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target:新型療法或能誘發胰腺癌細胞自我毀滅

2020-12-25 生物谷

2019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對當前所有療法都已經產生了耐藥性,患者被診斷後5年的存活率極低;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小型分子,其或能誘導胰腺癌細胞自我毀滅,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異種移植物進行研究,即將人類胰腺癌組織移植到免疫功能受損的小鼠機體中,研究者表示,這種療法能減少小鼠機體中高達90%的癌細胞。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研究者認為,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治療包括胰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的新型有效療法。研究者Cohen-Armon表示,在2017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我們揭示了一種新型機制,其能在有絲分裂期間誘發人類癌細胞自毀,同時還不會影響機體正常的細胞;如今研究人員希望能通過利用相關的信息來有效消除異種移植物機體中的人類胰腺癌細胞,他們能利用這種特殊的小分子在多種人類癌細胞中實現細胞自毀的目的。

這種分子名為PJ34,其能穿透細胞膜但僅會影響癌細胞;同時該分子還會在人類癌細胞複製過程中引起異常表現,從而促進細胞快速死亡,而細胞增殖本身也會導致所治療的癌細胞發生死亡。注射PJ34一個月後再持續注射14天,研究者發現,小鼠機體腫瘤中的胰腺癌細胞會下降90%的比例,在其中一隻小鼠中,腫瘤完全消失了。

最後研究者Cohen-Armon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並未觀察到不良反應,另外,小鼠機體的體重和行為也並未發生變化;這種機制或許在對當前療法產生耐受性的其它癌症中也會有效發揮作用,目前FDA已經批准PJ34分子能進行臨床前試驗。(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Leonid Visochek, Dikla Atias, Itay Spektor, et al. The phenanthrene derivative PJ34 exclusively eradicates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in xenografts, Oncotarget (2019). DOI:10.18632/oncotarget.27268

