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是英語「AIDS」的譯音,即「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引起的人體免疫功能的缺陷,進而導致人體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多系統損害的症候群。
愛滋病最早起源於中非,由非洲的綠猴傳染給人類,並首先在薩伊等國的人群中發病,之後病毒從中非傳入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地,70年代中後期由美國的同性戀者帶回美國。1981年6月,美國向全世界報導了第一例愛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愛滋病人在中國大陸被發現。愛滋病是一種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藥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級癌症"。為了遏制愛滋病在人群中的泛濫,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愛滋病的相關知識,聯合國將每年的12月定為「世界愛滋病運動月」,將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
一、病原學特徵
愛滋病病毒(HIV)是一種不同於普通病毒的逆轉錄病毒,屬於RNA病毒,具有極強的變異能力,這一特性不僅使人類免疫系統難以起作用,而且特效藥和疫苗的研製也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目前已發現了10種亞型,在中國流行的有8種。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愛滋病病毒類型最多的國家。在中國流行的8種類型毒株中,B'亞型佔47.5%,C亞型佔34.3%,E亞型佔9.6%,其餘幾種佔5.7%至0.3%。從地區分布看,不同的亞型在各地呈不平衡的分布:
來源於泰國吸毒人群的B'亞型分布最廣,幾乎遍布了中國的所有被調查地區。
來源於印度吸毒人群的C亞型主要分布於吸毒者較多的雲、貴、川和新疆等西南和西北地區。
來源於東南亞地區的E亞型主要分布於西南邊境和東南沿海地區。
來源於非洲的A、D和G亞型零星分布於勞工輸出較多的內陸省份,主要由少數的海員和勞工帶回。
主要分布於南美的F亞型僅僅分布在廣東省。
從中國愛滋病感染人群分布來看,吸毒人群感染的主要是B'、C亞型;經血液感染的主要是B'亞型;在以性傳播為主的人群中,所有類型的病毒均有發現,其中以E亞型為最多。
除了以上舶來品以外,我國還發現了地地道道的"土特產品"----一種新型的愛滋病病毒:重組病毒。這種愛滋病病毒是其它類型的愛滋病病毒由雲南向新疆傳播的過程中雜交所形成的,是一種更加令人恐怖的病毒,其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發病期之短,均超過了世界上其他類型的所有愛滋病病毒。因此,單從重組病毒在我國流行蔓延的趨勢看,中國在控制愛滋病方面所面臨的任務更加緊迫、形勢更加嚴峻。
愛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存在於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的體液和組織液內,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中均有大量的愛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愛滋病病毒雖然兇狠,但也有其致命的弱點。它只能寄生於人的血液中,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弱,離開人體後在空氣中只能生存3~5分鐘。高溫、乾燥和一般的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如56℃30分鐘時間就能殺滅,溫度越高,生存時間越短;許多化學物質如20%的酒精、2.5%的漂白粉液只要5分鐘浸泡就可以完全殺滅它;油鹽醬醋和人的胃液都能殺死愛滋病病毒。完整無破損的皮膚就可以防禦愛滋病病毒入侵;除了黑猩猩和人外,其他任何動物和昆蟲都不會感染愛滋病毒,所以與日常生活中的家禽家畜接觸或被蚊蟲叮咬都沒有危險。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和淚液中可含有病毒,但含量很低,而這種病毒在空氣中存活時間很短,必須直接接觸到對方的傷口或直接進入到血液中才能感染,所以通過咳嗽、打噴嚏的呼吸道傳播是不可能的。
二、愛滋病流行的現狀
目前,全世界累計共有473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現在仍存活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總數為3340萬。
