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第五集【2月16日播出】
主講人:錢文忠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玄奘西遊記》,《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等節目。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
節目介紹:
2015年春節期間,《百家講壇》繼續推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今天播出《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三部第五集《田 樊》。
田姓
田姓讀音作tián(甜),古音讀作chén(陳)、diàn(電)
田姓是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田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田僕,是西周初期設置的官位,與田地農耕無關,而是專職負責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
周王朝是在滅殷商王朝的基礎上建立的奴隸制國家。而殷商是以土德立國,因此在周公用三年時間,鎮壓了紂王之子武庚的反叛後,周朝君王所行路就不再同於士卿大夫和平民百姓所行之路了,而是專用木板鋪設的道路,稱「田路」,取五行之中的「木克土」之意,防止殷商舊族再造反。田僕,就是負責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下屬有上士十二人,史一人,丞相一人,徒若干,是很重要的官職,隸屬於夏官府司管轄。
在田僕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田僕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該支田氏古音讀作chén(陳),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樊姓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樊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樊人,亦稱樊纓、鞶人,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職責就是掌管周王朝君王行走的道路。在典籍《周禮·春官·巾車》中記載:「掌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鍚樊纓。樊,馬大帶也。」鍚,就是馬額頭上的金屬裝飾物,走動時會發出悅耳聲響;繁,就是束馬的腹帶;纓,就是挽馬的頸革;都是用來輅馬的帶飾與工具。實際上,樊人就是在指定的王路上為君王駕御馬車的小吏。
在樊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樊人氏,後省文簡化為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