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乞丐揭秘:白天跪地乞討 晚上喝酒吃大閘蟹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新聞1+1》2014年9月15日完成臺本

  ——當乞討成為「職業」……

  主持人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首先要播發一條最新的消息。本臺消息記者從中央紀委獲悉,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總經理,現中國鋁業總經理孫兆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好,接下來關注今天我們節目的這個主題。相信如果你在城市裡生活的話,你可能每天都能遇到乞討者,但是會不會遇到好多加了引號的職業乞討者呢?這可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組圖片,這組圖片是一位攝影師在鄭州跟拍了幾位乞討者,一拍就是拍了一個星期。來,可不像乞討那麼簡單,會有很多故事。我們看第一張,他跟拍的這幾位,是三位,年歲大一點老人男子是躺在地下,然後這個女子主要負責的是乞討。而另外的這個中年男子,他似乎是管理者。

  有的時候,天氣太熱了,這位管理者就經常去快餐店去納涼。也有一天他進了Cartier的表店,然後看了好幾塊表,然後說「哎喲,有點貴哎」。

  還有一天,他去買了一瓶冰鎮啤酒,結果倒在了礦泉水瓶裡頭,假裝是藥,回來給躺在地上那個歲數大的老人喝,看樣老人也好這口。

  然後有收穫了之後,到了飯點了,人家堂而皇之地進飯店去吃飯,開始要的大盤雞,後來那個服務員說沒有,那就來一些雞腿,要幾瓶啤酒吧。你看啤酒配炸雞,韓國範兒。

  最後,工作結束了之後,是點錢的環節,錢真是很多,在接下來的短片裡頭,這位攝影師會告訴來你,一天他們收穫了多少,保證讓您非常吃驚。來,我們一起去看。

  解說:

  上午他是生活潦倒,患病在身,躺在街頭的老人,下午他奮身而起,成為患病親戚,乞討的長者。上午她是跪在街頭,磕頭禱告,念著行行好,救救她的乞討者,中午,她轉身坐在中檔餐廳地啃起了雞爪。上午他是跪在地下哭哭啼啼,為照顧患病父親乞討的兒子,中午他來到奢侈品商店挑選著精緻的腕錶。他們,他們,還有他們,都是聚集在河南省鄭州市繁華區域的一個特殊群體。

  圖片拍攝者 崔光華:

  常常看到街頭有很多乞討的,聽到有人說他們真實性比較值得懷疑,我就想出於好奇,想對他們的真實性做一個調查。

  解說:

  七天的摸底調查,三天的跟蹤拍攝,崔光華用鏡頭真實記錄了他們的生活。

  早上7點多,他們選擇在上班、上學人流密集的地端行討,年長的老人躺在地上,一名中年女子在旁邊磕頭禱告。10點30半左右,一位中年男子來到他們身邊,將紅桶裡的錢悉數裝進口袋,旁邊的女子轉而跟這名男子面帶微笑,聊著天兒。中午11點30分,原本躺在地上身體虛弱的老人也背著兩個行李袋,三人一同走向公交車站,轉向下一個目的地。

  崔光華:

  小食店的和菸酒店的人是知道他們做什麼的,因為他們經常在那個路口,已經有一兩年了。

  解說:

  他們的口中都有一個辛酸的故事,但是他們現實的作派,卻很難讓人信服。

  崔光華:

  中午在飯店裡面,他們點了一盤大盤雞,然後飯店的人說沒有。又跟飯店的人說那來雞腿吧,還有幾瓶啤酒,我覺得應該在六七十塊錢左右。

  解說:

  在有酒有肉的午餐後,他們繼續轉站到商業聚集地工作,兩個男子由於中午都喝了酒,瞬間倒地睡去,葉姓女子繼續磕頭祈禱。一個多小時後感覺疲憊的她,將地上的老人叫起來,瞬間上演了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錯愕的戲法。

  崔光華:

  老大爺表示了一直都是行行好吧,他們整個是一個團夥,然後乞討的時候分布地點是不一樣的。

  解說:

  根據觀察,這個乞討的隊伍中大概有10幾個人,他們會持續戰鬥到晚上11點。而後大家都會聚在飯店吃頓大餐,犒勞自己一天的辛苦。數數今天他們的收穫,在大多數的零錢中有時還能看到幾張紅色的鈔票。

  崔光華:

  他們晚上吃得相對會比中午吃得要豐盛一點,吃完他們會集體清點一下當天的收入。一天下來我覺得兩千塊錢應該是有了。

  解說:

  酒足飯飽之後,他們會乘坐公車回到駐地。而在這個團隊中,成員之間也會重新排練組合,每天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街頭,說著不一樣的悲慘故事,博取路人的同情。

  主持人:

  紅顏色的,指的就是100塊的,而且好幾張,那這個數目也不小。而且還說出了也許有兩千塊錢吧,一天,這一下子會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就會立即計算自己的職業收入,然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是搖搖頭,哎呀,還不如人家呢。其實幹這行也不容易,你看,他也得有很多的技巧,包括耐心等等。

  接下來我們就要連線的這一星期跟拍的攝影師,來自騰訊大渝網的崔光華,崔光華,你好!

  崔光華:

  你好。

  主持人:

  當初是怎樣去選擇了拍他們幾個的?

  崔光華:

  為何選定他們作為重點跟蹤對象,是因為無意中發現了這些人中存在換班現象,同樣一位老人跟不同的對象搭班,出現在不同的位置。然後我就覺得心中有點蹊蹺,再深入一點,就發現他們有頭目,有組織,並非個人所謂,很有代表性。

  主持人:

  你發現他乞討的時候還是要轉場的,選擇不同的轉場所,最後你總結他們選擇地方的一些規律沒有?

  崔光華:

  他們選擇這些地方的規律,一般就是早上會選擇一些上班高峰的路口,然後靠近學校的一些地方。中午的話大概11點多,會去一些商業聚集地或者是超市、醫院的門口,因為午餐的時候人流量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我不知道隨著了解的事實越來越多,你自己的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沒有?

  崔光華:

  首先我跟剛才短片裡說得那樣,我也自愧不如,覺得沒有他們收入高。至於我個人對乞討者的看法,我覺得每個群體的存在都是社會產物,我們無法把這種現象歸咎於某個組織或某個人,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是人性的複雜。我們無法用統一的道德準則去要求每一個人,只能用這種方式將我們日常看到的現象,有個真實的還原,至於是非對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主持人:

  那最後一個問題,很個人化,由於你拍攝了這一個星期,今後你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和人的時候,你會給錢嗎?

  崔光華:

  我覺得如果我看到特別可憐,或者是他四肢並不是特別健全的人,可能還會盡一點自己的幫助吧。

  主持人:

  但是其他的可能由於你了解的相對多了一點,可能就會跟過去的做法不一樣了?

  崔光華:

  對,會有一些選擇性吧。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今後會去拍一下他們從哪來嗎?他們家裡的狀況什麼樣?也許是老家。

  崔光華:

  有打算深入地再去跟蹤一下。

  主持人:

  好,非常感謝你給我們帶來的這組照片和接受我們的連線,謝謝。

  接下來通過這樣的一種,我們先加了引號的職業乞討,在職業上加了引號。我們也來看看整個乞討者大約分成這樣的三類,一種是乞丐集團,這要用法律去嚴打,他們可能會拐賣兒童,還要打傷致殘人,然後拉進團夥以便來乞討。還有的確非常可憐,更需要人幫助的,千百年來都有,那就是的確生存需要型的乞丐,遇到了巨大的挑戰或者遇到了挫折,甚至有的時候是短期的,他可能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真的丟了錢了,而不是說編一個故事,這個時候也需要您的判斷力,但是的確有這樣的人。最後一個是職業乞丐,當然我們還可以在這加一個引號,今天我們就重點關注它,接下來繼續。

  解說:

  (零投入、高回報、月薪進萬、工作時間、自由掌握、上班地點 一線城市 、車水馬龍的交通要道、毗鄰地鐵高樓大廈、黃金地段、自由選擇、不用注重自己的儀表,甚至越藝術家越好,不用擔心自己的學歷,甚至越草根越好,這樣的職業,你願意幹嗎?)

  這是網上對職業乞丐生活的總結,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在山西太原柳巷商業街經常可以看到沿街乞討的人。這位正在乞討的年輕人,身前的紙板介紹他來自農村,他帶著病重的母親出來尋找父親。

  記者:

  (老人)怎麼了?得什麼病了?

  乞討人員:

  老年痴呆。

  記者:

  (老人)多大了?

  乞討人員:

  59。

  記者:

  老人病了多長時間了?