愛滋病的流行重心正在由非洲轉向亞洲,目前,南亞和東南亞的疫情日益嚴重,特別是在泰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的嚴重流行,已經威脅到我國。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我國毗鄰東南亞的雲南、廣西、廣東和海南有可能出現爆發流行。
我國愛滋病的流行也進入了快速增長期。早在1995年,僅當年發現的愛滋病感染例數幾乎是前10年的總和,1999年比1998年增長了32%,2000年又比1999年增長了37.3%。到2001年底,全國累計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30736例,其中包括1594例病人,684已經死亡例。但專家估計,到2001年底,我國愛滋病實際感染人數已達85萬。
中國愛滋病感染者涉及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西部地區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吸毒人群為主;中部地區以既往有有償獻血史的人群為主;東南部沿海地區或大城市主要以性病病人和暗娼為主。目前我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數量在全國排前四位的分別是:雲南、新疆、廣西和廣東。
三、愛滋病流行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嚴重危害
愛滋病主要在年輕人(主要為15~24歲)中蔓延,這個年齡段也是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的高峰期,因此愛滋病正給許多國家的經濟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根據泰國和美國愛滋病流行的規律,一旦HIV在吸毒人群中傳播,將會迅速波及性亂人群,靜脈吸毒方式感染的迅速上升,是愛滋病暴發的前奏,而我國愛滋病感染者有70%以上是靜脈吸毒人員。中科院院士、愛滋病研究專家曾毅在2000年6月就指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愛滋病流行的快速增長期,假如我們不迅速採取有效措施,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愛滋病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愛滋病的流行將成為國家性災難。社會經濟損失將高達人民幣4600億元到7700億元。」
四、愛滋病的易感人群
人類對愛滋病具有普遍易感性,即不論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是愛滋病的易感者。
但愛滋病的流行人群主要是15~24歲的年輕人。這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更加開放、不受束縛和經不住誘惑等因素有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的感染率越來越高,這在非洲更為突出。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女性與男性之比為6比5;在全世界所有感染HIV的婦女中,非洲婦女幾乎佔了80%。
作為易感人群的少女更是值得一提,由於她們處於社會、經濟和生物學的三重風險之中,很容易受到愛滋病的傷害。從生理上看,她們不成熟的子宮頸不能提供免受HIV感染的屏障,如果她們與HIV陽性者性交,就很少能夠逃脫受感染的機會。在某些國家,15~24歲年齡組的少女佔全部HIV新感染者的60%,超過了她們的男性同齡人的一倍!
青壯年是我國愛滋病感染者的主要人群,其中20~29歲佔57%,30~39歲佔24%;感染者已從吸毒人員等有高危行為的人群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
中國人屬愛滋病的易感人群,其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可能性比歐美人高得多,這主要是中國人CCR5基因突變率低的緣故。在細胞膜的表面存在著許多被稱為受體的蛋白質,病毒必須要先與受體相結合才能進入細胞。而愛滋病毒最喜歡的受體是CCR5。科學家發現,在這種受體發生基因突變後,人體就會對愛滋病病毒產生抵抗力,愛滋病毒也就無法進入細胞內部而致病,即CCR5基因突變率高低是一個人群是否易患愛滋病的關鍵。研究發現,俄羅斯人CCR5基因突變率最高,為12%,美國白人次之,為10%,歐洲人約有8%,黑人為1.6%,而中國人卻僅僅只有0.23%。所以中國人不但比白人、甚至比黑人都容易感染愛滋病!
五、愛滋病的致病機理
HIV主要侵犯輔助性T淋巴細胞。當HIV病毒由皮膚破口和黏膜進入血液後,可吸附於CD4T淋巴細胞受體上,並在靶細胞內複製,導致大量靶細胞死亡。HIV不僅能感染CD4T淋巴細胞,而且還能感染巨嗜細胞和B細胞等含有CD4受體的細胞。當感染HIV的CD4T淋巴細胞或巨嗜細胞被殺傷或耗竭時,會導致細胞免疫嚴重缺陷,以至出現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腫瘤的發生。
