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家都對解謎遊戲情有獨鍾,畢竟同樣是消磨時間,通關解謎遊戲還能讓人獲得智力上的優越感。事實上,供玩家排遣無聊、調動大腦不過是解謎遊戲最基本的要求,真正的好遊戲或能依託設計讓人感受到美,或可藉助故事情節發人深省,而下面這十個遊戲你要是沒玩過的話,那就算沒玩過解謎手遊了。
《未上鎖的房間》(The Room)
老外從不會故作矯情地謙虛,《未上鎖的房間》能自詡「編輯之選」自然不是浪得虛名。這款遊戲的靈感來自中國謎盒,遊戲一經推出便獲得了蘋果的大力推薦,之後還摘得了各類移動遊戲設計獎項。
用一句話來概括《未上鎖的房間》到底好玩在哪兒的話,那就是開發者們通過3D畫面、聲音和觸控,為玩家營造了身臨其境的體驗,仿佛遊戲中封裝著「第五元素」的謎盒活生生地立在你的手上。也難怪有人讚嘆這款遊戲好比精巧的西洋工藝品。
《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
向設計師前輩致敬的遊戲有很多,但《紀念碑谷》或許是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這款向荷蘭構築大師M.C.埃舍爾致敬的手遊主要利用視角錯誤解謎。邏輯上相互矛盾的空間、夢幻般的場景設定,以及故事章節中如囈又如讖的隻言片語,讓它滿足了玩家們對文藝的追求。
《請不要碰任何東西》(Please, Don’t Touch Anything)
替同事頂班本是件尋常不過的事情,可好死不死的是,他叫你啥都別碰,而你的面前偏偏有個神秘的紅色按鈕。好吧,你什麼按鈕沒有見過?你現在就是想按那個該死的按鈕!
《請不要碰任何東西》就是這麼個利用人類的逆反心理設計的奇葩遊戲,有意思的是,這款像素風格的遊戲竟有多達25個結局,例如招來UFO或種下蘑菇雲等等。為了收集全結局,你得花好一番功夫。
《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
根據同名美劇改編的3D劇情向解謎遊戲。值得一提的是,該作的主要人物僅和美劇有些微交集,可以看作是對原作世界觀的一個補充。從某種角度而言,《行屍走肉》更像款文字遊戲,你的選擇會決定成員和自己的生死,而不單單是令自己受困於原地。
《致命框架》(Framed)
這款剪影風格的作品,以漫畫形式描述了一個有關間諜的故事。遊戲最具創意的一點,是先用主角不幸罹難,導致故事無法推進的狀況設下謎團。而玩家的解謎方式,則是重新安排漫畫分鏡頭,銜接出全新的情節,從而讓角色完成驚天逆轉。特別一提,《致命框架》曾被《合金裝備》的製作人——小島秀夫奉為他的年度遊戲,究其原因,或許是這款遊戲滿足了玩家們的導演夢。
《冥界狂想曲》(Tim Schafer)
新瓶裝老酒說得就是它了吧,畢竟《冥界狂想曲》早在1998年便推出了,iOS平臺上的這一作只是重置版而已。話又說回來,當年的《冥界狂想曲》曾獲得媒體的一致好評,而這個歡脫的「死後國度」現在來看也是經典。
特別提醒一句,《冥界狂想曲》是非常「傳統」的解謎遊戲,你必須具備出色的記憶力,或者備好紙、筆來記錄當前目標,不然隔個幾天,你就忘記自己玩到哪兒了。
《密室逃脫:破門而出》(RoomBreak: Escape Now!!!)
在封閉的房間裡尋找道具和暗示,最終奪門而出,是很多密室解謎遊戲的固定套路。同樣是玩套路,《密室逃脫:破門而出》則顯得尤為精緻,可以說是充分體現了韓國遊戲重視畫面的特點。另外,這款遊戲是真心的難,要想不看攻略或不靠內購提示來破關,你就得有雙夠尖的眼睛來發現隱晦的暗示和道具。
《爺爺的城市》(Lumino City)
用「獨具匠心」一詞來評價《爺爺的城市》最適合不過了,因為它的場景全是先用紙張和紙板搭建起來,隨後通過定格動畫將模型轉化而成的。想想看吧,開發商用了三年時間製作城市模型,而你玩得就是這個工藝品的電子副本,還有哪款解謎遊戲比它更藝術呢?
《蛛絲馬跡》(The Trace)
過一把偵探癮想必是很多玩家的心願,而在這款遊戲裡,玩家所扮演的便是名為Sam Pearce的探員。《蛛絲馬跡》就整體風格而言,給人一種上世紀80年代的調調,你在收集到線索後,需要將他們串聯起來解開謎團。要注意的是,在罪案現場中發現的不少線索實則是幹擾因素,而一些真正的線索往往藏在密碼鎖後,需要玩家設法開啟。
《極限逃脫:9小時9人9扇門》(Zero Escape: Nine Hours, Nine Persons, Nine Doors)
這款移植自NDS的密室逃生遊戲被玩家簡稱為999。單就玩法而言,999並不出眾,然而該作的劇情卻讓人拍案叫絕(甚至還有官方iOS版小說)!首先,你和8個人被困在了一艘不斷漏水的船上,其次,這8人中還潛藏著兇手,到底該信任誰,和誰組隊冒險就依靠玩家自行判斷了。順便一提,999擁有多個結局,要想達成True End,至少要玩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