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人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633老學姐一枚,於2018年以第一名被錄取進入北理工學習。當年考題較難,老師判卷比較嚴格,整體分數都較低,且我們那年教育學學碩只錄取了5個人,算得上難度較大的一屆了,但2019及2020年錄取的人數都比較多,因為從我們那屆開始,教育研究院合併到了人文學院,所以也相應進行了擴招。簡單介紹下我個人情況,本人以考研第一名進入北理,兩年以來,課業總成績專業排名第一,發表論文十多篇,無論是質量還是和數量都是學院第一(可能大多學生目前對發論文還不太有概念),獲得了北理工優秀研究生標兵的榮譽稱號,並在今年畢業時拿到了北理工優秀畢業生,北理工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以及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多項高難度榮譽,並於今年成功考博上岸,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
首先,談一下這個專業的競爭力。在2018年之前大多考這個專業的人都是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學生,基本沒有211的,且大多都是跨考,因為只要你認真複習,該專業不需要什麼基礎,只要背書即可。2018年也就是我們這一屆,當時是7個人進複試,最終錄5個人,其中也只有我是本科為211考來的,其餘幾個人都是普通本科院校。當時我複試成績最高,總成績也是排在第一,很大程度上跟我的本科優勢也有一定關係(ps但是這個專業並不存在本科歧視,是比較公平公正的,當然如果你本科學校層次比別人都高,那麼便會多一個加分項)。2019和2020屆或多或少都有幾個本科不錯的學生,也有211的甚至985的,但這並不能決定什麼,我認識一個985本科考633的,由於複習不認真,連複試都沒進。因此,不用介意自己本科層次以及本科專業,633對很多人來講都是一樣的,不需要基礎,只看個人把握重點的範圍以及複習程度如何。
其次,談一下這個專業的參考書目。這個專業的參考書主要包括:《教育學》、《教育管理學》、《中國教育史》、《簡明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共五本。可以直接在網上搜到。其中《中國教育史》和《簡明中國教育史》看其中一本即可,內容基本一致,只是詳細程度不同,其實看《簡明》這本即可。此外《教育管理學》這門非常重要,考試佔比很高,也是最晦澀難懂的一本,但參考的這本書編輯的有點亂,思路不清,錯字也很多,重點不明,因此我當時用的另一本材料代替的它,基本就是重點都總結出來了的那種資料書,只看它即可,直接按著背誦就行,非常方便實用。
四本書中,考試佔比較大的是教育學基礎和教育管理學,每年這兩門的考題基本佔真題的70%甚至以上,而中教史和外教史兩本書考試內容相對較少,主要考幾個重要的知識點。所以一定要知道這四本書的重點所在。考試題型的話,分為三種,名詞解釋題80分(一般是10個,每個8分)、簡答題120分(一般是8道題,每個15分)、論述題100分(3或4道,4道居多,每個25分)。其中,名詞解釋題和簡答題全部都是書上的內容,所以一定要自己總結出重點名詞解釋題和簡答題,這個非常重要,我考研複習時候總結出一套,每天按部就班的背。論述題的話,不是書上的內容,而是學院老師自己當時隨機出的題目,目前一些經驗鼓勵大家多看一些教育熱點的公眾號,其實這個觀點最早是我提出的,後來我帶學妹,包括學妹再帶其他學妹,都就以此為依據了。其實,論述題最主要的是看學院老師最近在研究的熱點、在做的項目以及一些我們上課的內容和我們結課的考試內容(相對我們的考試內容,你們的考研真題會被簡化很多,但是完全是同一個方向)。因此,論述題想要搞明白,就要知道學院老師最近在做的一些研究熱點以及在讀學生上課講解或考試的內容,這個參考性極強。我在北理就讀了兩年,對於這些基本都已經摸透了。而公眾號那些除了可以了解一些教育熱點外,基本對論述題沒有太大作用(我最早提出這個是因為沒有參考,因此教育熱點可以提供思路,後來讀研期間發現了老師出題規律、方向和偏好)。此外,真題非常重要,參考性極強,可以看出來每本書的重點章節以及有些知識點基本是每年必考,比如名詞解釋題中「教育督導」這個基本每年都會考,在真題裡都可以看出來。我當時做了2014-2017的真題,真到考試時,範式都差不多,以及後來我帶的學妹報告給我的2019年真題,基本範式都沒有什麼變化。
最後談一下時間分配的問題。我因為本科是英專,所以我在英語上沒有花太多時間,只是背了何凱文1575單詞書以及做了10套真題。對於基礎不太好的同學,當然也是一定要背單詞,個人覺得1575真的很好用,都是考研的重點詞彙,單詞都背會了,做完型閱讀自然才能懂得較多。至於閱讀也是有技巧的,在此沒辦法一一闡述。對於作文,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積攢一些高級詞語和句式,寫作文時用上,非常吸睛;而對於基礎較差的同學,如果作文都很難寫出來,那建議背一些模板。對於政治,其實大家政治水平即使差的再多,也不會差出太多分數來,當然政治基礎也要打好,最後再11月底和12月份的時候背肖4和肖8即可,前期不用浪費那麼多時間在政治上,真的沒用。
所以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專業課,由於633全部都是文字,又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在有重點的基礎上,每天按著背重點即可。我當時每天從早上7點多開始背到晚上8點多,這時候也就背累了,就會學習一點政治或者英語。若是想上考場可以直接摁著卷子寫答案(如果做不到這步,考場上真的時間會不夠用的),那麼一定要背的滾瓜爛熟,至少所有重點背7-8遍。我當時背了整整12遍(前幾遍花的時間會比較多,後面每一遍時間都會越來越短,這是規律,所以如果前期背的慢,也沒必要自甘墮落,這是在打基礎)。我當時每天都制定了計劃,比如今天背哪幾章的名詞解釋和簡答(最好是按著章節內容來背,而不是按題型來背,方便記憶),明天背哪幾章的內容,每背完一章就畫個勾,督促自己一定要按時完成每天的任務量,一旦拖拉,便會越拖越多,切忌。
最後說一下很多經驗在講自己的一些學習計劃,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學英語學政治、幾點學專業課。其實這些都是個人習慣,所以大家看看就好,根本沒必要當做聖經,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你如果按經驗上的來,基本可以說完全不會適用於你。因此在複習的過程中,自己摸索到一條自己覺得最舒服最合適自己的學習計劃(無論如何制定,專業課的時間一定要保證到)。當然如果你政治英語較好,那麼恭喜你比大多人都有初始優勢,如果你政治英語也沒太多優勢,那麼最直接也是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比別人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我當時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每天學習13個小時左右。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堅持,很多人就是三分鐘熱度,或者背書覺得困難,一旦放鬆便很難堅持下去,這種沒有毅力的人大範圍存在。因此考研是極少數人才能上岸的事情,只有找準方向+努力+堅持才能成功。633沒有什麼需要太多智力的地方,因此所有人基礎一樣,一定要找準重點,找準方向,努力並堅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希望大家都能共勉,最後預祝大家考研成功。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