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的我正坐在夏天沁涼的冷氣裡,抱著鮮紅甜美的半個西瓜。回望去年此時的我,還沉浸在名落孫山的不甘和落敗之中。北大,我心中的白月光,當時離我那麼近。但是以僅僅一點的差距,我卻沒能進入錄取名單之上。在去年完成畢業之後的7月,我下定決心再戰夢校,努力把學習過程安排的科學嚴謹,心態擺正。終於在今年如願以償!因此我想把自己兩年來的心路歷程,經驗教訓說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勇敢挑戰的尋夢者們。
個人情況:本科211學校,期間成績較好,已過四六級。因為覺得個人情況不錯,也有幾個認識的學長學姐考研北大成功,因此一開始比較輕鬆的準備(當然後期不算輕鬆),下面詳細講一下之後我走過的彎路和一些心路歷程。
一、考研擇校和確定專業:
(1)擇校與難度分析:我選擇北大有以下幾點原因:
1)北大情結:說來可能膚淺,但卻真實。小學時代就在經常在大人口中聽到「你長大以後想考清華還是北大」,好像整個世界都只有這兩所大學一樣,也側面證實了這兩所高校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分量。到了初中,老師給我們讀了一篇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文章《你憑什麼上北大》(我考研沒有動力時,也會翻出來讀一下,推薦給大家)。那時的我好像也化作了那片文章的作者,仿佛看到了未名湖那一池粼粼的秋水。當時我想,以後我也要親眼看一看博雅塔,聞一聞北大和煦的風。因此我本人是有非常堅定的北大情結,除了它是國內一流高校之外,個人經歷也讓我對它異常執著,這也是我二戰的心理支柱之一。
2)教學方式:北大的研究生教學有些類似大類招生,第一年是不分導師。這也給足了學生適應和學習鋪墊的時間。大家可能也從多方面接觸到過學院老師們的演講,給我的感覺是真正在做學術,思想兼容並包,自由且有風骨。因此對學習內容有了解之後,更堅定了我報考的意願。
3)客觀分析:北大考研沒有快題考試和數學科目。這對比較擅長文科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初試上比較有優勢的地方。(它的快題考試是放在複試考量的,且比較靈活,雖然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網上複試沒有考手繪,但是這個部分大家不能忽視)。
總結來說:北京大學報錄比大概在20:1,因此對於基礎較好的同學來說並非是十分艱難,而且我也了解到過有很多雙非跨考成功的案例。所以大家一定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同時提前準備。
二、考研初試經驗
作為經歷過兩次初試的一名選手,深刻地認識到了初試成績的重要性。無論是在後期準備複試,還是真正面試的時候。如果分數足夠好,不僅具有一定的優勢,心態也會輕鬆不少。(如果你能考到初試第一名,按照政策來說只要不出現原則性問題都是會被錄取的,全國高校都是如此,因為刷掉第一名需要學院寫較多說明和材料。)所以學長在這兒提醒各位兄弟姐妹們,不要怕分考得高,一定是越高越好!分析歷年來北大風園的院線來看,的確是一年比一年厲害。今年甚至有大神考到了415分,是不是感覺壓力山大?不過沒關係,踏實科學的複習,結果一定不會太差。
(1)專業課兩門準備:2020年北京大學風景園林考研專業課發生了重大變革,專業一內容幾乎不變。但是專業二從「建築設計」和「城規」方向二選一,直接變成了以城市規劃為主的專業大綜合。而其實很多同學也許是因為坊間傳聞「考建築分數普遍偏高一些」,一直準備的都是建築方向的學習。所以在2019年10月招生簡章公布的時候,大家都普遍懵逼。這裡給大家看一下院網公開的參考書籍。
下面我針對兩門專業課,分開闡述
考研一對一輔導VX:13552223103
①專業一:344風景園林基礎(150分)
參考書目使用:上述的參考書中需要重點閱讀理解的是:以《「反」規劃途經》、《城市景觀之路》、《生存的藝術》中闡述的北大「反規劃」理論為基礎的一系列學術思想和案例。建議結合北大景觀十年求索的主線來串聯,會更加容易理解一般風景園林院校同學沒有學習過的這些偏生態的系列理論。所有提到的參考書,都要以「泛讀、精讀、回溯」的方式進行至少三遍的閱讀,直到建立起來大概的體系。在讀第三遍的時候建議結合真題的問法,來確定閱讀和記憶的重點,並做好便於自己回憶的筆記。
