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備戰2013中級會計師考試的學員,中華會計網校論壇學員精心為大家分享了中級會計師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裡的重要知識點,希望對廣大考生有幫助。
一:外購存貨的成本
外購存貨的成本即存貨的採購成本,指企業物資從採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
(一)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帳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二)存貨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自製或委託加工存貨發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應計入存貨採購成本的稅費。
(三)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採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對於採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除合理的途中損耗應當作為存貨的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計入採購成本外,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從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應衝減所購物資的採購成本。
2.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商品流通企業在採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採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計入所購商品成本。
二: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存貨
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計入存貨成本的內容包含:
(一)收回委託物資時一定計入存貨成本
1.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
2.加工費
3.往返運雜費
(二)收回委託物資時不一定計入存貨成本
1.消費稅:支付的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應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支付的收回後直接用於銷售的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的消費稅,應計入委託加工物資成本。
2.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交納的增值稅按稅法規定可以抵扣,不計入存貨成本。小規模納稅企業交納的增值稅不可以抵扣,計入存貨成本。
三:自行生產的存貨
自行生產的存貨的初始成本包括生產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四: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
企業取得存貨的其他方式主要包括接受投資者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併等。
(一)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按照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帳價值。
(二)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併等方式取得的存貨的成本。
(三)通過勞務取得的存貨
通過勞務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按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於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確定。
五:存貨跌價準備的核算
資產負債表日,當存貨成本低於可變現淨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時,存貨按可變現淨值計量,同時按照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一)不同情況下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1.產成品、商品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為:
可變現淨值=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需要判斷:
(1)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計量;
(2)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材料的成本與材料的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其可變現淨值為:
可變現淨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二)可變現淨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1.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2.企業持有的同一項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總結】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籤訂合同的用合同價格,沒有籤訂合同的用市場價格
(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
1.企業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對於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併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淨值為零。
(1)已黴爛變質的存貨。
(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
(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並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淨值,並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消。
(四)會計核算
1.計提
存貨發生減值的,按存貨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轉回
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的,應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恢復增加的金額: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結轉
企業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企業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已對其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發出存貨結轉存貨跌價準備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