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書法神童成現代版「方仲永」,一手「江湖書法」誰之過?

2020-12-16 史鑑滄海

罵,倒未必會罵死人,但捧,卻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魯迅《捧殺與罵殺》

北宋王安石曾經創作過一篇散文,名曰《傷仲永》,文記述仲永五歲便能寫字作詩,方仲永的父親以此稱奇,認為兒子天賦異稟,從此方仲永時常在外人面前表演自己作詩的本領,捨本逐末最終沒有在讀書識禮上用心,父親利用兒子做他的生錢工具,久而久之"神童"逐漸泯然眾人矣。日頭底下無新事,這樣的案例,在現代也時有發生。

2008年,年僅8歲的何世龍受邀來到人民大會堂,當眾表演書法藝術,徹底打響了"中國書畫神童"的名號,十幾年過去了,何世龍不過又成了一個現代版的"方仲永"罷了,他的最高成就止步在了自己的童年。

少年得志

巴甫洛夫曾經有句名言,被一些家長奉為圭臬,他說:"嬰兒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意味著早教刻不容緩,這背後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根據心理學家平特納研究數據表明:從出生到三歲這段時期,是一個人智力發展的最快時期,因此不少教育學家認為,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3歲以前奠定的,它起碼佔整個教育過程的80%。

此話言之有理,畢竟人的潛能是有待開發的。何世龍出生在新世紀伊始2000年,他和許多神童一樣,從小便展現出了對於某一項技能的巨大天賦。

何世龍從三歲開始便跟隨父親何豐順學習繪畫和書法。人們很難想像一個三歲的孩童可以完全靜下心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且這件事還是枯燥無味的書法藝術。無數媒體爭相採訪報導這位神童的相關事跡,可以說他的成長軌跡完全暴露在媒體鏡頭之下,大眾審視之中。

2007年,七歲的何世龍考取了中國藝術考級中心五級證書,這為他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關注視角,人送外號"當代小唐伯虎"。

轉過年來,2008年,何世龍受邀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一員,他是國家級書法團體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創造了全新的歷史,要知道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幾個八歲的孩子能夠達到何世龍當年的高度。

人民大會堂表演書法藝術之旅,拓寬了何世龍的知名度。之後何世龍不僅僅是一個書法神童,他更像是一種文化特徵。跳脫出那個圈子而言,單論說何世龍的藝術本身其實並沒有多大價值,但是不管是這個人還是他寫的字,都有幾分難能可貴在其中。

後來何世龍受邀題寫了北京琉璃廠小學的"敏學堂"的牌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學還有兩個牌匾,他們過去的題寫者一個是書法家啟功,另一個則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溥傑。前人與後人的分別高下立見,但是社會上依舊鼓吹著"何世龍"這個名牌標籤。

2011年,何世龍11歲時,在中國大飯店舉辦的新年慈善音樂會上,隨隨便便現場書寫的四個字——"大愛無疆",之間何世龍大手一揮,刷刷幾筆完成創作,沒想到當晚這部作品竟然被拍賣至11萬元高價,最終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毛大慶先生收入囊中。

鮮花掌聲榮譽,帶來的金錢名利像潮水一般淹沒了這個本該單純且無憂無慮的童年,曾經有人總結出一條規律:一個真正的天才早在他二十歲之前便已經聲名鵲起。如此看來,何世龍當真是個天才,但是看到他今日境地,又不禁疑問他是如何在天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的呢?

被捧殺的少年天才

"捧殺"是最可怕的,最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毀人方式,因為它強就強在捧殺,殺得"潤物細無聲",當人反應過來時早已命懸一線。

要說當年何世龍如此受人追捧,怎麼到今天卻鮮少聽聞他的新消息,何世龍還是那個當初的少年嗎?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在二十歲的何世龍身上已經完全找不到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神童"之態了。誰之過?