六、傳播途徑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目前證實只有三種:
⑴性接觸傳播
是HIV感染者和AIDS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全世界HIV感染者中,2/3以上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
①異性傳播 與受愛滋病病毒感染的異性進行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均可引起愛滋病病毒的傳染。異性傳播是愛滋病流行最重要的原因。
②同性傳播 與受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同性進行肛交和口交均可引起愛滋病病毒的傳染。
⑵血液傳染
是愛滋病傳播的三大途徑之一,也是我們最防不勝防的一個途徑。在這個途徑中,我們可能受到的感染來自四個方面:
①靜脈吸毒。使用了吸毒者使用過的針頭或注射器。有資料表明,靜脈吸毒者可能佔了全國愛滋病感染人數的70%以上。
②輸入了被HIV汙染的血液及血液製品。
l 獻血者未經愛滋病病毒檢驗。1995年,廣東省在一次抽查中,一下便發現15名職業獻血者HIV抗體陽性,即感染了愛滋病病毒;迄今,已多次在廣東境內發現因輸血而受感染的病例。另據報導,我國河南也有個愛滋病獻血村。在我國,除了靜脈吸毒人群外,職業賣血者有可能成為感染愛滋病的第二大人群。
l 即使經過了愛滋病病毒的檢驗,但如果處於"窗口期",也是檢測不出來的。
③重複使用醫療器械。
l 使用未經消毒的牙科器械和其它手術器械;
l 醫療機構的注射器和注射針頭未經消毒;
l 計劃免疫注射未按照要求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④移植或接受了HIV感染者或高危人群的器官、組織或精液。
⑤其它可能引起血液傳播得途徑
l 理髮、美容、穿耳、紋身和修腳等所使用的刀具、針具不消毒;
l 相互借用或幾個人共用刮臉刀、電動剃鬚刀和牙刷等;
l 引起流血的打架、鬥歐等;
l 救護流血的傷員;
l 長時間唇舌接觸的深吻;
l 皮膚有創傷或患皮膚病時相互身體直接接觸的擁抱和握手。
⑶母嬰傳播
l 懷孕時通過胎盤傳播;
l 分娩時通過產道傳播;
l 哺乳時通過乳汁傳播。
七、臨床表現與診斷
由於愛滋病的潛伏期較長,一般在2~5年,有的可達10年或更長時間,所以,很多已經感染上了愛滋病病毒的人在很長的時間內可以無任何表現,這給我們識別愛滋病病人帶來了困難。
人體從感染愛滋病病毒到發展成為愛滋病病人,可以分為4個期,但不是每個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都一定出現這4個期。大約60~70%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出現初期的急性感染症狀,即進入潛伏期;大約25~30%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3~5年內會表現出愛滋病相關症候群(ARC),其中約10~25%會再發展為典型的愛滋病。大概在10年內,50~75%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將發展成為愛滋病病人。
(一)急性感染期 主要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結腫大,單核細胞增多等。此時,患者血液中已經有愛滋病病毒,但抗愛滋病病毒抗體的出現一般在輸血感染2~8周後,或性交感染2~3個月後。
此外,根據臨床報告,在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前幾個月,病人還可出現各種頑固性的皮膚病改變,這些改變往往可以作為早期識別愛滋病的標誌,包括:
⑴直腸和肛門周圍由單純皰疹所引起的水皰;
⑵手、足以及長鬍鬚的部位新生的疣;
⑶足部嚴重的黴菌感染;
⑷口和唇周的皮膚紅腫、水皰和膿皰等炎症;
⑸腋窩的毛囊炎;
⑹面部、頭皮和軀幹部位嚴重的脂溢性皮炎,嚴重的油性鱗屑;
⑺嚴重的幹皮病和老人皮(年輕人出現類似於老年人的皮膚)。
當然,以上皮膚症狀作為愛滋病早期表現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接觸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可能性。例如近期有輸血及使用血液製品史,或者有性亂史,這時應及時到有條件的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和化驗,以明確診斷。
窗口期:健康人在感染愛滋病病毒後,一般於2~8周後血液中可以檢測到抗愛滋病病毒抗體。從愛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液中可以檢測出抗愛滋病病毒抗體的這段時間叫做窗口期。處於窗口期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中雖然檢測不到抗體,但其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等體液中已經含有愛滋病病毒,具有傳染性。
