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君君注意到一則網友的留言,裡面寫到「說真話,日本產保溫杯質量真的好,蓋子打開,第二天早上水還是熱的」。
日本製造不知從何時起,在中國成了高品質產品的代名詞,似乎只要是日本製造,產品質量就一定不錯。對於這個現象,小君君也曾仔細研究過,發現日本製造品質好的論調其實在許多國家都有,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卻不全然是日本製造的產品品質好那麼簡單。
日本製造成為優質產品的標籤,是怎麼產生的?
日本也曾跟中國一樣是世界工廠,在那個中國產品還難以走出國門的年代, 日本產出的產品以價格和品質的均衡優勢打扁天下,成為讓美國人忌憚的製造大國。不過隨著日本籤署「廣場協議」,日本製造業的成本開始急劇上升,日本製造一下子就失去了價格優勢。
在日元升值的持續衝擊下,許多日本中低端製造業開始大量外流,包括中國和許多東南亞國家都在那個時候享受到了日本產業外移的紅利,而日本本土製造業為了生存,只能在品質上下功夫。久而久之,日本本土有品質優勢的企業得以存活,反之則被淘汰了。
在有了品質優勢之後,日本製造漸漸開始成為優質商品的代名詞,還要得益於日本一些經濟團體在海外的活動。這些經濟團體會關注海外有不錯影響力的傳媒,並在相關傳媒投錢買廣告,而一旦其投錢的傳媒出現批評日本的聲音,他們就會關切甚至以撤資威脅。在麵包和理想之間,傳媒總是能做出聰明的決定,也因此日本製造在海外遇到的輿論壓力要比中國製造小得多。
一手有品質,另一手又能干預輿論,不錯的品質+寬鬆的輿論環境是日本製造的產品風行世界幾十年的最大秘訣。
中國製造崛起帶來的變化
隨著中國製造的快速崛起,日本製造的許多產業相對於中國已經不再具有品質優勢,相反,中國製造反而有價格優勢。但憑藉日本製造幾十年打下的良好口碑,日本品牌在高品質商品競爭中,仍有較大的優勢。
為了更好地發揮日本製造好口碑的餘溫,許多日本企業開啟了日本設計外國生產的模式。因此,才會出現之前新聞曾報導過的「中國人到日本高價買馬桶蓋,回國一看:Made In China」的滑稽現象。
日本保溫杯打開杯蓋一天水都不涼的真相
日本的保溫杯神話已經持續了許多年,但是這個神話並沒有破滅,即使這些保溫杯早已經不是日本生產的了。是的,日本三大保溫杯品牌象印、虎牌、膳魔師,除了虎牌還有極少一部分由日本本土生產外,三大品牌的產品生產主要是在中國、泰國和馬來西亞。
那麼日本保溫杯的保溫神話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小君君只能說:你可以說它是真的,也可以說它是假的,關鍵的重點在於你如何解讀「打開杯蓋」這一問題!之所以日本保溫杯「打開杯蓋後一天不涼」主要原因,是它打開杯蓋後是下圖這個樣子的!
是的,這是打開杯蓋的樣子。許多人會疑問,打開杯蓋不應該是讓水直接露出的意思嗎?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概念,保溫層算不算杯蓋。廣義來說,蓋住杯子的都能被叫杯蓋;但狹義來說這個東西的名字叫「保溫層」,這是一個日本設計師設計的保溫裝置。總的來說就是日本保溫杯的「打開杯蓋」,不是你腦子裡想的那種「打開杯蓋」!
所以「日本保溫杯打開杯蓋一天水都不涼」的真相就是:日本的保溫杯有兩個杯蓋,當拿掉上面的杯蓋時,保溫杯裡的水放一天都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