  乞討人員:

  一年多了。

  解說:

  沒過多久,小夥子面前的鞋盒已經塞滿了錢,他將鞋盒連同裡面的錢放進背包,然後將自己的母親扶起,離開了。而他自稱有老年痴呆的母親,竟然獨自走在小夥子的前面。記者上前詢問時,小夥子顯得十分惱怒。

  乞討人員:

  跟你有什麼關係?我搞不懂。

  解說:

  職業的乞丐,有假扮殘疾人的,但也有真正的殘疾人,他們在城市的黃金地段,也會討得不錯的收益。在蘇州虎丘景區的門口,就有一部分殘疾人職業乞討者出現在這裡。

  乞討者:

  她今年28了,你看,先天性腦癱,還是個小姑娘。

  解說:

  這位婦女抱怨那些假扮殘疾人的乞討者影響了自己的收益。

  乞討者:

  趴在小車上,用個擴音器擴,放著歌,我們都被他們帶壞了。人家看到我們(就說)假的,假的。

  解說:

  當記者給她兩塊錢,她竟然要送給記者一個小禮物,一枚她花不出去的澳大利亞硬幣。

  乞討者:

  你留作紀念。

  記者:

  好的,謝謝。

  解說:

  據蘇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惠志華介紹,身體殘疾和生活無著人員,在乞討者中佔比其實並不大,絕大多數人是將乞討作為職業。

  蘇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 惠志華:

  我們之所以定義為職業乞討,因為這些乞討人員他們把乞討當成一種致富的手段,老百姓在街面上看到的乞討人員,其實大部分都是這種職業乞討人員。

  解說:

  惠志華六年前就關注到這個群體,並纂寫了《試析蘇州市職業乞討群體現狀報告》,他研究發現職業乞討群體要的是源源不斷的金錢,完全不是無法解決食宿的生活無著人員。

  惠志華:

  他們一個月的收入萬八千以上,我們曾經勸導一個職業乞討人員,他在蘇州一個小區租了一個房子,他房子裡面的家具,包括電視、冰箱、灶具、一應俱全。一天乞討結束了,在家裡喝個小酒,然後桌上有大閘蟹。

  解說:

  惠志華介紹蘇州市職業乞討群體,主要來源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其中甘肅岷縣在蘇州職業乞討群體中佔最高比例,達70%。家裡種一年的地,甚至不如出去要兩個月的錢。

  聲音來源:甘肅省岷縣小寨村村民:

  莊稼都種上那時候(出去乞討),那個時候出去的人多。

  解說:

  靠著行乞,有的村民在家鄉蓋起了小樓房。即使當地政府打出「站起來,活出尊嚴」的標語,外出乞討者也一直還在。

  主持人:

  我們通過網上的調查來了解一下我們對這種情況的看法,我們就包括很多的網友。對於職業乞討者您的看法是無法容忍,49.74%;可以理解,27.83%;無所謂,22.43%。

  我們再來看,您在生活中怎麼對待職業乞討者,肯定不給,41.37%,但是您怎麼能判斷出他是職業乞討者呢?看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3.31%,這就是說要相信自己有雙慧眼,像福爾摩斯學習;最後是不知道怎麼辦,5.32%。我還真挺納悶,這個我知道怎麼辦居這麼少,我也屬於當中的一個。今天下午來上班的時候,十字路口又遇到了,每次過那個路口一定會遇到那個老人,又要錢了,沒辦法,也得遞人家一點錢,要麼你心裡過不去。

  接下來,我們要聯線一位專家,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李強。李教授,您好,你怎麼看待這種情況?首先先說您個人給不給,怎麼判斷?怎麼辦?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 李強:

  這種現象確實在城市中很普遍,但是這個乞丐群體內部特別複雜。如果是真的遇到困難的人,那我們歷史上還有雷鋒精神,就說真應該幫助這些人。但問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根本就不是這種情況,我們看到的完全是一些,看來它叫社會欺騙。就這個群體他表面是以乞丐表現出來的,實際上是有騙錢性質。那麼在這個群體裡還有更惡劣的,就是說所謂有組織的乞丐者,他更可怕是也時候他脅迫兒童,在以往的個案中有這種,就是兒童也被他們脅迫,這個就屬於犯罪行為了。也就是說不僅他自己在這裡欺騙社會,而且是他脅迫兒童,讓兒童加入他這個乞丐群體,像這種東西實際上社會危害就十分大了。

  主持人:

  沒錯,李教授說到了點子上。有人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因為法律上沒有規定不可以乞討。另外,不能因為人家掙得多,你眼就紅啊。但是這裡的確涉及到,第一個是騙,他編了很多的故事,包括製作假殘疾等等,這裡頭行騙的因素佔得比例特別大;第二個由於他有很高的收益,就會導致很多人故意去打傷兒童,甚至去拐賣兒童,像更糟糕的方向去發展,那接下來我們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面對加引號的職業乞討,社會該怎麼辦?

