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沙漠變綠洲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3 澎湃新聞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一周年特別報導】敢把沙漠變綠洲

遊客在八步沙林場參觀。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邱暄美 呂寶林 伏潤之 崔亞明

7月11日中午,八步沙下雨了。

清涼的雨漫天而落,老榆樹和檸條盡情舒展枝葉、暢飲著雨水;苦豆子的羽葉承著雨滴、泛出銀色光芒;大薊仿佛一瞬間都開了花,明亮的紫色點亮了整個八步沙;新栽的金葉榆身形挺拔,在沙生植物中像高擎的火炬一樣分外醒目。雨不停落下,深深淺淺的綠色從沙土中浮現出來,八步沙的邊界逐漸清晰。

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站在高處眺望著,三代人歷時近40年種植、守護的7萬多畝林帶盡收眼底。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這裡開溝壓沙。總書記把生態保護看得很重,我們不能辜負期望,一定要壓好沙、種好樹,把「六老漢」的事業傳承下去,把「六老漢」的精神弘揚開來。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視察,並與林場職工一起開溝壓沙,強調要弘揚「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激勵人們投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奮鬥。

一年來,八步沙林場職工和武威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向沙漠腹地進軍,壓沙植樹,不斷鞏固和擴大治沙造林成果,努力建設美麗家園。

一年來,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在武威、在甘肅落地生根,而且走出八步沙,弘揚於全國,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治沙造林再出發

八步沙壓沙現場。資料圖片

「大哥好,10月3日與你商定治沙事宜,請你每年幫我治沙7畝。我每月支付300元治沙費用……」

這是四川眉山的郭萬明給郭萬剛的微信留言。時間是2019年10月12日。

郭萬明是四川眉山的一位退休老人,當過兵,去年10月帶著老伴由兒子開車專程來八步沙林場參觀,看完後他決定捐款治沙,每月退休金一發他就給林場寄來300元。

郭萬剛說,總書記視察八步沙以後,八步沙得到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特別多,很多事情讓我們很感動,心裡特別溫暖——

浙江一個村的團委書記帶領團員青年和志願者專程到林場考察,決定在5年內捐款100萬元種梭梭;

2019年國慶節期間,有一個人從廣州開車三四天、奔波數千公裡,只為親眼看一看八步沙……

國家有關部委相繼前來調研指導,上項目、給資金、給水;省委省政府領導親切關懷,市縣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社會各界踴躍捐助,短短一年時間,各方面捐助就達300多萬元。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加入壓沙造林的行列,沙漠治理的速度明顯加快。

郭萬剛說:「林場基本上沒啥困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再接再厲壓沙植樹,努力保護好生態,守護好現在的幸福生活。」

古浪縣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境內有240多萬畝沙漠、132公裡風沙線,經過全縣幾代人的努力,目前已經治理170多萬畝。

「六老漢」三代人用20年治理八步沙;隨後轉戰黑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風沙口,歷時12年治理沙漠11.4萬畝;2015年以後,在麻黃塘承包沙漠15.7萬畝,目前已治理8萬多畝;2020年,在北部沙區的旱麻崗承包沙漠6萬畝,目前完成壓沙0.7萬畝。如今,八步沙林場管護總面積超過40萬畝。

「總書記到八步沙視察極大地鼓舞著我們,大家信心更加堅定,勁頭越來越足。」郭萬剛說,一年來,林場抓住春秋兩季壓沙植樹的有利時機,克服疫情影響,在眼窩子沙補植樟子松、沙棗、紅柳、金葉榆等樹木7萬多株,完成八步沙退化林改造2萬畝,在麻黃塘、旱麻崗沙區完成工程治沙1.1萬畝,種植各類沙生植物600多萬株,用壓沙稻草1萬多噸,播撒草籽近10噸。

八步沙現有植物主要是梭梭、檸條、花棒等喬灌木,經過近40年時間,早先栽種的一些植物開始退化、枯死。這成了郭萬剛最大的心病。「絕不能讓『六老漢』治理好的沙漠在我們手裡再退回去!」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林場去年申報了5萬畝退化林改造項目,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在八步沙新種白榆、金葉榆等苗木2萬畝。「成活率很高。」郭萬剛說。

「去年以來,通過國家支持,還完成了治沙道路100多公裡。」郭萬剛說,治沙最大的困擾就是路,沒有路只能望沙興嘆;現在路一直通到沙漠腹地,加上資金有保障,剩餘的70多萬畝荒漠幾年之內就能治理好。

武威在全市範圍內,以春秋兩季植樹為重點,市縣主要領導帶頭,全民行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展開……

「以前治沙是逼出來的。不治沙就保不住地,沒有地就要餓肚子。」郭萬剛說,現在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壓沙造林、保護生態已經成了人們的自覺行動。