何世龍劍走偏鋒,走上了"江湖書法"之路。何為"江湖書法",它通常有以下特點,書寫者自身從不臨帖,筆體多為自己創造;既不遵守書法的筆法規則也不遵守書法的字法符號;書法寫作如同塗鴉畫畫,作品大多格調不高,趣味低級,頗有"耍把式賣藝"之嫌。

從小過度的曝光,是對天才藝術敏銳度的傷害,創作是不應該沾染任何世俗之氣的,何世龍今日為這個學校致辭,明日為那個企業老闆題字。

久而久之於一個孩童成長是有害的,他雖然看似走了捷徑,短時間內名聲大噪,賺取了很多書法家一生也得不到的名利金錢,但是人生本無捷徑可走,尤其是書法藝術這樣需要積澱沉浸的文化。

何世龍被商業銅臭埋沒天才,少年時期被媒體吹噓過度,最終被社會集體"捧殺"。如今的何世龍,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每次亮相他的身後必定會伴隨巨大爭議。隨時代浪潮,何世龍也在網絡上開啟了書法直播,想盡辦法的在直播鏡頭前博眼球,榨取自己的剩餘價值。

美女主播在一旁為他搖旗吶喊,何世龍穿著中山裝在一旁冷靜沉思書法的筆畫落點,古典與現代最滑稽的結合。人來人往,何世龍身邊的看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全面追捧的天縱英才到今日鏡頭前的跳梁小丑,何世龍要比昔日的方仲永更加令人惋惜。

我相信在最初何世龍一定是極度熱愛書法藝術的,但是不難看出他的背後一直有一雙無形的手,推著何世龍向前走。不是為書法藝術本身助推,而是有謀書法利益之嫌。

一群人在隱蔽的伽羅,用骯髒的炒作把何世龍推上萬眾矚目的高臺,何世龍是他們的商品,他們利用一個孩子賺得盆滿缽滿。獲取利益這件事本身沒有過錯,但是不要忘了他們是用一個孩子的前途換取的這一切,對於何世龍而言人生多少無可奈何。