真題使用:「一定要做真題!一定要做真題!一定要做真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專業一的考題相對基礎,但內容豐富且紮實。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好像練童子功一樣,必須反覆構建真題的答案,並在更多的學習和理解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答案質量。就像一出表演,你得記得住臺詞,還得演得精彩。我不建議大家走捷徑去抄學長學姐固有的答案,但是可以參考他們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法做成你自己針對這個點的標準答案。比如:問你反規劃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都是簡答或者論述,顯然現場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組織一遍當然沒有提前準備好來得輕鬆,而且我們考研的目的其實最終也是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多理解大有裨益。最好是自己整理歷年專業一的高頻考點,放心重要的知識當然是每年都會考的!認真領悟,就會發現有規律可循。第一年考試我就是不信邪,到了考場都只是把真題簡單的看了幾遍,因為覺得可以臨場靠知識積累發揮,但其結果是專業一成績並不理想。所以大家一定記住我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其它書目:這裡建議三個方向,第一:學院老師近兩年的論文儘可能的提煉和理解。第二:一定要在微博上關注李迪華老師,了解學院到底近期在關注一些什麼問題。相關的專題講座都要積極參與聽講,提煉一下老師們的觀點和想法。也不是帶著功利的心態,其實李老師說的一些問題具有社會性、很有意思。第三:公眾號關注推薦景觀設計學(LAF)、風景園林、智築網、燕園景觀人(北大景觀院)和一些能了解與北大景觀資訊的相關公眾號,關注近期的景觀熱點和學者們的討論。
總之「越基礎越重要,最基礎最重要」。基本理論、名詞解釋,需要理解通透、邏輯清晰、背誦精煉紮實。而其他時間一定要不斷橫向拓寬自己對專業的視野和理解,這樣才能寫出高標準的答案分析。
②專業二:897專業綜合(150分)
參考書目使用:因為今年專業二大變革,給出的專業課書籍圍繞城市規劃為主,兼有部分建築和GIS等一些小方向。建議大家閱讀書籍以《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為閱讀重點,建築部分的參考書閱讀著重看與城規交集的部分,並做好筆記。最重要的是在前期將基礎部分的邏輯和構架捋順,後期再重視規劃熱點(畢竟規劃年會是10月之後才開)。
真題使用:專業二的考試重點其實是放在每年規劃學界的討論熱點上的,比如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部、社區規劃師。這些熱門的名詞一般都以大題出現,所以關注近幾年的真題中重複的簡答和大題,有極高的可能性再次被考察。其餘部分的真題可以提取高頻詞,分析有沒有歷年高頻的小考點,關注相近的一些書中細節。
其它閱讀:推薦關注一些城規類的輔導公眾號,觀內外、城規理論團。觀內外可以關註裡面的免費課程,比如它在B站上的免費公開課,國土空間規劃和規劃學習入門的兩節課,追根溯源講的比較清楚。而城規理論團的系列網課都蠻值得推薦,很便宜而且有答案評講。當然最好還是能夠找到本次考試高分的學長學姐,相互探討有更大的提升。其他的拓展類公眾號推薦:城冶、國匠城、新土人規劃、城規志等相關內容,捕捉實時熱點,了解一些國家相關的政策,對於分析例舉有益。
總之,專業一的複習是穩紮穩打的話,專業二的複習就好像堵洞。在預判考題的角度下瘋狂整理和背誦專題,我今年大概整理了40個大小專題,並且按照樹狀邏輯為每一個專題做了梳理,方便我後期的記憶。還有就是儘可能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面。其實大家的狀態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你能準備得更多更精準,那可能下一個高分選手就是你啦。
對於專業課的複習時間線來說,目前是7月。對於2022考研的同學來講你們按照上述的方式有條不紊的準備和安排就行。但是對於2021考研的同學來說,建議9月開學之前將閱讀部分的「三遍」過完,9月就開始模擬練習真題,並且以此反哺閱讀和背誦。11月之前將真題至少做完一遍,並開始整理背誦。城規部分的熱點可以在11月下旬開始背誦。到了12月就只管回顧記憶,這樣也不會佔用政治背誦的時間。
專業課說完,簡單講講公眾課的複習
③英語二(100分):
不知道大家的英語水平如何,但是只要踏上學習考研英語這條道路,我想你只要是過了四級,按照我周圍朋友的經驗來說,英語二按照系統的學習考上75分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具體系統的學習方式,我推薦知乎的「考研英語二」高分相關的高贊答案,和一些B站瀏覽點讚高的考研英語二學習視頻。大家可以在裡面學習到如何系統的完成你考研英語學習的全過程,並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說到這裡就得好好扒一扒我做過的蠢事,當時年幼無知的我覺得英語一閱讀難度遠高於英語二,於是在考研初期把英語一的全套題目從1997年做到了2019年,整整三堆如山一般高的習題。最後導致第一次考研的最後,連英語二歷年的真題都沒刷完。這就叫做「方向錯了,一切白給」。因為後來我發現,英語一和二的出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除題型之外,針對閱讀文章也會有不同的取向。比如英語一會選擇一些政治、經濟、西方國家法律相關的文章,而英語一則偏向文化、社會、自然學科。兩者的常見的高頻詞彙和行文模式是有較大不同的,因此做題也會有不一樣的思路。