  解說:

  面對城市裡的職業乞討者,政府部門可以做些什麼呢?《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在我國已經實施11年,它是專門以「流浪乞討人員為救助對象」的法規,出臺至今,全國已經建立起了2000多個救助管理機構,然而面對那些收入不菲的職業乞討者,依法救助反倒成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乞討人員:

  我又不偷不拿,又不犯法。

  救助站工作人員 A:

  但是,我們怕你在這中暑,這麼熱的天氣,是吧?

  救助站工作人員 B:

  你去救助站嗎?

  乞討人員:

  我去救助站幹嘛,在這一小塊地方就我自己,有車拉我,我也不去。

  解說:

  在山西太原市繁華的商業地帶,記者跟隨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在半個小時內對7名乞討人員進行勸說,但沒有一個願意跟隨工作人員去救助站。而根據《救助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救助站不能對乞討人員實施強制救助。

  太原市救助管理站站長 張廣遠:

  我們是自願求助、無償救助的原則。讓他來站裡面,他也不來,這樣我們確實感到無奈。

  解說:

  不去救助站,那就只能勸導他們離開,但是每當把這些乞討者勸離後不久,他們必定又會返回,繼續乞討。

  張廣遠:

  市民都不給錢了,理性施捨,我們發善心是對那些最困難的人,這些人是以要錢作為生財之道,所以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大家都不給錢了,那麼他也就沒有市場了。

  解說:

  真正生活無助的流浪乞討者需要救助,那些靠欺騙來博取同情的職業乞討者,是否需要治理,但如何鑑定兩者的區別,卻是一個城市管理的難題。而一些城市也都採取過一些禁乞的政策,2012年8月,廣東佛山市首次出臺《佛山市城市容貌標準》,明確規定「廣場、車站、港口、碼頭、人行天橋、體育場館、劇場、公園、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無人員乞討露宿」。這個在某種程度上對乞討者進行限制的規定,一出臺就引起了各界的爭論,有觀點認為這讓城市的管理顯得缺乏人情味。而在北京、上海的地鐵裡,禁止乞討賣藝等規定,也同樣遭受過質疑,那麼對於這些鑑定模糊,並且沒有相關法律制約的職業乞討者,我們該治理嗎?

  主持人:

  其實真說理性施捨的時候,看著說著容易,其實操作起來很難。第一個你無法去判斷誰去真需要,而誰又是職業的。另一方面,有人淚點低,有人淚點高,有的人覺得花幾十塊錢給出去,哪怕我被騙了也無所謂。因此,這樣的事情就總會讓很多的職業乞討者,看到巨大的謀生空間。

  繼續連線清華大學社會學的教授李強,李教授,您覺得現在面對這樣的職業乞討者,是否需要用法律去勒一個槓,勒一個框架,有些地方不能去,或者行為到了一個什麼地方就要去制止,您覺得這個局好破嗎?

  李強:

  這個確實有一定難度,如果他真的是需要生活困難的話,從政府來看,政府確實應有救助。所謂當地管的,各種吧,包括民政、公共系統都會來幹預這種事情。

  現在恐怕碰到的多數情況,還真的不是困難,就是以往真的是有天災的時候,產生了乞丐。現在問題不是這樣。總得來看社會也有大量的低端職位,所以一般來說,當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首先我們要辨別他是有勞動能力,還是沒有勞動能力。如果有勞動能力的話,其實社會有很多低端職業是需要的,打掃衛生這些,你如果真沒有收入的話,可以幹一些工作來獲得收入,勞動才會有收入,問題是

  主持人:

  問題是人家不願意幹,因為你那個低端的收入的工作跟人家這個沒法比。

  李強:

  對,所以像這種情況,就是說他真的是這種欺騙行為的話,那真是應該幹預的。因為如果公共部門不去幹預的話,你讓老百姓怎麼來辨別呢?老百姓從這裡過,從上面的片子當中看,他實際上也是長期欺騙的,他在這個地方,實際上大家都眾目睽睽早就看到他多年欺騙,所以像這個情況,公共部門確實應該幹涉,就是說你在這個地方長期欺騙,根本不是因為你生活遇到困難。而且他這樣敗壞社會風氣,擾亂社會秩序。真的有碰到困難的人,碰到麻煩了,有些人可能真碰到困難了,歷史上講雷鋒的故事,不就是雷鋒看到一些人,他們在火車站碰到困難嘛。現在碰到的是相反的情況,騙子橫行,等於說你讓這些真的有善心的人倒受到欺騙,所以它最後的結果是敗壞了整個社會。

  主持人:

  最後導致的是由真正有需求的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去為這些人買單了?

