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實彈演習 資料圖
「軍演時機地點都極敏感」
就在託德訪臺之際,中國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宣布從15日至20日每天8時至18時在南海、南澎列島附近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演習,期間禁止船隻進入相關範圍。
這一通知立即引起臺灣島內一片驚呼。臺「中央社」稱,解放軍演習恰逢託德訪問臺灣,「挑釁意味頗為濃厚」。臺灣「上報」稱,演習區域雖然在廣東近海,範圍並不算大,但已相當接近臺灣海峽南端。在這一海域稍南區域,解放軍目前正在進行另一項實彈射擊演習,演習時間為13日至17日。報導稱,「解放軍近來擾臺加碼,兩軍演時機地點都極敏感」。此前,解放軍不但超過10天接連派軍機執行「擾臺任務」,12日更派出多達25架次戰機,創下單日最多紀錄。
臺《工商時報》稱,南澎列島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外海,靠近臺灣海峽南端,「針對意味明顯」。報導稱,本月初,解放軍以遼寧艦為首的航母編隊在臺灣周遭海域出沒,解放軍海軍發言人特別強調,該艦隊「在臺灣周邊海域進行訓練,有利於提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
軍事專家宋忠平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這次演習是例行性還是有針對性,對於「臺獨」勢力而言,如果他們做賊心虛就會對號入座。解放軍在臺灣周邊進行的軍事演習全部都是對臺軍事鬥爭準備的一部分,也都是為了加強對臺作戰預案演練的完善;如果臺灣的一小部分人不搞「臺獨」就大可以放寬心。
解放軍對於這兩次演習並沒有進行說明,從航行警告發布的演習區域看此次演習規模並不大。宋忠平表示,一般來說一場大規模演練中有很多階段和組成部分,涉及不同軍兵種、不同戰區,也就是說有時候一些規模小的演習是整個軍事演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解放軍而言,所有作戰預案是按照最壞的打算來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最壞的打算就是在解決臺灣問題時要防止域外勢力幹涉,因此無論是在南沙、還是東沙進行演習,在真正解決臺灣問題之際是需要齊頭並進,一起行動的。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當局和美國勾結越緊密,大陸就會愈加採取明確的措施針對「臺獨」。
解放軍實彈演習嚇壞了不少島內「立委」。15日,臺「國防部正副部長」邱國正和張哲平都被叫到「立法院」接受質詢,兩人都稱「持續關注中共軍演,掌握對方任何動作」。不過,臺灣聯合新聞網爆料稱,託德等人乘坐的飛機14日降落前,有臺灣民眾看到「愛國者」(防空)飛彈的雷達車被部署在機場鄰近。對此,島內網友諷刺稱:「美爹要來,加強空防。百善孝為先,應該的!」
雙方致辭被指「有距離感」
15日上午,在解放軍軍演的同時,託德一行與蔡英文在臺灣「總統府」會面。蔡英文在講話中首先大讚拜登政府上任後第一次派團訪問臺灣,「展現出臺美雙方持續深化的夥伴關係……對臺灣的支持堅如磐石」。隨後她就開始「大告洋狀」。她稱,近來解放軍頻繁派遣軍艦、軍機在臺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軍事活動,這不僅「改變印太區域現狀,也威脅區域的和平穩定」。她稱,臺灣「非常願意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一同守護印太區域穩定,阻止冒進挑釁的行為」。
託德在致辭時沒有接蔡英文「一同阻止解放軍挑釁」的話茬。他稱,現在是「美臺關係有史以來最強健、牢固的時候」,過去一年來,臺灣有很出色的表現,在許多領域展現「臺灣可以幫忙、也正在幫忙」。至於美國,「大家之後會發現,拜登政府是可靠且值得信賴的朋友」,他表示「拜登政府會支持臺灣拓展國際空間,支持臺灣積極投入自我防衛」。
這次會面的電視畫面顯示,蔡英文發言時,託德蹺著二郎腿;美方人員發言時,蔡英文卻雙膝併攏,雙手置於膝上頻頻點頭,顯得十分拘謹恭敬。對此,島內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諷刺稱,「主僕關係一目了然」「臺灣的面子都丟完了」……
聯合新聞網15日稱,臺美本應把握這次見面機會展現出並肩應對北京的架勢,但「雙方的致辭內容,卻顯得很有距離感」。
「好個承諾協助臺灣自我防衛」,資深媒體人陳朝平在中時新聞網撰文稱,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被問「如果大陸入侵臺灣,美國會不會做出軍事響應」時,他馬上祭出了政客的慣用語:「不願回答假設性問題」。文章稱,顯然臺灣真有事,美軍介入戰場的機會微乎其微。
美方訪臺「目的不單純」
雖然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對託德的到訪忙不迭地感謝,並趁機拉美國「共同對抗大陸軍事威脅」,但島內輿論認為拜登此時派好友訪臺「目的不單純」。《中國時報》15日稱,美國過去不乏同時往兩岸派人訪問的例子。「對美國而言,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不要過度傾斜於一方,就是美國的最大利益」。文章稱,白宮聲明特別強調託德一行是「非官方性質」,這難免讓習慣川普「重口味」的臺灣人感到失落。此外,雖然美國國務院公布了「對臺交往新準則」,放寬了部分官員與臺交往限制,但依舊禁止美方官員參加臺灣方面的「雙十節」活動,顯示「攸關國家主權的議題仍然是美方不願碰觸的禁區」。
15日下午,託德一行與島內6名「立委」會面,其間未談及美豬爭論,反而相當關切「九二共識」。香港《南華早報》引述臺灣前「外交部長」程建人的話稱,對託德這次訪問,臺方不要想太多,國際關係不會因為這種(非正式)訪問而改變。他稱,拜登政府可能是想通過這次非正式訪問「要求臺灣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更加謹慎」。
臺「風傳媒」15日引述「國安會」前副秘書長、臺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的話稱,拜登一直比較支持「戰略模糊」,但美國近來在討論是不是要廢除「戰略模糊」這個概念,且贊成的聲音比以前多很多。因此,拜登在這個時間點派好友來臺,絕不僅僅是來表達對臺支持,這代表拜登仍堅持「戰略模糊」。楊永明強調,託德一行訪臺是針對臺灣本身,是希望蔡英文當局「能謹慎避免擦槍走火意外,並表達出願意恢復兩岸對話的姿態,至少要把球丟出去。如此一來,有事情發生時美國戰略模糊介入的空間才會比較寬廣」。
香港中評社15日稱,大陸一再強調在臺灣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面對拜登政府操作「兩面外交」,大陸必然採取更多反制行動,大陸遏制「臺獨」、遏制臺美勾連的決心,不是光嘴上說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