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歷來關心愛護各級幹部,主要體現在對幹部政治、思想和作風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和嚴格監督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愛護就是對幹部健康成長進步的一種「保護」。然而,幹部僅僅靠組織的「保護」是不夠的,還要能「自我保護」。
各級幹部身處利益角逐、多種矛盾的風口浪尖,用時髦的話說也是「高危群體」。在私利對公權的拉攏腐蝕日趨激烈複雜的情況下,手中握有權力的幹部常常處在一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境地,稍有不慎就可能「栽跟頭」,因此只有意識到「如履薄冰」的危險性,善於「自我保護」,才能有效化解權力帶來的風險;也只有善於「自我保護」,才能正確地履職用權,做到大公無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一定程度上說,幹部的「自我保護」,也是對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護,是對黨的形象和事業的維護。
權力者的「自我保護」首先要做到慎重用權。領導幹部位高權重,往往是眾人恭維、追捧和攀附的對象,一不小心就可能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中喪失警惕,在心高氣傲的心態下得意忘形。而慎重用權,就是要想到權力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人民,為人民掌權只能把人民的事情辦好,讓人民滿意,而不是把權力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親朋好友身上,用在少數給自己好處的人身上。如果堅持這樣想、這樣做,那麼我們履職用權就穩妥,不會因為歪風邪氣溶化腳下的「冰」而使我們跌落下去。
「自我保護」需要守好精神家園。不少領導幹部之所以犯錯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思想頹廢、精神空虛,以致在消極腐朽的東西乘虛而入時不能自守。從以往的教訓中不難看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是抓住領導幹部的心理弱點「撕口子」,拿著領導幹部的興趣愛好做文章,抓住人短,投其所好。領導幹部如果沒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有可能變得世俗、庸俗、媚俗,甚至渾身皆惡俗。只有擁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健康的精神格調,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名利場中守住一片淨土,築起「自我保護」的精神堡壘。
既然是「自我保護」,自然就具有排他性的特點,就必須學會拒絕。古人楊儀「黑夜卻金」,就是在拒絕中進行自我保護。不敢拒絕必然喪失原則、喪失底線,最終喪失自我。貪官胡長清在懺悔中說:「明知錢不能收,但又覺得是"朋友"相送,礙於情面也就收下了」。類似這種因不拒絕不該、不當、不義之利而最終被黨和人民所「拒絕」的例子比比皆是。要學會拒絕,就必須克服私心雜念,時時記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這句名言。
順利走過薄冰有時可藉助冰橇之類工具,進行「自我保護」一個重要的辦法是走近群眾。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就能獲得「自我保護」的無窮力量源泉。領導幹部容易被身邊的人「包圍」起來,因此,更要注意走出「身邊人」的小圈子,自覺主動地走到群眾中去,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改正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在群眾的幫助下更好地「保護」自我。
當然,領導幹部「自我保護」不是自我禁錮、自我封閉,而是在一定「度」的範圍內的自我約束,是一種嚴於律己,是正確處理好情與法、義與利、公與私、「我」與「人」的關係。在當前規範權力運行的體制機制日趨科學規範卻又不太完善的情況下,強調領導幹部的「自我保護」,重要的是強調領導幹部在組織管理、法紀約束和群眾監督之下的自覺意識和自律精神,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從而實現他律與自律結合,讓組織「保護」、制度「保護」和自我「保護」都發揮作用,確保清正廉潔,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