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倒未必會罵死人,但捧,卻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魯迅《捧殺與罵殺》
北宋王安石曾經創作過一篇散文,名曰《傷仲永》,文記述仲永五歲便能寫字作詩,方仲永的父親以此稱奇,認為兒子天賦異稟,從此方仲永時常在外人面前表演自己作詩的本領,捨本逐末最終沒有在讀書識禮上用心,父親利用兒子做他的生錢工具,久而久之"神童"逐漸泯然眾人矣。日頭底下無新事,這樣的案例,在現代也時有發生。
2008年,年僅8歲的何世龍受邀來到人民大會堂,當眾表演書法藝術,徹底打響了"中國書畫神童"的名號,十幾年過去了,何世龍不過又成了一個現代版的"方仲永"罷了,他的最高成就止步在了自己的童年。
少年得志
巴甫洛夫曾經有句名言,被一些家長奉為圭臬,他說:"嬰兒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意味著早教刻不容緩,這背後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根據心理學家平特納研究數據表明:從出生到三歲這段時期,是一個人智力發展的最快時期,因此不少教育學家認為,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3歲以前奠定的,它起碼佔整個教育過程的80%。
此話言之有理,畢竟人的潛能是有待開發的。何世龍出生在新世紀伊始2000年,他和許多神童一樣,從小便展現出了對於某一項技能的巨大天賦。
何世龍從三歲開始便跟隨父親何豐順學習繪畫和書法。人們很難想像一個三歲的孩童可以完全靜下心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且這件事還是枯燥無味的書法藝術。無數媒體爭相採訪報導這位神童的相關事跡,可以說他的成長軌跡完全暴露在媒體鏡頭之下,大眾審視之中。
2007年,七歲的何世龍考取了中國藝術考級中心五級證書,這為他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關注視角,人送外號"當代小唐伯虎"。
轉過年來,2008年,何世龍受邀成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的一員,他是國家級書法團體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創造了全新的歷史,要知道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幾個八歲的孩子能夠達到何世龍當年的高度。
人民大會堂表演書法藝術之旅,拓寬了何世龍的知名度。之後何世龍不僅僅是一個書法神童,他更像是一種文化特徵。跳脫出那個圈子而言,單論說何世龍的藝術本身其實並沒有多大價值,但是不管是這個人還是他寫的字,都有幾分難能可貴在其中。
後來何世龍受邀題寫了北京琉璃廠小學的"敏學堂"的牌匾,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學還有兩個牌匾,他們過去的題寫者一個是書法家啟功,另一個則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溥傑。前人與後人的分別高下立見,但是社會上依舊鼓吹著"何世龍"這個名牌標籤。
2011年,何世龍11歲時,在中國大飯店舉辦的新年慈善音樂會上,隨隨便便現場書寫的四個字——"大愛無疆",之間何世龍大手一揮,刷刷幾筆完成創作,沒想到當晚這部作品竟然被拍賣至11萬元高價,最終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毛大慶先生收入囊中。
鮮花掌聲榮譽,帶來的金錢名利像潮水一般淹沒了這個本該單純且無憂無慮的童年,曾經有人總結出一條規律:一個真正的天才早在他二十歲之前便已經聲名鵲起。如此看來,何世龍當真是個天才,但是看到他今日境地,又不禁疑問他是如何在天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的呢?
被捧殺的少年天才
"捧殺"是最可怕的,最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毀人方式,因為它強就強在捧殺,殺得"潤物細無聲",當人反應過來時早已命懸一線。
要說當年何世龍如此受人追捧,怎麼到今天卻鮮少聽聞他的新消息,何世龍還是那個當初的少年嗎?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在二十歲的何世龍身上已經完全找不到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神童"之態了。誰之過?
何世龍劍走偏鋒,走上了"江湖書法"之路。何為"江湖書法",它通常有以下特點,書寫者自身從不臨帖,筆體多為自己創造;既不遵守書法的筆法規則也不遵守書法的字法符號;書法寫作如同塗鴉畫畫,作品大多格調不高,趣味低級,頗有"耍把式賣藝"之嫌。
從小過度的曝光,是對天才藝術敏銳度的傷害,創作是不應該沾染任何世俗之氣的,何世龍今日為這個學校致辭,明日為那個企業老闆題字。
久而久之於一個孩童成長是有害的,他雖然看似走了捷徑,短時間內名聲大噪,賺取了很多書法家一生也得不到的名利金錢,但是人生本無捷徑可走,尤其是書法藝術這樣需要積澱沉浸的文化。
何世龍被商業銅臭埋沒天才,少年時期被媒體吹噓過度,最終被社會集體"捧殺"。如今的何世龍,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每次亮相他的身後必定會伴隨巨大爭議。隨時代浪潮,何世龍也在網絡上開啟了書法直播,想盡辦法的在直播鏡頭前博眼球,榨取自己的剩餘價值。
美女主播在一旁為他搖旗吶喊,何世龍穿著中山裝在一旁冷靜沉思書法的筆畫落點,古典與現代最滑稽的結合。人來人往,何世龍身邊的看客換了一批又一批,全面追捧的天縱英才到今日鏡頭前的跳梁小丑,何世龍要比昔日的方仲永更加令人惋惜。
我相信在最初何世龍一定是極度熱愛書法藝術的,但是不難看出他的背後一直有一雙無形的手,推著何世龍向前走。不是為書法藝術本身助推,而是有謀書法利益之嫌。
一群人在隱蔽的伽羅,用骯髒的炒作把何世龍推上萬眾矚目的高臺,何世龍是他們的商品,他們利用一個孩子賺得盆滿缽滿。獲取利益這件事本身沒有過錯,但是不要忘了他們是用一個孩子的前途換取的這一切,對於何世龍而言人生多少無可奈何。
文/映真