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工友給孩子寫家書成道歉信 網友笑後有淚

2021-01-07 荊楚網

駐漢央企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舉辦「『郵』你更安全,一封家書寄親情」主題活動,工友父親們的家信令人動容。 攝影:袁喆

家信裡,向來嚴肅的父親們,更多抒發了對孩子們的歉意。攝影:周堯

趴在辦公桌前給千裡之外的孩子們寫家書的工友們。 攝影:周堯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董育雄 通訊員 袁喆 周堯)「其實我也想陪在你的身邊,看著你長大,介於生活的壓力,為父不得不四處奔波,為你的人生道路做鋪墊……」「兒子,爸爸那天不應該打你……」5月28日,記者從中建三局二公司獲悉,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該公司安裝公司舉辦了「『郵』你更安全,一封家書寄親情」主題活動。工友們的千餘封家書,動人心弦,催淚親情頻頻溢出,拉近了與遠在千裡之外家鄉孩子的心理距離,讓網友看過、笑過後,滿屏是淚。

5月21日,在南寧八桂綠城-富康園公共租賃住房項目上,水電工孫之力給在武漢黃陂的兒子孫倫寫下書信。「平時有很多話想對兒子說,每次打電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麼。」孫之力說:「這個機會正好,我會把心裡話都寫下來寄給兒子。」「見證你長大的每一天裡,希望你都是快樂的,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為你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27日,孫倫收到了父親寫給他的信,他開心地反覆念讀:「這是爸爸第一次給我寫信!」

在短短家書中,還有父親寫出對孩子的期望:「小鳥展翅才能飛翔,孩子多動腦還要多動手。多麼希望你抓住每一個機會,決不放棄成功的希望。」有的父親,字裡行間訴說對孩子的愧疚:「其實我也想陪在你的身邊,看著你長大,介於生活的壓力,為父不得不四處奔波,為你的人生道路做鋪墊。」也有的父親在紙上對孩子大聲疾呼:「最後囑咐你不要沉溺於網路遊戲!它會毀了你的一生!」

據介紹,該活動自5月11日啟動,目前已在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全國各地近300個施工項目上同步舉行,目前累計已有千餘名工友參加。

活動組織者強調,六月一日是兒童節,同時6月也是全國「安全生產月」,們希望通過一封家書的活動,讓工友們對家中的孩子說出心裡話。這種親情的力量,也會讓工友們意識到自己對於家庭的意義,從而更加注重施工安全。