文/映真

相關焦點

  • 他7歲考5級書法證,8歲入中書協且作品賣11萬,書友:現代傷仲永
    個人簡介據當時的可靠媒體報導,這位書寫「大愛無疆」的書友,正是被譽為「中國書法神童」,且7歲通過藝術「書法五級證」,8歲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何世龍,他出生於2000年5月28日,是遼寧省撫順市人,據說他3歲時,在父親的循循善誘之下便開始學習書法以及國畫藝術,而且在學習之餘,他也是經常勤學苦練,筆耕不輟,再加上他具有一定的藝術天賦
  • 何世龍書法8歲成名,並非書法神童,而是包裝產生的神通
    那麼問題來了,在書法修煉的道路上,有沒有書法神童呢?依我個人對書法修行方式的理解和體驗,書法學習和成功的過程,並不會產生什麼神童,因為書法是一個極其需要修養積累的藝術門類,想一鳴驚人,想捷徑成才,根本不可能。如果存在這們的可能,我個人認為,書法界不是出現了書法神童,而是書法文化傳播包裝的神通在起作用!
  • 有朋友不認可書法神童何世龍,筆者認為才華還是有的:執筆能力強
    有朋友不認可書法神童何世龍,筆者認為才華還是有的:執筆能力強。在書法界,何世龍的名字可謂無人不曉,無人不知。他憑藉一手龍飛鳳舞一般的書法形態,把書法這門藝術搞到了娛樂的境界,引起了大量的藝術關注,反倒成為被人詬病的書法炒作之風,擁有書法神童的稱號,還有小唐伯虎的名氣。
  • 10年前「書法神童」,如今過得怎樣?何世龍:網上賣字比打工強
    這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時間翻回到10年前,一個名叫何世龍的小男孩就因書法走紅,他還被人們予以「書法神童」的光榮稱號。大家一定好奇他如今過得怎麼樣?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厲害的書法愛好者,便親自去做孩子的書法啟蒙老師。而且何世龍確實也繼承了這種天賦,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可謂開了掛一般神速。
  • 沒有書法神童,何世龍的書法,為什麼需要從頭再來
    沒有書法神童,何世龍的書法,為什麼需要從頭再來。何世龍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被稱為書法功力不俗的神童,名聲大振。其實現在來看,何世龍的書法水平達不到非常優質的標準,書法藝術之林並沒有什麼神童年,任何人想走捷逕取得書法大成都是不可能的。
  • 名利場上的「書畫神童」何世龍,請不要糟踐書法傳統文化了
    所謂的「書畫神童」何世龍近年來一直在媒體上熱炒。無非是他那些被杜撰為類似於神話的傳奇經歷,三歲能拿筆寫字,七歲獲得書法5級證書,他11歲時4個字的榜書賣出了11萬的價格。在各種媒體的聚光燈下,家人的助推炒作下,開始了他書法表演生涯,冠為中國書畫神童。
  • 9歲的「書法神童」,隨筆寫4個字賣11萬,如今寫成這樣了
    從古至今,有「神童」之稱的小孩並不在多數。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便是方仲永了,不過他的結局確實令人唏噓。教育好一個孩子對於當今一個家庭來說是何等重要的事,孩子往往就是家庭的重心,盡力給予他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好的讀書環境,把他們培養成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 00後書畫小神童,11歲寫4字曾賣11萬,如今書法卻被吐槽一文不值
    何世龍自幼受家世的影響,3歲的時候就拜父親為師,跟隨著父親學習書法和國畫。自從跟著父親學習書法和國畫後,何世龍也逐漸喜歡上了書畫藝術。很快,小小年紀的何世龍,就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聰穎和書法能力。在何世龍7歲的時候,就拿下了中國藝術考級中心的五級證書,還多次參加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協會等大型會議,並在會議的現場表演中進行書法創作,因此何世龍也在書畫和藝術界被稱之為「中華書畫神童」。
  • 八歲的「書法神童」,為何只曇花一現?
    提起十年前的何世龍,他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只有八歲就能寫一手令人驚嘆的毛筆字,經媒體報導後,他迅速走紅全國。何世龍在接受媒體採訪他多次參加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協會、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主辦的大型會義和現場表現,受到許多國家領導人及書畫、藝術名家的一致好評,被譽為「中華書畫神童」、「
  • 「書法神童」何世龍7歲成名,如今卻寫「自由體」,看著俗不可耐
    「書法神童」何世龍7歲成名,如今卻寫「自由體」,看著俗不可耐。書法圈從來缺乏有天賦的人,他們小小年紀便能寫的一首絕妙的書法,相比苦練多年的書法專家,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便是我們常說的「書法神童」。2000年出生的何世龍,當年便是書法界中一顆耀眼的新星,他少年成名,當年在書法界引起了極大轟動,曾是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何世龍天資聰穎,只有3歲的時候便跟隨父親學習書法,幾年後,何世龍展現出了自己超人的書法天賦,7歲時便已通過國家教育部藝術考級中心考試,拿到了「書法五級」證書。
  • 昔日「書法神童」如今早已不「神」,網友:儼然是一個老江湖了
