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研學課堂,成就專業素養」
——民建小學第十七屆「金秋杯」教師教學素養大賽
馬邊彝族自治縣教育局總督學羅相東同志在本次「金秋杯」上講話,他強調民建小學 「金秋杯」是教師們展示教學風採的舞臺,是成就教師專業素養的舞臺,是提振學校教育情懷的舞臺,要利用好這個平臺,發揮其優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2020年12月4日,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小學開展了第十七屆「金秋杯」教師教學素養展示大賽。比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
早上8:30,羅相東校長致詞,副校長鄒興意主持開幕儀式,宣讀賽程安排和比賽注意事項,友情贊助新華文軒馬邊分公司總經理陳維智宣布開賽。
本屆「金秋杯」分語文、數學、綜合組,以「聚焦研學課堂,成就專業素養」為主題,展現「教學闡釋+課堂教學+研創作業設計+板書反思」四大板塊,分別在兩個會場舉行此盛大賽事。
英語組教學設計、練習單設計、教學反思精彩,PPT生動,課堂活躍。體育組教學思路清晰,難點突出,理論實踐並重。音樂組執教一年級《洗手絹》,課堂學習氛圍濃鬱,用歌舞、演奏、樂器帶動整個會場熱情。
英語團隊第一個上場,她們帶來的是五年級上冊第十模塊第二單元的內容「Don’t shout, please!」。李敏老師,用純熟的英語,配上中文的PPT,生動地進行教學闡釋。李琴老師課堂氣氛活潑,手舞足蹈的動作,反覆操練的重點句型,讓老師們也不自覺地跟讀英語。羅其布千老師做研創學習單設計,把設計意圖和目標闡述得清清楚楚。餘正香老師的教學反思有深度,從教學設計到臨場發揮,餘老師做了非常精彩地解說。
體育組的喻超老師帶來的是教學闡述「蹲踞式起跑」。喻老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清晰,難點突出,邊做理論闡述邊配合做動作,成功的吸引住了全場觀眾的目光。關注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音樂組團隊的老師們執教的是一年級教材《洗手絹》,阿諾諾希、立機劉妞、王傈、苟琳梅,他們讓整個課堂學習氛圍濃鬱,唱舞樂器,會場氣氛活躍,給教師們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視聽感受。
六個語文年級組分別圍繞「自然賦奇,四季予美」「品童話,悟人生」「感自然之美,做有心之人」「跳進心尖,記錄成長」「壯舉泣鬼神,鐵骨鑄軍魂」「博、故、通、今」六個話題對文本進行解讀,教學設計精巧,文章把控到位,板書設計新穎,研創作業設計針對性強。
一年級組語文團隊的《四季》,關注學生年齡特點,在朗讀中配上動作,引領學生理解文本,使得課堂變得趣味生動,讓孩子們感受到自然之奇,體會到四季之美。
二年級組語文團隊的《狐狸分奶酪》,帶領孩子們走進童話故事,分別從「角色之趣、情節之趣、語言之趣、相處之趣」四個方面進行解讀文本,感悟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課堂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感情,作業設計將重點字詞的鞏固寓含於遊戲中,讓枯燥的課堂識字變得極具趣味。
三年級語文團隊的《讀不完的大書》,課堂通過教學活動讓孩子們重賞析重點詞句,從詞句中體會語言的魅力,感悟自然之美,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級語文團隊的《一隻窩囊的大老虎》,教師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找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句子,相機指導學生做批註,用「跳進心尖,記錄成長」的心電圖式的板書設計,受到大家關注。
五年級語文團隊的《軍神》,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劉伯承和沃克醫生的對話,從三個方面進行梳理文章脈絡,聚焦手術過程,走進人物內心,感悟英雄壯舉,體會軍人氣質,鑄就鐵骨軍魂。
六年級語文團隊的《故宮博物院》,從「博、故、通、今」四個字對文本進行解讀,教學設計以「讀書好比串門兒」為主線,分四大版塊,呼朋引伴「串門」去,從課內到課外,由文本到生活,綜合運用多種閱讀策略。
數學團隊尊重兒童特徵,結合教材,挖知識內涵,通過合作、交流、建模、分類等活動,創生問題,引導探究,積極發展學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解決問題巧史、能力,重在創生「學為中心」的課堂,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年級數學團隊尊重兒童心理特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9加幾」的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合作交流優化計算方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二年級數學團隊以研學單引領學生,通過激發學生視覺、動作、觸覺協同參與,讓學生充分動手、動口、動腦,自主建構時與分的關係,自主探索認讀時間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年級數學團隊,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質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從而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創生數學模型並應用模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四年級數學團隊,巧設情境,引出新課,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多種方案中,進行觀察、比較,尋找出最佳方案,讓學生經歷知識獲取過程,搞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五年級數學團隊,通過「天平的平衡」情境引出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意義,通過合作、交流、建模、分類等活動,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六年級團隊老師們,結合教材,挖掘知識內涵,滲透函數思想。通過口算製造認知矛盾,引出新課,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極限等基本數學思想。
「團隊協作出成果,專業互助促成長」。本次「金秋杯」比賽評選出語文組、數學組、綜合組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個人優勝獎12名。進修校也組織35名新教師到現場,參與該項賽事觀摩學習,教師共計達到160餘人次。
決賽安排:12月24-25日,再一次將組織預賽優秀的教師組成語文、數學、音樂團隊,用大課的形式開展「金秋杯」教師素養決賽。決賽團隊先進行40分鐘大課實踐展示,再對課堂教學進行文本理解、教學設計、研創作業單、板書設計等進行對應解讀,重點介紹視導活動設計怎樣傳化為課堂教學實踐的具體過程。
可以預見,民建小學「金秋杯」作為展現教師素質、能力的舞臺,作為民建小學的優質教育品牌,作為縣內教育教研極具影響力的窗口,還將繼續發揮它積極的作用,引領我們繼續向前進。
撰稿:羅莉、袁洪平
李霞、沈蘇文
攝影:任德霞
統稿:鄒興意
審核:羅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