相關焦點

  • 2907名大學新生寫家書 50多封信被退回
    這不,中秋節寧波大學陽明學院2015年級的2907名新生分別給自己的爸媽寫了一份家書,算算時間,這份家書也應該到家裡了。只不過,這途中發生了一點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至今已有50多封信,又輾轉被退回了學校。  不禁讓人疑惑,這僅僅只是95後的學生不會寫信嗎?還是當下不少人的通病?
  • 家書徵集 | 寫封信距離都不是事兒
    許多情感的表達,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寫封信,表達對遠隔千裡的親友的思念,即便是和家人聚少離多的明星們也不例外。面對妻子,演員張鐸變身暖心愛人,在信裡對萌妻陳松伶承諾:人生的航路很長,幸而有你,我會一直包容接納你所有的不足。
  • 寧波有群孩子收到父母寫的信,看哭了
    很多孩子說,第一次收到父母寫的信,裡面有些話,平常沒講過,是爸爸媽媽第一次講出來。孩子青春期溝通不暢家長想帶娃去看心理醫生兒童節給孩子寫封信,靈感源於前兩天林常綠老師和一位家長的微信聊天。她是語文老師,20多年的經驗讓她明白,不好開口的話用筆寫下來,也是一種溝通。「我帶班,有星語心願,微記這些小欄目,孩子們把感受和小事記下來,三五行交上來,我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就能針對性的開展輔導。」林老師說,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讓學生給父母寫信的,不少。「這次,兒童節,讓家長給孩子們寫封信吧。」
  • 老奶奶27字家書感動網友 家書抵萬金仍需傳承(圖)
    前不久,《重慶晚報》就曾報導過「父親寫家書化解與兒子15年恩怨的故事」。15年前,因為羅華放學後又沒按時回家,父親羅志明拿起竹棍、農具衝向他亂打。羅華離家出走來到重慶,一走就是15年。  15年中,羅華從打工仔變成了火鍋店老闆,心裡還是恨父親。羅志明則滿懷內疚,卻只能從妻子那知道一些兒子的消息。在這期間,羅華結婚,羅志明偷偷給了3萬元彩禮。
  • "90後"入職寫家書哭倒 打工不易,才知父母艱辛
    尋聲而至,在一片「唰唰」的手書聲中,有人偷偷抹淚,有人強忍扭頭,不敢碰筆下那一頁白紙:這裡,300多個建築行業的「90後」將寫下新入職以來第一封給父母的家書。當現代社會的交通與通訊縮短了人的距離,重回關山遠隔、鴻雁傳書,輕易拂動了心底的脆弱與柔軟。   前晚,廣州龍洞。一家建築公司正對新入職的300多名員工宣布下一個培訓環節: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人力資源主管剛說完,底下就有人笑。
  • 熄燈號丨你有多久沒寫過家書了?
    如今,我們能夠動動手指發送微信傳達一份問候,或是發一張照片展示最近的狀態,卻很少提筆寫一封信給最重要的人。近年來,我經常提筆忘字,有時還得拿出手機查詢具體漢字的寫法,然後笑一笑說道:「真的是很久沒有寫字了。」唐代詩人杜甫寫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現存最早家書黑夫木牘寫了什麼?為何現在讀來還讓人淚溼衣襟?
    如今,隨著通訊設備的普及,已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寫家書了?「家書抵萬金」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但是家書文化永遠不會消失。今天,就來講講中國現存最早的家書究竟寫了什麼?為何現在讀來還讓很多人淚溼衣襟?震驚世人的是,有兩封木牘戰地家書現身於墓中。寫信者是兩名秦國的士兵,分別叫「黑夫」、「驚」,他們的信是寫給自己哥哥的(名字叫「衷」)。據推測,兩封家書寫於戰國末期,距今有2200餘年。
  • 大學4年父子寫144封信 父親:寫家書可學會孝順
    圖為鄒服生和兒子鄒謹一起重溫當時的信件 記者胡琴沁 攝   自兒子鄒謹到上海體育學院讀大學的第一天起,鄒服生就知道,兒子4年後將成為一名體育新聞記者。   今年76歲的鄒服生曾是陝西省安康職業技術學院的中文系教授,在兒子將離家上大學前,他要求兒子每月要寫一兩封家書。鄒謹在大學4年間,與家中往來書信144封。
  • 高考後,該給孩子寫一封家書
    孩子,只要你幸福,我的一生就圓滿了。戀愛很嚴肅,對待須認真。感情不是拿來玩的,恩愛不是用來秀的。真愛深沉而非淺薄,真心無私而不貪婪。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他們的故事: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女兒吳陽去年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現在是英語專業大二的學生。
  • 大學生小篆寫家書 網友:這樣的作業很有意思
    大學生小篆寫家書 網友:這樣的作業很有意思時間:2016-11-09 12:4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生小篆寫家書 網友:這樣的作業很有意思 近日,江西師大文學院李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次特別的古代漢語作業:用小篆給父母寫封家書。
  • 南陽「班媽」抗疫期間給97名孩子寫「家書」
    「不能家訪就信訪」 ,班主任寫信「和孩子說說心裡話」其實,這是趙喜風給班裡孩子寫的第62封信了。在抗擊疫情期間,為什麼會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和孩子們交流溝通呢?趙喜風告訴大河網記者,「抗疫期間不能家訪,就信訪。我們是大班,班裡97個孩子,平時有很多話給孩子們說,但是語言溝通效果不好,他們也會忘記。
  • 小學生給自己未來的孩子寫信,童言稚語讓人「笑中帶淚」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24日訊(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胡玲)「每天要認真寫作業……」「上課不要打野,希望你可以考雙百分」「你現在快快樂樂,是因為你爸——我,沒有給你報補習班」……5月24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陵小學獲悉,該校日前請全校學生給20年後自己的孩子寫一封信,這些小學生對
  • 小學生鬧矛盾寫「絕交信」,老師看了都流淚,網友:笑出的眼淚吧
    小學生鬧矛盾寫「絕交信」,老師看了都流淚,網友:笑出的眼淚吧 好朋友小學生之間「鬧掰」的理由可以有無數個,比如你對別人比對我好,絕交;
  • 「親情家書」有聲版丨家風,是最好的起跑線;家書,是最好的家風
    而且,我自己在寫書信的時候,就會讓自己特別安靜下來,沉下心來,這個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察覺的過程,所以我就把它當做一種特別放鬆的狀態,而不僅僅是在於信的內容。因為當你整個慢下來,放鬆下來之後,你整個寫的東西都根本不用想,你想到哪裡就會寫到哪裡。」
  • 【一封家書】見信如晤,展信舒顏!
    【一封家書】見信如晤,展信舒顏!消防員與家人互通書信互訴團圓思念之情思念跨千裡家書抵萬金一封小小的家書紙短情長寫的是情訴的是念祈的是安(為你讀信)
  • 八年級必讀名著《傅雷家書》讀後感
    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的一生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 女孩寫「最美思念詩」家書爸爸收到既感動又愧疚
    1月25日,錢江晚報整版報導了桐廬彩虹公益組織的親情家書活動,這是其中一封被網友封為「最美思念詩」的家書。這首送給遠方爸爸的現代詩一經報導立馬引起了眾多關注,網友評價高度一致——寫得太好了!幾經輾轉,記者昨天終於聯繫上了寫信的小女孩。她叫吳心怡,家住桐廬分水九龍山,剛滿14歲。
  • 漯河一大學組織學生給父母寫家書 收到回信後讀哭很多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劉廣超 實習生 張帆 文圖 「本來以為不會哭的,可是看到父親寄回的家書後,還是沒忍住……都好幾年沒流過淚了。」據介紹,五月份,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組織了「紙短情長」活動,請學生和家長互相寫家書進行交流,該校藝術設計系的156名同學紛紛寄出一封家書,近段時間,學生們陸續收到父母寄回的書信,5月30日,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輔導員陳明傑,帶著30餘名學生來到風景秀美的沙澧河畔,共同打開這一封封家書。
  • 情書、家書、求職信…… 如今的你還寫信嗎?(2)
    如果一定要說還有什麼信是必須寫的,那恐怕就是畢業時的求職信了。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求職信也從手寫變成了列印,甚至直接發一封電子郵件足矣。記得我畢業的時候,同宿舍一個哥們在求職信上煞費苦心。據說參考了古今中外無數的案例,還專門去了一家「神奇照相館」拍照附在信上(這家照相館拍出來的證件照特別漂亮,是「求職必殺」)。
  • 大學生寫家書出洋相讓人遺憾,我們該如何感恩?
    姚美倩在信紙最後畫了個大大的笑臉,結束了這封給父母的信。  這是寧波大學陽明學院近日組織一次寫家書活動,來自68個班級的2907名大一新生,各個給自己的父母家人寫了一封家書。  在想像中,這封信必然會讓孩子們的父母感動又欣慰;沒想到的是,不少同學寫著寫著,就已經紅了眼圈。  他們說,離開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