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關村網
7月6日,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銀保監會」)批准,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壽險」)正式獲得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以下簡稱「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經營資質。
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是怎麼回事
今年4月,國家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出 臺《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對稅延養老保險的描述是「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帳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根據《通知》內容,稅延養老保險其實是一種延後交稅的商業養老保險。個人在購買該保險後,可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按照一定的標準在稅前首先扣除購買該保險的支出,待到領取商業養老金之時,再行徵收此部分個人所得稅。
那麼購買該保險之後,究竟可以領取多少錢呢?日前有媒體報導中國銀保監會曾算過一筆帳:假設一位參保人從30歲開始購買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每月拿出1000元投保,產品保證收益率是複利3.5%,等60歲退休時,總共繳納保費36萬元,但帳戶價值變成了61.8萬元。通過精算,一個月可以領到2746元。
稅延養老保險前景如何
當前,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社保養老保險」)養老市場第一支柱的地位毋庸置疑。社保養老保險雖然很好地滿足了老百姓「保基本」的保障託底需求,但整體保障水平不高。從國際養老市場經驗來看,本應作為第二支柱,和商業養老保險一起成為第一支柱重要補充的企業年金養老在我國覆蓋範圍還比較小。與前兩者相比,三支柱之一的商業養老保險雖然在我國潛力巨大,但是發展同樣相對滯後。商業養老保險承擔著提高養老金替代率和彌補養老資金缺口的重要使命。投保人直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更是可以為個人及家庭提供長期的養老保障。
稅延養老保險的核心內涵是通過財稅槓桿,以稅收優惠的形式鼓勵老百姓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在降低當下個人稅務負擔的同時,為將來的養老準備一份錢,保障其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從而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國家啟動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對推動完善我國養老市場「三支柱」、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人保壽險試點工作怎麼安排
作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的重要子公司,人保壽險始終秉承「人民保險 服務人民」的企業使命和宗旨,致力於滿足客戶不同層次的健康管理、風險保障和養老等保險保障需求。此次人保壽險獲得開展稅延養老保險的業務資質,可謂眾望所歸。
為做好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業務,人保壽險將在產品優化、系統服務和銷 售支持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在試點地區加強專業銷 售團隊建設,確保按照銀保監會要求開展好稅延養老保險試點銷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