相關焦點

  • CCB:利用光來誘發細胞自我毀滅 或有望開發多種疾病的新型療法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大腦或許是全宇宙中最複雜的研究對象了,其中包含有860億不同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能夠製造超過100萬億個信息連接,對於研究人員而言這種複雜性讓他們望而生畏,當然很多科學家也希望能夠通過研究闡明大腦中這種錯綜複雜的網絡如何產生出正常的認知信息,同時又是如何誘發神經變性疾病發生的
  • Oncotarget:科學家鑑別出特殊白血病幹細胞 有望開發出新型靶向性...
    圖片來源:Jordi Petriz誘發疾病復發和對療法產生耐受性的原因通常是由於白血病幹細胞的存在,其能再次開啟癌症,從而對療法產生耐受性,然而識別出這些白血病幹細胞對於科學家們而言是一大挑戰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Josep 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創新性的試驗,其能通過檢測成髓細胞中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的活性來幫助識別白血病幹細胞的存在。
  • Oncotarget:重磅!科學家開發出有望徹底治癒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新藥
    2017年8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拉德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Bradford)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脫去」癌細胞「永生不滅」外衣的一種新藥或能幫助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
  • Oncotarget:殺滅癌細胞的新策略
    ,通過高效選擇性地靶向殺滅癌細胞,該方法或可明顯減少當前癌症療法的周期和花費。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對SAS1B蛋白進行了研究,該蛋白位於處於發育狀態和成熟卵細胞的表面,除了卵巢中正在生長的卵細胞外,SAS1B蛋白在機體其他組織中是不存在的,因此SAS1B蛋白或許可以作為潛在的新型靶點幫助開發高效的避孕藥;儘管最初研究者將SAS1B蛋白的研究重點關注於避孕藥的開發,但本文中研究者表示,該蛋白的表達或許對於研究多種癌症的發病根源也會帶來一定幫助。
  • Nat Commun:新型潛在的抗癌療法或能有效增強宿主機體的免疫反應...
    2020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人類和小鼠癌細胞及實驗室小鼠進行研究開發了一種針對癌症療法的新方法,其或能將常用的化療藥物吉西他濱轉變成為一種能以特殊方式來殺滅癌細胞的藥物,從而就能激活宿主機體的免疫細胞來抵禦癌症
  • Oncotarget:新型microRNA或能靶向作用肺癌細胞中前列腺素E2的產生...
    2020年10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羅格斯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高水平miR-708的表達與肺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直接相關,miR-708能通過抑制肺癌細胞中COX-2和mPGES-1的表達來抑制PGE2的產生。
  • Nat Biotechnol:新技術或能將幹細胞成功分化為胰腺β細胞 從而有...
    2020年7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自身免疫性損傷所誘發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缺失會導致1型糖尿病發生,臨床上胰島細胞的移植或能潛在治療糖尿病,但供體的胰腺卻非常稀少;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改進型的多能幹細胞分化技術
  • Oncogene & Oncotarget:解析兒童腦瘤亞型的分子特性有望...
    2017年10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和Oncotarget上的兩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費城兒童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對常見的兒童腦瘤—小兒輕度神經膠質瘤(PLGG)進行研究發現,在突變基因與其它基因相結合的過程中或許存在關鍵的生物學差異能夠驅動兒童癌症的發生,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有效的抗癌療法來精準靶向作用患者機體的腫瘤
  • Nature:脂肪酸或會促進癌細胞對療法產生耐受性
    ,同時研究者也希望開發出新型的治療性策略來有效治療癌症。,當前的療法能夠重點抑制核苷酸和脂肪酸的產生從而阻斷腫瘤的生長,而且在核苷酸的代謝狀況下這種策略被證明是成功的,比如在當前癌症療法中所使用的化療製劑(比如5FU和甲氨蝶呤)就能通過靶向作用核苷酸的產生來抑制腫瘤生長,然而其並不能成功抑制脂肪酸的代謝過程。
  • 英國一科學家發現電場、超聲波聯合能殺癌細胞
    英國一科學家發現電場、超聲波聯合能殺癌細胞   新華社倫敦2月2日電(記者王豔紅)英國一家公司的科學家發現,將電場和超聲波結合,能夠殺死實驗鼠體內的癌細胞  據最新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這種療法先對癌細胞施加電場作用,使它們變得對超聲波比較敏感,然後用超聲波轟擊,使癌細胞自毀。  這家公司的科學家此前曾用這種技術來處理紅細胞,將它作為載體往人體患病部位輸送藥物。在體外對紅細胞施加電場,其細胞膜就會變得可滲透,可以往細胞裡填充藥物,然後再將紅細胞輸回病人體內,用超聲波作用於患處,紅細胞就會破裂,釋放出藥物。
  • Oncotarget:重大發現!維生素C或可有效靶向殺滅癌症幹細胞
    圖片來源:www.phys.org2017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索爾福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相比諸如2-DG等藥物而言,維生素C能以
  •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功能基因組學揭示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20:08:49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Kvan Birsoy研究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利用體內功能基因組學揭示了胰腺癌細胞的代謝依賴性。
  • 胰腺腫瘤能治好嗎?胰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是有效地胰腺癌骨轉移治療方法。全身化學治療在治療胰腺原發病灶的同時亦能起到控制骨轉移的發展、緩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殺滅癌細胞,控制其生長。尤其是以大劑量順鉑為主的聯合化學治療方案效果較為顯著。有些病例在複查x線片時發現骨轉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質形成。
  • 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 利用MIR506誘導胰腺癌細胞死亡
    2017年4月12日/生物谷BIOON/---胰腺癌,特別是最為常見的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所有癌症中最為致命性的和最為侵襲性的。不幸的是,除了外科手術之外,還沒有有效的療效,而且外科手術也並不適合很多胰腺癌病人。
  • 為何相同遺傳組成的癌細胞對相同療法反應不同?它是罪魁禍首!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院和IBM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線索,或能幫助解釋為何相同基因組的癌細胞對相同療法的反應並不相同,文章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細胞中線粒體的數量在很大程度上與癌症對藥物療法的反應存在關聯。
  • Oncogene:「綁架」膽固醇 讓胰腺癌細胞無處可逃
    2016年5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控制胰腺癌細胞內的膽固醇代謝就能夠抑制癌細胞轉移,這表明之前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藥物或將有新用途。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胰腺癌樣本和細胞系中存在膽固醇酯的積累,表明膽固醇的酯化與癌細胞轉移之間可能存在關聯。酯化是膽固醇在細胞內儲存所需要的一個生化過程。過量膽固醇會導致膽固醇以膽固醇酯的形式存在於癌細胞內部的脂滴中。抑制膽固醇酯的形成或可成為治療轉移性胰腺癌的一種新策略。
  • 研究證明: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
  • RAD51調節胰腺癌細胞增殖並有望成為預後標記物
    最近,復旦大學的Xiaomeng Zhang等分析了RAD51和KRAS突變之間的相關性,並分析了RAD51對胰腺癌細胞增殖和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並且試圖確定潛在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RAD51參與了ROS和HIF1α蛋白的調節。總體來說,該研究為胰腺癌提供了新的預測和治療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