(二)愛滋病潛伏期[愛滋病病毒(HIV)攜帶者] 在感染上愛滋病病毒後,大多數病人於第2~8周在其血液中都會出現HIV抗體,無自覺症狀和陽性體徵,相當於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種情況的持續時間一般為2~5年,平均4年,有的可達10~20年之久。
(三)愛滋病相關症候群期(AIDS-related complex,ARC) 本期已出現愛滋病的基本特徵但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
⑴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多見於頭頸部淋巴結、胸腺乳突肌後緣淋巴結,一般至少有2處,可有脹痛或壓迫神經痛。
⑵大多數病人出現明顯的、時間不規則的發熱,從持續38℃低熱~間歇性40℃高熱不等。
⑶50%的病人出現明顯的消瘦、大量水樣便的腹瀉。消瘦不能以發熱或營養不良解釋,1/3的病人的體重減輕在10%以上。
⑷有的病人出現神經紊亂、頭痛、抑鬱或焦慮。
⑸3/4的病人脾腫大。
⑹出現不名原因的貧血,白細胞血小板減少,T4細胞數<400mm3,T4/T8<1, HIV抗體陽性。
⑺部分患者經常或反覆出現條件性感染,如腳癬、念珠菌感染、溼疹、皰疹等,雖然不很嚴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四)典型的愛滋病(full blown AIDS)主要表現為獲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機會性感染(條件性感染)、惡性病變和多系統損害。
1.機會性感染
(1)卡氏肺囊蟲肺炎(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是愛滋病最常見的繼發性感染,也是愛滋病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卡氏肺囊蟲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後不會構成威脅,但對有免疫缺陷的的愛滋病病人來說,由於免疫功能的低下,卡氏肺囊蟲就在肺內大量繁殖,引起肺炎,導致病人缺氧、呼吸困難而死亡。診斷主要依據肺部X線檢查、痰和免役學檢測。
在寄生蟲感染中,除PCP外還有弓漿蟲病(toxoplasmesis)。患愛滋病的孕婦感染此蟲後可胎傳給胎兒,引起流產、死產或胎兒的畸形等;成年人感染後則出現腦膜炎、癲癇等。隱孢子蟲病也是愛滋病發生腸道感染的常見病之一,引起嚴重的霍亂樣水瀉便、每日5~10次不等。
(2)真菌性感染 其中以口、咽、腸道的白色念球菌最為常見,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為重,出現口咽白膜,剝脫後灼痛,流涎,吞咽困難,腹瀉,呈綠色或黏液便。
(3)細菌性感染 最常見的是肺結核,其次是淋巴結核、腸結核。因治療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
(4)病毒性感染 常見的有皰疹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多發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門,水皰較多,炎症反應較重,常致壞死、潰瘍、劇痛,持續時間長。愛滋病並髮帶狀皰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現帶狀皰疹則常是愛滋病發病的預兆。皰疹多發生在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部位,疼痛劇烈,常潰爛或出血壞死,或呈水皰樣。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軟疣亦不少見,多發生在外陰,腋下部位。還有乳頭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尋常疣、尖銳溼疣。並發肝炎病毒感染的發生率可高達76~95%,巨細胞病毒感染亦常見,表現為肝炎、肺炎或視網膜炎。
2.惡性病變