    昔日「書法神童」如今早已不「神」,網友:儼然是一個老江湖了何世龍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曾經不過8歲的他是眾人口中人人稱羨的別人家的孩子,被專家奉為「中國書法神童」。不管是名人還是專家看了何世龍寫字之後,都驚為天人,他的書法比不少專業的書法家都厲害。何世龍能夠左右手同時寫書法,字跡流暢豪邁,很有大師的風範,他在人民大會堂寫過一次書法,受到了領導人的誇讚,有高僧贈予何世龍8個字,「好好學習,志存高遠」。而在8歲的何世龍成名之後,各種媒體蜂擁而至,送上鮮花和掌聲,同時各種商演不斷。
  • 當年的書法神童,11歲4字作品賣11萬!如今為何稱是「傷仲永」!
    ,正是因為我國的古代有這麼多的書法名家,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書法作品寫得好的人也是非常的多,但是最為讓書法愛好者羨慕的就是那些書法神童吧?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一位當年的書法神童,這位書法神童叫何世龍,是東北人,2000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所以從小就受到了書法的培養,何世龍在小小年紀就獲獎無數,說到練習書法的經歷也是讓我們普通網友非常的佩服,3歲開始練習書法,7歲獲獎無數,8歲成功加入書協,看到這樣的發展速度大家是不是也非常的羨慕呢?
  • 十歲就能靠書法賺錢的神童,字寫的確實不錯
    書法神童的例子,還是比較罕見的,畢竟水平在那,能不能被稱為神童,絕不是靠媒體一天兩天就能吹捧出來的。關鍵還是要看實力。羅源森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讓自己的字體入了方正字庫,這應該是獨一份。以前對方正字庫的理解僅限於,老書法家,名人書法,各種藝術字體。沒想到現在居然籤約了沒背景沒名氣的「小書法家」,可能確實是看中了他的潛力。無論是起行收的法度,轉折的力度,都是沒有什麼筆病所在的。四歲練字,十歲能寫成這個水平,確實得意與他的天賦和家庭環境。
  • 那個8歲就加入「中書協」的書法神童,如今怎樣了?網友:廢了
    而講到書法,我們卻難將其定義為簡單的藝術,畢竟我國的書法講究章法,也講究傳承。換言之,我國的書法藝術,相較於西方的藝術,確實有著極大的差異。不過,我們也不否認有書法天才。本文我們所講的這個人,就曾是一個了不起的書法神童,他的名字叫做何世龍。相信練習書法的朋友一定知道此人。何世龍出生於2000年,到今年也才20虛歲,不過他的書法名氣卻早已揚名。
  • 9歲小孩秀書法,一手草書酣暢淋漓,專家卻說:毀了
    文/博白 本文我們再來介紹一位書法小神童,他就是來自浙江麗水的小朋友盧奕天。看到標題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原因很簡單,因為書法神童很多,但是所有的書法神童,鮮有人是憑藉草書成名的。為什麼?因為草書要寫得好,其實是最難的。草書絕非亂書,它也有嚴謹的章法和傳承。因此,我們傳統的書法學習,都是先從楷書開始,再慢慢升級到行書和草書。換言之,沒有足夠的功底和人生閱歷,草書很難寫出韻味!那麼這位9歲就敢寫草書的小神童,他的作品又如何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他的創作。
  • 天才小書法家10年成寫醜書的現代方仲永?原因都在這裡!
    他8歲成名,被稱為「中華書畫神童」「小唐伯虎」「天才書法家」,破格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0年後,卻成了寫江湖體和醜書的現代版方仲永。 這是何世龍成名前的書法。成名後,他參加社會上各種活動,或現場表演書法。接受央視等各大媒體的採訪。圖為接受對外主流媒體的採訪。
  • 當年的書法神童何世龍,一幅作品賣11萬,如今現狀卻成這樣!
    因為何世龍當年被稱為是書法神童,讓很多家長們非常的羨慕!那麼何世龍的書法作品到底怎麼樣呢?當大家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以後是不是眼前一亮呢?這幅書法作品出自何世龍之手,我們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以的一大家有何不同的感想?是不是體會到了藝術美呢?
  • 7歲通過書法五級考試,曾被譽為「書畫神童」,如今?
    令筆者痛惜失望的是,這位醜書作者不是別人,正是11年前火的一塌糊塗的書法小神童何世龍。何世龍是一名地道的00後,3歲開始學習書法,7歲時,就通過了書法五級考試。而使之一戰成名的是8歲那年在人大會議中心的左右手行書「表演」,當時在場的書協主席、各界名流紛紛給予這位小神童高度評價。
  • 13年前的書法神童,一幅書法作品賣11萬,如今現狀如何?
    書法在我國的古代就非常的受重視,而且產生了很多知名書法家,最為有名的書法家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因為千年無人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在我國各個朝代書法家的努力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一位13年前的書法神童,他的名字叫何世龍。
  • 現代書法就是無恥書法和白痴書法!
    究竟是大眾的審美跟不上現代,還是所謂「現代書法」的創新,原本就有不少是「惡搞」?見識了現代書法的所謂成就之後,又遇到不少以反叛、異端、先鋒、質樸、率真、平民化、民間書法等名義「創新」的書家,看似求變實則炫奇,貌似求新實則耀怪。這個求怪求異之風的「青萍之末」,起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老一輩書法家陸維釗、宗白華等,先後謝世,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