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加大對利用網際網路制假售假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集中破獲一批利用「直播帶貨」「網上店鋪」等渠道方式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刑事案件。今年以來,共破獲相關案件1400餘起,抓獲一批違法犯罪嫌疑人,切實維護了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全力營造良好網上購物環境。在「雙11」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嚴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8起典型案例。
當前,網絡購物已成為廣大群眾購物消費的重要渠道,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上的「直播帶貨」 「雙11」「6•18」「電商購物節」等各種促銷方式也逐漸為消費者接受認可。但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購實施侵權假冒犯罪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全國公安機關密切關注此類犯罪動向,加強網上涉假線索排查,緊盯群眾、權利人企業和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等反映集中的「網紅」「直播間」「網店」「公眾號」「短視頻」等平臺和網絡帳戶,強化分析研判,堅持打團夥、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持續保持對侵權假冒犯罪的凌厲攻勢,破獲了一批大要案件,有效震懾此類犯罪活動。上海市公安機關破獲「8•28」利用「網紅直播帶貨」銷售假冒品牌箱包、服裝、首飾、手錶案,抓獲包括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網紅」在內的40餘名犯罪嫌疑人,案值5000餘萬元。山東省公安機關破獲「5•08」製售假冒品牌手機案,查扣假冒品牌手機1000餘部,案值2億餘元。廣東省公安機關破獲「颶風183號」製售假冒品牌手錶案,打掉制假售假窩點15個,查獲假冒6個品牌14種型號的手錶成品1萬餘塊,案值6億餘元。
公安機關偵查發現,不法分子往往在網上打著知名品牌商品低價促銷的幌子吸引消費者眼球,再搭配「清庫存」「為粉絲謀福利」等營銷話術引誘下單購買;有的還以「復刻」「限量」等名目從事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雙11」來臨之際,公安機關提醒廣大消費者,網上購物不要一味地貪圖便宜,要貨比三家,選擇正規的網絡交易平臺和信譽良好的賣家及供貨方。一旦受到侵權假冒商品侵害或發現相關犯罪線索,要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
據了解,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全國公安機關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突出事關群眾健康和安全的重點領域,已破獲各類侵權假冒刑事案件1.1萬餘起,涉及食品藥品、服裝箱包、汽車配件、家用電器、兒童用品、建築材料、機械設備等多個領域,摧毀了一大批制假售假犯罪團夥,有力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同時,先後會同有關部門針對實體市場開展執法行動3.1萬餘次,組織開展銷毀侵權假冒商品活動140餘次,有力維護了良好市場秩序。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作為打擊侵權假冒犯罪的重要刑事司法力量,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始終保持對各類侵權假冒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加強與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堅決剷除此類犯罪土壤,為消費者和企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8起利用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1、山西省公安機關破獲「7•06」製售假冒品牌潤滑油案。今年7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山西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7•06」製售假冒品牌潤滑油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搗毀制假窩點3個,案值3400萬餘元。經查,不法分子冒充正規經銷商資格,大量生產假冒品牌潤滑油,通過實體店鋪與社交平臺相結合的模式對外推廣銷售。
2、遼寧省公安機關破獲「5•12」製售假冒品牌箱包案。今年5月,根據網上排查發現的線索,遼寧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 「5•12」製售假冒品牌箱包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打掉制假窩點7個,查扣假冒品牌箱包1.6萬餘件,案值1.2億餘元。經查,不法分子生產假冒品牌箱包後,通過實體店、社交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對外銷售。
3、上海市公安機關破獲「8•28」製售假冒品牌商品案。今年8月,根據網上排查發現的線索,上海市公安機關成功破獲「8•28」製售假冒品牌商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1名,搗毀制假售假窩點8個,查獲假冒品牌箱包、服裝、首飾、手錶等商品3000餘件,案值5000餘萬元。經查,不法分子與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勾結,通過「直播帶貨」方式推廣銷售。
4、江蘇省公安機關破獲「8•27」製售假冒品牌手機屏幕案。今年5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江蘇省公安機關破獲「8•27」製售假冒品牌手機屏幕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查獲假冒品牌手機屏幕成品、半成品14.9萬餘件,案值1億餘元。經查,不法分子通過購進廉價手機,將屏幕拆卸、檢測、改裝、翻新,粘貼高檔品牌手機的商標後通過電商平臺對外銷售。
5、江西省公安機關破獲「6•11」製售假冒品牌箱包案。今年10月,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江西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6•11」製售假冒品牌箱包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5名,搗毀制假窩點30個,查獲大量假冒品牌箱包,案值近10億元。經查,不法分子通過自建網站、電商平臺、設立實體店鋪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廣銷售。
6、山東省公安機關破獲「5•12」製售假冒品牌蓄電池案。今年5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山東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5•12」製售假冒品牌蓄電池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查獲假冒品牌蓄電池成品、半成品6000餘塊,案值5000餘萬元。經查,不法分子低價購進廢舊品牌蓄電池進行加工翻新,冒充原裝正品蓄電池通過電商平臺或線下銷售。
7、河南省公安機關破獲「6•09」製售假冒品牌電池案。今年7月,根據工作中發現的線索,河南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6•09」製售假冒品牌電池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打掉制假窩點4個,繳獲假冒品牌鹼性電池30萬餘節,案值1600餘萬元。經查,不法分子通過「直播帶貨」方式,以正品3折左右的價格進行推廣銷售。
8、廣東省公安機關破獲「颶風183號」製售假冒品牌手錶案。今年6月,根據網上排查發現的線索,廣東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颶風183號」製售假冒品牌手錶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8名,打掉制假售假窩點15個,查獲假冒6個品牌14種型號的手錶成品1萬餘塊,以及大量假冒品牌手機配件,案值6億餘元。經查,不法分子主要通過社交平臺發展客戶、推廣銷售。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