治沙故事廣宣講

八步沙林場吸引眾多遊客參觀、學習。

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更值得大力弘揚。

郭萬剛說:「宣講好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故事、奮鬥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年來,習慣了與沙窩子打交道的郭萬剛、賀中強等人,有時就放下開溝犁、鐵鍬、稻草,走出八步沙、走上講臺,在全國各地巡迴宣講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的治沙故事。

「站在臺上,剛開始心裡還很緊張。」賀中強說,但一說到治沙就不緊張了,「那都是我們幹了幾十年的事,太熟了。」

「八步沙綠了,『六老漢』的頭髮白了」,他們講「六老漢」三代人40年的堅守——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學生鄺芷雯聽完報告後感慨地說:「其實我們學專業和治沙有很多相似之處,要想做好就必須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和決心。我們大學生要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在自己所學的領域裡堅持鑽研,為社會多作貢獻。」

四川大學商學院輔導員陳啟勝說,「六老漢」三代人花了幾十年時間把荒漠變成綠洲,靠的就是久久為功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他們是一群平凡的人,但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這對當下的大學生很有啟發,值得學習。」

「豁不出一頭子,是幹不成事情的!」他們講「六老漢」三代人的拼勁和執著——

中國農業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副主任科員裴越說,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誓把荒漠變綠洲,不僅生動詮釋了當代愚公精神,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貢獻,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

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張莉鑫表示,八步沙沙漠披綠生金的背後,是「六老漢」三代人的無私奉獻和辛苦付出。學校廣大師生將汲取時代楷模精神養分,補鈣充電,以只爭朝夕的幹勁、持之以恆的堅守,培養好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我們不但要幹,還要一直幹下去!」他們講治沙人的理想信念,講踐行諾言、接力奮鬥——

1985年,第一代治沙人賀發林在看護林子時迷了路差點丟了性命,但他沒有放棄。1991年,臨終前他最後的囑託就是要兒子替他管好八步沙的樹。就是這一年,賀中強扛起被褥毅然住進了沙窩,這一住就是30年。30年間,沙海變成了林海,「娃娃都變成老漢了」,但賀中強很自豪。他說:「我們沒把八步沙丟掉,我們把這些樹照顧得很好。」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決定成敗。復旦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徐陽說,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復旦大學邀請八步沙「六老漢」等新時代的見證者、建設者走上光華講壇,就是想通過他們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引導青年學生學習並傳承愛國、奉獻、求真、務實的奮鬥精神,激勵學生以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堅定愛國之心,樹立報國之志。

……

「聽眾特別是年輕大學生們的理解、肯定和認同讓我們很感動,更加堅定了我們治理沙漠的信心和決心。」郭萬剛說,通過宣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古浪過去嚴酷的生態環境,了解了古浪人民為改善環境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一年來,八步沙治沙人先後參加各類宣講報告團,赴全國各省(區市)、國家有關部委、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全省各地開展宣講102場次,近10萬人聆聽報告。

一年來,八步沙林場已被南開大學等18個省級以上單位命名為黨性教育基地,承接省內外中青年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黨外幹部培訓班現場教學170多期1.1萬多人次。

一年來,到八步沙林場開展專題教育、主題黨日、研學實踐等活動的黨員幹部累計達2689批次13.59萬人次。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的故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治沙精神代代傳

八步沙精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甘肅的具體實踐,也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7月10日下午,在習近平總書記開溝壓沙的地方,面對前來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嘉峪關市政協機關70多名黨員幹部,八步沙幹部學院(武威市委黨校)教師萬積平開宗明義,以現場教學方式,生動闡釋了八步沙精神的內涵及其啟示,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這是八步沙幹部學院組建以來的第一講,標誌著八步沙幹部學院正式對外開展培訓工作。

八步沙幹部學院是省委組織部為傳承和弘揚八步沙精神而於2019年10月批准建立的,旨在打造省內乃至全國一流的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示範基地,教育培養黨員幹部以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為榜樣,爭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和敢把荒漠變綠洲的接續奮鬥者,共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2019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決定,強調要提煉好、宣傳好、弘揚好新時期形成的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群體的當代愚公精神,同時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說,八步沙精神發源於武威,產生於武威人民推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具體實踐中,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弘揚和傳承好八步沙精神,對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一廣大黨員幹部思想認識,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019年11月3日,中國共產黨武威市第四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將八步沙林場「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當代愚公精神作為新時代武威精神,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八步沙「六老漢」為榜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與此同時,八步沙林場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圍繞八步沙「六老漢」當代愚公精神的弘揚和傳承,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們積極開展文藝創作——精品舞臺劇《贊八步沙「六老漢」治沙》創排,電影《八步沙的兒女們》策劃拍攝,雕塑《八步沙精神——平凡的偉人》創作完成……

「弘揚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當代愚公精神,再接再厲,再立新功,久久為功,讓綠色的長城堅不可摧。」在八步沙眼窩子沙的高處,立著一塊巨石,上面刻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八步沙時說過的這句話。

沙漠治理任重而道遠;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任重而道遠!

八步沙精神,再出發!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