽們也要注意夜間的寶寶狀況,因為,寶寶睡覺時3個動作,看起來可愛,其實在對媽媽喊話「我生病了!」
  • 寶寶睡覺出現這7種情況,多半是發燒、感冒的徵兆
    作者:寶寶知道 梓love寶寶睡眠時,一般是安靜、舒坦、頭部微汗水,呼吸均勻而無聲。有時,寶寶臉上呈現出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尤其愛笑),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如出現下列情況,寶寶可能得了不同的疾病,媽媽們要多加留意哦。
  • 伏天,照顧寶寶睡覺時,要做好「2暖1涼」,寶寶少生病睡得香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是夏天裡最熱的時候,今年也同樣如此,現在已進入中伏,天氣更熱了,稍微一動都是汗,我們大人都熱成這樣,那麼寶寶們更熱了,他們喜歡動,只要醒著就不會閒著,所以只要家裡有空調,一定會打開,不然寶寶會熱壞的。
  • 三伏天,照顧寶寶睡覺時,要做好「2暖1涼」,寶寶少生病睡得香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是夏天裡最熱的時候,今年也同樣如此,現在已進入中伏,天氣更熱了,稍微一動都是汗,我們大人都熱成這樣,那麼寶寶們更熱了,他們喜歡動,只要醒著就不會閒著,所以只要家裡有空調,一定會打開,不然寶寶會熱壞的。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是要生病的徵兆,有娃的家長來對照下
    孩子生病時免不了要看醫生、要調整期間生活習慣,因為生病孩子還會變得磨人難纏,媽媽此時會特別辛苦,如果是上班族就得想辦法跟上司打報告請假。朋友青青的孩子三歲多,去年剛上幼兒園。一般小孩剛上幼兒園,突然接觸一個不熟悉的、小朋友多的環境,很容易生病,青青的孩子就是這樣。剛去學校那幾個月,孩子動不動出現感冒咳嗽腹瀉等小毛病。
  • 寶寶出現6個症狀時,往往是在對你說寶寶生病了,媽媽不要忽視
    寶寶還太小,他生病的時候,往往不能直接告訴你,但是一般通過一些表現來暗示你他已經生病了,做媽媽的可千萬不能忽視,一旦發現寶寶有這幾個症狀,就應該及時治療防患於未然。症狀一:睡覺時常翻動不安寶寶睡前總是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後臉色發紅、呼吸急促,就很有可能寶寶是發燒了。並且有些寶寶出現睡眠中哭鬧,睡醒後大汗淋漓,脾氣暴躁等,則表明寶寶患了佝僂病。
  • 寶寶睡覺時有這些反常表現,暗示他可能生病了,寶媽別不當回事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些反常表現,暗示他可能生病了,寶媽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些反常表現,暗示他可能生病了,寶媽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睡覺時有這三種情況的寶寶,寶媽們要特別注意,可能是生病了!
    當然,可別小看寶寶睡覺時的這些小動作,很多情況表明,寶寶的睡覺動作都是與寶寶的身體健康密切關聯著的。像這些疾病原因而引起寶寶打呼嚕,寶媽們就要在平時對寶寶悉心照顧,合理膳食結構,讓寶寶有固定的用餐量,控制好體重範圍。同時,也要避免因為溫差等原因而引發寶寶生病。
  • 天氣多變,寶寶半夜生病有徵兆,80%媽媽都忽視了,你造嗎?
    如果問寶爸寶媽在對寶寶的照顧中最擔心什麼情況的發生,「寶寶半夜生病」這個答案的排名大概會很靠前。的確,很多寶寶都有過半夜生病的情況,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寶寶,半夜突發疾病的機率會更大。那麼,寶寶半夜生病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呢?這些症狀的背後又有可能隱藏著哪些疾病?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面對半夜生病的寶寶,寶爸寶媽該採取怎樣的緊急措施呢?快來Mar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