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野兔,一般認為是十九世紀英國殖民者引入24隻兔子的後代,由於兔子擁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加上剛到澳大利亞的兔子基本沒有天敵,即便存在近親繁殖的缺陷,也沒有阻礙兔子種群的迅速擴張,到二十世紀初已經增長到100億隻,基因多樣性也得到了恢復。
當一個生物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時,就會發生遺傳漂變,使得某些等位基因消失,從而失去基因的多樣性,物種就會瀕臨滅絕;數量少的種群還將面臨近親繁殖,近親繁殖會增加隱性遺傳病出現的概率,使得生物遺傳優者越優,劣者越劣。
在1859年的時候,英國殖民者託馬斯·奧斯汀向澳大利亞引進了24隻兔子,並放之野外用於打獵消遣,現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的野兔,就被認為是這24隻兔子的後代。
這24隻兔子一經放出,就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幾年內數量就超過100萬隻,幾十年後超過100億隻,對當地的生態造成極大破壞,為了滅掉野兔,澳大利亞使用過化學武器(農藥)、生化武器(病毒)、生物武器(天敵)等等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比如引進歐洲野兔的天敵狐狸,結果狐狸到了澳大利後變了口味,專門捕食當地動物,不捕食野兔了,使用特異性病毒沒過多久野兔就有了群體免疫,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澳大利亞的野兔被控制在1000萬範圍內。
如果是人類只剩下24人,近親繁殖很可能會導致人類滅絕,但是兔子不一樣,它們從24隻到100億隻也就用了幾十年,而且基因研究表明,澳大利亞的野兔已經恢復了基因的多樣性,原因有這麼四點:
1、超強的繁殖能力
兔子一胎生4~10隻幼崽,一年可繁殖6胎,4個月長成年,如果不考慮近親繁殖和死亡,那麼兩隻兔子在一年後,就能增長為幾百隻兔子,這種指數級別的繁殖速度,讓兔子大大降低了近親繁殖的影響。
24隻兔子進行自然繁衍,必定存在近親繁殖,部分後代也肯定存在缺陷甚至無法存活,但是總有能繼續繁衍的兔子,最終讓這個種群發展下去,基因多樣性也會逐漸恢復。
2、幾乎沒有天敵
剛到澳大利亞的兔子,基本沒有什麼天敵,就算有狼、鬣狗等食肉動物,也難以應對兔子這個新來的物種,要知道兔子擅長於打洞,奔跑速度快,敏銳性高,一般的食肉動物還真拿它沒辦法。
3、食物資源豐富
澳大利亞大多數地方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鬆軟,草原一望無際,對兔子來說簡直就是天堂,有著豐富的食物資源,這也是野兔能大規模繁殖的物質基礎。
4、交配沒有選擇性
兔子幾乎就是一個繁殖機器,在發情期,雄兔可以和多隻雌兔交配,而且這種配對沒有選擇性,也不會有固定配偶,不會像某些動物那樣雌性還要對雄性進行挑選。正是這樣的交配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加了「雜交」的可能性,使得基因多樣性迅速提升。
比如24隻兔子當中,或許存在近親繁殖,但是24隻兔子頻繁地隨機交配後,近親繁殖的後代可能會被淘汰,但是基因差異性大的兔子也大概率會交配,它們的後代就會使得這個種群的基因多樣性增加,加上超強的繁殖能力,整個種群的基因多樣性也迅速提升。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