  李強:

  它破壞了社會信任。

  主持人:

  沒錯,非常感謝李強教授帶給我們的解讀。其實現在也許對於中國的很多乞討者來說,也需要一個升級,在國外也有很多,但是更多的是拉琴,賣藝等等,直接去伸出手的日益減少。另外在目前的中國,急需要制止在紅綠燈面前有那麼多的人乞討或者做其它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最牛乞丐」現身西安:白天英文乞討晚上讀書
    昨日,有讀者向本報(註:西安晚報)報料,自稱在東大街遇到了殘疾乞討小夥,這個小夥發的名片上寫著「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昨日記者對這個小夥進行了追蹤採訪。這個小夥就是在白天發名片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天門小夥夏海波。他發給記者一張名片,名片上寫著他的博客地址、網絡域名、QQ號、信箱等。
  • 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80%人居然被乞丐給秒殺了
    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80%人居然被乞丐給秒殺了 2018年09月04日 16:08:20  來源:海峽導報
  • 幼師孕婦用中英文跪地乞討 網友:不會一門外語乞丐也難混
    幼師孕婦用中英文跪地乞討 網友:不會一門外語乞丐也難混時間:2016-05-25 12:47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幼師孕婦用中英文跪地乞討 網友:不會一門外語乞丐也難混 據多位網友爆,一名自稱是幼師孕婦的女子在武漢街頭下跪乞討,擺在現場的乞討詞是中英文眾網友調侃
  • 中英文跪地乞討 讓圍觀的市民深感意外
    中英文跪地乞討 讓圍觀的市民深感意外時間:2016-05-25 13:2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英文跪地乞討 讓圍觀的市民深感意外 中英文跪地乞討 吸引市民觀看有人現場笑出聲被斥 日前,一位有文化的乞丐出現在武漢市一道路邊,周圍引來數人觀看。
  • 中英文懷孕幼師跪地乞討 脾氣火爆不忍譏諷回嘴(組圖)
    中英文懷孕幼師跪地乞討 脾氣火爆不忍譏諷回嘴(組圖)2016-05-25 09:26:13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中英文跪地乞討】此次中英文跪地乞討事件的主角是一個幼師孕婦
  • "史上最牛"乞丐:白天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圖)
    白天發名片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昨日,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小夥夏海波現身蓉城街頭。    名片:留著QQ號,自稱行為藝術家    穿一身灰色衣服,鼻梁上架一副眼鏡,手杵一根竹拐棍,兩眼呆呆地望著前方,只在有人往面前的編織袋裡放錢時,才動動嘴說聲謝謝。「哇!他就是網上說的『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
  • 乞丐白天說英文行乞 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
    白天發名片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昨日,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小夥夏海波現身蓉城街頭。   詩書:白天念英文,晚上讀泰戈爾  疾病使夏海波左盆骨明顯扭曲變形,左股骨萎縮,雙腿膝關節無法彎曲,一般乞丐最常採取的乞討方式——坐和跪,對他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動作。因而,前掛乞討字樣、後掛媒體相關報導的紙牌站立在鬧市中,成為夏海波的招牌式乞討動作。天氣太熱的時候,他會到新華書店、超市等地方蹭一下冷氣。
  • 討飯都是國際範: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討飯都是國際範: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2016-05-26 15:57 來源:滬江 作者:
  • 18歲職業乞討者自述:故事編得越慘掙錢越多