⑴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 是愛滋病發病率最高的繼發性腫瘤,又叫特發性、多發性、出血性肉瘤,它是一種惡性腫瘤,進展很快,常侵犯皮膚、黏膜、胃腸道,甚至心、腦、肺等重要器官,是愛滋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愛滋病病人,常發生在上半身,面(鼻梁、耳後)、口腔、咽和陰莖等處,表現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結節、浸潤性斑塊,褐紅、紫紅到藍紫色。開始出現時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誤認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繼續擴展後常色澤加深或深紫色周圍有少許水腫。單個結節常成橢圓形,在軀幹的皮疹常沿皮紋分布,像玫瑰糠疹或類似二期梅毒。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後期結節可融合成潰破。多數病人(70%)內臟也被累及,最常見為胃腸道、淋巴結、其次為肺。胃腸道KS多無症狀,亦很少出血。淋巴結腫大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礙所致的水腫(陰囊),肺部病變用X線檢查難與肺部感染區別。
⑵非何杰金淋巴瘤 95%發生與淋巴組織外。骨髓受累則發熱、貧血,血象及骨髓異常。腦被累及時症狀無特異性,腦脊髓正常。消化道淋巴瘤表現為腹脹、腫塊、排便異常或出血。
3.多器官系統損害
⑴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急性HIV腦膜炎、亞急性腦炎、進行性多灶性腦血質病、脊髓炎及周圍神經病變。亞急性腦炎的病變後果就是腦萎縮,引起進行性痴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類似精神病症狀,約30%有肌陣攣。
⑵心血管損害。可發生心包炎、心肌病變、心內膜炎,可能與巨細胞病毒感染及各種條件性感染、營養障礙、藥物毒性等有關。
⑶HIV相關腎病。HIV可能引起局灶性階段性腎小球硬化,巨細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複合物腎炎,可致膜性腎炎,發現腎損害後常在16周內死亡。
⑷皮膚黏膜病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損害為口腔的毛狀白斑病,又稱口腔扁平溼疣(oral cendylomaplanus,OCL)表現為舌的側緣或舌背或頰黏膜出現白斑,有較厚的毛狀粗糙突出,難剝落,表現特別,多見於同性戀或異性戀的男性。脂溢性皮炎可發生在愛滋病前驅期,皮損好發於雙頰、顴部、頭皮、耳後及胸部,在紅斑基礎上被有大片油汙狀鱗痂,比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嚴重。有的顴部紅斑似紅斑狼瘡,有的表現為大片角化性脫屑,似銀屑病,可發展為紅皮病。有的愛滋病病人可伴發皮膚乾燥、魚鱗病、嗜酸細胞性膿皰性毛囊炎、瘙癢性皮疹等。
⑸視網膜炎。發生率可高達75%,是本病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愛滋病病毒抗體的檢測 檢測一個人是否感染上愛滋病病毒時,通常是檢測其血液中是否有愛滋病病毒抗體存在,而不是檢測血液中有沒有愛滋病病毒。當血液中發現這種抗體時,化驗呈陽性反應,表明這個人已經受愛滋病病毒感染。否則呈陰性反應。
八、治療
目前,還缺乏愛滋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1.抗病毒藥:疊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蘇拉明、幹擾素HPA-23乾草甜素、雙去氧胞嘧啶核苷(DDC)等。
2.免疫促進劑:T肽、異丙肌苷、白細胞介素-2、香菇糖γ-幹擾素等。
3.中草藥:愛滋病1號等。
另外,一種叫做「混合藥物療法」(又稱「雞尾酒療法」)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較大的轟動,它是將蛋白酶抑制劑與多種抗病毒藥物混合使用,能使病人體內的愛滋病病毒數目迅速減少,治療數月至數年後,病人體內的病毒數量可降到檢測不出的水平,當時人們很樂觀地認為愛滋病即將被徵服了,但以後的研究表明:要清除免疫系統裡的愛滋病病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要熬到被感染的免疫細胞全部死亡,一個不留,至少要進行7~10年的時間。還有更悲觀的觀點是:藏在免疫系統的愛滋病病毒,目前的藥物是無法殺滅的。
九、預防
1.避免性亂。影響性接觸傳播的因素有:
①性伴侶的多少:性伴侶越多越危險。
②接觸時間:性接觸時間越長越危險。
③是否有其它性病存在:其他性病的存在會使愛滋病感染的機率增加。
④性生活的方式:肛交比陰道性交更危險,因為肛門的柱狀上皮比陰道的鱗狀上皮更容易受損。
⑤有無保護措施:使用安全套可使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機率大大地降低。一次不戴保險套的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機會為1/350。
2.杜絕吸毒,謹慎使用輸血及血液製品;不共用針頭及注射器,針頭、注射器及手術器械必須嚴格消毒,有條件的地方儘量用一次性的針頭和注射器。不共用牙刷、剃鬚刀等可能被血液汙染的物品。醫療衛生人員在接觸HIV感染者、愛滋病病人的血液、體液時應注意防護。
3.女性愛滋病病毒攜帶者避免生育。母嬰傳播愛滋病病毒的機率為45~80%。其中通過胎盤傳播的機率為15~50%;產道傳播的機率為15%;母乳餵養傳播的機率為15%。如果病毒感染者是剖腹產,產後不餵奶,感染的機率可降低30個百分點。