推薦的習題:當然是張劍老師的黃皮書(英語二),除了真題之外裡面厚厚的答案也詳實可信。只做真題就可以了,要精做。這裡強調三遍:不要做模擬題!不要做模擬題!不要做模擬題!在充分完成英二真題、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做近幾年英語一的真題。
背誦app:扇貝、墨墨、不背單詞(三選一即可)。我的方法是先用app記一遍,邊記邊將中文意思謄寫到一個專用背誦本上,晚上的時候對著中文意思進行默寫和回憶,將寫錯和沒記住的單詞紅筆標記。一段時間後,重溫一遍錯過的單詞。大家可以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科學的反覆,多次反覆真的是記憶的一個重要途徑。除了我的單詞記憶方式之外,我還推薦大家去B站看一下id是「大大怪醬君o」的一位北大學姐的「A4紙記單詞法」。總之目的是一定要記住,至少真題中閱讀文章出現過的高頻詞一定得記住。隔年就會再考,而且做了題你就會發現,那些詞一般就是設問和答案中解題的關鍵。
老師推薦:我在這裡只推薦兩位老師。首先,做閱讀一定得看看唐遲老師!真的可能你多跟幾節課,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親測。其次,做完形填空就必須得看看宋逸軒老師了!宋老師極其幽默、邏輯清楚、是我目前看到對於完型解題分析得最硬核和有邏輯的老師。不看真的損失一個億!作文部分,我覺得可以關注王江濤老師和何凱文老師的公眾號,整理出獨屬於自己的作文模板。最後!作文押題還得看何凱文老師,考前一定得關注他微博,去年幾乎是全中。
④思想政治理論(100分):
政治的具體複習方法也參照英語二的模式。找到高贊答案和視頻認真理解具體的複習內容和步驟。政治的學習內容分為五個板塊:馬原、思修法基、近代史、毛中特和時政。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政治前期確實可以不作為複習重點,但是一旦進入9月就必須得開始重視這一門科目。暑假如果對其他科目學有餘力,建議先將最難的馬原部分啃透,形成整個馬原的體系。
老師推薦:前期聽講解當然是我們的旺仔徐濤老師。講的深入淺出,體系框架清楚,輕鬆有趣。相信你聽一節課就會喜歡上這個三觀極正,溫暖可愛的老師。後期解題部分,推薦腿姐的講解。核心是學會如何以不變應萬變,真正學會分析題目內核,索引構造出一個較為高分的答案。
書籍推薦:1.前期必買是肖秀榮爺爺的《命題人精講精練》、《命題人1000題》(至少刷完一遍並搞懂錯項)、徐濤老師的《核心考案》用於伴隨他的講解做筆記。2.後期必買是《風中勁草》(整理全部的記憶專題並強調了重點的背誦集)、肖8肖4、徐濤老師的小黃書、以及一些其他名師的押題卷。還有可以在網上找「研木易木子」最後出的肖4、肖8背誦整理版本,十分有助於記憶,這個研木是我覺得網上整理得最好的速記資料。
最後希望大家儘量留出足夠的時間,在12月集中火力背誦一些政治大題和內容。時政部分到時候徐濤老師和肖秀榮老師都會做出總結,網上一定會有資料,只需要記住那些不多的內容就可以,畢竟只有兩道選擇題(4分)。
三、考研複試經驗
在初試結束之後,正常情況大概是次年3月左右就會在院網公布成績和進入複試的名單。在大家看到官方出的院線分數之後不要高興太早,因為對於全日制考生來說進入複試的人數是要按照比例計算的。比如今年招14個人,按照1:1.5的比例,就是有21個同學能夠進入複試。而今年全日制進入複試的最低分是363分,與北大公布的景觀院的分數線325是差很遠的,這點需要大家注意。
今年的複試形式我覺得不具有一般參考性,因為是在疫情的情況下,與往年不同且一定和21考研複試不同。因此我不多做贅述,具體考試內容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在院網查閱。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面試十分重要!因為初複試成績在最後成績裡的佔比是五五開,因此在通過初試之後,無論分數多高,都不能掉以輕心!一定盡人事,奮戰到最後一刻!
結語:通過兩次考研,我深知這次經歷除了最後帶給我上岸的榮譽和成功之外,也改變了我的生活和思想。投入完成一件事情,不計後果,這樣的日子以後又能有幾何?在青春的時光裡沉澱自己,不後悔,不動搖。在正確的方向大步向前,每一個挑燈夜戰的日日夜夜似乎都變得溫暖和激揚。現在的你可能和我曾經一樣迷茫,但是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最後送大家由北大官微發的一首小詩「微風還要多久才能拂過未名的湖面?或許,幾隻燕子已經飛過金色的屋簷?念念,久別同窗的笑臉。入眠,燕園甜夢中浮現。等待著冬日的結束,我會飛奔過來見你,相擁在這一個春天。」希望你們都再歷再勇,夢想成真。我在北大等大家!
來源公眾號:新祥旭北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