    你可知道,超過七成的流浪人員屬於乞討者,甚至相當一部分還是職業乞討者,這些一部分人收入不低,甚至生活得比很多人優渥。  九月中旬,央視一則《職業乞丐揭秘:白天乞討晚上喝酒吃大閘蟹》引來社會各界一片譁然。在洛陽這座城市裡,你或許在不經意間與這些人擦肩而過,你可曾為這些人施捨過?你又是否懷疑過?連日來,本報記者對洛陽街頭的職業乞討者明察暗訪,試圖還原他們最真實的生存狀態。
  • 「最牛乞丐」出版乞討日記 3小時只賣出去一本
    長春書商3萬元資助 15萬字《乞討日記》出版  「最牛乞丐」昨日來長售書  小說以作者自己的乞討經歷為原型;售書現場3小時只賣一本書  他,今年26歲,曾在高中二年級時因病輟學,之後又因籌錢治病到全國各地乞討
  • 景點二維碼乞討:天氣不好「不上班」 網友感覺智商受到極大侮辱
    2017年4月17日訊,現在,大街上的乞丐真真假假,甚至有些人是職業乞丐,真真地把乞討當成了一門職業了,有時候碰上這些人問你伸手要錢,或許你也說過「沒零錢」這些話來搪塞,但現在,在濟南街頭,再說沒零錢,可別怪行乞者使出「絕招」了!
  • 環球時報:中國假乞丐旅遊籤證赴西方國家乞討,這事你怎麼看?
    「乞丐」一詞,古皆有之,古代丐幫是中國第一大門派,弟子眾多,分布各地,其實也基本上都是苦命人,能吃的上飯,誰願意當乞丐呢?但是現如今「丐幫」,大都是一些有勞動能力,但是好吃懶做或者把乞討當成斂財手段!對於中國假乞丐赴西方乞討;國人一直都是愛鑽空子,這也恰恰印證了,西方國家是「乞討職業」的好市場,肯定有人在其中嘗到了甜頭,才會一傳十十傳百,導致有些膽大的中的國產「職業乞丐」,赴歐乞討!
  • 「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寫出雙語乞討詞
    「幼師孕婦」中英文跪地乞討 寫出雙語乞討詞 2016年05月25日 10:07:00  來源:未來網   現在的乞討者要錢的方式已經讓我們防不勝防,
  • 湖北一小夥白天說英文行乞 晚上寫博客讀詩書
    白天發名片說英文行乞,晚上寫博客讀詩書享受生活,昨日,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小夥夏海波現身蓉城街頭。  詩書:白天念英文,晚上讀泰戈爾  疾病使夏海波左盆骨明顯扭曲變形,左股骨萎縮,雙腿膝關節無法彎曲,一般乞丐最常採取的乞討方式——坐和跪,對他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動作。因而,前掛乞討字樣、後掛媒體相關報導的紙牌站立在鬧市中,成為夏海波的招牌式乞討動作。天氣太熱的時候,他會到新華書店、超市等地方蹭一下冷氣。
  • 最牛乞丐出書叫賣 曾一邊乞討一邊看書學英文
    他曾當街掛牌「要飯」,他曾一邊乞討一邊看書學英文,他曾在網上開博客吸引超過80萬的網友點擊,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牛乞丐」的湖北殘疾小夥夏海波。  2007年年底,他首次現身鄭州,當時的他是一個以「要飯」為生的乞丐(本報在2007年12月7日曾作過報導)。昨天,當夏海波第二次現身鄭州時,卻掛起了賣書的牌子。
  • 「中英文跪地乞討」遭笑是弄巧成拙
    文/馮悅  5月23日,一名自稱是「幼師孕婦」的女子在武漢街頭下跪乞討。自己路費已花盡,為了腹中的孩子出世能看到美好的未來,走上乞討路,擺在現場的乞討詞是中英文版。(5月26日 光明網)  在城市街頭,跪地行乞的現象並不少見,行乞的理由不外乎錢財花盡,求得幫助之類。
  • 武漢一名「幼師孕婦」用中英文跪地乞討
    女子乞討的場景吸引眾多人圍觀,但捐錢者寥寥無幾。「幼師孕婦」怒了,說「不要笑,誰都有不幸的時候」,但圍觀者還是笑。圖為「幼師孕婦」跪地乞討,引來多人圍觀。
  • *牛乞丐發名片說英文行乞 晚上寫博客讀詩
    他就是網上說的『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昨日下午3時,總府路銀行大廈門口,行人對站在路中央的乞討者夏海波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他在網上火得很!」慷慨解囊的多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會不會是假的哦!小夥子有文化,幹嗎不做點其他的,偏偏出來要飯!」有人前來打聽他的遭遇,問他是不是騙子。他一一作答並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寫著自己的QQ號碼和博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