4.對涉外婚姻,尤其要了解對方的性病史及健康狀況,必要時做相關的檢查,以排除HIV攜帶者。
愛滋病蔓延的速度如此之迅猛,以至於隨時都可能會有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或者愛滋病病人與我們擦肩而過。對於愛滋病,我們採取輕視的態度固然不足取,但是恐慌也沒有必要,下列情況不會傳染愛滋病。
l 空氣、飲水和食物不會傳播愛滋病;
l 公共場所的一般日常接觸不會傳播愛滋病,如:
⑴幼兒園、學校集體學習和生活;
⑵在同一間辦公室辦公、公用辦公用具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等;
⑶集會、遊行、看電影、逛商店或在其它擁擠的場所;
⑷公用浴缸、公共浴池、遊泳池、公用馬桶、公共廁所等;
⑸紙幣、硬幣和票證等。
l 蚊子等吸血昆蟲的叮咬不會傳播愛滋病
大量研究支持愛滋病病毒不會經蚊子傳播。因為蚊子等昆蟲吸血時並不將從一個人身上吸來的血注入它們的下一個目標,而是將自己吸到的血液消化掉,它們在叮咬時只是注入唾液作為潤滑劑以便更好地吸血。目前沒有發現經蚊子或其它昆蟲叮咬感染愛滋病的病例,即使是在有大量愛滋病病人和大量蚊蟲的地方。
l 甚至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社交性接觸也不會傳染愛滋病,如共同進餐、談話、乘車或禮節性的握手、擁抱和接吻等;
l 針刺感染愛滋病的機率約0.3%
一般人被有愛滋病病毒感染的針頭刺中後,感染上愛滋病的機率約0.3%,如果在24小時內預防性使用藥物還可以使感染率降低到0.03%,這對一些密切接觸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或者愛滋病病人的醫護人員、家屬具有指導意義。在發生意外時首先要迅速、徹底地清洗消毒暴露部位,可使用次氯酸鈉(0.1%,1%)、過氧乙酸(0.2%,0.5%)、碘伏(0.5%)和酒精(75%)等。一般認為:直接暴露於大量汙染血液,如深部針刺等,應及時用藥。少量血液或體液、血漿等濺到皮膚上,不必用藥。一旦決定用藥,越快越好,1小時以內效果好,超過4小時效果降低,超過24小時已無意義。
十、愛滋病病人和健康人一樣享有公民權利,不應被歧視
1996年由聯合國有關會議提出的《愛滋病與人權國際綱領》規定了愛滋病病人有:活動自由的權利;工作權;婚姻權及建立家庭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社會保障、救濟與福利權;參與公共活動和文化生活的權利;反虐待,反非人性待遇與懲罰的權利等。
我國民法規定,愛滋病病人、病毒攜帶者都有生命健康權、自主權、知情同意權、保密權、隱私權。
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衛生部發布的《關於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明確規定:不能剝奪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學習、享受醫療保健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權利,也不能剝奪其子女入託、入學、就業等權利。因此強制隔離HIV感染者屬違法。
《意見》還提出愛滋病病人應暫緩結婚,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申請結婚,雙方應相互坦白,並接受醫學諮詢,婚後採取安全的性行為,而且儘量避免生孩子,如果要生小孩,應採取剖腹產,以免受母體的感染,產後嬰兒也應避免母乳餵養。
在我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病人肆意報復他人的案例時有發生,曾有一名女子感染愛滋病病毒後,揚言「要讓所有的男人都感染愛滋病!」並已和多人發生性關係。
對於故意傳播愛滋病定罪的問題,雖然各國在具體罪名上各有不同,如有「傷害罪」的、也有「傷害人體罪」的,還有「愛滋病傷害罪」的,但是對於將這種故意傳播愛滋病的「恐怖行動」認定為刑事犯罪並追究刑事責任則是共同的。
對於那些已經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來說,應遵守社會公德,儘量減少甚至停止性生活,如果進行性生活則要用安全套;不捐獻血液、精液和組織器官;單獨使用牙刷、剃刀等衛生用品;如遇流血,應及時對血液汙染物進行消毒;不能從事生物製品生產、獻血及其他與愛滋病傳播途徑關係密切的職業。並有義務了解有關防止愛滋病傳染和潛伏期可能發生的臨床症狀的信息,避免採取或改變高危行為,防止重複感染,注意調節自己的生活,儘可能增強自身免疫力或抵抗力,出現臨床症狀者應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如實告訴醫生治療後的情況,避免傳染他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病毒」,共找到17,435,375個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